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讲 伊拉克问题的起源

  一、伊拉克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伊拉克位于西亚,地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因此古希腊人称其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在地形上,美索不达米亚低地海拔仅45.7米,东北部为扎格罗斯山脉,西南部为阿拉伯高原,属荒漠地带,而南部濒临波斯湾,为冲积平原,多湖泊沼泽。

  伊拉克除北部为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外,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雨。中部和南部多数地区年降雨量不到250毫米,北部山区降水则多达1000毫米。因此,灌溉对农业极为重要。主要农产品有椰枣、小麦、大麦、棉花、烟草等,其中椰枣产量居世界第一。伊拉克最重要的矿物资源是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其他矿物则较为贫乏,主要有硫黄、磷矿和铁矿。

  2003年,伊拉克人口约为2400万,其中74%为阿拉伯人。由于居住地区和所属部族不同,各地的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有所区别。在南部沼泽地区,“沼泽阿拉伯人”住在棚屋中,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西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从事游牧业;在两河流域的平原地区,阿拉伯人主要是定居农民和市民。在非阿拉伯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为库尔德人,约占人口总数的20%,居住在北方的库尔德斯坦。库尔德人属雅利安人,其语言属印欧语系波斯语族。伊拉克的库尔德人与邻近的伊朗、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属同一民族,相互来往密切,从事游牧和农业,并保持着部落组织。其他少数民族包括波斯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等。

  在宗教方面,96%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总统必须是穆斯林。在穆斯林中,什叶派占60%,逊尼派占40%。什叶派主要居住在南部,逊尼派则集中于北部,巴格达为两派居民混合居住区。什叶派信徒主要是阿拉伯人和为数不多的波斯人,而在逊尼派中,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大体各占一半。因此,从人文地理上看,伊拉克分为北部的库尔德斯坦、中部以阿拉伯逊尼派为主的地区和南部的阿拉伯什叶派地区。

  二、伊拉克古代和近现代史概述

  从历史上看,富饶的两河流域是西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最早形成的地区,它拥有人类最早的文字、城市和文明,曾经长期是西亚的文明中心,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肥沃的两河流域也吸引了无数的入侵者,主要是游牧民,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伊拉克的主人: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创建者),亚述人,迦勒底人(新巴比伦王国创建者),埃兰人,米底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帕提亚人,萨珊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等。但令人惊奇的是,侵略者最终却为两河文明所同化。巴比伦文明和阿拔斯帝国时期的阿拉伯文明在伊拉克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迹,使伊拉克人为之骄傲。

  在中古,伊拉克成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起源地。而什叶派创始人阿里及其子侯赛因陵墓所在的南方城市纳杰夫和卡尔巴拉因此成为全世界什叶派的圣地。

  伊拉克也是古代东西方陆上和海上的交通要道。巴格达和巴士拉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后者是通往印度和中国的重要港口。

  近代以来,伊拉克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辖地,共有三省:巴格达,摩苏尔,巴士拉。其中巴格达的地位最重要。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人属于逊尼派,作为少数教派的逊尼派从此成为伊拉克的统治者。

  尽管两河流域在上古和中古曾经长期是西亚文明的中心,但自10世纪阿拔斯帝国衰落后,伊拉克开始落后了,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它成为帝国最偏远的地区,在这里任职等同于流放。导致伊拉克落后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统治者对水利的疏忽。在上古和中古的许多时候,伊拉克并非所在国家的首都,因而统治者对水利设施疏于维护,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致命的。②连年战乱。这是频繁的外来入侵造成的。例如,奥斯曼与波斯萨法维王朝为争夺伊拉克断断续续进行了一百年的战争。③频繁的瘟疫。近代的伊拉克每隔30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瘟疫,如1831年的瘟疫直接导致马木路克王朝的终结,对手工业和商业也造成毁灭性打击。④游牧民和瓦哈比派的长期袭扰。土、波的长期战争、政府控制的衰落和阿拉伯半岛瓦哈比派的入侵是游牧民流动的主要原因,其目的是寻求新牧场及捍卫和扩大自身利益。17-19世纪进入伊的主要部落联盟有阿尼扎人、沙马尔人、孟塔菲克人等。他们改变了伊拉克部落分布的状况,威胁着商路和船运安全,控制了肥沃的产稻区,与政府冲突频繁,而且有时投靠波斯。如南方的孟塔菲克人1833年拥有1.2万骑兵,影响很大。1800年,伊拉克的定居人口仅占60%;18世纪的耕地只有10世纪的几分之一。农村的大量耕地仍为公社所有制。

  三省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是很密切,但在逐渐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参战,英国于1914年派兵进入伊拉克,于1918年占领全境。1920年召开的圣雷莫会议宣布把伊拉克的委任统治权交给英国。此举立即引发伊拉克的全民起义。1921年,英国被迫任命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出任新成立的伊拉克王国的国王,并通过双边条约牢牢控制了伊拉克。1925年,根据国联仲裁,英军占领的、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摩苏尔归属伊拉克。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伊拉克的民族主义力量划分为五个阵营:

  (1)温和的泛阿拉伯派,以国王和谢里夫派为主,为逊尼派阿拉伯人。该派主张渐进地争取国家独立和实现现代化,谋求阿拉伯世界未来的统一。

  (2)激进的泛阿拉伯派,亦为逊尼派阿拉伯人,主要包括军官、自由职业者、学生、中小商人、手工业者等。该派强烈反对英法在西亚的殖民统治,主张通过军人干政实现国家完全独立和阿拉伯世界的统一,对外企图联络德、意以对付英、法。

  (3)伊拉克派,主要代表为个别高级将领,包括大多数库尔德人。该派主张维护伊拉克的独立,反对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并通过军人干政建立强人政权,促进国家发展。

  (4)社会改革派,包括中小商人、农民、手工业者和部分知识分子。对阿拉伯统一兴趣不大,而专注于国家彻底独立,以及进行激烈的社会经济改革,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派与伊拉克派存在某些共同点。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党派、伊共。

  (5)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形成最晚,兼具激进泛阿拉伯派和社会改革派的特点,其三大口号即“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该党发源于叙利亚,成立于1940年。伊拉克的复兴党成立于1949年。

  泛阿拉伯派中的温和派与激进派存在尖锐的矛盾。为了反对英国人,激进派与轴心国建立了秘密联系,并于1941年发动了反英起义,但终因势单力孤而遭受失败。同时,温和派也日趋保守,并与酋长、大地主等传统贵族融合,最终成为1958年革命的对象。

  1958年7月14日,由卡塞姆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在外交上,新政权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转而发展与苏联的关系。在内政上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进行土地改革、降低房租、实施食品价格管制、颁布劳工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巴格达贫民修建廉价住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妇女地位、取消英资公司绝大多数租借地、成立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制订五年计划等。

  在1958年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阿里夫兄弟属于激进的泛阿拉伯派,主张加强与埃及的关系,因而与卡塞姆发生矛盾。1963年,阿里夫兄弟联合复兴党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短暂执政几个月后,复兴党因为与阿里夫兄弟的矛盾和错误的政策,其政权为兄弟俩所推翻。

  三、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统治

  1968年7月,复兴党再次发动政变,成功地夺取政权。党的领袖、军人贝克尔出任总统。复兴党的上台结束了战后伊拉克政局动荡的历史。这一时期,贝克尔的侄子萨达姆·侯赛因在复兴党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萨达姆正式担任总统,成为伊拉克的独裁者。

  复兴社会主义属于阿拉伯社会主义,而伊拉克复兴党的统治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建立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制政体,这一体制在萨达姆担任总统后最终完善了。其主要特点为:①党的领袖大权独揽。萨达姆一身而任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总统、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武装军队统帅等职,总揽党、政、军大权,并直接控制着主要安全机构的领导权。②党领导政、军、警、特等权力机关。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的成员基本上也是革命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从而在最高层实现了党政合一。复兴党还规定只有党员才能上军事学院,而党员军官可以不听从政治倾向可疑的上级的命令。③在政权高层任用本部落、本家族成员。党政高层中有大批官员来自萨达姆的故乡提克里特;作为军队最精锐部分的共和国卫队,其成员也主要来自提克里特。④成立统一战线式的政治组织。即1974年组建的民族进步阵线,包括复兴党、共产党、库尔德党派和独立人士,其核心无疑是复兴党。此外,党也控制了青少年、妇女、记协等各类社会团体和舆论工具。⑤以阿拉伯逊尼派作为政权的依靠。对于什叶派和库尔德人(多数属逊尼派),复兴党采取了软硬并用的手法进行控制。⑥以告密、监禁和武力镇压等非常手段严厉压制反对派。为了压制共产党、库尔德人、什叶派和党内外的反对派人士,萨达姆政权在国内鼓励告密,不经审判即逮捕、监禁、拷打和杀戮反对派,对反政府的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组织进行无情的武力镇压,捣毁其村镇,迫使其流亡,甚至使用毒气大肆杀戮。因此,虽然设有国会并实行普选,伊拉克实行的是事实上的独裁政治。

  第二,推行世俗主义政策。这是复兴党的一贯政策。在伊拉克,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对立使得这一政策尤为必要,为此,复兴党政权大力宣传美索不达米亚的辉煌历史。1969年以后,作为以逊尼派为主的政府,复兴党政府尤其对具有反政府倾向的什叶派采取了强硬政策。从政权的领导层看,逊尼派的主导地位甚至超过君主时期和1958革命后的卡塞姆、阿里夫时期。1948-1958年,在部长以上的统治精英中,逊尼派占44%,什叶派33%(其余主要是库尔德人)。而到1958-1968年,在同一层次的统治精英中,逊尼派占54%,什叶派30%。复兴党执政后,情况前后不一。1977年,在革指委和内阁部长中,逊尼派占55%,什叶派仅为21%。

  第三,推行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社会经济政策,如土地改革、对外资和本国大资本的国有化、提高社会福利、实行计划经济、提高妇女地位等。复兴党政权的土地改革较1958年革命后的卡塞姆政权和阿里夫政权更为激进。1972年,伊拉克在阿拉伯产油国中率先完成了石油国有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伊拉克也开始推进私有化运动,尤其是在两伊战争期间。此外,政府也大力推进经济计划、多样化与工业化等。在1975-1980年发展计划中,对工业的投资达到农业的2倍以上,主要发展的部门有采油、炼油、天然气液化、石化、电力、冶金、机械、建材和采矿业等,纺织、食品、造纸、药品和家电等轻工业也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政府颁布法律,规定15-45岁人口都必须扫盲。全国开办了数千所扫盲学校。

  复兴党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但是,其独裁统治也埋下了尖锐的民族、教派矛盾的隐患。

  四、萨达姆的对外政策与海湾战争

  复兴党的外交原则包括泛阿拉伯主义、激进主义(石油国有化,反美)、争当阿拉伯世界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等。这导致了与西方和周边海湾君主制国家关系的恶化。例如,巴格达支持伊朗胡泽斯坦省(以阿拉伯居民为主)的分离主义运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外交孤立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促成了对外政策向国家民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转变,而丰富的石油收入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兴党的传统政策是对苏友好。截至1971年,伊拉克接受的苏联军援达10亿美元,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名列第三。1972年双方签署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为期15年的苏伊友好条约。1975年后伊苏关系明显降温,以后伊拉克还反对苏联干涉中东事务和入侵阿富汗。

  与此同时,1973年以来,伊拉克与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关系迅速发展。西方的目的主要是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进入伊拉克的商品、劳务和军火市场,影响其内政外交,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势力。在军备方面,伊购买了法国出口军火的1/3以上,如海市蜃楼式战斗机。联邦德国也出售了旋风式战斗轰炸机、导弹和豹式坦克。意大利出口了军舰,还帮助伊修建港口、海军后勤设施和培训海军人员。据估计,伊进口的武器装备中近一半来自西欧。法国也帮助伊建造核反应堆。

  在1967年“六五”战争中,伊拉克断绝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但此后双方关系逐渐升温。1977年美国对伊出口达到2.11亿美元,超过了苏联。两伊战争期间,伊美关系明显改善,美国利用伊拉克来遏制伊朗。1982年,里根政府把伊拉克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删去。1984年,两国复交。在此前后,美国向伊提供了一些民用和军用物资。华盛顿还通过沙特向伊拉克提供有关伊朗的情报,甚至向巴格达提供了用于生物战的疫苗。

  在阿拉伯政策方面,伊拉克与叙利亚历来关系不睦,双方在河水分配、意识形态(两国各自宣称自己是正宗的复兴社会主义)、争当阿拉伯世界霸主等方面存在矛盾,两国的联合计划无疾而终。在十月战争中,伊拉克仅派2万军队参战。巴格达还支持阿曼佐法尔地区的反政府组织。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一直存在着种种矛盾,例如领土争端(阿拉伯河;伊朗未移交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规定交割的300平方公里领土;海湾三岛)、教派争端(什叶派与逊尼派之争;伊朗鼓动伊拉克什叶派叛乱)、民族纠纷(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矛盾;双方的库尔德问题;胡泽斯坦的阿拉伯人问题)、意识形态纷争(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朗政教合一体制的分歧、“输出伊斯兰革命”)、对海湾霸权的争夺等。到20世纪70年代末,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超过伊朗,经济实力迅速增加,军队规模扩大、装备精良。反观革命后的伊朗,则政局动荡,经济滑坡,军队人员骤减,武器装备缺乏零部件。对于伊拉克来说,这正是它夺取海湾霸权,进而确立在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的大好时机。萨达姆的伊拉克第一次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将伊拉克一步步拖入了深渊。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飞机轰炸伊朗的军用机场,5个师的地面部队分三路突进,两伊战争正式开始。伊拉克在一项声明中宣布了战争的主要目的:收回阿尔及尔协议划给伊拉克的领土;全部占有阿拉伯河;阻止输出“伊斯兰革命”;胡泽斯坦省自决;海湾三岛交还阿拉伯国家。

  巴格达计划在两周内结束战事。但是,伊拉克在经历了初期的胜利后,9月底战争陷入胶着状态。1981年5月以后,伊朗军队转入反攻,并于7月中旬进入伊拉克境内,“闪击战”成为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消耗战。伊拉克在战争中得到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大力支持,包括沙特和科威特,他们提供了大量贷款。1988年4月,伊拉克大举反攻。同年7月18日,伊朗被迫宣布接受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两伊实现全线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告结束。

  五、海湾战争和战后的制裁

  两伊战争给伊拉克带来了惨重的损失。据估计,其军队和平民的伤亡总数达40万,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伊拉克欠下外债800亿美元,国内通货膨胀率高达45%。据估计,伊经济重建需要资金682亿美元。但战争给伊拉克留下了一支经过实战锻炼、装备精良、人数多达百万的正规军,其企图凭借空前的军力重新追求在海湾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霸主地位。这一时期西方开始对伊拉克有所疏远,日益警惕这个新崛起的地区大国。美国国务院和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先后对伊拉克人权状况表示谴责,并不再考虑巴格达要求美有关部门提供5亿美元贷款担保一事。

  1990年7月,萨达姆严词抨击海湾国家超产石油的政策,伊报纸指责科威特和阿联酋超产石油使伊损失890亿美元。同时,伊开始向伊朗、科威特边境调兵。阿拉伯国家对双边冲突进行了调解,伊方要求科威特免除伊的全部债务、赔偿伊24亿美元的“掠夺”损失,尤其是提出科威特须制订一项总计150亿美元的马歇尔式援助计划,并租借布比延岛和瓦尔巴岛。科方则仅同意提供90亿美元的贷款。双方的差距无法弥合。

  美国在表面上对科、伊争端采取了不介入态度。1970年7月23日,美国卫星发现伊拉克有3个师部署到科、伊边境。次日,国务院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美国同科威特没有防务条约,对其也没有特殊的防务承诺。25日夜,萨达姆紧急召见美国驻伊女大使,大使表示美国对阿拉伯内部冲突不作评论,伊、科应在阿拉伯范围内寻求解决,并就伊方对油价的忧虑表示同情。美方种种表态使伊拉克确信,华盛顿不会干涉巴格达的行动。

  1990年8月2日凌晨2时,伊拉克在伊、科边境上的14个师共10余万人入侵科威特,迅速进占科威特城。同时,伊海军也从海上夺取布比延、瓦尔巴两岛。猝不及防的科军大部遣散或投降。到3日,科威特全境已落入伊拉克之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使世界为之震惊。到海湾战争开始前,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2项决议,要求伊立即无条件从科撤军,要求各国对伊实施经济制裁和贸易、军事禁运及空中禁运,尤其是11月通过的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执行安理会的有关决议,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决议。这实际上是对伊拉克的最后通牒,为多国部队行使武力打开了绿灯。

  美国对入侵事件作出了迅速而坚决的反应。8月2日,白宫宣布驻海湾的特遣舰队进入紧急戒备,并抽调两个航母战斗群驶向中东,立即冻结伊、科在美的全部资产。7日,布什总统签署了“沙漠盾牌”计划,宣布出兵海湾。次日,布什公布了有关处理海湾危机的4项原则:所有伊军立即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出;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致力于波斯湾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保护美国公民的人身安全。美国的真实目标是:确保阿拉伯产油国的安全,维护西方的石油供应;削弱伊拉克,消除其对邻国和西方的威胁;实现在海湾地区长期驻军的计划;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确立由美国主宰的冷战后世界新秩序。其他西方国家对美国的出兵予以响应,日本、德国提供了财政援助。苏联也对入侵事件予以谴责,表现出与美国前所未有的一致,但苏积极进行了调解。阿盟于8月4日在开罗召开部长理事会,通过了谴责伊拉克的决议,要求伊撤军。也门、约旦、苏丹、毛里塔尼亚和巴解弃权,利比亚未与会,阿拉伯世界出现严重分裂。约旦、巴解、利比亚、埃及和摩洛哥徒劳地进行了调解。10日,阿盟首脑开会,以12国支持的多数决定向沙特派兵。

  8月7日以后,美国开始军事部署,共集结了42.8万兵力。另有39国军队参加了多国部队,包括海湾6国、西方14国、埃及、摩洛哥、叙利亚、土耳其及一些伊斯兰国家、东欧、拉美和亚太国家。多国部队总兵力超过80万。巴格达认为伊拉克军队可以通过持久的地面消耗战来打垮或拖垮多国部队。他们通过扣押西方人质、改善与伊朗关系、分化反伊联盟及心理战和宣传战等手法来拖延时间。

  1月17日到2月23日,多国部队进行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对伊空袭战,严重破坏了伊的核生化武器研发设施、大部分指挥控制系统、雷达、机场,以及飞毛腿导弹发射场和各类武器装备。2月24日,美、英、法、埃、叙和海湾六国的军队发动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在战斗中,伊军遭受重创。27日,以阿拉伯部队为先导的多国部队解放科威特城。28日,美伊军队先后实施停火。

  3月2日后,美伊双方的高级将领举行了会谈。11日,双方签署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4月3日,安理会通过了687号决议,其中规定:①伊拉克须承认1963年伊、科边界协定。②在伊、科边界设立非军事区。③伊无条件接受在国际监督下销毁、拆除所有生化武器以及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④伊对其侵占科威特而给外国政府、公民和公司造成的一切损失和伤害予以赔偿。⑤伊不得参与或支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⑥维持对伊拉克的军售禁令。4月10日,伊拉克正式接受687号决议。次日,安理会郑重宣布海湾战争结束。

  海湾战争使伊拉克蒙受新的沉重打击。在战争中,伊军队和平民的死伤总数约为15万人,并损失了大量军事装备。全国有10余个城市遭空袭;80%的桥梁被毁;工业、石油和电力设施受损程度高达80%……90%,各种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海湾战争使已经为两伊战争折磨的伊拉克经济雪上加霜。

  此时的伊拉克也面临着严重的内部动荡。1991年2月,南方的什叶派发动了自复兴党上台以来的第一次大起义,先后夺取了20多座城市。政府军的大规模镇压促使数十万难民逃往南方多国部队控制区和科威特。库尔德人的反叛更为猛烈。海湾战争开始后,库尔德武装开始进攻城市,到1991年3月已攻占苏莱曼尼亚和埃尔比勒。随后政府军大举反攻,约有150万库族难民拥入伊朗,48万人逃往土耳其。

  海湾战争停火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销毁和限制伊拉克军备的决议。1991年4月,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团开始工作。为此,联合国在巴格达建立了活动指挥中心。对此,伊拉克被迫予以合作,但同时力图隐瞒自己的核生化武器和导弹研制状况、资料和设施,以及在世界各地的秘密供货网,并以解除制裁作为交换。双方为此多次发生冲突。

  截至1998年1月,核查团在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监督销毁了大量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制剂工厂和设施,监控了所有可用于核计划的核材料,彻底摧毁了生产和研制核武器的设施,销毁了大量中远程导弹、移动式导弹发射架、固定导弹发射场。而且,核查团在伊所有重要的军事设施、工厂和实验室均装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以进行长期的武器监督。然而,负责武器核查的联合国特委会与巴格达在后者是否仍然具备研制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能力方面分歧依旧。

  战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保持对伊压力:在海湾保留少量常驻军队;向伊南北方派出多国部队并设立“禁飞区”,支持库尔德和什叶派反叛者;支持联合国的武器核查;维持对伊武器禁运和经济制裁,迫使伊拉克人起来推翻萨达姆;支持伊反对派,促进其联合,策划暗杀萨达姆的秘密行动。

  禁飞区建立后,伊拉克与美国围绕着各种问题屡有冲突,并导致美英的军事打击。1998年1月,伊拉克因核查小组中美英人员过多,宣布禁止小组工作。由于中、俄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核查小组作了人员调整。此后,在是否允许检查总统官邸问题上,美伊再起争执。同年12月,美英战机和军舰对伊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袭。

  美国也致力于推翻萨达姆的行动。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解放伊拉克法》,决定拨款9700万美元,为反对派创办营地,提供武器。1992年成立的反对派联盟“伊拉克国民大会”于1999年10月在美开会,选举了中央委员会。但它的活动毫无建树。

  联合国的经济制裁使伊拉克的社会经济发展倒退了几十年,国内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1996年12月,伊拉克开始实施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计划,此后经济状况有所改善。1995-1999年,石油日产量从55万桶猛增至211万桶。在国际上,许多国家与伊复交,呼吁早日结束制裁,甚至派飞机向伊拉克运送人道主义物资,挑战美国的禁飞政策。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