s 阅读页

古近体诗共六十五首

  越中秋怀

  越中,唐时之越州,又谓之会稽郡,隶江南东道。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爱此从冥搜,(1)永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2)观涛壮天险,(3)望海令人愁。路逻迫西照,岁晚悲东流。何必探禹穴,(4)逝将归蓬丘。(5)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6)(1)孙绰《天台山赋序》:“远寄冥搜。”李善注:“搜访幽冥也。”

  (2)梁简文帝诗:“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

  (3)越地,左绕浙江,江有涛水,昼夜再上。枚乘《七发》曰:“观涛于广陵之曲江。”正谓此江也。

  (4)《汉书·司马迁传》:上会稽,探禹穴。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水经注》:会稽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云。东游者多探其穴也。

  (5)《诗·国风》:“逝将去女,适彼乐土。”《朱传》云:“逝,往也。”

  《十洲记》:“蓬丘,蓬菜山也。”

  (6)《国语》:范蠡乘轻舟以泛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史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陶朱公。

  效古二首

  朝入天苑中,(1)谒帝蓬莱宫。(2)青山映辇道,(3)碧树摇烟空。谬题金闺籍,(4)得与银台通。(5)待诏奉明主,(6)抽毫颂清风。(7)归时落日晚,蹀躞浮云骢。(8)人马本无意,飞驰自豪雄。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9)唐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10)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11)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12)早达胜晚遇,(13)羞比垂钓翁。(14)(1)天苑,禁苑也。

  (2)《唐书》:大明宫在禁苑东南,西接宫城之东北隅,长千八百步,广千八十步,曰东内。本永安宫,贞观八年置,九年曰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暑,百官献赀以助役。高宗以风痹厌西内漱湿,龙朔三年始大兴茸,曰蓬莱宫,咸亨元年曰含元宫,长安元年复曰大明宫。

  (3)《上林赋》:“辇道C 属。”颜师古注:“辇道,谓阁道可以乘辇而行者也。”

  (4)谢朓诗:“既通金闺籍。”李善注:金闺,即金门也。应劭《汉书注》曰:籍者,为尺二竹牒,纪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5)唐大明富有银台门,详六卷注。

  (6)《通鉴》:玄宗即位,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胡三省注:唐天子在大明宫,翰林院在右银台门内;在兴庆宫,院在金明门内;若在西内,院在显福门内;若在东都及华清宫,皆有待诏之所。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弈,各别院以凛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

  (7)谢庄《月赋》:“抽毫进牍,以命仲宣。”李善注:“毫,笔毫也。”

  《诗·大雅》:“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8)《韵会》:“蹀躞,行貌。”浮云骢,见四卷注。

  (9)紫鸳鸯,见二卷注。金井,见三卷注。

  (10)梁元帝诗:“试酌新丰酒。”

  (11)谢灵运诗:“列筵皆静寂。”吕延济注:“列筵,谓四座也。”

  (12)转蓬,见九卷注。

  (13)《南史》:张缵年二十二,累迁尚书吏部郎,俄而长兼侍中。时人以为早达。

  (14)垂钓翁,谓吕尚,年八十钓于渭滨,始遇文王。

  其二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1)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2)寄语无盐子,(3)如君何足珍。

  (1)西施效,见二卷注。东邻,见四卷注。

  (2)《史记》:武帝时,幸夫人尹婕妤,与邢夫人同时幸,有诏不得相见。

  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帝许之。即令他夫人饰,从御者数十人,为邢夫人来前。尹夫人前见之,曰:“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

  对曰:“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于是帝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尹夫人望见之,曰:“此真是也。”于是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史记·日者传》:“伏轼低头,卒不能出气。”《颜氏家训》:“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3)无盐,丑妇,见四卷注。

  拟古十二首

  青天何历历,(1)明星如白石。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2)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3)瓶冰知冬寒,(4)霜露欺远客。客似秋叶飞,飘颻不言归。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5)(1)《古诗》:“众星何历历。”历历,行列貌。

  (2)《太平御览》:《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又古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黄姑者,即河鼓也。为吴音讹而然。《锦绣万花谷》:“牵牛谓之河鼓,声转而为黄姑也。”《初学记》:天河,亦曰银河。《白帖》:《淮南子》:乌鹊填河以成桥,而渡织女。《中华古今注》:鹊,一名神女,俗云七日填河成桥。

  (3)颜师古《汉书注》:纨素,今之绢也。柳恽诗:“念君方远游,贱妾理纨素。”

  (4)《吕氏春秋》:“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5)《旧唐书》:贞观二十二年,契苾回纥等十余部落相继归国,太宗各因其地土,择其部落,置为州府。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仆骨为金微都督府云云。《新唐书》:金微都督府,以仆固部置,隶安北都护府。

  萧士赟曰:此篇伤穷兵黩武,行役无期,男女怨旷,不得遂其室家之情,感时而悲者焉。哀而不伤,怨而不诽,真有国风之体。此晦庵之所谓“圣于诗”者与?

  其二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1)明月看欲堕,(2)当窗悬清光。遥夜一美人,(3)罗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4)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5)行人皆踯躅,(6)栖鸟去回翔。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1)古诗:“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江总诗:“并胜余人白玉堂。”

  (2)《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

  (3)遥夜,长夜也。《楚辞》:“靓杪秋之遥夜。”

  (4)《陌上桑》,古相和歌曲,详六卷注。

  (5)歌声绕梁,见十一卷注。《鲁灵光殿赋》:“飞梁偃蹇以虹指。”

  (6)《韵会》:“踯躅,住足也。”

  其三长绳难系日,(1)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2)不惜买阳春。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3)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1)傅玄诗:“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2)《唐书·尉迟敬德传》: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又唐人诗:“身后堆金柱北斗。”疑当时俚语有此。

  (3)刘勰《新论》:“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法苑珠林》:“石火无恒焰,电光非久停。”

  其四清都绿玉树,(1)灼烁瑶台春。(2)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3)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4)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1)《楚辞》:“造旬始而观清都。”朱子注:“清都,列子以为帝之所居也。”

  (2)左思《蜀都赋》:“晖丽灼烁。”刘渊林注:“灼烁,艳色也。”刘良注:“灼烁,光彩貌。”鲍照诗:“朝日灼烁发园华。”《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3)《抱朴子》: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

  (4)木华《海赋》:“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吕延济注:“扶桑之津,日出之处。”

  其五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吹箫舞彩凤,(1)酌醴鲙神鱼,(2)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3)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施。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4)(1)吹萧致凤,用萧史事,见六卷注。

  (2)嵇康诗:“鸾觞酌醴,神鼎烹鱼。”《说文》:“醴,酒一宿熟者。”

  曹植诗:“玉尊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3)《汉书》:疏广为太傅,兄子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

  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

  公卿、大夫、敌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

  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

  (4)涸辙鲋,用庄子事,见二十卷注。

  其六运速天地闭,(1)胡风结飞霜。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2)太白出东方,(3)彗星扬精光。(4)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5)惟昔鹰将大,(6)今为侯与王。得水成蚊龙,(7)争池夺凤凰。(8)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9)(1)《周易》:“天地闭,贤人隐。”《月令》:“孟冬之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

  (2)六龙,谓天子大驾,详八卷注。

  (3)《汉书》:太白出西方,失其行,夷狄败。出东方,失其行,中国败。

  《宋书》:太白出东方,利用兵,西方不利。

  (4)《晋书》:彗星,所谓扫星,本类星,末类彗。小者数寸,长或竟天。

  见则兵起、大水。主扫除,除旧布新。有五色,各依五行。本精所主。史臣按:彗本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光芒所及则为灾。《唐书》:乾元三年四月丁巳,有彗星见于东方,在娄、胃间,色白。长四尺,东方疾行,历昴、毕、觜觿、参、东井、舆鬼、柳、轩辕,至右执法西。凡五旬余不见。闰四月辛酉朔,有彗星出于西方。长数丈,至五月乃灭。娄为鲁,胃、昴、毕为赵,觜觿、参为唐,东井、舆鬼为京师分, 柳其半为周分。二彗仍见者,荐祸也。

  (5)曹植诗:“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6)陈琳《檄文》:“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韵会》:“将,与也。”

  (7)《魏书·杨大眼传》:时将南伐,李冲典选征官,用为军主。大眼顾谓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谓蚊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终不复与诸君齐列矣。”

  (8)《晋中兴书》:荀勖徙中书监为尚书令,人贺之,乃发恚曰:“夺我凤凰池,卿诸人何贺我耶?”

  (9)《诗·小雅》:“惟南有箕,不可以簸扬。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孔颖达《正义》云:“言惟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其酒浆。”

  “运速天地闭”,喻国家否运之至,如四运将终之时,天地之气亦为之闭塞不通。“胡风结飞霜”,喻禄山起兵为害。“百草死冬月”,喻人民遭乱而死。“六龙颓西荒”,喻明皇西幸蜀中。“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谓仰观天象,昭昭可察,灾害不知何日可除。“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谓己非南人,而向南奔走。疑太白于此时偕妇同行,故用鸳鸯为喻。此诗其作于流夜郎之前耶?“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谓出身微劣,不过效鹰犬之用,而能得尺寸之功以致身高位者多也。“得水成蚊龙”,谓将帅郭子仪、李光弼一流。”争池夺凤凰”,谓宰相房琯、张镐一流。“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伤己无人荐过,如彼天星之中北斗,虽有斗名,而不可用之以酌酒。南箕虽有箕名,而不可用之以簸扬米谷。徒有高才,不为人用,其自悲之意深矣。萧氏以为太白从永王时作诗讽其勤王而王不从,故作是诗者,非也。

  其七世路今太行,(1)回车竟何托。万族皆调枯,(2)遂无少可乐。旷野多白骨,(3)幽魂共销铄。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4)人非昆山玉,(5)安得长璀错。

  (6)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7)(1)刘孝标《广绝交论》:“世路险巇,一至于此。太行孟门,岂云崭绝。”

  太行山路最为险峻,见五卷注。

  (2)陶潜诗:“万族各有托。”

  (3)《魏许昌碑表》:“白骨既交辉于旷野。”

  (4)苏武诗:“努力爱春华。”李善注:“春华,喻少时也。”古《读曲歌》:“千叶红芙蓉,照灼绿水边。”

  (5)《韩诗外传》:“玉出于昆山。”

  (6)《说文》:“璀,玉光也。”《鲁灵光殿赋》:“下岪嶎以璀错。”

  (7)汉宣帝图画功臣于麒麟阁,详四卷注。

  其八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玉露生秋衣,(1)流萤飞百草。日月终销毁,(2)天地同枯槁。蟪蛄啼青松,(3)安见此树老。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饮酒入玉壶,(4)藏身以为宝。

  (1)《岁华纪丽》:“秋露白,故曰玉露。”

  (2)《楚辞》:“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3)蟪蛄,寒蝉也,详五卷注。

  (4)费长房见老翁卖药,市罢,辄跳入壶中。详九卷注。

  其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1)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2)月兔空捣药,(3)扶桑已成薪。(4)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1)《列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类。

  (2)《左传》:“保于逆旅。”杜预注:“逆旅,客舍也。”孔颖达《正义》:“逆,迎也,旅,客也,迎止宾客之处也。”《庄子》:“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3)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4)《楚辞章句》:“东方有扶桑之木,其高万仞。日下浴于汤谷,上拂其扶桑,爱始而登,照曜四方。”

  其十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1)海水三清浅,(2)桃源一见寻。(3)遗我绿玉怀,兼之紫琼琴。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4)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1)《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

  (2)《神仙传》:麻姑云:“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

  (3)桃源,见二卷注。

  (4)江淹诗:“素心正如此。”李善注:“《方言》曰:素,本也。”

  其十一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1)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彩云重,(2)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1)吴均诗:“愿君早旋反,及此荷花鲜。”

  (2)《楚辞》:“与佳期兮夕张。”

  其十二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1)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人生难称意,(2)岂得长为群。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3)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4)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5)(1)《古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2)鲍照诗:“人生不得常称意。”

  (3)《吴越春秋》:“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西阳杂俎》:“紫胸轻小者,是越燕。”《尔雅翼》:“越燕,小而多声,颔下紫,巢于门楣上,谓之紫燕,亦谓之汉燕。”颜延之《赭白马赋》:“眷西极而骧首,望朔云而蹀足。”

  (4)张衡《南都赋》:“珍羞琅玕,充溢圆方。”李周翰注:“琅玕,玉名,饮食比之所以为美。”

  (5)《初学记》:刘义庆《幽明录》曰: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

  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其夫,而化为石,因以为名焉。”

  感兴八首

  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1)宛转入梦宵,无心向楚君,锦衾抱秋月,(2)绮席空兰芬。(3)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4)(1)瑶姬,见一卷《惜余春赋》注。

  (2)《诗·国风》:“锦衾烂兮。”

  (3)江淹诗:“绮席生浮埃。”

  (4)宋玉《高唐赋》,见二卷古诗第五十八首注。

  其二洛浦有宓妃,(1)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解珮欲西去,含情讵相违。香尘动罗袜,禄水不沾衣。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2)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

  (1)《楚辞·九叹》:“迎宓妃于伊雒。”王逸注:“宓妃,神女。盖伊洛水之精也。”《史记·索隐》:“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2)“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愿诚信之先达,解玉佩以要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皆赋中语也。陈王,即曹植,植以太和六年封陈王。

  萧士赟曰《高唐》、《神女》二赋,乃宋玉寓言以成文章。《洛神赋》,则子建拟之而作。后世之人如痴子听人说梦,以为诚有其事。太白知其托词,而讥其伤大雅,可谓识见高远矣。

  其三裂素持作书,(1)将寄万里怀。眷眷待远信,(2)竟岁无人来。征鸿务随阳,(3)又不为我栖。委之在深箧,蠢鱼坏其题。(4)何如投水中,流落他人开。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

  (1)《后汉书·范式传》:“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李善《文选注》:“纂文曰书,缣曰素。”

  (2)《东观余论》:古者谓使为信,故逸少帖云:信遂不取答。《真诰》云:公至山下,又遣一信见告。《谢宣城传》云:荆州信去倚待。《陶隐居帖》云:明旦信还,仍过取反。凡言信者,皆谓使人也。近世犹有此语,故《虞永兴帖》云:事已信人口具。而今之流俗遂以遣书馈物为信,故谓之书信,而谓前人之语亦然,不复知魏、晋以还所谓信者乃使之别名耳。

  (3)江淹诗:“远心何所慕,云边有征鸿。”郑康成《毛诗笺》:“雁者,随阳而处。”孔安国《尚书传》:“随阳之鸟,鸿雁之属。”孔颖达《正义》:“日之行也,夏至渐南,冬至渐北。鸿雁之属,九月而南,正月而北。”左思《蜀都赋》所云“木落南翔,冰泮北徂”是也。日,阳也,此鸟南北与日进退,随阳之鸟,故称阳鸟。

  (4)古人渭书签为题,传所云“隋唐藏书,皆金题玉躞”是矣。此所云题者乃书札面上手笔封题之处。

  其四芙蓉娇绿波,桃李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互相失。讵知凌寒松,千载长守一。(1)

  (1)守一,不变其常也。

  萧士赞曰:按此篇已见二卷古诗四十七首。必是当时传写之殊,编诗者不能别,姑存于此卷。观者试以首句比并而论,美恶显然,识者自见之矣。

  注已见前,不复重出。

  其五十五游神仙,仙游示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1)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2)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1)江淹诗:“泛瑟卧遥帷。”张铣注:“泛瑟,抚瑟也。”

  (2)魏文帝诗:“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

  《灵宝经》:“炼骨成金。”

  其六西国有美女,结楼青云端。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高节不可夺,(1)炯心如凝丹。(2)常恐彩色晚,(3)不为人所观。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

  (1)古诗,“君亮执高节。”

  (2)《晋书》:张华曰:“臣先帝老臣,中心如丹。”

  (3)江淹诗:“彩色世所重。”

  琦按:此篇与二卷中古诗之二十七首互有同异,想亦是其初稿,编诗者不审,遂重列于此耳。注已见前者,不复重出。

  其七朅来荆山客,(1)谁为珉玉分。(2)良宝绝见弃,虚持三献君。直木忌先伐,芬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所群。东海有碧水,西山多白云。鲁连及夷、齐,可以蹑清芬。

  (1)朅来,详见十三卷《怀友人岑伦》诗注。

  (2)《说文》:“珉,石之美者。”鲍照诗:“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

  萧士赟曰:此篇已见二卷古风之三十六首,但有数语之异,是亦当时初本传写之殊,编诗者不尽弃,两存之耳。注已见前者,不复重出。

  其八嘉谷隐丰草,(1)草深苗且稀。(2)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常恐委畴陇,(3)忽与秋蓬飞。乌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

  (1)《书·吕刑》:“农殖嘉谷。”《说文》:“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诗·大雅》:“茀厥丰草。”

  (2)陶潜诗:“草盛豆苗稀。”

  (3)曹植诗:“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萧士赟曰:此篇比兴之诗,刺时贤不能引类拔萃以为国用者与?“嘉谷隐丰草,草深苗且稀”,喻贤人在野,混于常人之中。“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农夫见谷之在草,而不别异之,犹贤者见贤之在野,而不荐引之也。“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喻在野之贤唯恐老之将至与草木俱腐也。

  “乌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在野之贤冀在位之贤引而进之,以羽仪朝廷也。嗟乎!士怀才而不遇,千载读之,犹有感激。

  寓言三首

  周公负斧扆,(1)成王何夔夔?(2)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

  金滕若不启,忠信谁明之。(3)(1)《逸周书》: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负斧扆,南面立。《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郑康成注,负之言背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周公于前立焉。孔颖达《礼记正义》:天子当依而立者。依状如屏风,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绣为斧文也。亦曰斧依。故《觐礼》曰: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左右几,天子衮冕负斧依。郑注云:依,如今绨素屏风也,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尔雅》云:牖户之间谓之扆。郭注云:窗东户西也。依此诸解,是设依于庙堂户牖之间,天子见诸侯则依而立,负之而南面以对诸侯也。扆、依,古字通用。

  (2)《书·舜典》:“夔夔齐慄。”孔安国《传》:“夔夔,悚惧貌。”

  (3)《尚书》: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

  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公归,纳册于金滕之匮中。王翼日乃瘳。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诮公。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滕之书,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王执书以泣曰:“昔公勤劳王家,惟余冲人勿及知。今矢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唯朕小子,其亲逆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岁则大熟。《史记·蒙恬列传》: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周公旦自揃其爪以沉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沉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鲁世家》亦载此事。太白此诗盖合二事而互言之。

  萧士赟曰:此惧谗诗也,隐括金滕之事以申其意。

  其二遥裔双彩凤,(1)婉娈三青禽。(2)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3)以欢秦蛾意,(4)复得王母心。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5)(1)卢思道诗:“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2)毛苌《诗传》:“婉娈,少好貌。”《山海经》:“三青鸟,皆西王母使也。”详六卷注。

  (3)瑶台、玉山,皆西王母之居。见五卷注。江淹诗:“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

  (4)秦娥,谓秦穆公女弄玉也。见六卷注。

  (5)精卫衔木填海,见一卷《大鹏赋》注。

  萧士赟曰:此刺当时出入宫掖,取媚后妃、公主,以求爵位者。彩凤、青禽,以比佞幸。瑶台、玉山,以比宫掖。秦娥,以比公主。王母,以比后妃。精卫衔木,以比小臣怀区区报国之心,尽忠竭诚而不见知,其意微而显矣。

  其三长安春色归,先人青门道。(1)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例。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2)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3)(1)《雍录》:青门,在汉都城,为东面南来第一门,即邵乎种瓜之地也。

  (2)谢惠连诗:“升月照帘栊。”《说文》:“栊,房室之疏也。”

  (3)秦置辽西、辽东二郡,因在辽水之西、东而名。在唐时,辽西为柳城郡及北平郡之东境,辽东为安东都护府之地,外与奚、契丹、室韦、靺鞨诸夷相接,皆边城也,有兵戍之。

  萧士赟曰:此闺思诗也。良人从军,滔滔不归,感时触物而动怀人之思者欤?绿杨、海燕,以起兴也,婉然《国风》之体,所谓“圣于诗”者,此哉!秋夕旅怀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感遇四首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可怜浮丘公,(1)猗靡与情亲。(2)举手白日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1)王子晋、浮丘公事,详见五卷《凤笙篇》注。

  (2)《子虚赋》:“扶舆猗靡。”张铣注:“猗靡,相随貌。”阮籍诗:“猗靡情欢爱。”

  萧士赟曰:此诗盖有所怀,托二仙而言也。

  其二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目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1)飘落欲何依。

  (1)陶潜诗:“采菊东篱下。”

  其三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1)紫宫夸蛾眉,(2)随手会凋歇。

  (1)《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高诱注:“恒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恒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山。”

  (2)左思诗:“列宅紫宫里。”李周翰注:“紫宫,天子所居处。”

  其四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1)一惑登徒言,(2)恩情遂中绝。(3)(1)宋玉《高唐赋》言巫山彩云,及《对楚王问》言,客有歌于郢中,为《阳春》《白雪》,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俱详二卷注。

  (2)《登徒子好色赋》: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来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徽词,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3)班婕好诗:“弃捐箧笥中,恩精中道绝。”

  萧士赟曰:太白此篇,借宋玉事以申己意也。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土

  《唐书·百官志》:开元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事,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又置判院一人,押院中使一人。玄宗常选耆儒,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至是,置集贤院侍读学士、侍讲直学士。其后,又增置修撰官、校理官、待制官、留院官、知校讨官、文学直之员。又云: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制:乘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下至卜、医、伎术之流,皆直于别院,以备宴见。而文书、诏令则中书舍人掌之。自太宗时,名儒学士时时召以草制,然犹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号北门学士。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凡充其职者无定员,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预选。

  晨趋紫禁中,(1)夕待金门诏。(2)观书散遗帙,(3)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4)《白雪》难同调。(5)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俏。云天属清郎,林壑忆游眺。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6)谢客临海峤。(7)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1)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收华紫禁。”李善注:“王者之宫,以象紫微,故谓宫中为紫禁。”李延济注:“紫禁,即紫宫,天子所居也。”

  (2)《汉书·东方朔传》:“待诏金门,稍得亲近。”

  (3)《说文》:帙,书衣也。谢灵运诗:“散帙问所知。”散帙者,解散其书外所裹之帙而翻阅之也。

  (4)陈子昂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盖青蝇遗粪白玉之上,致成点污,以比谗谮之言能使修洁之士致招罪尤也。

  (5)《白雪》,曲名,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见二卷注。

  (6)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下可坐十人,临水,名曰严陵钓坛也。”

  (7)谢客,即谢灵运,客是其小名。详十六卷注。灵运有《登临海峤》诗,张铣注:“临海,郡名。峤,山顶也。”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旧唐书》: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天宝二年三月,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

  《方舆胜览》:江州紫极宫,去州二里,即今天庆观。苏东坡曰: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时紫极宫,今天庆观也。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予,盖其师卓玘之所为。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1)回薄万古心,(2)揽之不盈掬。(3)静坐观众妙,(4)浩然媚幽独。(5)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6)懒从唐生决,(7)羞访季主卜。(8)四十九年非,(9)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10)(1)谢朓诗:“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古《塘上行》:“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2)《皇娥歌》:“万象回薄化无方。”

  (3)陆机诗:“揽之不盈手。”

  (4)《老子》:“众妙之门。”

  (5)谢灵运诗:“幽独赖鸣琴。”

  (6)陶潜诗:“白云宿檐端。”

  (7)张衡《思玄赋》:“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用唐举相蔡泽事,见十七卷注。

  (8)《史记》: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9)《淮南子》: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10)陶潜《问来使》诗:“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江上秋怀

  餐霞卧旧壑,(1)散发谢远游。(2)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朔雁别海裔,(3)越燕辞江楼。(4)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5)蘅兰方萧瑟,(6)长叹令人愁。

  (1)餐霞,吞食霞气,仙家修炼之法,详十三卷注。

  (2)散发,不冠而发披乱也。张华诗:“散发重阴下。”

  (3)谢灵运《撰征赋》:“眷转蓬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淮南子》:“游于江浔海裔。”高诱注:“裔,边也。”

  (4)越燕,今之紫燕,已见本卷注。

  (5)《楚辞》:“横流滋兮潺湲。”王逸注:“潺湲,流貌。”

  (6)郭璞《尔雅注》:“杜蘅,似葵而香。”邢昺疏:“《本草唐本注》云:杜蘅,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生山之阴水泽下湿地。根似细辛、白前等。”《山海经》云“天帝山有草,其状如葵,其臭如蘪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是也。

  秋夕书怀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1)始探蓬壶事,(2)旋觉天地轻。澹然吟高秋,闲卧瞻太清。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灭见息群动,(3)猎微穷至精。(4)桃花有源水,(5)可以保吾生。

  (1)《初学记》,《名山略记》云:赤城山,一名烧山,东卿司命君所居。

  洞周围三百里,上有上王清平天。详见七卷注。

  (2)《拾遗记》:“蓬壶,蓬莱也。”

  (3)陶潜诗:“日入群动息。”

  (4)《庄子》:“至精无形。”

  (5)桃花源,见二卷注。

  避地司空原言怀

  《一统志》:司空山,在安庆府太湖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山极高峻。山半有洗马池,即古司空原,李白尝避地于此。《太平寰宇记》:司空山,在舒州太湖县东北一百三十里。

  南风昔不竞(1),豪圣思经伦。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2)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3)卜筑司空原,(4)北将天柱邻。(5)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6)俟乎太阶平,(7)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8)年貌可长新。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日驭,(9)攀星戏河律。

  (10)一随王乔去,(11)长年玉天宾。(12)(1)《左传》: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

  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太白借用作晋朝南渡兵力不竞解。

  (2)《晋书》: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论曰: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太白乐祸之论盖本于此。《梁书》:高诅睹海内方乱,有匡济之心。

  (3)曹植诗:“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太平寰宇记》:皖水。在舒州怀宁县西北,自寿州霍山县南流入,经县北二里,又东南流二百四十里入大江,谓之皖口。《一统志》:皖水在潜山县北,下流会潜水,经府城,西达大江。

  (4)《江南通志》:太白书堂,在太湖县司空山,李白避地于此,有“卜筑司空原”之句。

  (5)《韵会》:“将,与也。”《唐六典注》:霍山,一名天柱,在舒州怀宁县,自汉以来为南岳。《通典》:舒州怀宁县有灊山,一名天柱山。《方舆胜览》:天柱峰,在皖山,高三千七百丈,周三百五十里。山东有瀑布。

  汉武帝尝登此山,即司元洞府,九天司命真君所主也。《江南通志》:天柱山,在安庆府潜山县,与潜山连,其峰最高,突出众山之上,峭拔如柱,屹然为尊,道书谓之司元洞天。汉武帝尝登封于此,以代南岳。山有魏左慈炼丹故迹。

  (6)九江,在浔阳,见十四卷注。

  (7)《长杨赋》:“玉衡正而泰阶平。”详一卷《明堂赋》注。

  (8)江淹《别赋》:“炼金鼎而方坚。”李善注:“炼全为丹之鼎也。”

  (9)《广雅》:“日御谓之羲和。”陈子昂诗:“还丹奔日驭,却老饵云霞。”

  (10)河律,谓天河之津。

  (11)王乔有三:一是上古之仙人,或称王子乔,或称王乔,《楚辞》中累引之,见十二卷注。一是周灵王之太子晋,亦称王子乔,见五卷注。一是后汉时河东人,为叶县令者,见十一卷庄。

  (12)玉天,道家所谓玉清境之天,天宝君所治,即清微天也。又王绩诗:“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上崔相百忧章

  崔相,即崔涣。详十一卷注。按太白《为宋中丞自荐表》云:“避地庐山,遇永王东巡协行,中道奔走,却至彭泽,具已陈首。前后经宣慰大使崔涣及臣推覆清雪,寻经奏闻。”此侍及《万愤词》皆作于是时。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1)鲲鲸喷荡,(2)扬涛起雷。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3)火焚昆山,玉石相磓。(4)仰希霖雨,洒宝炎煨。(5)箭发石开,(6)戈挥日回。(7)邹衍恸哭,燕霜飒来。(8)微诚不感,犹絷夏台。(9)苍鹰搏攫,(10)丹棘崔嵬。(11)豪圣凋枯,王风伤哀。(12)斯文未丧,东岳岂颓。(13)穆逃楚难,(14)邹脱吴灾。(15)见机苦迟,二公所咍。(16)骥不骤进,(17)麟何来哉!(18)星离一门,(19)草掷二孩。万愤结缉,(20)忧从中催。金瑟玉壶,(21)尽为愁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网重恢。(22)屈法申恩,(23)弃瑕取材。(24)冶长非罪,尼父无猜。(25)覆盆傥举,(26)应照寒灰。

  (27)(1)《列子》: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

  成公绥《天地赋》:“共工赫怒,天柱摧折。”宋玉《大言赋》:“壮士愤兮绝天维。”

  (2)鲲,北溟大鱼也。鲸,亦海中大鱼。俱见《大鹏赋》注。

  (3)《汉书·枚乘传》:“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4)《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广韵》:“磓,落也。”

  (5)《韵会》:“煨,烬也。”

  (6)《西京杂记》:李广猎于冥山之阳,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干折而石不伤。予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班固《幽通赋》:李虎发而石开。

  (7)《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构,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8)李善《文选注》:《淮南子》曰: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衍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

  (9)《史记》:“桀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索隐》曰:“夏台,狱名。”《广雅》:“狱,犴也。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圉。”

  (10)《汉书》:郅都迁为中尉,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颜师古曰:“言其鸷击之甚。”

  (11)《周易》:“置于丛棘。”虞翻注:“狱外种九棘,故称丛棘。”

  孔颖达《正义》:“谓囚执之处以丛棘而禁之也。”《初学记》:《春秋元命苞》曰:“树棘槐,听讼于其下。”棘,赤心有刺,言治人者原其心不失赤,实事所以刺人,其情令各归实。槐之言归也,情见归实。《尔雅翼》:棘有赤、白二种。丹棘,即赤棘也。

  (12)陈子昂诗:“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又云:“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杨齐贤注:“豪圣,周公也。遭流言之变,王道凋枯,故豳以下诸诗伤哀之。”

  (13)《礼记》:孔子早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初学记》:泰山,五岳之东岳也。

  (14)《汉书》:楚元王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欤?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以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王戊稍淫暴,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春于市。

  (15)又邹阳,齐人也。仕吴,以文辩著名。吴王以太子事怨望,称疾不朝,阴有邪谋,阳奏书谏,吴王不纳其言,于是邹阳知吴不可说,去之梁,从孝王游。

  (16)《广韵》:“咍,笑也。”

  (17)宋玉《九辩》:“骥不骤进而求服兮。”

  (18)《家语》: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于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麏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

  (19)鲍照《舞鹤赋》:“忽星离而云罢。”李善注:“星离,分散也。”

  (20)《楚辞·九思》:“心结縎兮折摧。”《博雅》:“结縎,不解也。”

  (21)江淹诗:“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22)《晋书》: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说文》:“恢,大也。”台星再朗,谓崔相之明察,能照见幽微。天网重恢,冀其赦己之罪。

  (23)丘迟《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24)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25)《史记》:公冶长,齐人,字子长。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6)《抱朴子》: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27)《三国志》: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万愤词投魏郎中

  海水渤潏,(1)人罗鲸鲵。(2)蓊胡沙而四塞,(3)始滔天于燕、齐。(4)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5)九土星分,(6)嗷嗷凄凄。南冠君子,(7)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8)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9)独幽怨而沉迷。

  (10)兄九江兮弟三峡,(11)悲羽化之难齐。(12)穆陵关北愁爱子,(13)豫章天南隔老妻。(14)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树棒拔桂,囚鸾宠鸡。

  (15)舜昔授禹,伯成耕犁。(16)德自此衰,吾将安栖。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子胥鸱夷,(17)彭越醢醯,(18)自古豪烈,胡为此繄?

  (19)苍苍之天,高乎视低,(20)如其听卑,脱我牢狴。(21)傥辨美玉,君收白珪。(22)(1)木华《海赋》:“天纲浡潏。”李善注:“浡潏,沸涌貌。”《桓子新论》曰:“夏禹之时,洪水浡潏。”

  (2)鲸鲵,以喻不靖之人,详八卷注,此以指禄山作乱也。

  (3)李善《文选注》:“蓊,聚也。”

  (4)《书·尧典》:“浩浩滔天。”禄山自范阳起逆,遂据燕地,燕与齐接壤,故兼言之曰“始滔天于燕、齐”也。

  (5)《淮南子注》:言日乘车驾以六龙。详三卷注,以喻明皇幸蜀也。蜀在秦之西,故曰秦西。

  (6)《国语》:“能平九土。”韦昭曰:“九土,九州之土也。”《淮南子》:“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伸土。”左恩《蜀都赋》:“九土垦分,万国错峙。”

  (7)《左传》: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

  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伶人也。”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

  (8)萧士赟曰:高堂,喻朝廷也。琦按:世之称父母多曰高堂,太白诗中绝无思亲之句,疑其迁化久矣。考《汉书·贾谊传》曰: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常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萧氏以高堂为喻朝廷,其说近是。

  (9)《梁书》:抱痛圜门,含愤狱户。

  (10)刘公干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11)《文献通考》:九江,在江州之西北,详十四卷注。《四川通志》:巫峡,在巫山县东三十里,与西陵峡、归峡并称三峡。上自夔州,下至归州、夷陵州,凡七百里中皆三峡之地。

  (12)羽化,如仙人之化生羽翼,盖谓弟兄天各一方,欲如飞仙之轻举远逝而相聚会,不能得也。

  (13)《唐书·地理志》:沂州沂水县北有穆陵关。《山东通志》:穆陵关,在沂水县北一百二十里,古齐关也。《一统志》:穆陵关,在青州大岘山上。《左传》:齐桓公曰:“赐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即此。又《元和郡县志》:穆陵关,在黄州麻城县西八十八里。在穆陵山上。是穆陵关有二处,而太白所称者,则齐地之穆陵关也。盖是时伯禽尚在东鲁未归耳。

  (14)豫章,郡名,唐时属江南西道,又谓之洪州,在浔阳郡之南。疑太白卧庐山时,家室寓此,《流夜郎寄内》诗曰“南来不得豫章书”,可见。

  (15)《后汉书》: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鸮而囚鸾凤”。

  (16)《庄子》: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日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耶?无落吾事。”

  俋俋乎耕而不顾。

  (17)《说苑》:吴王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乃自刺杀。吴王取子胥尸,盛以鸱夷,浮之江中。《汉书》:“比干剖心,子胥鸱夷。”应劭曰:“吴王取马革为鸱夷,盛子胥而沉之江。鸱夷,榼形。”颜师古曰:“鸱夷,即令之盛酒鸱夷幐。”高诱《吕览注》:“革囊之大者为鸱夷。”《史记·索隐》:“韦昭云:以皮作鸱鸟形,名曰鸱夷。鸱夷,皮榼也。服虔云:用马革作囊以裹尸,投之于江。”

  (18)《史记》: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

  (19)《广韵》:“繄,辞也。”《韵会》:“繄,语助也。”

  (20)《庄子》:“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吕氏春秋》:“天之处高而听卑。”

  (21)《初学记》:狴牢者,亦狱别名。《家语》:孔子为鲁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王肃注:狴,狱牢也。

  (22)《诗·小雅》:“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琦按:《太白集》中,称其兄者五人:新平长史粲也,襄阳少府皓也,虞城宰锡也,中都明府某也,徐王延年也。称其弟者十七人:金城尉叔卿也,临洛今皓也,舍人台卿也,南平太守之遥也,宣州长史昭也,单父主簿凝也,鄱阳司马昌岠也,溧阳尉济也,京兆参军令问也,不言职位者延陵也,冽也,幼成也,况也,襄也,绾也,錞也,浮屠谈皓也。大抵皆从兄弟也。此诗有云“兄九江兮弟三峡”,与下文“爱子”“老妻”并言,似指其亲兄弟而言。

  上有兄,下有弟,则太白乃其仲欤?然兄弟之名则无可据,姑表出之,以俟淹博者之详考。

  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

  《通鉴》:乾元二年八月,襄州将康楚元、张嘉延据州作乱,刺史王政奔荆州。楚元自称南楚霸王。九月,张嘉延袭破荆州,荆南节度使杜鸿渐弃城走,澧、朗、鄂、峡、归等州,官吏闻之,争潜窜山谷。十一月,康楚元等众至万余人。商州刺史充荆、襄等道租庸使韦伦发兵讨之,驻于邓之境,招谕降者,厚抚之,伺其稍怠,进军击之,生擒楚元,其众遂溃,得其所掠租庸二百万缗, 荆、襄皆平。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1)水穷三苗国,(2)地窄三湘道。(3)岁晏天峥嵘,(4)时危人枯槁。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5)章华亦倾倒。(6)风悲猿啸苦,水落鸿飞早。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7)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8)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9)(1)《淮南子》:“尧乃使羿断修蛇于洞庭。”高诱注:“修蛇,大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类。”《元和郡县志》: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2)孔安国《尚书传》: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在荒服之例,去京师二千五百里。《通典》:岳州古苍梧之野,亦三苗国之地。青草、洞庭湖在焉,二湖相连,青草在南,洞庭在北。注云:凡今长沙、衡阳诸郡, 皆古三苗之地。

  (3)三湘,详一卷《悲清秋赋》注。

  (4)《楚辞》:“岁既晏兮孰华予。”王逸注:“晏,晚也。”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李善注:“《广雅》曰:峥嵘,高貌。岁之将尽,犹物之高也。”

  (5)《通典》:江陵郡,今之荆州。春秋以来,楚国之都谓之郢都,西通巫、巴,东接云、梦,亦一都会也。《楚辞》:“惟郢路之辽远。”左思《魏都赋》:“临淄牢落,鄢郢丘墟。”吕延济注:“丘墟,谓居人少也。”

  (6)《方舆胜览》:江陵府有章华台。晋杜预云:“在今南郡华容城中。”

  华容,即今监利。

  (7)《水经注》: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方舆胜览》:洞庭湖在巴陵县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岳阳风土记》:赤沙湖,在华容县南,夏秋水泛,与洞庭洪通。杜甫《道林岳麓诗》所谓“殿角插入赤沙湖”也。《一统志》:赤沙湖,在洞庭湖西,夏秋水泛,与洞庭为一,涸时惟见赤沙。旧记云:洞庭南连青草,西亘赤沙,七八百里,又谓之三湖。《初学记》:盛弘之《荆州记》云: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湖南有青草山,因以为名。《一统志》:青草湖,一名巴丘湖,北连洞庭,南接潇湘,东纳汨罗之水,每夏秋水泛,与洞庭为一,水涸则此湖先干,青草生焉。琦按:“城草”,恐是“青草”之讹,然青草在南,而诗云“东青草”,则又未敢定也。

  (8)江淹诗:“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张铣注:“氛雾,喻乱贼也。”

  (9)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承苍吴之纯殷。”张载注:“苍、吴,皆天之称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览镜书怀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桃李竞何言,(1)终成南山皓。(2)(1)《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南山四皓,见二十二卷注。

  田园言怀

  贾谊三年谪,(1)班超万里侯。(2)何如牵白犊,(3)饮水对清流。(4)(1)《汉书》:贾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

  (2)《后汉书》:班超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后使西域,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封超为定远侯。

  (3)《淮南子》:“宋人好善者家,无故黑牛生白犊。”

  (4)《高士传》:许由、尧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诗意谓仕宦而不得志如贾谊一流,得志如班超一流,皆羁旅异方,不如巢、许隐居独乐,安步田园之为善也,其旨深矣。

  江南春怀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1)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2)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熳,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3)长歌谢金阙。(4)(1)《埤雅》:黄鸟,亦名黎黄,其包黎黑而黄也。鸣则蚕生。韩子曰“以鸟鸣春”,若黄鸟之类,其善鸣者也。阴阳运作推侈,时至气动,不得不尔,故先王以候节令。

  (2)华发,见九卷注。

  (3)岁晏,见本卷注。

  (4)《楚辞草句》:谢,去也。金阙,犹金门。“长歌谢金阙”,见不复有仕进之意。

  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1)西下峨眉峰。(2)为我一挥手,(3)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4)遗响入霜钟。(5)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绿绮,司马如相之琴也,见二十卷注。

  (2)《唐书·地理志》,嘉州罗目县有峨眉山。

  (3)嵇康《琴赋》:“伯牙挥手。”李善注:“挥,动也。”

  (4)流水,见十六卷注。

  (5)《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鲁东门观刈蒲

  《埤雅》:“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涯,柔滑而温, 可以为席。”

  鲁国寒事早,(1)初霜刈渚蒲。(2)挥镰若转月,(3)拂月生连珠。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4)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5)(1)陆倕诗:“江关寒事早,夜露伤秋草。”

  (2)梁简文帝诗:“渚蒲变新节。”

  (3)《方言》:“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镰。”颜师古《急就篇注》:“钩,即镰也,形曲如钩,因以名云。”

  (4)《蜀本草》:“龙刍,丛生,茎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龙须草,可为席。”

  (5)谢朓《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太平广记》:新罗多海红并海石榴。唐赞皇李德裕言:花名中带“海”

  者,悉从海东来。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1)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2)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3)(1)潘岳《安石榴赋》:“似长离之栖邓林,若珊瑚之映绿水。”

  (2)《古诗》:“清商随风发。”

  (3)潘岳诗:“引领望京室。”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排金扉而北入。”

  张铣注:“扉,门扉也。”

  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1)清风无闲时,萧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干尺。

  (1)绵幂,枝叶稠密而相覆之意。

  咏山樽二首

  蟠木不彫饰,(1)且将斤斧疏。樽成山岳势,材是栋梁余。外与金罍并,(2)中涵玉醴虚。(3)惭君垂拂拭,遂忝玳筵居。(4)(1)《汉书》:“蟠木根柢,轮囷离奇。”颜师古注:“蟠木,屈曲之木也。”

  (2)金罍,酒器,见七卷注。

  (3)张衡《思玄赋》:“噏青岑之玉醴兮。”吕向注:“玉醴,玉泉也。”

  嵇康《琴赋》:“玉醴涌其前。”吕延济注:“玉醴,玉浆也,味如酒。”

  此诗之意,则以玉醴为酒也。

  (4)江总诗:“玳筵欢趣密。”

  其二拥肿寒山木,(1)嵌空成酒樽。(2)愧无江海量,偃蹇在君门。

  (1)《庄子》:“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2)《甘泉赋》:“嵌岩岩其龙鳞。”颜师古注:“嵌,开张貌。”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落羽辞金殿,孤鸣托绣衣。(1)能言终见弃,(2)还向陇西飞。

  (1)御史绣衣,见十一卷注。

  (2)张华《禽经注》:“鹦鹉,出陇西,能言鸟也。”

  紫藤树

  《笔谈》:黄环,即今之朱藤也。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 谓之“紫藤花”者是也,实如皂荚。《蜀都赋》所谓“青珠黄环”者,“黄环”

  即此藤之根,古今皆种以为庭槛之饰。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观放白鹰二首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其二寒冬十二月,(1)苍鹰八九毛。(2)寄言燕雀莫相啅,(3)自有云霄万里高。

  (1)苏武诗:“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2)鹰一岁色黄,二岁色变次赤,三岁而色始苍矣,故谓之苍鹰。八九毛者,是始获之鹰,剪其劲翮,令不能远举扬去。

  (3)啅,众口貌,太白借用作嘲诮意。

  此诗《河岳英灵集》以为高适之作。题云《见薛大臂鹰作》。适集亦载此诗。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唐河北道博州博平郡有博平县。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1)松溪石磴带秋色,(2)愁客思归坐晓寒。

  (1)《南史》:萧视素为诸暨令,到县十余日,挂衣冠于县门而去。《释常谈》:休官谓之挂冠。西汉冯萌见王莽篡逆、乃曰:“不去,祸将及身。”

  遂解冠挂于城东门而去。

  (2)《韵会》:“磴,登涉之道也。”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唐河南道汴州陈留郡有雍丘县。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1)先师有诀神将助,(2)大圣无心火自飞。九转但能生羽翼,(3)双凫忽去定何依。(4)(1)瀛洲,海中仙山,见十五卷注。赤松子,古仙人,见二卷注。

  (2)《抱朴子》:古之道士合作神药,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