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六、试析唐代乐舞的发展

  翟春玲

  在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丰富多彩的唐代乐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高踞于中国封建社会乐舞艺术的顶峰,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珍品,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那么,唐代乐舞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呢?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宫廷乐舞的发展及“梨园”的产生

  唐代初期,由于战事频繁,国内尚不安定,乐舞的发展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祭祀祠庙只能“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坐立二部”,直至唐太宗平定高昌又收高昌乐后,时始增为《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和《高昌乐》。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高祖命太常少卿祖孝孙制成雅乐,经协律郎张文收、起居郎吕才校正修订,取音乐与天地同和之意,制十二和之乐:一曰《豫和》,用于祭祀天神。如冬至祀圆丘,上辛祈谷,孟夏祀五方上帝,季秋祭享明堂,均用《豫和》。二曰《顺和》,用于祭祀地神。如夏至祀方丘,孟冬祀神州地祗,春秋社祭,均用《顺和》。三曰《永和》,用于祭祀鬼神。如��(祭祀先祖)、谒庙,均用《永和》。四曰《肃和》,用于祭祀中敬奠玉帛。在祭祀中皇帝向神�敬献玉帛时所奏。五曰《雍和》,凡祭祀入俎时奏用。六曰《寿和》,凡祭祀酌酒献神以及祭毕饮供神酒时奏用。七曰《太和》,伴随皇帝的行止而奏用。八曰《舒和》,凡皇太子、皇后、国老出入宫门则奏用。九曰《昭和》,皇帝、皇太子饮酒时奏用。十曰《休和》,皇帝、皇太子用饭时奏用。十一曰《正和》,册封皇后时奏用。十二曰《承和》,皇太子居于东宫,会见大臣时奏用。“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调”。

  唐太宗在历史上不仅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而且对音乐舞蹈也有独特的见解。《旧唐书・音乐志》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与御使大夫杜淹君臣在谈到音乐时的一段对话,对我们了解唐代乐舞的发展很有启发。“太宗曰:‘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撙节,沿之隆替,岂此之由?’御使大夫杜淹对曰:‘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之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太宗曰:‘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闻之则悲。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何有乐声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俱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以上对话,表明了唐太宗对音乐的态度,他认为国家兴亡,音乐不是决定的因素,而在于政治,人们对音乐的感受,是因人们悲欢情绪不同而感受也不相同,从而否定了认为音乐无所作为和把它强调到不适当的高度的倾向,显示了唐太宗对音乐认识的明确和对乐舞艺术发展的重视,这对音乐舞蹈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倡导作用。

  乐舞在古代社会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仪节,凡逢大典都得有乐舞,而且随着庆典内容的不同,所用的乐舞也不相同。在唐代,乐舞被统治阶级作为一种精神武器,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样就使得每一个当朝的统治者都努力创作用来表现自己的乐舞。唐代宫廷乐舞的制作,首先是唐太宗所创作的《破阵乐》,它和后来创作的《庆善乐》以及唐高宗所作的《上元乐》,统称为初唐的三大乐舞。

  《破阵乐》原名《秦王破阵乐》,它是太宗为秦王时,四方征讨,率大军破刘武周后,用当时流行的曲子,又吸收了西域龟兹的音乐而创作的,后来作为军队作战时的军乐,用以鼓舞士气。继帝位后,为表示不忘征战之功,每逢宴会必奏此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在乐曲的基础上创作了舞蹈,唐太宗根据作战时队伍的进退、回护、包抄、突破等战术画了队形图,为《秦王破阵图》,由起居郎吕才训练一百二十人,头戴银盔,身披银甲,手执戟进行舞蹈,其布局左圆右方,中间展开,两翼迂回,屈伸交错,首尾相应,以像战阵之形。舞分三大段,每段有四个变化,以击、刺、往来动作为主,歌者相合,后更名为《七德舞》,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正月,又更名为《神功破阵乐》。乐器以大鼓为主,《旧唐书・音乐志》称其“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可见是相当粗犷雄浑的。唐太宗创作此舞,是为歌颂其战功,宣扬其战绩的武舞,无怪乎众臣列将观后说:“此舞乃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唐太宗也感慨地说:“朕昔在藩,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乐,岂意今日登于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于乐章,示不忘本也”。

  《庆善乐》是唐太宗在他出生的地方――武功庆善宫创作的。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太宗巡幸,在庆善宫宴请随从,赏赐邻里,并为之赋诗十章,由吕才制作乐曲,始称《功成庆善乐》,并编制舞蹈,又称《九功舞》,由儿童六十四人,戴进德冠,着长袖衫,紫褶裤,屣履。该舞蹈进退缓慢、稳健,象征文德。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唯《庆善舞》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乐器有钟、磬、筝、箜篌、琵琶、笙、箫、笛、筚篥、腰鼓、铜钹等,听起来柔润悦耳,它与“声震百里,动荡山谷”的《破阵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秦王破阵乐》是宣扬唐太宗战功的武舞,那么,《功成庆善乐》则是歌颂其政德的文舞。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诏:“郊庙、享宴奏文舞,用《功成庆善乐》……武舞用《神功破阵乐》……”。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又诏:“《神功破阵乐》不入雅乐,《功成庆善乐》不可降神,亦皆罢”,武周以后,《神功破阵乐》和《功成庆善乐》逐渐废弃,唯留其名。

  《上元舞》乃唐高宗所作,舞者一百八十人,皆身着五彩画云衣,以象征元气。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其乐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宫》、《十洲》、《得一》、《庆云》之曲,大祠享皆用之。”上元三年十一月,高宗准备亲祭南郊时诏令:“供祠祭《上元舞》,前令大祠享皆将陈设,自今已后,圆丘方泽,太庙祠享,然后用此舞,余祭并停。”

  另外,由皇帝参与制作的乐舞还有《圣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光圣乐》《、龙池乐》等。

  《圣寿乐》为高宗、武后共同制作,表演规模庞大,舞者一百四十人,头戴金铜冠,身着五彩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遍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岁,宝祚弥昌’字”。可见此舞为字舞,舞时变化队形,每次排成一个字。王建《宫词》中所描述的“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头分两句,‘太平万岁’字当中”,指的就是此类舞。《鸟歌万岁乐》是武则天为太后时所作,武后秉政,宫中养有能学人言之八哥鸟,常喊万岁,故作此乐。舞者三人,身着深红色大袖衣,并在衣衫画有八哥鸟图形,头戴鸟形冠,舞蹈动作也类似鸟跳跃。《天授乐》是武则天改唐为周,建元天授,故作此乐,用以称颂武周天下。舞者四人,头戴凤冠,身着五彩画衣。

  唐玄宗李隆基在乐舞方面,确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天才,他善于学习和吸收外国和少数民族乐舞艺术的精华,他喜欢击西域的羯鼓,便把羯鼓定为八音之首。他参与制作的乐舞有《光圣乐》、《龙池乐》等。《光圣乐》舞者八十人,头戴鸟冠,身着五彩画衣,歌颂玄宗即位。《龙池乐》,是玄宗未当皇帝时,居于隆庆坊,坊南之地为池沼,中宗常泛舟池中。玄宗即位后,作此乐,其曲用雅乐,但无磬,以歌颂自己之兴起。舞者十二人,头戴莲花冠,身着五彩画云衣。姜皎在《龙池乐章》诗中写道“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愿以飘�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间。”

  《霓裳羽衣舞》可称得上是盛唐乐舞的上乘佳作,它流传很广,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据《唐会要》记载:“《霓裳羽衣舞》名《婆罗门》,商调曲,开元中,西凉府节度使杨敬逑进”。唐代是宫廷乐舞发展的顶峰,就艺术形式的成就而言,《霓裳羽衣舞》又堪称盛唐乐舞的绝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诗中对霓裳羽衣舞的服饰、音乐和舞蹈都作了详细的描述:舞伎身着“虹裳”、“霞帔”,头戴“步摇冠”,盛饰“钿璎”、“玉佩”。乐队磬、筝、箫、笛、篪次第发音,奏过“散序(即散板引子,以乐器演奏为主)六遍”,仍“未动衣(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至“中序(又称歌,以抒情慢板歌唱为主,并配有舞蹈)”方“初入拍”,舞伎“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裾时云欲生”,渐而“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如同萼绿华、许飞琼凌空招引。高潮时“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最后听得一声长引,乐舞齐结。“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诗人的赞咏,更增添了它的声誉。

  唐代宫廷乐舞一般都具有规模大,着装华丽等特点,但大都缺乏生活情趣,而且它还将随着其制作者的消亡而消亡,故不能长期保留。

  乐舞艺术的高速发展和对乐舞艺人的专门培训是密切相联的。唐玄宗天宝年间所创立的“梨园”,可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音乐学府。《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梨园中的男弟子,主要选自太常寺所辖坐部伎中,如当时有名的马仙期、李龟年、雷海青等都在其内。梨园中的女弟子,主要选自宫中色艺俱佳者充之,如杨玉环就是由宜春北院进而册封为贵妃的。小部音声是由三十名十五岁以下儿童组成的,自幼培训,也参加演出,如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玄宗与杨贵妃巡幸骊山,正逢贵妃生日,玄宗命小部音声于华清宫长生殿演奏,恰逢岭南进献荔枝,玄宗即把小部音声献的新曲命名为《荔枝香》。梨园还可分为“宫内梨园”、“太常梨园”和“禁苑梨园”。“宫内梨园”主要是为皇帝和后宫所设立的,专为宫内娱乐,它的成员可说是真正的皇帝梨园弟子,皇帝经常以身示教,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禁苑梨园”为朝廷所设,供文武百官赏悦乐舞。“太常梨园”则为国家专管乐舞的机构所设,人数和影响都比前者更多更大,所以它对当时乐舞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也就更大。

  乐队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坐部伎为太常训练,坐部伎淘汰者改为立部伎。白居易在《立部伎》诗中写道:“立部伎,鼓笙�,舞双剑,跳七丸,�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笛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关于乐队的规模,我们在敦煌莫高窟第一四八窟东壁北侧“东方药师变”和东壁南侧“观无量寿变”图中看到,前者多达三十四人,后者也有三十人。

  总之,统治者为其统治的需要,非常重视乐舞的发展、制作和对乐舞艺人的培训,这就是唐代乐舞艺术能够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乐工及民间乐舞的发展

  自古以来,乐舞的产生及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生产实践,它从一开始就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唐代乐舞的辉煌成就,主要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首先,乐舞的表演者即乐工、舞伎都来源于劳动人民,据《唐六典》记载:乐工,一为来自诸州的轮番乐工,一为长上乐工。配没为官户奴婢者,每年十月,在京挑选十三以上,外州年十五以上容貌端正者,送于太乐署;十六岁以上者,送于鼓吹署,教习音乐,担任乐工。乐工的身份低下,行止不自由,据《唐会要》记载:散乐巡村,特宜禁断。如有犯者,并容止主人及村正,决三十,所由官府考奏,其散乐人仍递送本贯入重役。按唐律规定:乐工如有逃亡,一日笞三十,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演奏乐舞的女子,唐初称为散伎,宫廷教坊的叫做宫伎,官府的叫做官伎,达官贵人家的叫做家伎。其等级虽有不同,但仍属贱民之类。正如唐宣宗之言:朕养汝辈,供戏乐耳。他们的身份与乐工相同,但命运还要悲惨,除供统治者戏乐外,还可作为礼物,任意赠送、调换,“一面夭桃千里蹄,娇姿俊骨价应齐”就是他们悲惨命运的写照。

  在封建社会里,丰富多彩的民间乐舞,在士大夫的笔下是不屑一顾的,除后来进入宫廷的乐舞之外,绝大多数民间乐舞是没有记载的,这对我们探讨民间乐舞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不过,我们在壁画中还可以看到很多乐舞形象,不管是以神的面貌出现的飞天、天宫伎乐、乐舞菩萨,还是世俗乐舞中的人物,来源都是现实生活,是当时乐舞艺术的真实记录。

  唐代的乐舞,分类很广,大体上音乐可分为雅乐与燕乐。雅乐是由高宗时太常少卿祖孝孙制成,经协律部张文收、起居郎吕才校正修订,取音乐与天地同和之意,称《十二和》,又名《大唐雅乐》。燕乐本为宴食之乐或内廷之乐,《梦溪笔谈・乐律》把含有少数民族和外来音乐成分的汉族民间音乐“清乐”,称为“燕乐”。《通典・坐部伎》记载:隋唐时期,在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上,吸收部分外来音乐,形成了供宫廷宴饮、娱乐时用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统称为“燕乐”,唐代燕乐大量吸收了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音乐。舞蹈可分为“健舞”与“软舞”。大体上凡动作比较明快爽朗、刚健有力的舞称为健舞,如《阿辽》、《柘枝》、《剑器》、《胡旋》、《胡腾》、《阿连》等。相反,动作比较细腻柔软、婀娜多姿、温文尔雅的则称为软舞,如《凉州》、《绿腰》、《苏合香》《、春莺》、《乌夜啼》等。

  舞蹈与音乐相比,流传下来的比较多,除文献记载外,还有许多唐代壁画上的乐舞图,同时对于许多舞蹈的表演艺术,在许多诗人的笔下也屡见不鲜,如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赞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由此也可以看到当时民间乐舞发展的盛况。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唐代的民间乐舞也不是以相同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凡是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符合他们统治需要的,就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反之,则受到压制和禁断。如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孙伏加上言:百戏散乐,本非正身,隋末始见崇用,此为淫风,不得不变。今散乐者,匪韶匪夏,并请废之。又如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玄宗诏令:“自有随颓靡,庶政凋敝,徵声遍于郑卫,炫色矜于燕赵,广场角�,长袖从风,聚而观之,浸以成俗。眷兹伎乐,事切骄淫,伤风害政,莫斯为甚!既违令式,尤宜禁断”。由此可知,被统治阶级认为不符合他们统治利益的乐舞,都是要被禁断的。尽管统治阶级百般禁断这些民间乐舞的发展,但是,大多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乐舞艺术是禁断不了的,他们以其强有力的生命力在顽强地向前发展,这就是唐代乐舞能够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没有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唐代乐舞艺术绝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三、和外国及兄弟民族乐舞艺术的交流

  我国在唐以前就与许多国家及兄弟民族有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特别是唐太宗实行怀柔政策之后,这种交流就更加扩大了。初、盛唐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唐代社会开放,与四邻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和频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乐舞艺术,充实和丰富了唐代乐舞艺术创作的内容。当时来长安做生意的外国人及周围少数民族人很多,他们不但带来了本国本地的土特产和各种技巧,同时也将乐舞艺术带到了中原,极大地丰富了唐代的乐舞艺术宝库。唐代的乐舞是在继承前代、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将许多邻国和少数民族的乐舞融于自己的传统乐舞之中,并且用于宫廷乐舞,充分显示了唐代大胆开放的政治气魄,如初唐的《十部乐》中就有《天竺乐》、《高丽乐》为外国乐舞,《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乐舞,其中欢快明朗的龟兹乐舞最为人们所喜爱,所以流传也很广。我国新疆克孜尔千佛洞101窟的舞伎,反掌扭腰,婀娜多姿;38窟天宫伎乐的花绳舞和击掌舞;莫高窟205窟北壁“西方净土变”中的两舞伎在方毯上相对而舞;159窟南壁“观无量寿变”中美音鸟双手举在头上弹食指作舞;361窟南壁美音鸟双手合掌弹指作舞等等,都是极为珍贵的龟兹舞蹈形象。《柘枝舞》原是由中亚传来的单人舞,后来发展成为《双柘枝》,据《乐苑》记载:“用二女童,帽施金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花坼而后现,对舞相占,实舞中之雅妙者也”,此舞实际上是一种典雅的莲花舞,敦煌壁画217窟“西方净土变”中,两舞伎手执长带,在两朵莲花上起舞,这是柘枝舞的形象。《胡腾舞》原是石国(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的民间舞蹈,初唐时传入中国。在西安东郊唐苏思�墓室东壁可以看到天宝四年的壁画乐舞图,中间的舞蹈者,立于黄绿相间的地毯上,着长袖衫,戴尖顶胡帽,高鼻,两腮长满了胡须,为一胡人形象,正在跳胡腾舞。唐代诗人刘言史在《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李端《胡腾儿》诗中对《胡腾舞》均有精彩的描写“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樽前急如鸟。织成番帽虚顶尖,细�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葡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瞠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棉花西见残月。”“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由此可知,胡腾舞出于石国,壁画乐舞图中的舞者是石国人。《胡旋舞》原出于康国,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这种舞蹈,在莫高窟2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中也有生动的描绘。

  唐玄宗很喜欢西域的乐舞,他看到宁王练习击鼓,读《龟兹乐谱》而感到很高兴。开元、天宝年间,西域乐舞在长安处于优势地位。元稹在《法曲》诗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乐务胡音”,“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白居易在《胡旋女》诗中写道:“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环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两人最能道胡旋。”白居易在《骠国乐》诗中写道:“德宗立仗御紫庭,黄主纩不寒为尔听,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勇。”《骠国乐》是德宗贞元中骠国遣使进献的。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日本遣唐使有乐师、画师随行,使臣中也每有音乐名家”。另外,我们从敦煌壁画“张仪潮出行图”仪仗队中看到,其舞队的服装与舞蹈动作,与现在西藏的服装与舞蹈差不多,长鼓舞的动作、姿态与朝鲜族的长鼓舞很相似。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将外国及兄弟民族的乐舞艺术,在不断吸收、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自己的乐舞艺术,这种各民族乐舞艺术的大融合,使唐代乐舞的旋律更加富于变化而亲切感人,使得传统乐舞那种沉静庄严变得充满生气。唐代这种大胆引进吸收外来艺术的结果,也为民间的乐舞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民间乐舞艺术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同样,中原的乐舞艺术也不断地传到外国及兄弟民族地区。《新唐书・吐蕃传》记载:长庆时,唐使到吐蕃,吐蕃给以热情招待,乐奏《秦王破阵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玄奘去天竺,戒日王问:听说支那有《秦王破阵乐》歌舞,秦王是谁?有什么功德?玄奘回答:秦王就是现在的皇帝,未登基前封为秦王,仗钺麾戈,肃清海内,所以有这个乐舞。唐朝的乐舞也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有些还流传至今,被称为“唐乐”,如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宝库中,珍藏着螺钿古檀木五弦琵琶、阮咸、古筝和箜篌等乐器,这些都是常见于我国史书及诗文中的乐器,然而在国内却已失传绝迹,这个宝库中的唐代乐器,也为我们研究、探讨唐代音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总之,唐代乐舞受外来影响很大,各国及各民族之间乐舞艺术的不断交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也是唐代乐舞能够迅速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四、佛教寺院乐舞与道教宫观乐舞的发展

  佛教寺院音乐总称为“佛乐”,唐代佛乐中影响最大的为佛曲,佛曲的含义是礼佛和娱佛之曲。向达先生在《论唐代佛曲》中写道:“佛曲者,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乐曲,有宫调可以入乐。内容大概都是颂赞诸佛菩萨之作,所以名为佛曲。”由此可见,佛曲是佛教名义下的民间歌舞曲。据《乐书》卷一五九记载,唐代的乐府曲调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日光明佛曲》、《大威德佛曲》、《如来藏佛曲》、《药师琉璃光佛曲》、《无威感德佛曲》、《龟兹佛曲》、《释迦牟尼佛曲》、《宝花步佛曲》、《阿弥陀佛曲》、《十地佛曲》、《摩尼佛曲》、《观法会佛曲》、《帝释幢佛曲》、《妙花佛曲》、《观音佛曲》、《永宁佛曲》、《文德佛曲》、《婆罗树佛曲》、《烧香佛曲》等二十九曲。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在早期的汉传佛教寺院中是有舞蹈存在的。至唐,寺院举行佛事活动,仍常伴有舞蹈的表演,敦煌文书《董保德等建造兰若功德颂文》中写道:“白鹤沐玉毫之舞,果唇疑笑,演花勾于花台。”其中所指《鹤舞》、《花舞》均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传统舞蹈。唐代著名的舞曲歌词如《菩萨蛮》、《破阵子》、《剑器词》、《何满子》、《杨柳枝》、《苏莫遮》、《伊州》、《南歌子》、《浣溪沙》、《遐方远》、《凤归云》等舞谱残卷见于敦煌文书之中,反映出这些乐舞也或在寺院中改编演出。据《广清凉传》记载:早在北朝时期,五台山大孚灵鹫寺中有“乐音一部,工伎百人”。盛唐时,五台山寺院音乐团体又创制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的大曲《大唐五台曲子五首寄在〈苏幕遮〉》。据《续高僧传・慧胄传》记载:“寺足净人,无可役者,乃选取二十头,令学鼓舞,每至节日,设乐像前,四远问观,以为欣庆。”唐懿宗时,安国寺建成,李可及特意排练了大型女子队舞《菩萨蛮》在寺中演出。又据《广清凉传》记载:“箫笛箜篌,琵琶筝瑟,吹螺振鼓,百戏喧阗,舞袖云飞,歌梁尘起。”由此可知,唐代的佛教寺院中也有自己的乐舞班子及保留节目,如像《菩萨蛮》这样的乐舞。

  宫观乐舞是道教在斋醮活动时使用的乐舞,其音乐被称作“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唐代道教音乐有《华夏赞》和《步虚词》二种。据《册府元龟》卷五四记载: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帝于内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道士玄辨等谢曰:‘臣自凡愚,生逢大圣,服膺真教,庇影玄门。谬得侍奉禁闱,恭承侍问。夙夜兢惕,何将克堪。伏见陛下亲教步虚及诸声赞,以至明之独览,断历代之传疑;定�骥于海陆,分景镜于真伪。平上去入,则备体于正声;吟讽抑扬,则宛仍于旧韵。使咏之者审分明之旨,闻之则无伪舛之言。妙协韵天,克谐仙唱。伏以灵章本趣,理固如然;但为流传人间,诈谬滋久。非应道之主,孰能正之!是可以振畅玄风,发挥圣作。臣忝趋仙禁,预听正声。欣戴之诚,倍万尝品。特赐编诸史册,宣示中外。’帝曰‘一时之事,何足言焉!所请者依。’”又据《唐会要》卷三三记载,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太乐署供奉曲名,其太簇宫中有《承天》、《顺天》、《景云》、《九真》、《长寿乐》、《紫极》,林钟宫中有《虚步》、《景云》,黄钟商中有《霓裳羽衣》诸曲。

  以上佛教寺院乐舞与道教宫观乐舞的繁盛,也是推动唐代乐舞艺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语

  唐代长安是唐王朝的首都,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据《南部新书》记载:当时“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青龙,其次荐福、永寿”,每寺所有,不止一场,规模宏大。从敦煌文书的记载可知,寺院举行佛事活动仍常伴有舞蹈的表演,《董保德等建造兰若功德颂文》写卷中所称的《鹤舞》、《花舞》是中国著名的传统舞蹈。唐代著名的舞曲歌词以及舞谱残卷见于敦煌文书之中,反映出这些乐舞也或在寺院中改编演出。在大多数寺庙的宗教活动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念诵仪式是声调富于变化的抑扬顿挫的唱诵,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合于宗教活动的庄严的气氛。这些固定的戏场,大多在游人集中的寺庙和风景名胜区。除戏场外,还有乐棚,另外,有钱人家也设锦筵。

  唐代的很多音乐舞蹈,除民间流传者之外,不论是自己创作的还是外国敬献的,首先是在宫廷中演出的。唐代大明宫麟德殿遗址,据考古资料报道,该遗址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70余米,为前、中、后三殿相连的建筑,故又称三殿,殿的四周绕有3.3米宽的回廊,在殿的前面(南面)有阶道二,前殿之前有80余米宽的广场,后殿的后面有15米宽的障日阁。麟德殿地处太液池畔,地势高敞,风景优美,有许多乐舞都是在这里首次演出的:比较大型的乐舞,就在殿前的广场上演出,观者坐于�廊及阶道上观看;比较小型的乐舞,则在殿后的障日阁内演出。因此,这里是皇帝宴请宾客、欣赏乐舞的场所之一,如《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四月,河东节度使马遂献《难定曲》,御麟德殿命阅式之”。又“十四年(公元798年)二月,德宗自制《中和乐》,又奏《九部曲》于禁中歌舞,伎有十数人,布列在庭,上御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仍令太子书示百官”。再如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三月十九日,上以太常旧钟磬,自隋以来,所传五声,或有差错,谓于休烈曰:‘……朕当于内自定’。太常进入,上集乐工考试数日,审知差错,然后令再造及磨刻。二十五日,一部先毕,召太常乐工,上临三殿亲观考击,皆合五音,送太常”。又如《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贞元中,南诏异牟寻遣使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言欲献夷中歌曲,且令骠国进乐。皋乃作《南诏奉圣乐》,用黄钟之均,舞六成,工六十四人,赞引二人,序曲二十八叠,执羽而舞‘南诏奉圣乐’字,曲将终,雷鼓怍于四隅,舞者皆拜,金声作而起,执羽稽首,以象朝觐。每跪拜,节以�鼓……德宗阅于麟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庭宴则立奏,宫中则坐奏。”

  综上所述,唐代乐舞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在国家大一统、经济大发展的基础上,统治阶级为了享乐和宣扬自己的功德,大力支持并参与制作和集中培训了大量音乐舞蹈方面的专门人才,创作和发展了唐及唐以前的乐舞艺术,使宫廷乐舞进入到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其次,因为当时政治上相对稳定,商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农业等持续急速发展,物质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人们为了充实精神生活,活跃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民间乐舞,使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雄厚的民间乐舞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乐舞艺人也从隋初的三万余人,发展到唐代宫廷中太常寺的音声人达数万人之多,皇宫里有内教坊,两京城有两所外教坊,皇宫中有“梨园”和“宜春苑”,士大夫家有家伎,军中有营伎,这些众多的乐舞艺人献身于艺术创造,将乐舞艺术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峰。还有唐朝与外国、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乐舞艺术的不断交流、互相促进和佛教寺院与道教宫观乐舞的发展,这些就是唐代乐舞能够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也是乐舞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