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千年古镇灞桥

  许卓良王昕黄亚平王韶之

  灞桥镇位于西安城东20余华里的灞河北岸。据清《咸宁县志》载,唐开元年间,灞桥东端因商贸形成集市,得名“灞桥街”。清代曾在桥南柳巷村置咸宁县丞署,人称分县衙门。

  灞桥

  民国初年,灞桥镇的商业,经连年兵劫,特别是镇嵩军围城的骚扰,已是一派凋敝景象。1927年以后,商会成立,加之此后再无大的战乱,于是各类店铺逐渐恢复发展。至抗战前后,已有上百户,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街镇。灞桥商业店铺的主要顾客为四乡农民,主要商号的资方也多为农村富户。粟(粮食)花(棉花)行为灞桥镇的重点生意,底子较厚,联系较广,每年棉花上市季节,为购销旺季。为适应棉农口粮需要,同时经营粮食,上半年主营杂粮,夏收后主营小麦,即从渭北各地购回外销,也在本地农民之间调剂余缺。灞桥镇自古双日为集,集日,从灞桥街至东门庙,堆满了木材、木器、竹编、扫帚、席箔、农具、熟食、干果等,街道上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解放以后,经50年建设,灞桥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老街已经成居民住宅,沿公路两侧,建成了一条宽约30多米的商业街,直达五里外的豁口村。宽阔的街道两旁有各种商店、旅社、饭馆等数百家。街道周围,分布着建材机械厂,市锻压机床厂,市建材厂等中小型工厂企业。市政建设初具规模,区人民医院设此,桥南有市三十四中及区实验小学。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1986年修建了大型农贸市场,周日逢集,届时万商云集,人山人海,其规模为旧时远远不可比拟。

  灞桥自古为交通要道,近年来的发展更令举世瞩目。原有的西潼公路已拓宽,新修的西韩公路直通渭北,近几年,又修筑了西临高速公路和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原陇海铁路建为复线,实现电气化,新修了西康铁路通往陕南。除原有的铁路桥、公路桥以外,近年来又新修铁路、公路桥,并建起高速公路灞河桥两座,而西康铁路豁口特大桥和方家村互通式高速公路立交桥更是蔚为壮观。

  以灞柳风雪闻名天下的千年古镇灞桥,正以龙腾虎跃之势奔向未来。

  狄寨镇和清明会

  狄寨镇位于西安东南约30华里。相传春秋时狄人居住。汉文帝为薄太后建南陵后,曾在附近置南陵县城。汉武帝在白鹿原南部建鼎湖馆,以原上狄人组成长水校尉,护卫离宫。西汉末年,南陵县废,西域康居国人迁此,以国为姓,于是有了大康村、小康村。西晋木,大乱,大康村人迁往今湖北一带,北宋时,大将狄青曾在原上扎寨练兵。关于狄寨得名,历来有“狄人之寨”和“狄青扎寨”两种说法。狄寨地处白鹿原的中心,地势平坦开阔,渭河在西,灞水经东北,鲸鱼沟在南,四面坡楞深陡,居高临下,进可渡渭河取长安,退可入秦岭去商洛。以此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狄寨镇原有狄公庙、晋公庙、铁塔寺等许多古迹,街东西各建有坚固雄伟的门楼,西门楼门楣上镌刻着“西通京兆”四个大字,大路穿门而过。

  由于狄寨历史上既是长安东去蓝田至鄂豫的交通孔道,因而约在明末清初,随着过往客商的增多,逐渐形成了包括钱庄、当铺、百货、药材、粮食、饭馆、土产、木器等各类店铺的一个集镇,并定每月三、六、九日逢集。届时,狄寨十八村、二塬子宫道七村等附近数十个村子的农民,纷纷来此买卖交易。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一时有西安“小东关”的美称。除商业外,因塬高井深,只种一料靠茬,狄寨的小麦量重质优,蒸馍擀面特别好吃,“盆盆面”由此遐迩闻名。鲸鱼沟里竹林茂密,编织业十分兴盛。这些都是狄寨不可不提的特产。

  秦腔正宗李正敏

  李正敏是西北乃至全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秦腔表演艺术家。1915年生于狄寨镇张李村。十岁时考入西安正俗社学艺,他潜心学习,进步很快,三个月后登台演出折子戏《审余宽》,一鸣惊人,接着又跟老师学会了《五典坡》、《二度梅》等本戏,两年后,即成为正俗社的台柱子。

  1933年,易俗社、三意社等陕西五大秦腔班汇集西安,竞相表演献艺。时《民意报》为此辟出专版,举办评选生、旦、净、丑各行当前四名的活动。结果,李正敏以其对《五典坡》中王宝钏的出色表演,列为旦角榜首,同须生王文鹏、小生苏哲民、净角张寿全、丑角苏牖民并列各行当榜首。一时名噪三秦及西北各地,戏迷们称其唱腔为“敏腔”,誉他为“秦腔正宗”。乡间人说:“看了李正敏的五典坡,三天三夜不吃不喝。”1935年英国人在上海办的百代公司邀请他赴沪灌制了《赶坡》、《探窑》、《走雪》等八张唱片。从此,李正敏誉满全国。抗日战争期间,经济萧条,剧社入不敷出,一个个名角去了兰州,剧社倒闭。抗战胜利后,李正敏先是在西安同著名编剧封至模筹组了“大华剧院”,继而又在渭北朝邑组团演出。十余年间,颠沛流离,奔波四方。

  新中国建立后,文艺界百废俱兴,1952年,李正敏应著名戏剧家马健翎邀请,进入西北戏曲研究院(今陕西省戏曲剧院),担任教练、导演、演员训练班主任、二团团长等职。新的生活焕发了他的艺术青春。文艺整风,使他明确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道理。1953年赴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聆听中央领导讲话,观看各地大师们的演出,更使他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于在表演艺术上的新的突破,1956年李正敏荣获陕西省戏曲汇演大会一等奖。1959年,他任陕西省秦腔演出团副团长,率领演职人员不辞辛苦,辗转北京、上海、四川、广东等十三省份巡回演出,并到福建前线慰问,深受广大观众和解放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李正敏是辛亥革命以来演技最高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他所创造的“敏腔”,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悲中有愤,愤中藏刚,刚中见柔,柔中富情,情中含巧,巧中出戏。他编创的唱腔,一旦形成,百唱如一,从不走样,达到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地步。如《五典坡》中“单丢下苦命命苦宝钏女”一句,为了确切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先把“苦命命苦”四字颠开拉腔,重点强调两个“苦”字,接着前胸微动,鼻子抽泣换气,伴随音乐节奏,嘴唇颤抖,最后大换一口气,运足底气,喷出“宝钏女”三字。单是这一句,就把王宝钏守志十八载的满腹委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从而活脱脱地刻画出这个相府千金忠于爱情,贫而有志的反抗精神和高尚情怀。李正敏以善于塑造那些遭遇悲惨,富有顽强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而出名,在长达46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成功地表演了大小本戏、折子戏一百多出,除王宝钏外,还塑造了《白玉钿》中的尚飞琼、《白蛇传》中的白云仙、《玉堂春》中的苏三以及白玉楼、林黛玉等性格各异的艺术典型。梅兰芳先生曾赞誉李正敏为“西北的程砚秋”,的确是十分中肯的评价。

  李正敏之所以能取得精美绝伦的艺术成就,同他一生热爱艺术、执着追求、勤学深研是分不开的。他一贯主张演员要多学、多看、多想、多练。青年时期,他经常观看杨金声、李正华、苏哲民、苏育民、王文鹏等同代名角的演出,也经常与同台演出的朋友共同探讨、切磋技艺。他专演青衣正旦,但也认真研究花脸、小生、须生、丑角的唱腔。除研究秦腔外,他还认真琢磨京剧、晋剧、吕剧、评剧、黄梅戏等兄弟剧种的唱腔。在赴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期间,他认真观看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盖叫天等大师的表演,并进行了频繁的艺术接触,虚心学习。1958年,当他年已40多岁时,又到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一年,使其艺术造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正敏在秦腔改革和培育新秀上同样有卓越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秦腔中流行“哪咿呀哈”等虚字行腔,十分俗气。自李正敏开始,逐渐摆脱了虚字垫腔而按字行腔,使演唱朴实自然。李正敏重视音乐伴奏的作用,他对各种打击乐器十分熟悉,与乐师配合默契,从而使演唱与文武场面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60年代开始,李正敏又积极参加现代戏的唱腔设计,由他参与的《红灯记》音乐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正敏一生善育桃李。著名演员陈尚华、肖若兰、马兰鱼、余巧云、霍惠君、郝彩风、马友仙等都经他耳提面命、悉心指导。著名演员杨凤兰更是深得敏派艺术的堂奥,成为其嫡传弟子。李正敏是当之无愧的秦腔一代宗师。

  李正敏生前曾先后任西安市、陕西省政协委员,并曾当选省人民代表,他还是西安市文联委员,省剧协理事。十年浩劫中,李正敏未能幸免,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大戏灞,遭受凌辱,身心交瘁,一病不起。1973年12月含冤逝世,终年仅58岁。进入历史新时期,李正敏沉冤得到昭雪。今天,文艺园地百花争妍。为了纪念学习李正敏,让古老的秦腔开出更加绚丽夺目的花朵,不断繁荣戏曲艺术,2002年灞桥区狄寨镇多方筹集资金,在李正敏先生的家乡——狄寨张李村修建了秦腔正宗李正敏纪念馆,这是我国为戏曲大师建立的第一个纪念馆。李正敏的名字将与秦腔同在,并永远活在热爱他的戏迷和家乡人民心里。

  陈忠实和《白鹿原》

  著名的灞川,自古以来曾像摇篮一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明。盛唐时期,从灞岸滋阳村走出了著名诗人王昌龄。历史进入20世纪,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批文学家、艺术家吸纳这方土地所赋予的灵气,再次以其传世之作,贡献于中华文艺盛殿,从而驰誉三秦,名闻华夏。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当属著名作家陈忠实。

  陈忠实,1942年生于白鹿原北坡下一个偏僻幽静的小村庄——西蒋村,幼时家贫,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中学学业。初中时他就爱好文学,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高中时期,他参与组织文学爱好者组织,创办文学墙报,开始进行习作和探索。1962年陈忠实自西安市三十四中高中毕业,回乡做了民办教师,同时开始了在文学道路上的长途跋涉。1965年,开始发表散文。其后,因工作需要,调任公社干部,再后任公社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在农村基层工作整整十年。十年里,他出东村、走西村,上原下坡,和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苦同乐。在生活的最底层,陈忠实观察,体验,认真思考,一方面处理一件件行政事务,一方面开始将生活融化为艺术。从1973年起,每年他写作并发表一篇小说。

  1978年,长期冰封的中国文艺园地解冻了,这年,陈忠实调任区文化馆副馆长。文艺界的春天,那清新的空气令陈忠实心情舒畅,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长期的生活积累在他的胸中孕育成强烈的创作欲望。从1979年开始,他连续发表了几篇小说。其中《信任》在《陕西日报》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经老作家杜鹏程、王汶石推荐,在《人民文学》转载,当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次年,《信任》被改编为电视剧。陈忠实的名字从此叫响全国,盛名之下的陈忠实并未为名所累,他以清醒的头脑,将其艺术根须进一步向着农村生活的纵深领域扎去。这时正逢农村开始实行“责任制”,他经常到田头地埂跟一个个农民朋友促膝谈心。1982年,调省作协后不多久,又回乡兼任中共灞桥区委副书记,这个职位使他更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于是,《初夏》、《康家小院》、《梆子老太》、《四妹子》、《夭折》《最后一次收获》、《蓝袍先生》等一批中篇小说应运而生。其中《蓝袍先生》标志着陈忠实理性思考的进一步深化和艺术概括力的日臻完善,被誉为中篇佳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发表百余万字小说散文创作的陈忠实对自己进行了全面严格的审视,他对自己“平行运动”的创作现象很不满意,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他埋头读书,凝神思考,在读书思考的循环往复中,他的思绪从当代伸向历史,随即产生了了解过去的强烈欲望。于是,他到蓝田、长安、高陵等地查阅县志,党史资料和文史资料。半年下来,思绪理清,他决心写出一部死后能当枕头的大书,用以揭示中华民族的秘史,即心灵之史。1987年秋,小说构思完成,10月,陈忠实作为党的十三大代表赴京开会,归来遭遇母病,一个冬天陪伴老母度过。1988年春开始起草,次年春开始修改,字斟句酌,反复增删。至1992年初,名为《白鹿原》的50万字卷帙浩繁的艺术创造工程终于构建完毕。

  这真是一部凝重、深沉、大气的史诗。她以白鹿原为时空背景,站在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的思想高度审视历史,以民族心史的构架,以宗法文化的悲剧和农民式的抗争为主线,描写了半个世纪里波澜壮阔的政治历史事件,塑造了白嘉轩、朱先生、黑娃、白灵、鹿兆海、鹿三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而又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专家认为“白鹿原是中国文学在二十世纪后半个世纪最主要的收获”。广大读者的热烈反映证明此言不虚,当《白鹿原》于1992、1993年岁尾年初在中国作协主办的大型文学刊物《当代》上分两次刊载时,各地邮局上柜的这本杂志被抢购一空。1993年一年内印刷七次,发行50余万册,仍畅销不衰,简直有洛阳纸贵之势。而在古都西安,更出现了“大街小巷争传看,满城尽说《白鹿原》”的盛况。其后,《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多国文字,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20世纪90年代起,陈忠实一直担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延河》文学月刊主编。2001年,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这是西北作家中继柯仲平之后的第一人。众多职务所带来的繁杂的行政事务占去他不少时间和精力。但陈忠实努力使自己不被淹没其中,他坚持读书,访问、下乡,并经常回到农村,在鹿原灞水之间,吸纳精灵,使自己的思想源头,不断地注入活水。有时一连数月,蛰居农村,思考、写作。陈忠实将继续以其如椽之笔为中国文坛奉献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新筑镇和“四月八”古会

  新筑镇是西安东北郊一个古老的集镇。相传西汉元封年间,此地为渭河渡口,后形成集镇。宋时称官碾店(或官碾渡),元时称新店,清代称新住镇,后改新筑镇。新筑镇人口密集,杨贺堡、东西李、北李、文昌、永兴堡、仓门、西坡、南北吴、南园子、仁义巷等十多个自然村村村相连,拱卫着街镇,人称“八堡”、“七围墙”,东关、西关约一里。什字原有一木结构的钟楼,四端均有古庙、南有关帝庙、地母庙,北有城隍庙、南北庙前有九龙壁。庙侧有戏楼,东有药王洞,西有火神庙,东西各有城门楼一座。人称东楼、西楼,唯一欠缺的是周围缺少城墙,据说清末时,富甲一方的泾阳安吴寡妇曾有意投资为新筑镇建造城墙。乡民们闻知,十分欣喜,然而后来得知修墙的前提条件是改新筑镇为安吴镇,于是,农工商各界经商议,断然拒绝了这一“美意”,维护了家乡的尊严。

  新筑镇是西安通往渭北的要道,又是渭河南岸农产品的集散地,明清时商业繁盛,为长安十八镇之首。清末同治年间战乱,民初刘镇华围城,遭到严重破坏。刘匪败逃后。农村稍得休养生息,但当时种罂粟抽大烟成风,街上烟馆林立,正常商业仍很清淡。直到1932年,杨虎城将军严厉禁烟之后,粮棉生产恢复发展,工商业才又繁荣起来。

  过去新筑附近广植棉花,农民精心耕作,亩产皮棉一般均在百斤以上,且色白质优,以此花行十分兴盛。起初,打包运往陕南、郑州等地,后来上海、汉口的纱厂亦前来订货,抗战时期主要销往宝鸡、四川,时各花行派人常驻西安北关,接待外地商家,同时组织伙计下乡收购,近处农民多来镇售花。新筑各花行一般守信用声誉好,因而全镇花行每年成交皮棉均在三四万担(每担一百市斤)左右。这种购销两旺的景象一直保持了十多年,花行一般兼营粮食,主要为调剂余缺,供应棉农。除粟花行外,京广杂货、山货食品、中西药材等各种生意均很繁盛。当时主要商号有万顺号、瑞盛东、全兴隆、宝丰号、宝芳号、积德通、德寿成、德顺福、正顺全、德丰涌、天育堂等。街上有木器厂、软皮厂、客店、车行、中西医诊所、书店、照相馆及众多的铁木匠铺、饭馆面店,磨坊菜铺、理发馆、裁缝铺等。各类店铺约200余家。新筑镇是新东、新西两乡乡公所所在地,所以街上还设有邮局、银行、税务所、警察所等。街南头有高等小学,街北头有基督教的福音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筑这个街镇,其功能是很齐备的。

  在新筑镇商业发展中,山西人功不可没。因其人数较多,镇上设有山西会馆,会馆建有戏楼。晋商经营精明,待人热情。有个顺口溜说:“山西帮子生意精,买卖语言实好听,顾客上门走不利,算账分文不放松。”本地商人由敬服而效仿,新筑商界以此形成较好的风气:薄利多销,多中取利,热情待客,多问不烦,遇熟人可赊账,进货全,讲信用,早开门,晚关门等。

  新筑镇交通便利,南边的灞桥火车站,北边的耿镇渭河渡口,距此均不过20里左右路程,街周围有十条大路通往四乡各村及邻近街镇。因此,抗战时期,许多城里人来此疏散居住,投资开店,沦陷区难民纷纷来此出卖劳力,于是镇上更是热闹。当时,毛金荣的通俗社戏班常驻新筑,西安的秦腔、豫剧戏班也经常前来演出。街上天天逢集,夜晚灯火不熄。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晋商的山西腔、工匠的河南话,来自西北滩客户居民的商州及鄂西北方言,与本地语言交响在一起,使人宛如置身于繁忙的港口码头。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筑古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道路设施,商业规模都大大超过了从前。街上高楼林立,货物琳琅满目。除新筑街外,在西韩路沿线及新筑灞河桥头,又形成许多新的商业网点,乡镇企业遍及全镇四方。新筑镇已被列入西安市规划的外围组团之一,西安北环线上的大型集装箱货运站及新筑物流园、国际港务区正在建设。古镇正在向功能齐全的西安卫星城迈步前进。

  农历四月初八,是新筑镇的传统古会。相传远在清代即已形成,其规模声势闻名于周围各县,每年逢会,临潼、高陵、泾阳、三原等地的骡马客商和商洛地区各县的贩牛客商络绎不绝地前来交易。鼎盛时,市场可汇集牲畜千匹以上,为周围各县所不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等地的土产山货、日用农具,沿山各地的竹扫帚等亦于镇周围的旷野,摆摊设点。全镇街巷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上会群众多至数万,四月八正会这一天,高达五、六万人以上。商号售货接应不暇,销货数量居全年之冠。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古会,紧接着夏收,是一次大规模的物资交流会,也是新筑镇商号的盛大节日。

  每年逢会,定例演戏助兴,聘请西安有名剧团,在街道南北两端戏楼对台演出,互争声誉。因名伶迭出,观众人山人海,许多人为看戏,日夜不归。同时,新筑地区的高跷、芯子也纷纷上会助兴,外地的马戏、魔术等亦争相前来献技。因此四月八古会又是新筑地区的一次文化、娱乐大会,成了新筑地区农民一年之中的一次盛事。

  解放后的新筑四月八古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物资交流为宗旨,继续举行。虽经十年浩劫,亦未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正确路线和富民政策指引下,规模较前更有发展,物资交流的范围,更为广泛。同时,又是一个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宣传活动的中心阵地。

  老洞庙和“二月二”古会

  老洞庙本名药王洞,位于白鹿原北麓,灞陵之西,距西安城25公里。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明隆庆时,里人王牛二善士募资捐修,殿洞楼阁,重檐复栋,备极壮丽。同治兵燹,付之一炬,光绪年间屡次重修。”药王洞共包括三楼、七殿、五庙、十六洞,是一个巨大的古建筑群。当时,这里中耸三清古楼,下立路神庙,九大菩萨、黑虎洞。药王大殿:上建老药王洞、大佛殿、圣母殿、杨菩萨殿、湘子殿;左布王母洞、仓颉洞、五大菩萨殿、山神殿、人祖洞;最后置百神洞、老君洞、阎君洞、三仙洞、四大金刚庙、关羽庙。所有楼、殿、庙、洞,结构雄伟,气势恢弘,布局严整,秦风浓郁。其中三清古楼最具特色,楼高臻四丈,五间三层,依山而建,水磨青砖砌就,糯米汁勾缝,造型宏伟。楼内彩绘墙壁,雕梁画栋,色彩明丽,刀工细腻,楼顶覆以琉璃绿瓦,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药王洞又称药王山,周围翠柏荫翳,环境优美,各处寺庙,随山附势,蜿蜒起伏,高下参差,错落有致,登楼骋目,灞川历历,一水如带,骊山秀姿,若骏驰来。药王洞一直是一个名传遐迩的所在。民国时期,年久失修,部分坍塌,解放后依山建起西安市机瓦厂,“文革期间”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原有建筑现已基本上不复存在。

  由于“药王”孙思邈的崇高声誉,加之山上有为迎合人们生子心切而塑的“送子娘娘”,因而不知从何年何月起,老洞庙形成了长安东乡开春以后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庙会——“二月二”。据说,农历二月二是孙思邈的生日,每逢这天,善男信女远道而来,顶礼膜拜,祭祀药圣,祈求消灾灭病。同时向送子娘娘神进香,求生贵子。老洞庙会会期两天,初一是娘娘会,初二是“药王会”,实际上会前一天,商店、摊位已经开始搭棚营业。会期内各类商品云集,剧团、杂技团亦助兴演出。同时,长安城北乡、西乡、南乡各社也都纷纷敲锣打鼓,浩浩荡荡而来,送香火、逛古会。届时,以老洞庙为中心,方圆五六里的田野、村庄、道路,完全成了人的海洋。山上人影绰绰,山下摩肩接踵。庙区里更是香烟缭绕,锣鼓喧天。二月二前后的几天,几乎是附近几十里各个村庄共同的节日,这时的灞川,真是极一时之盛。

  改革开放以来,老洞会又逐渐恢复。人民政府宣传引导、整顿,变庙会为春季物资交流会,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活跃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

  狄寨的特色小吃

  传统小吃“丁丁面”相传秦末时期,刘邦率农民起义军灭秦,西入咸阳,义军驻在“灞上”(即白鹿原)。汉高祖刘邦的侧室薄太后(汉文帝之生母)贤慧善良,经常体恤民情,听说民间传统饮食有一种“丁丁面”,她品尝后夸不绝口,连说“好吃,好吃”,所以丁丁面在狄寨地区盛传至今。她非常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嘱咐她百年之后葬于白鹿原,即是现在的薄太后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烹饪技艺的提高,今天的丁丁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丁丁面好吃,它是选用白鹿原上生长的小麦面粉。原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小麦守土时间长,质优量重,面白而筋,这里是西安地区有名的优质小麦丰产区。

  丁丁面好吃还有独特的烹饪技艺。丁丁面的制作方法,是先将面和好,稍醒一会,将面反复多揉几遍,然后用手搓成手指粗的长条,用刀斜切成大小薄厚一致的小丁丁。吃法分三种:一是烩丁丁,将切好的丁丁面放在开水中煮熟,搭出,待用。另用锅炒好肉丁、黄花、木耳、豆腐、青菜、黄豆等,加水少量,烩成汤,再将搭出的丁丁倒入,并加火烧开,再加调料,即可食用。二是炒丁丁,丁丁做法同上,另用一个锅加油炒好肉丝、绿豆芽、蒜苔、葱等,再将丁丁面倒入同炒一会儿,加入调料后即可食用。三是油泼丁丁,丁丁做法同上,只是在搭出的丁丁上面放些葱花、味精、辣椒面、食盐、姜末等,将烧熟的清油泼在上面,再调些酱醋搅匀即可食用。

  丁丁面的特点:面筋、光滑、味香、可口,荤素均可,老少皆宜。是白鹿原有名的特色小吃,2003年8月曾被西安消费者协会评为“西安名贵小吃丁丁面”。

  传统小吃“盆盆面”相传在清末时期,每逢盛夏搭镰收割小麦之际,白鹿原人为了招待好从外地下苦割麦的“麦客子”,便别出心裁地制作出既清凉可口又味道鲜美的“盆盆面”。

  盆盆面好吃因为它是选用白鹿原上生长的小麦面粉精心制作而成。

  盆盆面还有它独特的烹饪技艺,其制作方法是,将面先和均,放少量水,搓硬,稍醒一会儿,待面回醒后反复地多揉几遍,用手将面拿起揉成圆形,再用手掌用力压平呈圆饼形,再用擀杖来回反复擀,擀薄以后,撒上少量干面粉,用刀切细,放在一边待用。

  下来就是烧好开水,将事先摘好的花椒叶放在一个盆中淘洗干净烧成花椒水放在一边待用。将事先擀好的细面条下到锅中,反复煮上两煎,捞出放到凉开水中冲一下,再捞到公用的盆盆中,浇上清亮的花椒水,拌匀后放上酱、醋、食盐,调上油泼辣椒面,即可食用,口感香麻凉辣。

  据传,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名将孙蔚如将军其胞兄,人称“官大哥”,听说白鹿原上的盆盆面很有名,在空闲时化装成老百姓带上几个随从,以上原割麦为名,品尝到盆盆面后,赞不绝口。从此,白鹿原的盆盆面誉满关中,名扬天下。

  盆盆面,又称清汤面,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首先要求是搓均揉硬,擀薄切细,下到锅里捞出后面筋柔软,它是白鹿原民间特色传统小吃,一直延续到今天,是白鹿原人民招待贵宾的佳肴。

  传统小吃“脏伐肉”相传在东周列国时期,晋献公宠爱的骊妃使用蜜蜂计陷害太子重耳,忠臣介子推护驾,路经白鹿原小王村,当地农民以牛肉招待太子重耳。重耳问农夫:“你们都将耕牛屠杀吃肉,你们怎么耕田?”农夫答道:“这些都是死牛肉。”这就是白鹿原小王村脏伐肉的起源。

  经过历朝历代,都不许屠杀耕牛,凡屠杀的都是死牛。牛肉很好吃,营养丰富,价钱也便宜,制作方法很讲究,先将死牛剥开后取掉不用部分,第一是将选好的牛肉经过反复的漂洗干净,取掉牛肉上的污血及不用部分;第二是把洗净的牛肉浸泡2-4个小时,然后捞出下到锅内,先大火烧开,反复漂去上浮的脏物,此时再给锅内放入大料调和,食盐、酱油(要用黑糖熬的),在慢火烧4-5个小时肉就煮熟了,捞出晾干,压到事先准备好的缸内,随时取用。

  在食用时将牛肉切成大片,另外放一个架有木炭的火锅,锅内放有原汁汤,再给原汁汤内放些香菜、蒜苗、辣椒、食盐、酱油、醋等调料。在每逢过大会或逢集市时,白鹿原小王村的脏伐肉(又叫酱牛肉)摊上围的人水泄不通。如你欲购,主人先给你切一大片,放到火锅内少许,请你食用,味道香而不腻,有时再喝上几口白干,更是美哉。从古到今,白鹿原小王村的脏伐肉很出名,尤其现在经过劳动人民摸索,烹饪技能提高改进后小王村的脏伐肉更有名,成为白鹿原上的一种特色小吃。

  灞河老桥在炮声中“谢幕”

  2004年4月11日下午5点50分,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几经风雨的灞河老桥主体在顷刻间坍塌。200米的桥身断裂成几截。2005年4月,一座新灞河大桥将在原址上建成。

  灞桥位于西安

  城东10公里处,横跨灞河之上。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对灞桥的记载:灞桥早年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是一座石墩石梁桥,此后屡毁屡建。解放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灞桥现为石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公路桥,共有桥洞64孔,长389米,桥面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

  古往今来,灞桥是连接八百里秦川与中原大地的交通要道。唐时,灞桥上设立驿站,长安人送别亲友,都要来到灞桥,折柳惜别,因此,此桥曾有“销魂桥”的雅号,“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至今仍脍炙人口。

  政府决定拆除古灞桥,主要考虑水下支撑桥墩的木桩年代久远,桥梁亦已陈旧,现代的大型运输车辆已使它不堪重负。老桥桥墩密集,排洪不畅,会给下游陇海铁路安全构成威胁。另外近年在老桥南侧新建的两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已担负起过往机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需要。这次爆破采取微差技术,只炸掉桥墩上半部分,留下桥墩下半截,一是保存里面包裹的原始石头——碌碡,二是让古老灞桥遗址能供后人观览,展示祖国桥梁发展史。

  桥面瞬间爆破

  爆破使用180公斤炸药、1025个雷管。据介绍,因为桥西头下有流水,因此西侧的11跨桥先暂时留下来,等将水流改线后再施爆破。据爆破专家介绍,由于附近有不少居民楼,且陇海线列车从这里通过,因此这次爆破是毫秒延时起爆,各段之间爆破相差时间只有300毫秒。同时为了避免惊吓铁路线上的乘客,爆破时间由原定的4点半推迟了一个多小时。5点50分,灞河桥主体在瞬间爆破成功。

  桥墩收集展览

  为了保留清道光年间的石墩,这次爆破只是对距离河面2.7米以上的桥体实行爆破。爆破工程的总技术指挥秦明武教授说,下面没有爆破的道光年间石碾桥墩用机械拆除。因为道光年间的桥结构比较特殊:由石碾组成桥墩,桥墩上面由木板铺成桥面,石碾下面也就是水下面由圆柏木垫支,圆柏木上面涂着桐油,遇水不腐。文物部门将把这些古桥墩收集展览。

  群众惜别老桥

  在爆破现场,不少住在附近的群众自发送别陪伴自己多年的灞河老桥。下午1点半,虽然距离爆破还有四个多小时,不少群众已经早早来到河边,仔细端详灞河老桥。家住纺织城的杨明西中午12点多就来了,看着即将消失的灞河老桥,他感慨万千:“这座桥可是陪伴自己走过了学生时代,从小学、中学时每天都要从桥上走五六遍,放学了还会到桥下去捉鱼,现在想起来都很留恋呀!”85岁的赵赋生退休前是西安市政公司教授级高工,谈起往事他依然是那样激动,似乎又回到了火热的建没工地。据老人讲,当年参加这座桥建设时他只有30来岁,家中也无拖累,和所有建设者一样为了保证工期,大家都夜以继日不计报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回忆起当年,“多快好省”这四个字深深地印在赵老的脑海中,为了节约材料,加快施工进程,他们就地取材用“沙牛”(将河沙推到桥的高度,在上面砌砖,铺油毛毡,然后再打水泥)代替了脚手架,用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

  新桥年内开工

  “这老桥拆了,什么时候才能建新桥呀?要不交通太不方便了。”在爆破现场,不少群众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西安市市政管理处决定,9月份将开始建设新的灞河大桥。新建的大桥宽60米,六车道通行,2005年4月份竣工,群众出行将更方便。

  千年隋桥又见天日

  2004年10月1日,一场大水过后,沉没在灞河泥沙里1000多年的隋朝灞河桥遗址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规模庞大、宏伟壮观的气势令人惊叹不已。

  站在灞河岸边,远远就看到10个桥墩洗去蒙在身上的千年泥沙,岿然屹立在奔腾的河水里,这10个桥墩均由青石衬底,青石之间用铸铁铆钉联结,配有昂首巨龟的造型,每个桥墩宽约3米,桥墩与桥墩之间间隔6米,东西横跨灞河约80米长,可以想见当年灞桥的壮观。

  在1994年,一些村民在此河床挖沙时就发现了3个桥墩,经文物部门测量发掘,确定这是一座隋朝灞河桥,后对桥墩进行了回填保护。

  2004年10月1日一大早,村民来到溺河边突然发现,灞河里这座古桥被猛涨的河水“冲”了出来,而且10个青石桥墩一字排开,裸露在灞河河床上,不少人都下到河床下面观看,几个捡破烂的竟然用铁锤砸上边的铸铁,后被附近市34中学几位老师当场制止。随后,灞桥区政府、文化局、席王街道办的领导和席王派山所的民警以及文物部门均赶到现场,组织人员竖牌拉绳设立警戒线,24小时对这座古桥进行保护。

  10月5日,在最东面的一个桥墩处,原先被一层泥沙覆盖着的一个石刻龙头被水冲了出来,它长约50厘米,上面图案清晰,线条粗犷,很是威武,且龙头朝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反,千百年来,它就这么守望着灞河奔腾不息的河水逝去。不仅如此,在东北方向约300米的河床里,还冲出众多青石,散落着一大片桥墩石块,而且石块上均有铆钉相连,有两座桥墩保存得相当完好,同时在桥墩附近还分布有大量的木桩,露出河床的木桩共有92根,其中有40多根排列非常整齐。此处新发现的桥墩和木桩与10月1日冲出的隋朝石桥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石料也一样,这两处桥墩是否同属一桥?如果是,那么隋朝灞桥桥长将超过300米,那是何等的壮观!

  10月9日下午3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来到隋唐灞桥遗址现场。他紧锁着眉头近距离观赏着桥墩上的石雕。当他看到河道山散落的古桥构件,有些惋惜地说:“应该把这些散落的文物收集在一起保存。”他用手指着河道里的青石残块说:“灞河里没有青石,这些青石块有可能是古桥上的构件被打碎后被水冲下来的。”来到河南岸,他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桥墩顶部的石龟,生怕自己不小心损坏似的。看完后,他挺起腰身对同来的朋友激动地说:“给我照一张相,把整个场面都带上,留个纪念。”临走时,他说:“我的家乡就在这里,我对家乡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很敏感。这个遗址1994年被挖沙人挖出时,我就来过。当时只有三座桥墩,这次一个子出来这么多,真让人高兴啊!”

  据资料介绍,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秦穆公称灞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王莽地皇三年(22),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这次被大水冲露出的灞桥为隋桥,建于隋朝开皇三年(583),因在原灞桥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历代在桥两侧沿河广植柳树。唐时,长安人送别亲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一种特有的习俗。因“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断魂桥’、‘销魂桥’”。每逢早春,柳絮飞扬,犹如漫天飞雪,遂有“灞桥风雪”之誉,此后成为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1994年这座西安隋灞桥遗址的发现,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的重大发现,是从当年全国近400项考古发掘项目中被评选出来的,为中国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宏伟、桥面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后被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难忘的老洞庙会

  西安东郊最大的庙会莫过于一年一度的老洞庙会。

  老洞庙会老洞庙在西安以东的白鹿原北麓,灞河南岸。此庙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翠柏葱茏,山花烂漫。据《咸阳县志》载:老洞庙开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最初由当地姓王、姓牛的二位善士募资修建。到了清朝同治年间,由于战火不断,老洞庙被付之一炬,直至清朝光绪年间又重新修建。民国初期,善男信女,募捐化缘,不断进行扩建与修缮,才形成了一个艺术价值较高的建筑群体。殿、洞、楼、阁,重檐画栋,宏伟壮观。多少年来,观光者络绎不绝,进香者流连忘返。

  老洞庙的主体建筑是药王大殿,又称“药王洞”、“药王山”。祭祀的神位主要是唐代医圣孙思邈。围绕大殿修建的亭台楼阁,共计三楼、三庙、八殿、十四洞,重重叠叠,依山而上。每逢初一、十五,木鱼叮邦叮邦,罄声悠扬。使你顿生脱俗之感。无论是大殿、神祠,都塑有彩色神像。虽非巧夺天工,但却栩栩如生。其中有“送子娘娘”、“无量天尊”、“东海龙王”、“黑虎灵官”。农历二月初一是娘娘会,农历二月初二是药王会。每遇会期,善男信女远道而来,祭祀娘娘,求生贵子。乞求药王,消灾免祸。一年一度的朝会者,多达几万人乃至十余万人。

  解放前,老洞会会头(主持人)由“三社”执掌。杨圪坩达、莫灵庙村为东社,石家道为中社,刘村、何家街为西社,习惯上称“三社五份子”。会头按三社轮流负责操办,会期秩序均由“三社”统一管理。

  一年一度的老洞会,有许多的民间习俗活动,时至今日,人们回忆起当年的庙会盛况,依然津津乐道,神采飞扬。

  每逢二月二老洞会起会之日,也就是村村社社送香火赛锣鼓之时。其实,各村各社送香火是主体活动。赛锣鼓是陪衬凑乐。然而在实际活动中,赛锣鼓却喧宾夺主地成了送香火的主要活动内容。每年二月二庙会之前,灞河两岸的锣鼓队就叮叮咚咚地敲起来,练起来。一直练到农历二月初二。到了这一天,灞河南岸的送香火队来了。灞河北岸的送香火队也来了。从早晨十点到下午两点左右,山上的,山下的送香火队伍一绺一串儿地朝着药王山簇拥而来。送香火队伍前边,有人抬着香蜡纸表,各样祭品。祭品后边,又有几人手持铁筒镜子,一路上“嗵、嗵、嗵”轰响,震得满山满岭颤动起来。再后边,几十面三角社旗,迎风招展。社旗后面,就是铿铿锵锵的锣鼓队,一路海敲海擂而来。

  药王殿大院,实际是村村社社赛锣鼓的大赛场。赛锣鼓时,或一方敲罢一方又敲,或两家兵对兵、将对将地海敲起来。每逢赛锣鼓,药王殿上上下下,总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笔者一生经见到的最精彩的赛锣鼓。要数狄寨乡牛角尖的苏家伙。那年二月二老洞会,牛角尖村的锣鼓队进了药王大殿大院。几十名队员头裹蓝布扎巾,身穿蓝布宽腿裤,脚登青面白底大皂鞋。整齐划一,精神抖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小鼓手,看上去不过十岁左右。你看他,头戴红缨小帽,身穿蓝布开衩,脚登一双虎头鞋,浑身上下透出一股灵气。他敲起鼓来,两根系着红绸的鼓槌,上下飞舞,左右翻腾,有时如红燕展翅,有时如彩蝶对舞,一会儿敲得那么激越,一会儿敲得那么悠闲。从头至尾,铿铿锵锵,错落有致。一曲儿《乱八仙》敲罢,又来一曲《十样景》,一时间,喝彩声、口哨声把个赛锣鼓活动一下子推向高潮。接踵而来的踩高跷、抬芯子与唱大戏,又把老洞会推向第二个、第三个高潮。

  老洞会的抬芯子、踩高跷虽说是执掌大会的“三社”分别扮演出台,但实际上抬芯子、踩高跷的民间艺人,都是从方圆几里邀请来的。因此,二月二的抬芯子、踩高跷,确实是名家荟萃、各献技艺的民间艺术大会演。

  二月初一晚上,鸡叫三遍,主持者就吆喝起抬芯子、踩高跷的扮演者,赶到莫灵庙大院开始绑芯子。

  耍芯子有三种形式:

  高芯子是用一张张大方桌,在桌子中心凿一个圆孔。圆孔内再插一根一丈多高的长铁杠。长铁杠顶端站立一名五至七岁扮演戏文的小孩,桌面上再站一名或两名扮演戏文的十岁左右小孩。另外四个人抬着方桌徐徐而行。远远看去。长铁杠端站着的小孩如飘在空中,其惊险之状。令人头晕目眩。

  抬芯子是在一张桌子上抬两个扮演戏文的小孩,一张桌子一台戏。

  背芯子是由身强力壮的成年人身着戏妆,背负一名扮演角色的小孩,两人合起来又是一台戏。

  有一年,莫陵庙村的抬芯子显得与众不同。他们不用方桌,而是在老洞会起会前的一个月。就请几十名能工巧匠,专门制作了一个一百个人可抬的“舞台芯子”。“舞台芯子”里边,摆着官府公案,官府公案前边,摆着一台“虎头铡”。“虎头铡”两边,分别插上一丈有余的长铁杠,斜刺里伸向舞台两角。正式演出时,扮演铁面包公的巍巍然打坐在公案后,王朝、马汉、薛灞、董威排立两厢。扮演陈世美的被押在虎头铡前,太后、皇姑站在两根长铁杠顶端。似乎被包青天推出台角之外。然后,由一百多名精壮劳力轮流抬起,晃晃悠悠地步入药王山下。

  老洞会上的踩高跷(又叫柳木腿)不像一村一社那么二三十副腿就可以了。每年的二月二,至少有近百副柳木腿参赛表演。后跟一百多个扮演者,随着仪仗锣鼓,从莫陵庙村悠悠而来。前边扮演的是《黑虎坐洞》,《黑虎坐洞》后边是《黄飞虎出五关》,《出五关》后边是什么戏文呢?哟!有人认出来了,这不是《李彦贵卖水》么!再后边。就是《放饭》、《河湾洗衣》、《五台会兄》、《乾坤带》了。最吸引观众的还是《顶灯台》、《杀狗劝妻》和《鞭打阴夫人》。《杀狗劝妻》的表演十分精彩,曹庄手执钢刀,指着其妻焦氏直直劈去,焦氏一个猫腰含首,急切切从曹庄刀下闪身而过,然后,旋身而立,盯着曹庄,作苦苦求饶状。又一边,老态龙钟的曹母,手执拐杖,惊慌万状地对着曹庄左拦右挡。曹庄哪顾得了这些,情急之下,又是一刀劈向焦氏。焦氏闪过刀锋,跳到曹母身后以求庇护。高跷表演,虽是哑剧,然而却把曹家三人的矛盾纠葛、心理情态表演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博得观众齐声叫好。

  每年二月二庙会,有卖农器家具的,有卖名贵药材的,有拉洋片耍西洋景的,有摆开场子卖艺的。然而,最拉人的还是“一撮毛”的马戏团和唱得难解难分的对台戏。由于老洞会是西安东郊最大的一个古庙会,因此,庙会主持者除过从周围百十里邀请民间艺人献技献艺外。还要请两家大戏班子来演出。一般说,两大戏班一家在药王山上,一家在药王山下,两个舞台,遥遥相望。隔几年就有那么一次,为了把二月二庙会过得更热闹、更火暴,有的主持者就别出心裁,专门让两家大戏班,鼓对鼓、锣对锣地对面搭起舞台。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两个大戏班的箱主(团长),就会从陕甘两省,挖名角,请高手,各自铆足劲儿,要叫这次对台戏闯出牌子,唱出名声来。

  解放前一年,笔者在老洞会上,看到一次对台戏。那架势,那场面,至今犹历历在习,当时一家请来名角王文鹊、梁秋芳,一家请来李正敏、孟遏云。第一天两场戏,这家刚刚演罢《葫芦峪》、《走南阳》,箱主又从兰州请来著名生角景正宫。而另一家呢?第一天上午刚刚唱罢《五典坡》、《蝴蝶杯》,箱主又从西安请来田德年、刘易平。名角一个一个请来了,戏报一张一张贴出去了。到了第二天,对台戏唱得更卖劲、更火暴,一家唱《香山还愿》,一家唱《封神榜》,几万观众简直看得晕头转向,眼花缭乱。到了第二天晚上,你唱《破宁国》,我演《滚钉板》。你的武打打得新招迭出,我的钉板滚得令人叫绝。到了第三天,午场戏出台,一家唱《大报仇》,一家唱《罗通扫北》。真是你方唱罢我方唱,新招不断,难分难解。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为两家演出披红、抛红包的接连不断,每次披红,鞭炮声、叫好声响成一片。对台戏每次开戏或煞戏前后,送香火的锣鼓队就聚在舞台前,叮叮咚咚地赛起锣鼓来。真的是“二月二,三月三,老洞庙热闹得戳破了天”。

  对台戏唱到第三天,这个擂台戏唱得有点白热化,有时一直延续到第四天,即使社主宣布庙会结束,对台戏还卯上劲儿要把对方压下去。常常是在主持者的劝阻与调停下,两家方肯偃旗息鼓,各自收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