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烨渡古镇

  王景民

  幼时常随大人从灵沼家乡出发,经文王灵台,沿沣河堤岸,步行五六里到秦渡镇赶集,后来又在秦渡镇政府工作了30多年。在此期间,本人曾参与有关秦渡古镇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决策文件的起草工作。退休后,缘于怀旧之习,使古镇的辉煌盛况常浮现于脑际。

  秦镇南街老房

  秦渡镇地处户县东部,沣河西畔,南、东、北三面与长安区毗邻。距西安、咸阳各25公里,呈鼎足之势。当年为纪念道教全真派七子之一马丹阳,在镇西门外志道观汲水之“丹阳井”所树碑文称:“秦渡关中之名镇也,左清沣而右涝水,背大渭而面终南,木茂土沃,物丰民繁,介于户杜之间,实为一方之都会也。”

  丰京盛地

  秦渡古镇因水而得名,因水而闻名。《尚书·禹贡》记载,远古尧帝时代,因水盛流之性状而得名的沣水,常常泛滥。“禹治之,使之入渭(河)。”从此拉开了人类在该地繁衍生息的序幕。

  秦渡镇(民国初年)沣河石板桥

  明、清及民国各代《户县志》均载:西周“丰宫在沣水西,去县三十里,文王都丰。”清乾隆年间太史孙景烈在重修《户县志》中明确指出,“秦渡镇即周丰宫”。《诗经》、《史记》也都对周文王“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的历史事实有所记述。在古镇南门外,曾有西周烽火台(后称墩台),镇北门外又有周文王灵台。今秦渡镇内当阳堡,父老相传为西周当阳宫故地。从而首开了“秦中自古帝王州”之先河。文王以丰京为根据地,在政治上“发政施仁”,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设灵囿、灵沼与民同乐;在思想教育上设立辟雍(早期太学),教化人民习礼乐;在军事上,以姜子牙为参谋,南征北战,扩大疆域。据史书记载,到周文王晚年,其疆土西达甘肃、陕西一些地方,东北进展到现在的山西黎城附近,南到长江、汉水、汝水流域,东到河南沁阳一带,逼近商都朝歌,控制了当时三分之二的地盘,为灭商奠定了基础。以后,周武王虽迁都镐京,但每作大的决策之前,都要步行25里“至丰告庙,而后行焉”。成、康各王“亦循之”。因之秦渡镇曾被誉为“丰京盛地”、“襟带镐京”。今与秦渡镇相连的王渭村(古称王坞村)有姬姓村民百余口,常称其为周室后裔。

  秦镇药王楼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的后秦弘始三年(401),帝姚兴率文武百官由京城长安赴草堂寺(时称大寺)聆听高僧鸠摩罗什讲经说法,在沣纳水后约1公里处的沣河西岸,以船为桥设立渡口(今秦镇丁字街处),从此而得名秦渡(另有一说,在姚兴之前,帝姚苌,为了沟通沣水东西两岸,发展农业生产就已设立了此渡口)。渡口的设立,打破了沣河东西阻隔,成为交通要冲,并通过渡口这个枢纽节点,自然而然向南、北、西三个方向延伸。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商贾纷至沓来,集镇雏形逐渐形成,城镇意义上的建设也正式启动,从而把我国集镇形成于唐宋时期的结论向前推进了三四百年。至唐代,历经二百余年的顺路设街,临街建房,丁字形街道的空间格局基本定型,并出现了安乐繁荣景象。《全唐诗》载有高骈寄李遂良诗:“吟社客归秦渡晚”之句为鉴。至金、元时代,南、北、西三条街之间空间逐渐扩展繁盛。故商务印书馆在《地名大辞典》中指出,秦渡在金代已为镇,《长安志》中也将其称之为镇。元代继之,集市贸易活动日渐繁盛。但据旧志载,“镇前无城”。据雍正十年(1732)《户县续志·集镇》记述:清康熙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1706-1708)县令张世熏(芜湖人)筑城建门,“司闭启,以卫商民”。以后逐渐将各城墙段连接,直到光绪年间由路春皋(号路二先生)率众修补完毕。此期间还相继筑有西门、北门、南门、土南门、大南门。五门城楼,其楣题分别为“丰京盛地”、“襟带镐京”、“沣水凝辉”、“千岩竞秀”、“终南佳胜”。古镇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外形轮廓为扇形。镇内除南、北、西呈“丁字形”三条商业大街外,又有13个村堡,即:薛家堡、高家堡、连城堡、楼北堡、楼南堡、楼西堡、壕六堡、通城堡、鹿(陆)家堡、单家堡、孙家堡、四六堡、中兴堡。并在镇内相继建造了日月楼、药王楼、孤魂楼、花楼、土地楼、无量楼、玉皇楼、火神楼、腊八楼等九座楼,因此有“秦渡镇九楼十三堡”之称。还有道观、寺庙十几处,基督教福音堂一座,铁旗杆三对,戏楼三座。其中以兴国寺最古,药王楼最为壮观,可惜今已消失。现仅存明嘉靖二年(1523)兴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重修的关帝庙大殿一座。这些寺观、楼庙虽多已无存,但却为古镇悠久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如镇西门外的志道观,又称“四真堂”,“四师堂”,就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户县祖庵镇建有重阳宫)的四大高徒马丹阳、谭处端、邱处机、刘处玄来秦渡设观修炼之处(今镇西门外邮电大楼周围为其故址)。在此,他们分志插柳,用心护育,每到春夏之交,仙柳争荣,绿叶茂密。但到元末,柳树全枯,道观冷落。明洪武初,当朝赐应梦真人孙碧云游览终南太华时,经过此地,仙柳枯而复荣,重新立观。元至元二年有《重修四真堂记》,并有四师堂插柳诗:“四师分志插柳栽,马谭刘邱意徘徊;各人分志登仙路,万古仙名震秦街。”流传于后世。

  秦渡古镇及其周边的人文景观,是古城西安历史环境的组成部分。距镇北二里处,有周文王灵台(今属长安区),《诗经》记载,是当年周文王发动当地百姓堆土“不日成之”。旧志载:灵台“在丰宫北,高二丈,周百二十步;上有文王阁”,以祭祀和发布时令节气,教化黎民。又据唐魏王李泰《括地志》及康熙年间《户县志》记载,周文王在灵台附近引沣水设立辟雍,教化天下之人明达和谐,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秦渡镇北门外,曾有一枯骨冢,汉刘向《新序》记述:当年筑灵台挖土时,掘得死人骨,文王得知后,命人将其重新埋葬,属下人说:“此骨无主”,文王说:“有天下者,天下人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人之主,寡人者,死人之主,又何求?”遂令“以衣冠更葬之”。天下人闻之皆曰:“文王泽及枯骨,又况于人乎!”后来人们又在冢旁修建枯骨庙一座,以为祭祀。唐代在灵台上建起一座寺院叫“平等寺”,至今香火不断。镇西二里处的滹沱(今改写“扶托”)村是西周时古村落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西北三里处的花园村曾是西周御苑的花园头。镇西南五里处的张良寨村,传说因汉代张良曾居住于此而得名。此村之北,20世纪80年代村民建厂时曾发掘出元代贺氏三杰(贺贲、贺仁杰、贺胜)之一贺仁杰之墓,出土文物有墓志铭一块,铭记了其父贺贲在家乡慕旗寨(今北庞村东头)建房挖地基时,从地下得白金三千七百两,将其中二千五百两捐予忽必烈以助其完成统一大业的史实,同时也进一步证实贺氏家族的故乡就在秦渡镇地区,并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史料。镇西十里处的庞村有一罗汉寺(俗称庞村寺)“始自东汉明帝之初”,时称“白马招觉院”,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相传武则天的“面首”冯小宝(即薛怀义)曾在此为僧,号白马招觉和尚。冯被处死后,罗汉寺也被焚烧。因此,人们推测贺贲地下所得巨额白金为冯小宝私藏之财。今寺内尚存古碑六通。即:西晋惠帝敕封该寺普觉和尚为国师的圣旨碑;金大定年间尚书礼部牒碑;明正德年间任命该寺僧人释湛文(花园里人)为户县僧会司僧会的《吏部札付碑》;明嘉靖年间的“重修罗汉寺画廊记”碑、“重修罗汉寺记”碑(王九思撰文)、罗汉寺图碑(释湛文绘)等,这些碑石翔实地记载和描绘了罗汉寺历史沿革和昔日的宏大规模。今该寺留存释湛文舍利塔一座和明代所建的诸佛殿一座。本世纪初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将寺院交给僧人管理。占地24亩的古刹已重修了围墙,以期恢复昔日的宏伟寺容。距罗汉寺东南十里处的枣林寨村有一座庄严寺,据《西安佛教史略》记载,该寺为古青龙寺,是白马招觉院的姊妹寺,也始建于西晋时代,因此有“西白马,东青龙”之称。相传唐永徽元年(650),武则天被唐高宗诏入宫前,来青龙寺庄重严肃(尼姑还俗梳妆打扮之意),因之此寺改为庄严寺。另外,秦渡镇还与户县境内的草堂寺、重阳宫等宗教圣地,相距较近,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使秦渡古镇显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

  商贸重镇

  秦渡镇又是关中到巴蜀古道上的一座商贸重镇。当年这里商贾云集,京广杂货,土产山货,粮棉油肉的集贸交易“盛于县城”,形成了完整的商贸体系。明代史书有关秦渡镇商贸盛况的记述有:“辐辏繁盛,晋豫客商较多。”清雍正十年(1732)《户县续志·集镇》再次记述:“邑之四关,乡之四镇,惟秦渡一镇为商贾辐辏之区。”说明其不仅具有一般集镇货物的就地集散功能,而且有很强的向四周辐射之作用。据《户县文史资料》记载,“早在清道光时期秦镇就有了规模较大的市场,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市场已很繁荣。”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使地处后方的秦渡镇商贸活动趁机得以超常规的发展。山西、河南等敌占区人民特别是生意人纷纷“逃”到秦渡镇避难、谋生。三条大街、巷道、村沿都成了各种货物的交易点,自然形成各种专业市场。主要有:粮食市、肉市、菜市、柴市、旱烟市、席箔市、车市、人(劳工)市、生姜莲菜市、布市、麻市、灯市、牲口市、蛋市等。三条大街两侧的街坊则集聚了资本雄厚的商业店铺。粮食店有三盛合、同义成、林盛和、福林生、长盛和、景信和、培德成、德顺和、永信和、永丰盛、万顺成、福园泰等十二家,其中三盛合等几家大店常年存粮在百石以上,粮食业一直是秦渡镇的主要行业。这里不但有本省客商,且山西、河南、甘肃等外省客商也多有往来。杂货铺有槐盛生、槐成德、晋隆昌、祥泰隆、红万志、裕庆丰、义元成、顺义和、三余德、拾盛德、德泰隆、义兴成、复兴永、永茂恒、永顺泰、吉盛丰、通顺德、永顺和、仁本善、仁德昌、协盛茂、郭明鹤等二十多家。杂货铺主要经营盐、碱、油、酒、纸张、木耳、藕粉等日用杂货,有的还加工点心、南糖(即南式糖果、点心一类。旧时人皆如是呼之)等副食品。大烟土房有永顺生等三大家,且均为民国十五年(1926)开设。中药铺有景明堂、三晨堂、通顺堂、万春堂、半济堂、裕兴堂、德馨堂、复信堂、永顺和、同志成、四箴堂等十二家。酒馆有民乐亭、同乐园、大盛馆、三兴馆等四家。山货土产收购店有秦兴家、逢瑞福、志盛荣、协和家、长发祥、秦生利、同心德、同积福等八九家,主要收购生丝、桐油、清油(食用油)、漆油(制蜡原料)、生漆、核桃、板栗、茶叶、木耳、花椒、麻、纸张、木炭等,这些店铺将山货土产以廉价收购后,批量运往外地或市面零售,也有咸阳、泾阳、三原、西安等地客商来秦渡镇进行贩运。手工业作坊及服务业门面有:麻铺、绱鞋、纸花、染坊、皮房、醋房、烧酒坊及照相、理发、裁缝等十五个行业。镇内西、南、北三条大街几乎全是商业店铺,形成了清式建筑群。客商除当地人外,还有来至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商贾,真可谓“货通天下”。

  秦渡镇农历双日逢集时,街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呼声、喊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杂成一片,沸沸扬扬。若逢农历四月初八、八月初六,秦镇传统古会之日,更具一番热闹景象。卖艺的、杂耍的、相命的、说书的、唱戏的、押宝的、摇会博彩的等各种民间娱乐活动为之助兴。每年“腊八”过后,集贸活动达到高峰,不仅各铺店摊点,日夜繁忙,而且,北门外沣河沙滩上的大肉市场,成百副肉架子连成一片,西门外麦田上的蔬菜市场,摆满各种年菜,赶集者有方圆数十里路的群众,还有外省及邻县的商贩。天天拂晓开市,直到晚上八九点钟还迟迟不散。呈现出一派“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的繁荣景象,是一幅动态的“秦渡上河图”。

  由于古镇人群汇集,又为饮食行业带来了兴旺之机。其品种齐全,花样繁多,风味独特,足使各路客商一饱口福。特别是大米面凉皮,誉满关中,源远流长。民间传说,秦始皇时期,秦渡镇周围有稻田4万余亩,有一年,因灾害,稻米质量差,当地人李十二将大米制成凉皮,作为贡赋,从此以后秦镇人只贡凉皮,不赋粮食。因此,直到今天秦渡镇附近村庄每年正月二十三,家家停产一天,户户蒸凉皮吃,以缅怀凉皮的创始人李十二。目前可考的将秦渡镇大米面凉皮作为商品经营则始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南街尚家,后又有咸丰、同治年间的南街单生安父子,光绪年间西街赵克宽父子及杨志杰父子等户,到解放前仍有北街薛家九户,继操其业。解放后由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限制,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浩劫,使秦渡镇大米面凉皮经营一度绝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米面凉皮经营活动重新复苏,成为全国驰名的地方风味小吃。秦渡镇大米面凉皮由于制作精细,使其晶莹洁白如玉,光滑如脂,调上辣椒油后又红如玛瑙,口感柔韧而筋,后味香浓,可谓色、香、味俱佳,加之便捷、价廉,是工薪族及上市流动人口最实惠的快餐。特别是因其辣味浓厚,刺激性强,“品”凉皮已成为当代男女青年“玩酷”的一种时尚。如今秦渡镇经营大米面凉皮者已达二三百家,在全国若干大城市也占有一席之地,有的大酒店开设了凉皮专柜,市、县一些会议用餐也常常上一道秦镇凉皮,使之进入“大雅之堂”。来秦渡镇及西安不“品”秦镇凉皮已成为旅游者一大“憾事”;秦渡古镇其他的风味小吃曾有姜家的肉浇米饭,杨家的肉炒米饭,朱相公的豆腐脑,余家的豆面糊汤,都颇有名气;大肉臊子面、千层油饼、水煮饼、饦饦馍、炉齿面、白水肉、油茶、大肉辣子疙瘩、搂丝凉粉、甑糕、大枣米汤、葫芦头、醪糟打鸡蛋、香油咸豆、荠菜香油水饺等。这些风味小吃,观之口涎溢流,闻之馥郁幽香,食之可口实惠。

  秦渡古镇的制糖、酿酒也具特色。糖业作坊曾有八家,花色品种有麻糖、芝麻炯锅糖、芝麻拧拧糖、芝麻筒子糖,黑、白糖蛋,粑粑糖,糖稀,灶糖等,既能零食,又能作礼品。尤其是灶糖,每年腊月二十三、四,家家用来祭灶,以过小年,祭毕分给阖家老小。孩子们嚼着黏牙的灶糖时,总会津津有味地唱着“灶爷灶婆吃糖瓜,再过六天过年啦”的童谣,天天掐指倒计时,期盼着大年初一的到来。秦渡镇西街的烧酒坊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由本县涝店龙窝费家五兄弟开的分店。后又与秦镇几家商号合股经营,酒的销量很大,零售日达千斤。自酿的供不应求时,还得运购凤翔的西凤酒或周至燕德元酒店的酒。《户县文史资料》记述:有一年腊月二十四,一天售酒达2400多斤。

  随着商贸经济的发展,古镇的邮政、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也应运而生。早在明正德年间,古邮政驿站被递铺代替以后,官方在秦渡镇设立了秦渡铺,编制铺夫三人,邮路东至西安,西经户县至灰渠头。清光绪年间,“大清邮政”在秦渡镇设立代办机构。民国之初设秦渡邮政局。解放之后该局被政府接收,归省邮局管辖,后改为户县秦镇邮政支局(地址在西街)。民国后期,在关帝庙内成立户县二中,长、户一带学生多来此求学。西医传入户县以后,秦镇街头又相继兴办了六家私人诊所,采用西医治疗疾病。另外还有当铺、钱庄等金融机构。同时还成立了商会(西街),“推选”出了会长。县府还委任了镇长统管镇区日常事务,秦渡镇成为户县东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从而被誉为“户县东大门”。

  秦渡镇虽是一座在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自然集镇,但镇区内的布局是比较合理的。四周高大厚实的城墙用以抗洪,镇内星罗棋布的涝池和外围的城壕可排水防涝。商业铺房顺三条大街的自然走向依次排列,并用石条铺设道路,使之硬化。民房则散居于背街偏巷。河上架桥,方便东西交通。北门外曾有唐天宝年间太监卢广协修的广济桥,后经明万历年间户县知县王九皋重建,为百孔木板桥,长约里许,面宽二丈,行道宽敞,人车安全,可称秦地当时最大的木质结构桥,此桥维持了200年之久,满足了当时沣河东西交通的需要。木桥毁后,清道光年间,长安赵恒斌又在原桥处集资修建石板桥,为使坚固以延寿命,修建时在沙层深处打埋粗木桩,木桩上架石墩两层,石墩上再架石板两排作为桥面,其宽不足1米,桥长200米,共72个桥墩。石桥虽坚固,但因桥面狭窄,来往人摩肩擦臂,很不安全,后又重修。到民国初年,长安闫家渠一富户,为嫁到秦渡镇女儿来回方便,自愿捐石板加宽桥面,成为并排三页石板桥。宽度超过1米。1986年新修的长245.6米,宽12.5米,高9.4米的十二孔钢筋混凝土沣河大桥竣工不久,石板桥被洪水摧毁。今南门外的石板桥尚存,桥面石板上花纹呈梅花状。清澈的“沣水东注”,可供人畜饮用,河堤内外树木成荫。特别是民国后期,镇南门外沣河、河交汇处修筑沣惠渠拦水大坝以后,其坝之南形成数百亩大的平静水面,可供游乐、垂钓,更使古镇风光宜人。所有这些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此,县政协老文史资料员杨志俊先生自拟了“秦镇八景”,并用诗配画加以描述,即“丹阳井在志道观,文王灵台周朝建,城北有个枯骨冢,广济大桥通长安,阴阳河水(水混,沣水清)分明显,南河石桥梅花绽,镇内九楼十三堡,明代疆域是城垣。”令人痛心的是,由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历次“运动”都对古镇有所摧残,先是私营的店铺被关闭,市场被取缔,接着古建筑被当作“四旧”而破毁,南、北、西三条大街的清式店铺建筑群也被拆除得残缺不全,昔日繁荣的商贸集镇濒临消亡。

  古镇复兴

  面对这一历史的误伤,不禁令人对古镇存在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首先,秦渡古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鲜活实在的历史教科书。她的发育、成长、沉浮,历史过程是古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总和的空间反映,从各个侧面向人们展示出某一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状况;同时她作为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用活生生的事实阐释了中国集镇形成的诱因、条件和过程,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中集镇篇章的光辉范例。其次,秦渡古镇的形成空间,具有多种艺术成就。尤其是南、北、西丁字形街道的合宜形成,街区空间样式,表征出形态鲜明、个性突出。并与自然地理相得益彰的协调关系,为当代的规划师、建筑师提供了极为丰富鲜活的专业借鉴资料。为艺术家寻求创作源泉和创作对象提供了极佳的场所。近年来,她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建筑、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他们都肯定保护古镇有一定的价值。有的还协助当地政府对秦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科学的规划方案。其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的《秦渡镇总体规划》,就是我省青年建筑规划专家赵菁女士当年在留学日本之前的一项科研成果,尔后还陪同她的日本导师前来以古镇保护为主题进行民间问卷测验。同时古镇也招徕了一些影视创作者拍摄外景、内景。其中西影拍摄《药王孙思邈》时就以距原药王楼旧址不远的丁字街口赵家的铺面房内为背景,演示当年孙思邈坐堂行医的情景。西安话剧院李志杰创作的《沣水绕过小长安》电视连续剧,就取材于秦渡镇,并在古镇开拍外景。新华社研究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原会长蒋齐生先生(秦渡镇籍)在户县调查农民画时,也在古镇拍摄了很多珍贵的镜头。保留古镇风貌照片资料最多的当数户县文化馆副研究员薛治平先生(秦渡镇籍)。20世纪70年代,户县农民画鼎盛时期(秦渡镇有农民业余美术作者百余名,其中著名农民画家刘志德就是秦镇北街秦三村人),中央美术学院在秦渡镇秦三村开门办学时,师生们常以古镇风貌为题材进行写生创作。华裔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等不少国外旅游者参观秦三村农民画时,也对古镇的建筑摆布,石桥流水,民间工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拍摄了不少珍贵的照片带往世界各地。这些又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秦渡古镇既是西安历史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西安、户县现代旅游的基础资源。因此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两个方面的角度出发,对秦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都是势在必行的千秋大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欣逢清明盛世,秦渡古镇又进入新的复兴时期。秦渡镇历届党委政府将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1983年制定了秦渡镇建设规划初步方案。1984年户县由咸阳地区划归西安市后,秦渡镇成为建制镇,尔后又被确定为西安市卫星城镇。1988年编制了《户县秦渡镇总体规划》,为当时镇区建设协调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指导和依据。1992年,神州大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春潮涌动,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成为各级党政的头等大事。1993年秦渡镇在镇西门外开辟经贸园区,并制定了《秦渡镇经贸园区总体规划》,提出了解决新区建设和古城区保护的具体方案。以其规模适度、定性准确、布局合理、结构清晰,激发了秦渡镇人民的建设热情。促进了建设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古老农村集镇向现代化城镇转化的关键,从而秦渡镇被列为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1年7月根据形势的发展,对秦渡镇建设规划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出了2001-2015年的目标任务。秦渡镇城区规划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将秦渡镇定性为西安市西南域的卫星城镇,户县县域的东大门;西安地区历史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保护的历史名镇;是秦岭山区,平原地区农、林、牧、副及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加工集散中心;是户县东部行政、经济、文化、娱乐服务中心。根据科学的规划原则,近十几年来,秦渡镇人围绕保护古镇整体结构这一中心,从保护丁字街道、扇形轮廓和相对应的铺面建筑、域垣建筑,这些结构元素有机结合入手,保护古镇的历史结构。

  目前,秦渡镇在老城区保护方面已初见成效,丁字形三条大街仍保持原有的走向,原沿街清式建筑的铺面房,因年久而多成危房,加之为一层结构,已不适应人口日益增多的需求,必须重新改造,因此按设计方案要求其保持古色古香的风貌。今有南街的蒲建国家,老西门口的刘义虎家,西街王治和家等十几户已自觉按设计方案改造了沿街门面房。其余大多数户因没有严格的法规制约,拆除原街房后,建起了新式两层或三层楼房。西、北、两条大街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并在地下埋设了给水排水管道,新的排水系统代替了原来不卫生的涝池、城壕露天蓄水。在镇中心新打通了一条宽24米的南北大街。对原杂乱狭窄的十三堡居民住宅区规划成方,条条街道笔直宽敞,逐步进行硬化。大南门修建了仿古式城楼。对已无存的西门、北门城楼和药王楼及残垣断壁的古城墙已列入近期的修复计划。新修并用混凝土硬化了宽阔的环城西路、环城南路。环城北路以西户公路而代之。城东有沣水环绕。对镇内的供电线路全部进行了改造,开通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镇西门外的新区建设也初具规模,新建了邮电通讯大楼,派出所、法庭、工商所、税务所、信用社、国药店、供销社、交管站等也都相继建起了办公楼。镇中心小学(镇西街中段),秦镇初级中学也建起了教学楼、宿办楼。秦渡地段医院建起了门诊楼、住院楼。招商引进的长庆油田涂料厂、西安唐华绣品厂(已转让)、西安长沣机电有限公司、云茂公司、秦星公司,原西安古城三轮车厂、传动机械厂、自来水厂、金港温泉等十多家企业,也建起了高大的厂房和宿办楼,新引进的陕西科技卫校的座座大楼正在拔地而起。新区的现代建筑群既突现了秦渡镇在户县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又与古香古色的老城区相得益彰。

  新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实现了道路黑色化、通讯程控化、用电工网化、环境绿化、美化、园林化。

  清明的政治,和谐的社会,优越的环境,使秦渡镇这座传统商贸集镇再度繁荣。老城区三条大街的门面店铺重新恢复,商业摊点布满街头。同时又在北门外建起了沣京商城,是户县和西安市西南郊区结合部最大的针织、布匹、鞋袜、服装的专业市场,有人将其喻为“康复路”。沣河秦镇大桥西桥头是大米面凉皮饮食一条街,经营者纷纷打出了“百年老店”、“老字号”等招牌吸引食客。其中薛昌利最赶时尚,不仅在西安等大城市办起了多家连锁店,注册了专利,并登录互联网进行经营。镇西门外兴办了建材专业市场,适应了农村方兴未艾的农户重新装修住宅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秦渡镇上市流量日达万余人,节、年旺季近十万之众。

  秦渡古镇正迈向再度繁荣昌盛的历史轮回。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