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八记颂赞共二十首

古近体诗共六十首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南阳,唐时郡名,即邓州也,隶山南东道。《方舆胜览》:枣阳有白水,即白河。《一统志》:淯水,在南阳府城东三里,俗名白河。石激,在南阳府城东三里,淯水环流,为一城之胜,可以御水患而障城郭,其坚完甃石犹在。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

  游南阳清冷泉

  《一统志》:丰山,在南阳府东北三十里,下有泉,曰清冷泉。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1)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1)萧子范诗:“瞑景促西晖。”

  寻鲁城北范居土,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居易录》:鲁城北有范氏庄,即太白访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者。琦按:杜甫有《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云:“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予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何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 悠悠沧海情。”疑即此人也。《埤雅》:《荆楚记》曰:卷耳,一名珰草,亦云苍耳,丛生如盘。

  今人以叶覆麦作黄衣者,所在有之。《尔雅翼》:卷耳,菜名也。幽、冀谓之襢菜,雒下谓之胡枲,江东呼为常枲。叶青白色,似胡荽,白花细茎,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又谓之常思菜,伦人皆食之,又以其叶覆曲作黄衣,其实如鼠耳而苍色,上多刺,好著人衣,今人通谓之苍耳。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城壕失往路,(1)马首迷荒陂。(2)不惜翠云裘,(3)遂为苍耳欺。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黎。(4)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5)寒瓜蔓东篱。(6)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7)远为千载期。风流自簸荡,(8)谑浪偏相宜。(9)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10)(1)江淹诗:“饮马出城濠。”吕延济注:“濠,城池也。”壕、濠,古字通用。

  (2)《说文》:“陂,阪也。”

  (3)宋玉《讽赋》:“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

  (4)《齐民要术》:藏梨法,初霜后即收。

  (5)《本草》:陶弘景曰:酸枣,今出山东间,云即山枣树,子似武昌枣而昧极酸,东人啖之以醒睡。苏颂曰:酸枣,今近汴、洛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

  (6)《梁书》:滕昙恭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本草》:陶弘景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

  (7)《史记》:秦昭王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8)鲍照诗:“从风簸荡落西家。”

  (9)《诗·国风》:“谑浪笑傲。”

  (10)高阳池,用山简事,见五卷注。

  东鲁门泛舟二首

  《一统志》:东鲁门,在兖州府城东。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1)(1)王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忆戴逵,逵时在判,便夜乘小船诣之。详见十三卷注。

  其二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孟诸,宋大薮也,在梁国睢阳县东北。《元和郡县志》:孟诸泽,在宋州虞城县西北十里,周回五十里,俗号盟诸泽。

  倾晖速短炬,(1)走海无停川。冀餐圆丘草,(2)欲以还颓年。(3)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骏发跨名驹,(4)雕弓控鸣弦。(5)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邀遮相驰逐,(6)遂出城东田。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归来献所获,炮炙宜霜天。(7)出舞两美人,飘飘若云仙。留欢不知疲,(8)清晓方来旋。

  (1)鲍照诗:“倾晖忽西下。”

  (2)郭璞诗:“圆丘有奇草。”李善注:“《外国图》曰:圆丘有不死树,食之乃寿。”吕向注:“圆丘,山名。奇草,芝草也。”

  (3)陆机《憨思赋》:“乐来日之有继,伤颓年之莫纂。”

  (4)《诗·周颂》:“骏发尔私。”《郑笺》云:“骏,疾也。”

  (5)《东京赋》:“雕弓斯彀。”薛综注:“雕弓,谓有刻画也。”《汉书》:“逢蒙列皆,羿氏控弦。”颜师古注:“控,引也。”

  (6)《羽猎赋》:“淫淫与与,前后要遮。”

  (7)《说文》:“炰,毛炙肉也。”《韵会》:“钱氏曰:凡肉置火中曰炮,近火曰炙。”

  (8)应玚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游泰山六首

  《史记·正义》:泰山,一曰岱宗,东岳也,在兖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

  《山东通志》:泰山,在济南府泰安州北五里,一曰兖镇。周围一百六十里,自山下至绝顶四十余里。上有石表巍然,传是秦时无字碑。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2)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3)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4)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5)天门一长啸,(6)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7)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8)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9)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1)《旧唐书》:开元十三年十月辛酉,东封泰山,发自东都。十一月丙戌,至克州岱宗顿。己丑日南至,备法驾登山,仗卫罗列山下百余里,诏行从留于谷口,上与宰臣礼官升山。庚寅,祀吴天上帝于上坛,有司祀五帝百神于下坛。礼毕,藏玉册于封祀坛之石磩。然后燔紫燎发,群臣称万岁,传呼自山顶至岳下,震动山谷。

  (2)《宋书》: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按《书》称:朽索御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袁盎谏汉文驰六飞。魏时天子亦驾六。六龙之义本此,余见八卷注。鲍照诗:“千岩盛阻积,万壑势顺索。”

  (3)孙绰《天台山赋》:“瀑布飞流以界道。”张协《七命》:“登绝巘,溯长风。”绝巘,高峰也。

  (4)鲍照诗:“合沓崿嶂云。”

  (5)郭璞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6)《山东通志》:上泰山,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左思诗:“长啸激清风。”

  (7)郭璞诗:“升降随长烟,飘颻戏九垓。”张铣注:“九垓,九天也。”

  (8)《抱朴子》:项曼都入山学仙,十年而归家,曰:“仙人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

  (9)《汉武内传》:王母曰:“虽当语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

  其二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1)方瞳好容颜。(2)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3)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4)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1)《楚辞》:“仍羽人于丹丘。”王逸注:“人得道,身生羽毛也。”朱子注:“羽人,飞仙也。”

  (2)《抱朴子》:仙人目瞳正方。《神仙传》:李根瞳子皆方。按《仙经》云:八百岁人瞳子方也。

  (3)徐干《中论》:“苍颌视鸟迹而作书。”

  (4)《尔雅》:“闲,习也。”《荀子》:“多见曰闲。”

  其三平明登日观,(1)举手开云关。(2)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3)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磋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水经注》:应劭《汉官仪》云:泰山东南山顶,名曰日观,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许,故以名焉。

  (2)《北山移文》:“扃岫幌,掩云关。”云关者,云气拥蔽如门关也。

  (3)《初学记》:《泰山记》云:黄河去泰山二百余里,子祠所瞻黄河如带,若在山趾。

  其四清斋三千日,(1)裂素写道经。(2)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3)海色动远山,(4)天鸡已先鸣。(5)银台出倒景,(6)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7)(1)《南岳魏夫人传》:夫人入洛阳山中,清斋五百日,读《大洞真经》。

  (2)颜师古《急就篇注》:“素,谓绢之精白者,即所用写书之素也。”

  (3)《楚辞》:“坐堂伏槛,临曲池些。”东溟,东海也。

  (4)海色,晓色也。俱见二卷注。

  (5)天鸡,见一卷《大鹏赋》注。

  (6)谢灵运诗:“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李善注:《游天台山赋》曰“或倒景于重溟”,王彪之《游仙侍》曰“远游绝尘雾,轻举观沧溟。蓬莱荫倒景,昆仑罩层城”,并以山临水而景倒,谓之倒景。此篇倒景正作此解,与二卷中所用倒景故自不同。

  (7)蓬莱、瀛洲,在渤海中,有不死药,金银为宫阙。详见四卷注。

  其五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1)去无云中迹。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2)终当遇安期,(3)于此炼玉液。(4)(1)缅,思貌。

  (2)《岁华纪丽》:泰山冬夏有雪。

  (3)安期生,古之仙人,见二卷注。

  (4)江淹诗:“道人读丹经,方士炼玉液。”张铣注:“玉液,玉膏也。”

  其六朝饮王母池,(1)瞑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2)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3)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扪天摘匏瓜,(4)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5)误攀织女机。(6)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7)(1)《山东通志》:王母池,在泰山下之东南麓,一名瑶池。水极甘冽;瀵沸潾瀞,不竭不盈。乡人取水禜雨,颇验。

  (2)张载诗:“美人遗我绿绮琴。”李周翰注:“绿绮,琴名。”傅玄《琴赋序》曰:“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3)《尔雅疏》:“山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

  (4)《楚辞》:“遂倏忽而扪天。”《隋书》:匏瓜五星,在离珠北。《史记索隐》:《荆州占》云:“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匏瓜明,则岁大熟。”

  (5)《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6)《史记正义》:“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

  (7)五云,五色云也。见七卷注。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砀山,县名,唐时隶河南道宋州睢阳郡。刘盖为砀山令者也。《江南通志》:宴喜台在徐州汤城县东五十步,台上有石刻三大字,相传唐李白笔。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1)歌动郢中儿。(2)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1)梁苑客,见七卷注。

  (2)华池、郢中歌,见二卷注。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盂氏桃园中

  《一统志》:栖霞山,在兖州单县东四里,世传梁孝王尝游此。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1)谢公自有东山妓,(2)金屏笑坐如花人。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鹏愁醉啼春风。(3)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东。

  (1)陈后主诗:“三春桃照李,二月柳争梅。”

  (2)谢安在东山畜妓,见十卷注。

  (3)黄鹂,今谓之黄莺儿,见六卷注。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时,杭州隶江南东道。州有天竺寺,乃今之下天竺寺,详见十六卷注。《成淳临安志》:下竺灵山寺,在钱塘县西十七里。隋开皇十三年,僧真观法师与道安禅师建,号南天竺寺。唐永泰中赐今额。《淳枯志》云:大凡灵竺之胜,周回数十里,而岩壑尤美,实聚于下天竺灵山寺。自飞来峰转至寺后,岩洞皆嵌空玲珑,莹滑清润,如虬龙瑞凤,如层华吐萼,如皱縠叠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林木皆自岩骨拔起,不土而生。传言兹岩产玉,故腴润能育焉。其间,唐宋游人题名不可殚纪。《一统志》:下天竺寺,在杭州府城西十五里。晋咸和中建,寺前后有飞来、莲花诸峰,合涧、跳珠诸泉,梦谢、流杯、月桂诸亭,游人多至其间。挂席凌蓬丘,(1)观涛憩樟楼。(2)三山动逸兴,(3)五马同邀游。(4)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5)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叠蟑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做云月,佳趣满吴洲。(6)(1)《十洲记》:蓬丘,蓬莱山也。

  (2)《梦梁录》:樟亭驿,即浙江亭也,在跨浦桥南江岸。《浙江通志》:樟亭,在钱塘县旧治南五里,后改为浙江亭,今浙江驿其故址也。

  (3)三山,谓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见四卷注。

  (4)五马,古太守事,见六卷注。

  (5)杨齐贤曰:自西湖入天竺寺路,夹道皆古松,其地名曰九里松。灵隐、天竺同在一处,皆由松门而进。

  (6)颜延年诗:“振揖发吴洲。”

  同友人舟行

  楚臣伤江枫,(1)谢客拾海月。(2)《怀沙》去潇湘,(3)挂席泛冥渤。(4)蹇予访前迹,(5)独往造穷发。(6)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愿言弄倒景,(7)从此炼真骨。华顶窥绝冥,(8)蓬壶望超忽。(9)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10)从此谢魏阙。(11)(1)《楚辞》:“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王逸注:“言湛湛江水,浸润枫木,使之茂盛,伤己不蒙君惠而身放弃,曾不若树木得其所也。”

  (2)《宋书》:谢灵运,小字客儿,故诗人多称为谢客。其《游赤石进帆海》诗有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李善注:《临海水土物志》云:海月,大如镜,色白正圆,常生海边,其尖柱如搔头大。《本草》:陈藏器曰:海月,蛤类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

  (3)《史记》:屈原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4)溟渤,海也,注见七卷。

  (5)《楚辞》:“蹇谁留兮中洲。”王逸注:“蹇,辞也。”

  (6)《庄子》:“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7)倒景,见本卷《游泰山》第四首注。

  (8)《方舆胜览》,华顶峰,在天台县东北六十里。盖天台第八重最高处,高一万丈。绝顶东望沧海,俗名望海尖。草木薰郁,殆非人世。孙绰所谓“陟降信宿,迄乎仙都”是也。绝冥,远海也。

  (9)《十洲记》:“蓬壶,蓬莱也。”王。 《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吕向注:“超忽,远貌。”

  (10)钓鳖,事见四卷注。

  (11)《淮南子》:“身处江湖之上,而神游魏阙之下。”高诱注:“魏阙,王者门外阙也,所以用悬教民之书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阙。”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雍州万年县南五十里。《太平寰宇记》:终南山,在郿县南三十里。《雍录》: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岐、郿、鄠、长安、万年,相去且八百里,而连绵峙据其南者,皆此一山也。《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有斛斯式,其先居广牧,世袭莫勿大人,号斛斯部,因氏焉。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1)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2)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翠微,山岭之色,详十卷注。

  (2)沈约诗:“荆扉新且故。”李周翰注:“荆扉,以荆为门扉也。”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君登金华省,(1)我入银台门。(2)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复此休浣时,(3)闲为畴昔言。(4)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

  (5)何由返初服,(6)田野醉芳樽。(7)(1)刘孝绰诗:“步出金华省,遥望承明庐。”蔡梦弼《杜诗注》:按《汉宫阙记》:金华殿,在未央宫、白虎观右,秘府图书皆在焉。故王思远《逊侍中表》云“奏事金华之上,进议玉台之下。”后世以门下省名金华省,盖出此也。

  (2)《雍录》:翰林院在大明宫右,银台门内,稍退,北有门,榜曰翰林之门。

  (3)鲍照诗:“休浣自公日。”休浣,犹休沐也。《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杨升庵曰:唐制:十日一休沐,故韦应物诗云“九日驱驰一日闲”,白乐天诗云“公假日三旬”,是也。

  (4)杜预《左传注》:“畴昔,犹前日也。”

  (5)任昉诗:“叠嶂易成响,重以夜猿悲。”

  (6)《楚辞》:“退将复修吾初服。”

  (7)刘孝绰诗:“芳樽散绪寒。”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温泉宫,注见九卷。

  羽林十二将,(1)罗列应星文。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2)严更千户肃,(3)清乐九天闻。(4)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5)(1)《汉书》: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颜师古注:羽林,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按唐制:左右羽林军,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三人,凡八将,无所谓十二将也。而开元、天宝之时,天子禁兵有十六卫,其左右卫、左右金吾卫,总谓之四卫。若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十二卫谓之杂卫。疑所谓十二将者,指十二杂卫之主将而言,以其专掌禁卫,当爪牙御侮之任,与汉之羽林骑相似,故曰:羽林十二将也。《晋书》:羽林四十五星,在营室南,一曰天军,主军骑,又主翼王也。杨升庵曰:唐武德中置十二军,皆取天星为名。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铖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歧州道为平道军,幽州道为招摇军,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太白盖用其事。琦按:《通典》、《会要》诸书,分关中之众为十二卫。取象天官为名号,乃武德二年事,五年即废久矣。杨说虽创,揆之作者之心,恐未必用此典故。

  (2)《上林赋》:“拖霓旌。”张揖注,“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霓之气也。”

  (3)《西京赋》:“重以虎威章沟严更之署。”薛综注:“严更,督行夜鼓也。”

  (4)《唐会要》:清乐,九代之遗声,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魏以来旧曲,乐器制度并诸歌章古调,与魏三祖所作者,皆备于史籍。自晋氏播迁,其音分散,不存于内地。苻坚灭凉始得之,传于前后二秦。及宋武定关中,收之入于江南,隋平陈获之。隋文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因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乃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至炀帝乃立清乐、西凉等九部。隋室丧乱,日益沦缺,天后朝,犹有六十三曲。《新唐书·礼乐志》:清商伎音,隋清乐也。有编钟、编磬、独弦琴、击琴、瑟、秦琵琶、卧箜篌、筑、筝、节鼓,皆一;笙、笛、萧、箎、方响、跋膝,皆二。歌二人,吹叶一人,舞者四人。《梦溪笔谈》:“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

  (5)《后汉书》: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

  邯郸南亭观妓

  邯郸,县名,唐时隶河北道之磁州。

  歌鼓燕、赵儿,(1)魏蛛弄鸣丝。(2)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把酒领美人,请歌邯郸词。清筝何缭绕,(3)度曲绿云垂。(4)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5)座客三千人,(6)于今知有谁?我辈不作乐,但为后代悲。(7)(1)潘岳《笙赋》:“索缠歌鼓,网罗钟律。”

  (2)《韵会》:“姝,美色也。”

  (3)颜师古《急就篇注》:“筝,亦瑟类也。本十二弦。今则十三。”

  (4)《苕溪渔隐丛话》:《艺苑雌黄》云:世人言度曲者,多作徒故切,谓歌曲也。张平子《西京赋》云: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子美《陪李梓州泛江》诗:“翠眉索度曲,云鬓俨成行。”皆作徒故切读。考之前汉《元帝纪赞》云:帝多才艺,善史书、鼓琴、吹洞萧,自度曲,被歌声。应劭注:自隐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为歌声也。颜注:度,音大各切。则与张平子、杜诗所言度曲异矣。而臣瓒注则云度曲谓歌终更授其次,则又误以度曲为歌曲。夫度曲虽有两音,若读《元帝纪》,止可作大各切。《唐书》:段安节善乐律,能自度曲,其意正与《元帝纪》相合。琦按:太白诗意,自应作徒故切读,而杨注引自度曲解之,非是,绿云垂,即响遏行云之意。

  (5)《古今注》:“虾螟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尖,尾脱即脚出。颜师古《急就篇注》:科斗,一名活东,一名活师,即虾蟆所生子也。未成虾蟆之时,身及头并圆,而尾长,渐乃变耳。

  (6)《史记》:平原君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干人。又曰:平原君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7)《古诗》:“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春日游罗敷潭

  王阮亭曰:罗敷谷水在华州。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1)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1)《说文》:“跻,登也。”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商州,古商国也。在晋为上洛郡,在西魏为洛州,在后周为商州,在唐亦谓之商州,或为上洛郡。地有商山、洛水,依此立名,属关内道。使君,太守之称。石娥溪,当在仙娥峰下。按:《雍胜略》、《商略》、《陕西通志》:仙娥峰,在商州西十里,峰之麓有西岩,洞壑幽邃,下临丹水,古称栖真之地。李白尝游此。有诗曰:“暂出城东边,遂游西岩前。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云云。是石娥溪,即仙娥峰下之溪也。

  所谓红泉者,其即丹水欤?

  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1)澹荡沧洲云,飘颻紫霞想。剖竹商、洛间,(2)政成心已闲。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3)我来属芳节,(4)解榻时相悦。(5)蹇帷对云峰,(6)扬袂指松雪。(7)暂出东城边,遂游西岩前。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8)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溪傍饶名花,石上有好月。命驾归去来,(9)露华生翠苔。(10)淹留惜将晚,复听清猿哀。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11)明发首东路,(12)此欢焉可忘。

  (1)《世说注》:《向秀别传》曰:秀,字子期,河内人,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善,并有拔俗之韵。

  (2)谢灵运诗:“剖竹守沧海。”商、洛,详见题注。

  (3)郭璞《客傲》:“无岩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王。 《头陀寺碑》:“玄关幽键,感而遂通。”张铣注:“玄、幽,谓道之深邃也。”关键,皆所以闭距于门者。

  (4)宋南平王铄诗:“徘徊去芳节。”梁元帝《纂要》:“春节曰芳节。”

  (5)《后汉书》:陈蕃为乐安太守。郡入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

  (6)摹帷,后汉贾琮事,见十四卷注。

  (7)颜延年诗:“山明望松雪。”

  (8)谢灵运诗:“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9)《孔子歌》:“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10)江淹诗:“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11)苏武诗:“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12)《汉书·韩信传》:“北首燕路。”颜师古曰:“首,谓趣向也。音式究反。”鲍照诗:“首路或参差,投驾均远托。”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唐时,齐州隶河南道,本谓之齐郡,天宝元年更名临淄郡,五载十月,又更名济南郡。《一统志》:泺水自大明湖东北流,注华不注山下,汇为鹊山湖,又东北八于济。伪齐刘豫,自城北导之东行,为小清河,而水不及鹊山湖矣。《山东志》:鹊山湖,在济南府城北二十里。初谓鹊山近,(1)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2)自可缓归挠。(3)(1)《隋书》:齐郡历城有鹊山。《一统志》:鹊山,在济南府城北二十里。俗云:每岁七、八月间,乌鹊翔集于此。又云扁鹊尝于此炼丹。

  (2)王子猷乘船访戴安道,见九卷注。

  (3)《方言》:“楫,谓之桡,或谓之棹。”

  其二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1)(1)郭林宗与李膺同舟而济,见十二卷注。

  其三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1)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1)杨齐贤曰:南浦,在鹊山湖之南。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杨,名利物,为润州江宁令。李善《文选注》:乐游苑,晋时药圃,元嘉中筑堤壅水,名为北湖。《六朝事迹》:晋元帝大兴三年,始创为北湖,筑长堤以遏北山之水。东至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太平寰宇记》:玄武湖在升州上元县西北七里,周回四十里,东西两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百顷。徐爱《释问》曰:湖本桑泊,晋元帝大兴中,创为北湖。宋筑堤,南抵西塘,以肄舟师也。又《京都记》云:从北湖望钟山,似官亭湖望庐岳也。按:安帝元嘉二十三年,筑堤以堰水为此。

  昔闻颜光禄,(1)攀龙宴京湖。(2)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3)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4)延年献佳作,(5)邈与诗人俱。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6)杨宰穆清风,(7)芳声腾海隅。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鹢首弄倒景,(8)峨眉缀明珠。(9)新弦采梨园,(10)古舞娇吴歈。(11)曲度绕云汉,(12)听者皆欢娱。鸡栖何嘈嘈,(13)沿月沸笙竽。(14)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15)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16)荣盛当作乐,(17)无今后贤吁。

  (1)《南史》:颜延之,字延年。孝武登柞,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2)《汉书》: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3)帐殿,天子行车野次,连帐以为殿也。沈约诗:“帐殿临春籞,帷宫绕芳荟。”左思《白发赋》:“开论云衢。”

  (4)《史记》: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敌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汉书》: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应劭曰:“沛,县也。丰,其乡也。”孟康曰:“后沛为郡而丰为县。”

  (5)按:颜延年有《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所谓献佳作者,未知是此诗否?抑另有其诗而今逸之欤?

  (6)《唐六典注》:蒋山,一名钟山,在润州江宁县。

  (7)《诗·大雅》:“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8)《淮南子》:“龙舟鹢首。”高诱注:“鹢,大鸟也。画其像著船头,故曰鹢首也。”

  (9)曹植《洛神赋》:“缀明珠以耀躯。”

  (10)《唐会要》: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唐书,礼乐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院北梨园。

  (11)《楚辞》:“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梁元帝《纂要》:“吴歌曰歈。”

  (12)王粲诗:“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

  (13)吴质《答东阿王书》:“耳嘈嘈而无闻。”刘良注:“嘈嘈,喧甚也。”

  (14)《博雅》:“笙以匏为之,十三管,宫管在左方。竽,象笙,三十六管,宫管在中央。”《宋书》:“笙,随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内,施簧管端。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竿。宫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他皆相似也。”

  (15)《汉书》:“樵苏后爂。”颜师古注:“樵,取薪也。苏,取草也。”

  (16)覆瓢壶,犹倾尊倒瓮之意。

  (17)陶潜诗:“取欢当作乐。”

  宴郑参卿山池

  杜甫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家。”耿□□《送郭参军》诗:“人传府公政,记室有参卿。”皆谓参军也。疑唐时有此称谓。

  尔恐碧草晚,我畏朱颜移。愁看杨花飞,置酒正相宜。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

  游谢氏山亭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谢公池塘上,(1)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1)因谢氏山亭,故用灵运“池塘生春草”之句作映带。

  把酒问月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1)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2)嫦娥孤栖与谁邻?(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4)月光长照金樽里。

  (1)木华《海赋》:“朱绿烟。”

  (2)传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药。”

  (3)《独异志》:“羿烧仙药,药成,其妻姮娥窃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4)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八人,从八品下。

  远公爱康乐,(1)为我开禅关。(2)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3)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一坐度小劫,(4)观空天地间。(5)(1)《莲社高贤传》:谢灵运为康乐公主孙,袭封康乐公。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

  (2)《历代三宝记》:即立禅关于闲旷地。

  (3)《法苑珠林》:代州东南五台山,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里,巉岩崇峻,有五高台。上不生草,唯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地极严寒多雪,号曰清凉山。经中明文殊将五百仙人往清凉山说法,即斯地也。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遗窟灵迹,即目极多。胡三省《通鉴注》:五台,在代州五台县,山形五峙,相传以为文殊示现之地。《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4)《释迎方志》:案:索诃世界,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寻夫劫波之号,不可以时数推之。假以方石芥城,准为一期之候。中含四大中劫,谓成、住、坏、空也。如从十岁增至八万,复从八万至于十岁,经二十反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成劫,以年算之,则经八千万万亿百千八百万岁也,止为一小劫耳。《隋书》:每佛灭度,遗法相传,有正、象、末三等淳漓之异,年岁远近,亦各不同。末法已后,众生愚钝,无复佛教,而业行转恶,年寿渐短,经数千百载问,乃至朝生夕死。然后有大水、大火、大风之灾,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归淳朴,谓之小劫。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法华经》:大通智胜佛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跌坐,身心不动。偈曰: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

  (5)《涅槃经》:观一切法,本性皆空。僧肇《维摩诰经注》:二乘观空,惟在无我,大乘观空,无法不在。

  其二客来花雨际,(1)秋水落金池。(2)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高僧拂玉柄。(3)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1)《法华经》:是时天雨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2)《弥陀经》:七宝池底,纯以金沙布地。梁元帝诗:“飘花拂叶度金池。”

  (3)玉柄,谓尘尾。

  金陵凤凰台置酒

  《法苑珠林》:白塔寺在秣陵三井里。晋升平中有凤凰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六朝事迹》:凤台山,宋元嘉中凤凰集于是山,乃筑台于山椒,以旌嘉瑞。在府城西南二里,今保宁寺是也。《方舆胜览》:凤台山,在建康府城南二里余,保宁寺是也。凤凰台,故基在寺后。置酒延落景,(1)金陵凤凰台,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借问往昔时,凤凰为谁来。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明君越羲、轩,(2)天老坐三台。(3)豪士无所用,弹弦醉金罍。(4)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六帝没幽草,(5)深宫冥绿苔。置酒勿复道,(6)歌钟但相催。(7)(1)江淹诗:“徘徊践落景。”

  (2)羲、轩,伏羲、轩辕也。

  (3)《韩诗外传》: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字内和平,未见风凰,惟恩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喙。戴德负仁,抱忠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於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

  章怀太子《后汉书注》:《帝王世纪》曰: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明君越羲轩”二句,乃一章上下关键处。上以承凤凰今日当来之故,下以起豪士无所用而置酒取乐之由。

  (4)金罍,酒器,详七卷注。

  (5)六帝,六代帝王也。

  (6)《古诗》:“弃捐勿复道。”

  (7)《国语》:“歌钟二肆。”韦昭注:“歌钟,歌时所奏。”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鹧鸪者

  秋浦,县各,唐时隶池州。清溪在其北,详八卷注。《乐府诗集》:“《山鹤鸪》,羽调曲也。”

  披君貂襜褕,(1)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客有桂阳至,(2)能吟《山鹧鸪》。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3)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1)张衡诗:“美人赠我貂襜褕。”颜师古《急就篇注》:“襜褕,直裾襜衣也。谓之襜褕者,取其襜襜而宽裕也。”

  (2)桂阳,唐时郡名,即郴州也。隶江南西道。

  (3)越鸟,即鹧鸪也。以越地最多,故谓之越鸟。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原注:“潭在秋浦桃胡陂下,予新名此潭。”

  周必大《泛舟游山录》:清溪水正碧色,下浅滩数里至玉镜潭。水自南来,触岸西折,弯环可喜,潭深裁二、三丈。李白诗云“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实录也。《江南通志》:玉镜潭,在池州府城西南七十里,过白面渡汇为秋浦。李白诗“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即此。宋陈应直刻玉镜潭三大字于石上。《潜确居类书》:玉镜潭上有桃胡陂,一名桃花陂。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1)江亭有孤屿,(2)千载迹犹存。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3)溪当大楼南,(4)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别后经此地,为予谢兰荪。(5)(1)《南史》: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出为永嘉太守。《一统志》:石门山。在温州府城北。薛方山《浙江通志》:温州府北山,说者谓为郡主山,又曰石门山。有石崖悬瀑,高百余丈,瀦为二潭,名曰水际。

  (2)《太平寰宇记》:孤屿,在温州城北四里永嘉江中,诸长三百丈,阔七十步,屿有二峰。谢康乐有《登石门最高顶》诗,又有《登江中孤屿》诗。

  (3)陶隐居《解官表》:“席月涧门,横梁云际。”

  (4)《江南通志》:大楼山,在池州府城南六十里。

  (5)《韵会》:“荪,香草。”陶隐居云:“荪,生溪恻,有名溪荪者,极似石菖蒲,而叶无脊。”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江南通志》:白笴堰,在池州府城西南二十五里。李白诗“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即其地也。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1)萧士贺曰:末句“有”字,依《孟子》音又。去声。一本竟改作“又”字,非也。

  其二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鱼龙动肢水,处处生波澜。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宴陶家亭子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1)林吐破颜花。(2)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3)(1)照胆镜,用《西京杂记》咸阳方镜事,详四卷注。借言池水之清,照人若镜也。

  (2)《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3)石崇《金谷诗叙》:“予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井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太平寰宇记》:郭缘生《述征记》曰: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经此谷。晋卫尉石崇,因即川阜而造制园馆。

  在本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摇曳帆在空,(1)清流顺归风。诗因鼓吹发,(2)酒为剑歌雄。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行云且莫去,留醉楚王宫。

  (1)鲍照诗:“摇曳高帆举。”

  (2)《艺文类聚》:俗语曰:桓玄和诗,思不来,辄作鼓吹,既而思得,云:“鸣鹄响长阜。”叹曰:“鼓吹固自来人思。”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1)徐陵《孝义寺碑》:“绀殿安坐,莲花养神。”《说文》:“绀,深青扬赤色也”

  (2)《华严经》:百万天乐,各奏百万种法,相续不断。宋之问诗:“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3)沈君攸诗:“平川映晓霞,莲舟泛浪华。”莲舟,采莲舟也。飏者,随风摇荡之义。

  (4)《晋书》: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陶公,谓陶潜,以喻薛明府。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并序

  乾元岁秋八月,白迁于夜郎,遇故人尚书郎张谓出使夏口,(1)沔州牧杜公、汉阳宰王公,觞子江城之南湖,乐天下之再平也。方夜水月如练,(2)清光可掇,(3)张公殊有胜概,四望超然,乃顾白曰:“此湖,古来贤豪游者非一,而枉践佳景,寂寥无闻。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白因举酒醉水,(4)号之曰郎官湖,亦由郑圃之有仆射陂也。(5)席上文士辅翼、岑静以为知言,乃命赋诗纪事,刻石湖侧,将与大别山共相磨灭焉。(6)(1)《唐诗纪事》:张谓登天宝二年进士第,奉使长沙,作《长沙风土记》,大历间为礼部侍郎。《唐诗品汇》:张谓,字正言,河南人,《旧唐书》:鄂州江夏县,本汉沙羡县地,属江夏郡。江、汉二水会于州西。春秋谓之夏汭,晋、宋谓之夏口,宋置江夏郡治于此,隋不改。武德四年,改为鄂州。《一统志》:唐史皆称鄂州为夏口。

  (2)梁元帝诗:“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

  (3)毛苌《诗传》:“掇,拾也。”

  (4)《广韵》:“酹,以酒沃地也。”

  (5)《元和郡具志》:李氏陂,在郑州管城县东四里。后魏孝文帝以此陂赐仆射李冲,故俗呼为仆射陂,周回十八里。

  (3)又云:鲁山,一名大别山,在沔州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带汉水。《湖广通志》:大别山,在汉阳府城东北半里,汉江西岸。《禹贡》:“内方至于大别。”即此。一名翼际山,又名鲁山,山之阴有锁穴,即孙皓以铁索截江处。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1)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2)(1)武昌,孙权尝建都于此,故曰武昌都。秋月,似用庾亮南楼谈咏竟坐事,详见二十二卷《武昌夜饮怀古》诗注。

  (2)《晋书·羊祜传》: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末句借用其语。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今日竹林宴,(1)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2)(1)袁宏《竹林名士传》:阮咸,字仲容,籍之兄子也,与籍俱为竹林之游。(2)《汉书·昌邑王传》(2)《汉书·昌邑王传》:“清狂不惠。”苏林曰:“凡狂者,阴阳脉尽浊,今此人不狂似狂者,故言清狂也。或曰:色理清徐而心不慧曰清狂。”清狂,如今白痴也。琦按:诗人所称,多以纵情诗酒之类为清狂,与《汉书》所解殊异。

  其二船上齐桡乐,(1)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云,争拂酒筵飞。

  (1)《广韵》:“桡,楫也。”

  其三划却君山好,(1)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1)《广雅》:“刬,削也。”《北梦琐言》:湘江北流至岳阳,达蜀江。夏潦后,蜀涨势高,遏住湘波,让而退溢为洞庭湖,凡阔数百里,而君山宛在水中,秋水归壑,此山复居于陆。《岳阳风土记》:君山在洞庭湖中,昔人有诗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正谓此也。夏秋水涨,皆巨浸,不可以陆行往。杨齐贤曰:君山,在洞庭东,距巴陵四十里,登岳阳楼望之,横陈其前。君山之后乃大湖,渺茫无际直抵沉、澧、鼎三州。《通典》:岳州巴陵县,汉下雋县地,古巴丘也,有君山、洞庭湖。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1)《文献通考》:巴陵县有湘水,有洞庭湖。《潜确居类书》:湘江,在长沙府城西,水至清澈。

  (2)谢灵运诗:“溟涨无端倪。”李周翰注:“端倪,犹崖际也。”

  (3)谢朓诗:“即此陵丹梯。”李善注:“丹梯,谓山也。”吕延济注:“丹梯,谓山高峰人云霞处。”

  (4)嵇康《琴赋》:“鹍鸡游弦。”李善注:“古相和歌有《鹍鸡曲》。”李周翰曰:“琴有《鹍鸡》、《鸿雁》之曲。”

  (5)后汉时人语:“一日不斋醉如泥。”

  (6)《汉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2)《史记》:秦始皇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曰:“闻之。尧女,舜之妻。”《列女传》:“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1)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耐可,犹言若可也,详八卷注。

  其三洛阳才子滴湘川,(1)元礼同舟月下仙。(2)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1)潘岳《西征赋》:贾生,洛阳之才子。谓贾谊也。贾至亦河南洛阳人,故以谊比之。

  (2)后汉李膺,字元礼,与郭林宗同舟而济,见十二卷注。用此以拟李晔。

  二人俱谪官,故用《桓谭新论》中“人闻长安乐,出门向西笑”之语,以致其思望之情。

  其四洞庭湖西秋月辉,滞湘江北早鸿飞。(1)醉客满船歌《白苎》,(2)不知霜露入秋衣。

  (1)卢照邻诗:“霜氛落早鸿。”

  (2)《白苎》,清商调曲也。苎,是吴地所产,故旧说以为吴人之歌,始则田野之作,后乃大乐用焉。一云即《子夜歌》也,在吴歌为《白苎》。在雅歌为《子夜》。余见四卷注。

  其五帝子潇湘去不还,(1)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2)(1)《楚辞》:“帝子降兮北渚。”王逸注:“帝子,谓尧女也,尧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反,堕于湘水之渚,因为湘夫人。”

  (2)《元和郡县志》:君山,在岳州巴陵县两三十里青草湖中。昔秦始皇欲入湖观衡山,遇风浪,至此山止泊,因号焉。或云湘君所游止,故名之也。《方舆胜览》:君山,在洞庭湖中,方六十里,亦名洞庭之山。昔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又曰湘君听游,故名君山。《一统志》:君山,在岳州府城西南一十五里洞庭湖中,状如十二螺髻。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1)《水经注》:江中有五洲相接,故以五洲为名。宋孝武帝举兵江中,建牙洲上,有紫云荫之,即是洲也。胡三省《通鉴注》:五洲,当在今黄州、江州之间。

  (2)《蜀都赋》:“吹洞萧,发棹讴。”刘渊林注:“棹讴,鼓棹而歌也。”

  (3)淮南王《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铜官山醉后绝句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1)(1)《海录碎事》:五松山,在宣城南陵。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南陵县,隶宣州。《容斋随笔》:唐人呼县丞为赞府。《潜确居类书》:《舆地纪胜》:五松山,在铜陵县南,铜官西南。山旧有松, 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

  安石泛溟渤,(1)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2)高情出人间。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3)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4)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5)听如三峡流。(6)剪竹扫天花,(7)且从傲吏游。(8)龙堂若可憩,(9)吾欲归精修。

  (1)溟渤,海也,见七卷注。

  (2)《世说》: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舟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3)胡震亨曰:观此诗,是五松非山本名,乃太白所名,亦如名九华也。

  (4)《太平寰宇记》:沃洲山,在越州剡县东七十二里。施宿《会稽志》:沃洲山,在新昌县东三十二里。晋白道猷、法深、支遁,皆居之。戴、许、王、谢十八人与之游,号为胜会,亦白莲社之比也。唐白乐天《山院记》云:东南山水,判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山有灵漱、杖锡泉、养马坡、放鹤峰,皆因支道林得名。吴虎臣《漫录》云:沃州、天姥。号山水奇绝处。自异僧白道猷来自西天竺,赋诗云:“连峰数十里,修林带平律。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晋、宋之世,隐逸为多。

  (5)《诗·大雅》:“逝彼百泉。”

  (6)《通鉴地理通释》:三峡,广溪峡、巫峡、西陵峡也。广溪为三峡之首,昔禹凿以通江,所谓巴东之峡,东至西陵七百里。萧飒、风雨、百泉、三峡,皆状五松涛声之美。

  (7)《法华经》: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香风时来,吹去萎者,更雨新者。

  (8)郭璞诗:“漆园有傲吏。”

  (9)《江南通志》:龙堂精舍,在南陵县五松山。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此,有诗。

  宣城清溪

  清溪胜桐庐,(1)水木有佳色。(2)山貌日高古,石容大倾侧。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

  (1)《太平寰宇记》:睦州桐庐县,汉为富春县地,吴黄武四年,分富春置此县。耆老相传云:桐溪侧有大桐树,垂条偃盖荫数亩,远望似庐,遂谓为桐庐县也。

  (2)吴均《与朱元思书》: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谢良辅游泾川陵浩寺《唐诗纪事》:谢良辅登天宝十一年进士第。德宗时,刺商州,为团练所杀。《江南通志》:泾溪在宁国府泾县西南一里。陵岩教寺, 在泾县西七十五里,隋时建。泾川,即泾溪也。乘君素舸泛泾西,(1)宛似云门对若溪。(2)且从康乐寻山水,(3)何必东游入会稽。

  (1)谢灵运诗:“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

  (2)《方舆胜览》:云门寺,在会稽县南三十一里,今名雍熙,为州之伟观。昔王子敬居此,有五色祥云,诏建寺号云门。杨齐贤曰:若耶溪、云门寺,在越州会稽县南。

  (3)《宋书》: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志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辞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寄其意。

  游水西简郑明府

  (2)《东京赋》:“飞阁神行。”薛综注:“阁道相通,不在于地,故曰飞。”

  (3)《韵会》:“箨,笋皮也。”

  (4)颜师古《汉书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5)《广弘明集》:案《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佛灭度后四百五十年,文殊至雪山中,为五百仙人宣说十二部经讫,还归本土,入于涅槃。案《地理志》、《西域传》云:雪山者,即葱岭也。其下三十六国,先来属汉,以葱岭多雪,故号雪山焉。文殊往化仙人,即其处也。

  九日登山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1)为无杯中物,(2)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3)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4)题舆何俊发,(5)遂结城南期。筑土接响山,(6)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7)自作英王胄,(8)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9)白龟道冰夷。(10)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11)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12)合沓出溟海。(13)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14)齐歌送清觞,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15)帽逐秋风吹。(16)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1)《晋书》: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曰:“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耶!”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闻,遂欢宴穷日。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问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2)陶渊明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3)《艺文类聚》:《续晋阳秋》曰: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4)《梦梁录》: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5)《北堂书钞》:谢承《后汉书》曰:周景为豫州刺史,辟陈蕃为别驾,下就,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复更辟,蕃惶惧,起视职。

  (6)《方舆胜览》:响山在宣城县南五里。《一统志》:响山,在宁国府城南五里,下俯宛溪。权德舆记:“响山,两崖耸峙,苍翠对起,其南得响潭焉,清泚可鉴,潆洄澄淡。”

  (7)霜丝,乐器上弦也。

  (8)《韵会》:“胄,裔也,系也,嗣也。”

  (9)《列仙传》: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日,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10)《山海经》: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郭璞注: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也。《河图括地象》:冯夷恒乘云车,驾两龙。白龟,事未详。《楚辞·河伯》云:“乘白鼋兮逐文鱼,气汝游兮河之渚。”白龟殆白鼋之讹欤?

  (11)《广韵》:“酹,以酒沃地也。”

  (12)木华《海赋》:“波如连山。”太白本其语而倒用之,谓“连山似惊波”,遂成奇语。

  (13)谢朓诗:“合沓与云齐。”吕向注:“合沓,高貌。”

  (14)《说文》:“酩酊,醉也。”

  (15)卢照邻诗:“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

  (16)《晋书》: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九日

  (1)流霞,酒名。按《抱朴子》:项曼都言:仙人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故拟之以为名耳。

  (2)《楚辞章句》:“搴,手取也。”寒荣,犹寒花也。

  (3)陶渊明诗:“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九日

  九日

  龙山饮,黄花笑逐臣。(1)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淮南子》:“季秋之月,菊有黄花。”高诱注:“菊色不一,而专言黄者,秋令在金,以黄为正也。”史正志《菊谱》:“菊,草属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九月十日即事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2)《神异经》:“中央有宫,以金为墙,有金榜,以银镂题。”

  (3)《三齐略记》:“海上蜃气,时结楼台,名海市。”

  (4)《维摩诘经》:“维摩诘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

  (5)又云:“菩萨观众生,如智者见水中月。”

  (6)《昭明文选序》:“飞文梁翰,则卷盈乎缃帙。”

  (7)《说苑》: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8)《法苑珠要》: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幼而神理,聪明秀彻。王羲之睹遁才藻惊绝罕俦,遂披衿解带,留连不能已,乃请住灵嘉寺,意存相近。又投迹判山,于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尝随禀学。

  (9)《晋书》:陶潜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尝醉于酒,足矣。”

  (10)清乐,前代新声也,见本卷注。诸天,释氏所称三十二天也,见十九卷注。

  (11)王勣《答冯子华书》:“松柏群吟。”

  (12)《搜神记》: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

  §§李白全集卷之二十一古近体诗共三十六首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1)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2)春江绕双流。(3)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1)梁简文帝诗:“网户珠缀曲琼钧。”

  (2)《太平寰宇记》:三峡谓西峡、巫峡、归峡。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清猿三声泪沾裳。”即禹所疏以导江也。绝峻万仞,瞥见阳光,不分云雨。

  (3)左思《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刘渊林注:“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两江,为人开田,百姓享其利。”《水经注》:成都县有二江,双流郡下,故扬子云《蜀都赋》曰“两江珥其前”者是也。《风俗通》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元和郡县志》:成都府双流县,北至府四十里,本汉广都县也。隋仁寿元年,避炀帝讳改为双流,因县在二江之间,仍取《蜀都赋》云“带二江之双流”为名也,皇朝因之。

  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1)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2)果得锦囊术。(3)云间吟琼萧,石上弄宝瑟。(4)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5)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6)傥逢骑羊子,(7)携手凌白日。(8)(1)青冥,青而暗昧之状。《楚辞》:“据青冥而掳虹兮。”盖谓天为青冥也。太白借用其字,别指山峰而言,与《楚辞》殊异。

  (2)江淹诗:“泠然空中赏。”李周翰注:“泠然,轻举貌。”

  (3)《武帝内传》:帝以王母所授《五真图》、《灵光经》及上元夫人所授《六甲灵飞十二事》,自撰集为一卷,及诸经、回,皆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著柏梁台上。

  (4)沈约诗:“象筵鸣宝瑟。”《周礼乐器图》:“雅瑟饰以宝玉者,曰宝瑟。”

  (5)颜延年诗:“嘉运既我从,欣愿自此毕。”

  (6)《南史》:阮孝绪曰:“庶保促生以免尘累。”

  (7)《列仙传》: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

  (8)陈子昂诗:“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大庭库

  《路史》:大庭氏之膺箓也,都于曲阜。故鲁有大庭氏之库。昔者黄帝斋于大庭之馆,兹其所矣。罗苹注:库在鲁城中曲阜之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