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五、西安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形制浅析

  程林泉 张翔宇

  近些年来,文物工作者在西汉长安城周围及附近地区配合基本建设发掘汉代中小型墓葬数千座,部分资料已经以报告、简报的形式出版或发表,为西安地区中小型汉墓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全面、翔实的材料。本文拟以《西安龙首原汉墓》、《长安汉墓》、《白鹿原汉墓》公布的数百座中小型汉墓为基础,参考其他已经公布的汉墓资料,对西安地区中小型墓葬的形制进行类型学分析,总结归纳其发展演变规律,对其反映的历史文化、丧葬习俗等进行粗浅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墓葬形制的类型学分析

  西安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形制依其平面形状与结构不同分为五大类,即竖穴土圹墓、偏洞室墓、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竖穴墓道洞室墓、斜坡墓道洞室墓。现分类介绍如下。

  第一类竖穴土圹墓。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凸”字形,部分一端、一侧或两侧有小龛或耳室,壁面有收分或较直,在底部放置棺椁或砌筑砖室。依其平面形状分四型。

  A型平面呈梯形或长方形,宽长之比一般大于或等于1/2,壁面多有收分,部分有二层台、小龛或耳室。依小龛或耳室的有无分二亚型。

  Aa墓圹一端或一侧无小龛或耳室。如军干所M16,墓圹开口呈长方形,壁有收分,向下有四壁相通二层台。

  Ab墓圹一端或一侧有小龛或耳室。如医M120,平面略呈长方形,壁面有收分,开口向下四壁有两级二层台,墓圹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平顶土洞耳室。

  B型平面略呈“凸”字形,部分墓圹凸出部分一侧有小龛或耳室。依小龛或耳室的有无分二亚型。

  Ba墓圹一侧无小龛或耳室。如军干所M15.

  Bb墓圹一侧有小龛或耳室。如医M58,开口向下有三级二层台,凸出部分一侧有长方形拱顶土洞耳室。

  C型墓圹平面呈窄长条形,宽与长之比一般小于二分之一,大部分壁面竖直,部分墓圹一端或一侧有小龛。依小龛的有无分二亚型。

  Ca墓圹一侧或一端无小龛。如医M10.

  Cb墓圹一端或一侧有小龛。如2000方M13,墓圹西端距开口1.40米处有长方形平顶土洞小龛。

  D型竖穴土圹砖室墓。该类墓葬与竖穴土圹墓较为相近,均为直接自地面下挖一长方形竖穴土圹,在土圹底部用条砖或空心砖砌筑砖室。依其结构不同分二亚型。

  Da土圹底部以空心砖砌筑墓室。如陕西省第一纺织机械厂汉墓,平面呈长方形,用青灰色几何纹空心砖砌成墓室,顶呈“八”字形。

  Db墓室条砖砌壁,子母砖券顶。如西安理工大学M12,平面呈长方形,开口向下东西两壁有二层台,南部东侧有长方形耳室,底部条砖砌壁,子母砖券顶。

  第二类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墓圹一端有长斜坡墓道,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向下多有数级二层台,墓圹底部置棺椁或砌筑砖室。该型墓多为大中型墓葬。依墓道及土圹底部结构不同分二式。

  Ⅰ式墓圹底部置木质棺椁,墓道一侧靠近封门处多有一小龛。如西北国棉五厂M95.

  Ⅱ式墓圹底部砌筑砖室,墓道两侧靠近封门处常常各一小龛。如西安理工大学M1.

  第三类偏洞室墓。该类墓葬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在墓圹的一侧开挖一与墓道平行的长方形拱顶土洞作墓室。如国棉五厂M77,墓道平面呈长方形,壁面较直,底部作台阶状,墓室开凿于墓道西壁,长方形拱顶土洞。

  第四类竖穴墓道洞室墓。墓道为长方形竖穴状,在墓道一端开挖一长方形土洞作墓室,部分以砖砌筑墓室。依墓道与墓室的宽窄关系分三型。

  A型墓道宽于墓室。该型墓墓道平面大部分略作梯形,宽与长之比一般大于二分之一,壁面多有收分或有二层台,部分墓道一侧或墓室前端有小龛或耳室。依小龛或耳室的有无及位置分三亚型。

  Aa墓道和墓室均无小龛或耳室。依墓道变化分两式。

  Ⅰ式墓道平面略作梯形,宽与长的比大于或等于二分之一,壁面有收分或有二层台。如医M5.

  Ⅱ式墓道较Ⅰ式狭长,壁无收分。如雅M78.

  Ab墓道一侧或两侧有小龛或侧室。如医M89.

  Ac墓室前端一侧或两侧有小龛或耳室。墓壁有收分或较直。依墓道结构变化分两式。

  Ⅰ式墓道壁略有收分。如医M84.

  Ⅱ式墓道壁竖直无收分。如医M11.

  B型墓道与墓室基本等宽。依壁龛的有无及位置分三亚型。

  Ba墓道较宽,一侧有小龛或侧室。如军干所M9.

  Bb墓道与墓室均无小龛。墓室结构有土洞、砖室或仅前端有一排砖砌壁券顶。依墓室结构变化分三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部分条砖铺地。如长安医院M8.

  Ⅱ式墓室为砖室。墓室长条砖砌壁券顶,也有以空心砖砌筑墓室的。如陕西第二针织厂M11.

  Ⅲ式墓室为砖室,长条砖砌壁,子母砖券顶。如1997方M11.

  Ⅳ式仅墓室前端有一排或两排条砖砌壁,之上为长条砖或子母砖券顶。如雅M187.

  Bc墓室前端有小龛。墓室结构有土洞、砖室及仅墓室前端有一至两排条砖砌壁券顶,或子母砖券顶。依墓室结构变化分二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如交M258.

  Ⅱ式仅墓室前端一至两排条砖砌壁券顶或子母砖券顶。如交M153.

  C型墓室宽于墓道。平面形状有“甲”字形、刀形及墓道斜偏向一侧三种。依平面形状不同分三亚型。

  Ca平面形状呈“甲”字形,墓道基本位于墓室一端的中间。墓室结构有土洞、砖室及仅墓室前端一至两排条砖砌壁券顶或子母砖券顶。依墓室结构变化分四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部分条砖铺地。如交M146.

  Ⅱ式墓室为砖室,条砖砌壁券顶,少数为空心砖或空心砖与小砖混合砌筑砖室,顶有平顶或“八”字形顶,部分墓室前端一侧有小龛或耳室,少数墓道一侧有小龛或侧室。如三兆M3.咸阳M36,整个墓室由66块空心砖砌成。

  Ⅲ式墓室长条砖砌壁,子母砖券顶。如2000方M1.

  Ⅳ式仅墓室前端一至两排条砖砌壁券顶,或子母砖券顶。如有M29.

  Cb平面形状呈刀形,墓道一边与墓室一边平齐。墓室结构有土洞、砖室及仅墓室前部有一至两排条砖砌壁券顶。依墓室结构变化分四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部分条砖铺地。如医M2.

  Ⅱ式墓室为砖室,有长条砖砌壁券顶或空心砖砌筑或空心砖与小砖混合砌筑。如针织厂M3,为并列双室,全部用空心砖构筑。

  Ⅲ式墓室为砖室,子母砖券顶。如电M14.

  Ⅳ式墓室前端一至两排长条砖或子母砖砌券顶,或子母砖券顶。如雅M85.

  Cc墓道斜偏向一侧,墓道中轴线与墓室中轴线有一定夹角。墓室结构有土洞和砖室两种。依墓室结构变化分两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如医M97.

  Ⅱ式墓室为砖室。

  Cd墓室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如1997方M31.第五类斜坡墓道洞室墓。墓道平面呈长方形,底为斜坡状,部分墓道与墓室间有过洞、天井或甬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结构有土洞、长条砖券顶砖室、子母砖券顶砖室和仅墓室前端有一至两排长条砖砌壁券顶。部分墓道一侧或墓室前端有小龛或耳室。依墓道与墓室间有无过洞、天井或甬道分三型。

  A型墓道与墓室之间无过洞和天井。依其平面形状不同分五亚型。

  Aa墓道与墓室基本等宽。如水产M11.

  Ab墓室宽于墓道,平面呈“甲”字形。墓室结构有土洞、砖室两种。依墓室结构变化分三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如1997方M1.

  Ⅱ式墓室为长条砖砌壁券顶,部分墓道或墓室一侧有小龛或耳室。如西户M13.

  Ⅲ式墓室为砖室,子母砖券顶。

  Ac墓室宽于墓道,墓道一边与墓室一边平齐,平面呈刀形。部分墓室前端一侧有小龛或耳室。如1997方M16.

  Ad墓道斜偏向一侧。如三爻M19.

  Ae墓室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如石油M22.

  B型墓道与墓室间有天井,无过洞或甬道。依墓室结构变化分两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如国棉五厂M28.

  Ⅱ式墓室为砖室。如西北医疗M119.

  C型墓道墓室间有过洞或甬道,而无天井。平面形状有“甲”字形、刀形及墓道偏向一侧等,部分墓道、过洞或墓室一侧有小龛或侧室。依平面形状的不同分三亚型。

  Ca过洞或甬道基本位于墓室一端中部,平面呈“甲”字形。依墓室结构及过洞、甬道的变化分两式。

  Ⅰ式墓道与墓室间有较长的过洞,墓室均为土洞墓。如医M132.

  Ⅱ式墓室结构为砖室,部分墓道与墓室间过洞变短,或为甬道。如电信M142.

  Cb过洞或甬道一壁与墓室一壁平齐,平面基本呈刀形,墓室多为土洞墓。如1997方M6.

  Cc墓室偏向一侧。墓室结构有土洞和砖室两种。依墓室结构变化分两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如医M68.

  Ⅱ式墓室为砖室。如2001方M19.

  D型墓道与墓室间有一过洞和一天井,天井与墓室间无过洞或甬道。平面形状有“甲”字形、刀形及墓道斜偏向一侧等。依其平面形状分三亚型。

  Da墓道基本位于墓室一端中部,平面呈“甲”字形。墓室结构有土洞、砖室等。依墓室结构变化分两式。

  Ⅰ式墓室为土洞,天井有纵长方形(与墓道同宽)和横长方形(与墓室同宽)两种情形。如国棉五厂M17,绕城高速M14.

  Ⅱ式墓室为砖室,长条砖砌壁券顶。如2000方M14,雅荷M17.

  Db平面略呈刀形。如电信M37.

  Dc墓道斜偏向一侧。如医M169.

  E型墓道与墓室间有一过洞、一天井和甬道。如电信M65.

  F型墓道与墓室间有两过洞、两天井。如西北医疗M180.

  二、墓葬形制的演变规律及其年代

  通过前面墓葬形制的类型学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西安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的演变规律,下面着重对其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年代进行初步探讨。

  竖穴土圹墓是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墓葬形式,早在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时期,先民们就采用了这种墓葬形式,之后的数千年间,一直被历代先民所沿用,直至今天,许多地方的人们依然使用这种墓葬形式。战国晚期,秦人洞室墓的普遍流行,使得关中地区竖穴土圹墓渐居次要地位。土圹墓开口较宽大,壁有收分,大部分有二层台。西汉早期,竖穴土圹墓数量较少,主要有墓圹较宽的A型墓、平面呈“凸”字的B型墓、墓圹狭长的C型墓,西汉中期以后,A、B型逐渐减少,渐趋消亡,C型土圹墓依然沿用,均为小型墓。竖穴土圹砖室墓是一种较为奇特的墓形,多为小型墓,直接在墓圹底部砌筑砖室,相当于竖穴土圹墓中椁或棺,这种类型的墓在西安地区出现于西汉中晚期以后,由于发现数量较少,其演变规律不详。

  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一般为大中型墓葬,直接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甲”字形木椁墓,西汉早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墓道一侧靠近墓圹处多有小龛,内置车马明器或其他生活用品,墓圹底部置以木质棺椁。西汉中期以后,出现在土圹底部用砖砌墓室,完成了传统的土圹木椁墓向洞室墓的过渡,新莽以后,该类墓葬逐渐消失。

  洞室墓最早见于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半山、马厂时期,商周时期分布范围更加扩大,西起河西走廊,东至关中地区。战国时期,关中地区极为流行,如《塔尔坡秦墓》公布的381座墓葬中有洞室墓281座,占74%。战国时代的洞室墓,墓圹多为方形或梯形,壁有收分,部分有二层台,墓室较为狭小,仅能容棺,弧形顶近平。

  平行线形洞室墓(第三类墓)在战国晚期的关中地区已较为流行,《塔尔坡秦墓》公布的281座洞室墓中平行线形洞室墓66座,占23.5%。西汉早期该类洞室墓仍有部分存在,但墓道已由战国时期的近方形变为较窄的长方形,壁面由斜收变得竖直。

  墓道宽于墓室的洞室墓在西汉早期仍然沿用,且占有一定比例,但墓道相对变窄,墓室变长变高(四类Aa),西汉中期四类A型洞室墓已较为少见,墓道进一步变窄,仅略宽于墓室,墓道壁收分现象几乎不见,中期以后,该型墓消失。

  墓道与墓室等宽的四类B型墓出现于西汉早期,当由A型墓发展而来。该型洞室墓在西汉早期墓道均较宽(四类Ba),部分壁有收分或有二层台,个别一侧有小龛或侧室。中期、中晚期墓室较为狭长,出现砖铺地土洞墓(四类BbⅠ)和条砖砌壁砖室墓或空心砖墓室(四类BbⅡ),西汉晚期出现子母砖券顶砖墓(四类BbⅢ),西汉晚至新莽时期,出现墓室前端一至两排条砖砌壁券顶或子母砖券顶土洞墓(四类BbⅣ)。

  墓道窄于墓室的竖穴墓道洞室墓(四类C型)出现于西汉早期,亦当由墓道宽于墓室的四类A型墓发展而来。平面形状以“甲”字形(四类Ca)者最多,刀形墓(四类Cb)也占一定比例,西汉早期,多为单室土洞(四类CaⅠ、CbⅠ),拱顶近平。西汉中期,双人合葬墓开始流行,墓室变得宽大,出现条砖砌壁券顶砖室墓(四类CaⅡ、CbⅡ)。西汉晚期出现子母砖券顶墓(四类CaⅢ、CbⅢ),部分墓道与墓室间有短甬道。新莽时期,出现墓室前端有一至两排条砖砌壁券顶土洞墓(四类CaⅣ、CbⅣ)。墓道斜偏向一侧的竖穴墓道洞室墓(四类Cc)也有少量存在,这种墓道与墓室中轴有一定夹角的洞室墓在战国晚期墓道宽于墓室的秦人洞室墓中已经存在,西汉早期墓道宽于墓室或与墓室基本等宽,墓室结构为土洞,西汉中期以后出现墓室宽于墓道的土洞或砖室墓(四类CcⅡ)。墓室由前、后室组成的竖穴墓道洞室墓(四类Cd)出现于西汉晚期,数量极少,直到东汉才成为流行墓形。

  斜坡墓道洞室墓(第五类墓葬)源于秦时同类大型墓葬(临潼上焦村秦代带有前厅的洞室墓(如M8、M11)当是该型墓的源头),西汉早期中小型墓葬中开始出现这种墓形,墓道墓室间或无天井和过洞(五类A),或无过洞而有天井(五类B),或有一过洞一天井(五类C),或有两过洞一天井(五类D),或有两过洞两天井(五E)。

  墓道墓室间无天井和过洞平面呈“甲”字形的五类Ab型墓葬较多,西汉早期墓室结构均为土洞墓(五AbⅠ),西汉中期出现条砖砌壁券顶砖室墓(五AbⅡ),西汉晚期出现子母砖券顶砖室墓(五AbⅢ)。墓道与墓室等宽的五Aa、平面呈刀形的五Ac及墓道偏向一侧的五Ad型墓数量较少,其墓室结构变化及年代与五Ab型相同。墓室由前室和后室构成的五Ae型出现于西汉晚期,数量极少,是流行于东汉的斜坡墓道前后室墓洞室墓的雏形。墓道与墓室间有横长方形天井的五B型墓是西汉中期新出现的墓型,中期墓室结构多为土洞(五BⅠ),中晚期以后出现砖室墓(五BⅡ)。墓道与墓室间有过洞或甬道而无天井的斜坡墓道洞室墓(五C型)平面形状有“甲”字形(五Ca)、刀形(五Cb),也有墓道偏向一侧的五Cc型。西汉早期均为土洞墓,中期以后出现砖室墓。墓道与墓室间一过洞一天井的五D型墓也占有一定比例,平面多呈“甲”字形(五Da),部分呈刀形(五Db),也有墓道偏向一侧的五Dc型,西汉早、中期墓室多为土洞,中期以后出现砖砌墓室。两过洞一天井(五E)和两洞两天井(五F)的斜坡墓道洞室墓数量不多,均出现于西汉中晚期以后。

  三、与其他地区西汉墓形制的比较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与中原地区西汉墓形制的比较

  以郑州――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中小型汉墓形制方面与西安地区有较大的共性。两地均流行洞室墓,竖穴土圹墓居次要地位,中原地区西汉早期流行的墓道宽于墓室的竖穴土洞墓与西安地区同期墓形几无二致,西汉中期以后,墓室开始变得宽大,亦由平顶过渡到拱形顶,并开始出现条砖砌壁券顶的砖室墓,西汉中晚期双人合葬墓开始流行,部分墓室前端出现短甬道。两地区在墓葬形制的差异也不少,就墓道而言,洛阳地区直到东汉才出现斜坡墓道洞室墓,而西安地区西汉早期已出现,尤其是带过洞、天井的斜坡墓道洞室墓,根本不见于中原地区,墓道偏向一侧在西安地区较为常见,而中原地区这种现象则非常少见,洛阳地区在西汉中期墓室前端两侧常有宽大复杂耳室,西安地区同期墓葬仅个别有小龛,根本不见宽大耳室。就墓葬的建筑材料而言,中原地区更为多样,空心砖作为墓室的建筑材料在西汉早期就已出现,西汉中期极其流行,小砖墓是在空心砖墓衰落之后才出现,除空心砖墓之外,还有石椁墓,其构筑方式与空心砖相同。西汉西安地区空心砖墓数量极少,在今咸阳附近相对较为集中,目前发现十余座,不见石椁墓。子母砖券顶砖室墓在西汉晚期的西安地区极为流行,在中原地区较为少见。

  (二)与山西汉墓形制的比较

  山西省公布的有关汉墓的系统资料不多,其中以《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公布的资料最为全面、系统。下面重点与该地区的墓葬形制作一对比。平朔地区秦至西汉前期中小型墓葬均为竖穴土圹墓,直到西汉前期后段才出现偏洞室墓和竖井墓道洞室墓且数量较少,不见墓道宽于墓室的洞室墓,这与西安地区西汉早期普遍流行竖穴墓道土洞墓有较大差异。西汉中期新出现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这种类型的墓葬在西安地区西汉早期已经出现,但大多为大型墓,壁有数级二层台。西汉晚期出现双斜坡墓道竖穴土圹墓、斜坡墓道洞室墓,斜坡墓道洞室墓的出现晚于西安地区,双斜坡墓道极具地方特色,为西安地区所有不见,也是其他地区不常见墓形。西汉末至东汉初,竖穴土圹墓不见,出现双墓道双室墓、双墓道竖穴土圹墓和单室小砖券墓,小砖券单室墓在西安地区出现于西汉中期,流行于西汉中晚、晚期,早于平朔地区,平朔地区的双墓道双洞室墓、双墓道单洞室墓均不见于西安地区。侯马地区与西安地区有较多的相似性,流行洞室墓。

  (三)与内蒙古中南部汉墓形制的比较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西汉墓葬的形制主要有土圹墓、洞室墓两大类。小型土圹墓无墓道,部分有二层台,中型土圹墓大部分带有斜坡墓道或阶梯形墓道,墓圹之内置以棺椁,部分椁外以砖砌四壁(又称砖壁木椁墓),也有在椁外填塞陶片、瓦片的。洞室墓分为土洞墓和砖室墓两类,土洞墓绝大多数有长斜坡墓道,少数为竖穴墓道,墓室多为直线式,个别为偏洞室,亦有极少数竖穴墓道两端各开挖一墓室的。砖室墓与土洞墓形制相同,只是在土洞内用砖砌壁券顶,可分为小砖墓和大砖墓两类。西汉早期均为土圹墓,少见洞室墓,中期土圹墓中木椁之外常以砖砌壁或填充陶片、瓦片等,出现洞室墓,部分以小砖砌壁券顶。西汉晚期,土圹墓减少,洞室墓尤其是小砖券洞室墓增多,西汉末至东汉初,土圹墓少见,流行小砖券顶洞室墓,新出现大砖券顶洞室墓。与西安地区相比,两地既有不少相同之外,又有较大差异。西汉早期,内蒙古中南部流行土圹墓,与西安地区流行洞室墓不同,西汉中期,普遍流行的带墓道土圹砖壁木椁墓不见于同期的西安地区,带台阶的墓道和斜坡与台阶相结合的墓道亦不见于西安地区,西安地区带天井、过洞的洞室墓亦不见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小砖券顶洞室墓则与西安地区相同。西汉末至东汉初出现的大砖券顶洞室墓,不见于西安地区,西安地区的子母砖券顶砖室墓亦不见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四)与青海西汉墓形制的比较

  青海地区西汉时期墓葬公布的资料不多,其墓葬的面貌不详,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墓葬形制主要有土圹墓、土洞墓两类。小型土圹墓多无墓道,中型土圹墓常有斜坡墓道,在墓圹内置以棺椁。洞室墓分为土洞墓和砖室墓,均带有斜坡墓道或台阶式墓道,砖室墓多为先开挖墓道与墓圹,再在墓圹内砌筑砖室。与西安地区相比,两地区有较大的相似处,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均以洞室墓为主,土圹墓较少。两地区墓葬形制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各种墓形出现的年代及葬具上,青海地区中小型墓葬中多用木椁,在西安地区只有中型或中型以上的墓葬才使用木椁,青海地区砖室墓在新莽前后开始出现,远晚于西安地区的西汉中期,砖室墓墓室多采用先开挖墓圹,而后在墓圹内砌筑砖室,在西安地区只有个别较大的中型墓采用这种砌筑方式。另外青海地区的洞室墓多为斜坡墓道或阶梯形墓道,少见竖穴式墓道,与西安地区的多竖穴墓道洞室墓不同。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两地西汉墓形制差异极大,长江中下游地区西汉只有土(岩)圹墓(部分有斜坡墓道),直到东汉才出现洞室墓。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