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中国《哀乐》的由来

  center——纪念刘志丹牺牲70周年

  center刘永昌

  center(陕西教育学院)

  2006年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志丹牺牲70周年。刘志丹领导红军闹革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伟大贡献,被毛泽东称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值得注意的是,出身于陕北的刘志丹也影响了西北革命老区的民歌发展。以歌颂刘志丹闹革命为代表的陕北革命民歌,不仅为当时宣传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有一首人们非常熟悉的,专门用于追思和哀悼的经典乐曲——《哀乐》,最初就是为公祭刘志丹而写的,后来被改编为管乐曲,即我国著名的《哀乐》,并一直被沿用至今。那么,《哀乐》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回顾历史去追根溯源。

  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闹革命的影响,陕北民歌开始以宣传革命、期盼新生活,以及歌颂党和领袖为主要题材、内容,在艺术风格上由原来的充满哀怨悲愁之情,变为充满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加上受延安“鲁艺”尤其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民间音乐中的革命歌曲被大量的挖掘、编创和广泛的传播。其中赞颂、歌唱和怀念刘志丹的音乐层出不穷,据统计有近百首民歌,如《刘志丹》、《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改编的合唱如《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马可创作于解放初期的管弦乐《陕北组曲》;马可、张鲁、刘炽、关鹤童、安波集体创作,安波填词的《公祭刘志丹》(即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的《哀乐》)等。歌唱刘志丹的音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典范,传唱全国、经久不衰。其中有一首曲子人们至今既熟悉又陌生,就是被广泛应用于丧礼或追悼亡灵、寄托哀思的《哀乐》。

  中国的《哀乐》是一首十分出色的礼仪曲目,是中国标准治丧乐曲,而且已普及到人民群众当中,成为人们为失去亲友送别时的礼仪乐曲。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充满了哀伤之情,深受人们喜爱。有人说,中国的《哀乐》可与贝多芬的《悲怆》、柴可夫斯基的《悲怆》、莫扎特的《安魂曲》相媲美,堪称华夏礼仪音乐之典范。但是近来有人用《悲怆》或者《梁祝》来进行哀悼活动,甚至说中国的《哀乐》要被取代了,这种说法实为不妥。从音乐内容、情感和音乐创作的背景理解,两首《悲怆》都出自音乐巨匠之手,因此更多的成分是描写音乐家对现实生活、人生命运和个人情感的叹息、思索。虽有悲伤之情,但更有激烈的带有戏剧性的内心矛盾冲突;而《梁祝》则是写爱情的。中国《哀乐》的音乐素材是出自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陕北民间音乐,经过音乐家们精心挑选,然后填词、编创、润色而成,是专门用于追思和悼念活动的。音乐所表达的是对亡灵充满伤感、哀思和怀念之情。并且曲调平缓低沉、庄严肃穆、催人泪下。故而,中国《哀乐》是劳动人民和音乐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之典范,更适合用于悼念与追思,绝不可能轻易被取代。

  说起《哀乐》的来历,恐怕是鲜为人知的了。“刘志丹等同志创建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在革命最为危急的关头,为中共中央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以及北上抗日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功绩永载史册。为纪念刘志丹,1943年,党中央决定为刘志丹移灵并进行公祭大会,委派“鲁艺”创作小组专门创作了这首《哀乐》。据大量史料记载,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鲁艺”小组北去绥德、米脂、佳县一带慰问演出和采集、整理、研究、加工民间音乐。他们曾专访米脂的一位著名吹奏艺人常峁儿。据张鲁在他的《峥嵘岁月的歌——忆“鱼艺”河防将士访问团》一文记载:“尤其让我们动情的是那首丧礼用乐曲,常峁儿最初吹这首曲子时,并没有说明它的曲牌名,当他突然吹出这如泣如诉的乐曲时,我们几乎都要掉眼泪了,于是记下了这首乐曲的谱子,这便是全国通用的《哀乐》。”此文还记载:“1943年春,按照刘志丹同志家乡人民的要求,党中央决定将志丹同志的灵柩从瓦窑堡移回陕北志丹县。志丹陵园建成时要选一首祭奠英灵的曲子。‘鲁艺’艺术系的教员向隅同志找到这首曲谱,让我和李焕之、刘炽、关鹤童共同讨论看能不能用于志丹的移灵。我和关鹤童曾经亲耳听过常峁儿吹奏的这首乐曲,当然没有意见,并向大家介绍了收集这首曲子的经过,于是决定一个音符也不改完全照用。为了加强演奏效果,刘炽同志建议在乐曲结尾处增加一个fa音,经过大家反复推敲,后来并没有采用刘炽的建议,仍用结尾。”文章也描述了“鲁艺”乐队为移灵演奏的详细经过和感人场面。文章还说:“当志丹灵柩由山上迁移到志丹陵时,这首《哀乐》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哀乐》也由此成了中国人民悼念故去领导的专用乐曲。”

  据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资料记载:1943年春陵园竣工后,受党中央委托,成立了由马可、安波、刘炽、张鲁、关鹤童等五名音乐工作者组成的哀乐创作小组,迅速创作一首葬礼乐曲,用于刘志丹的灵柩迁移和即将举行的公祭大会。他们根据当时广泛流传于晋陕一带的民间送葬曲子以及人们熟悉的《绣荷包》、《珍珠倒卷帘》等民歌和民间曲牌加以改编、创作。为适应迎灵的悲伤气氛和缓慢前进的步伐,乐曲的演奏速度比原来的民歌慢了许多。“1943年,在陕北人民公祭刘志丹的大会上,首次由八路军军乐队、‘鲁艺’乐队与民间乐队合奏了这首凄楚动人的管乐曲,并由安波为此曲填词并唱奏了这支歌,歌名为《公祭刘志丹》。刘志丹成为本曲最先追思的故人。这支乐曲后来多次被用于葬礼,渐渐流传定型。建国后,新中国第一任中国军乐团团长罗浪为了国家礼仪的需要将此曲进行了再创作,配置了和声,成为我国现在通行的标准哀乐,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据报载:“哀乐是专用于丧礼或追悼的一种悲哀的乐曲。现今世界各国通行的哀乐不一。那么中国现行的《哀乐》又源自何处呢?1943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刘志丹的灵柩移葬于他的故乡保安县(今陕西省志丹县),在陕北人民公祭刘志丹的大会上,首次由安波以此曲填词并演唱了这支乐曲,由‘鲁艺’乐队演奏,歌名为《公祭刘志丹》。建国后,新中国第一任中国军乐团团长罗浪为了国家礼仪的需要将此曲配置了和声,这样,这支哀乐就被沿用下来。它节奏低沉缓慢,以此表现悲哀的气氛。”

  由安波填词的歌曲《公祭刘志丹》歌词与乐谱在许多史料和音乐刊物被记载、刊登、引用。2003年纪念刘志丹百年诞辰,西安音乐学院陈代霖教授根据由安波填词的歌曲《公祭刘志丹》,编创了合唱《公祭刘志丹》,并首演于西安音乐学院。此外还有许多资料记载,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可见,《哀乐》来源于陕北民间音乐素材,最初是为公祭刘志丹而作,后来被改编为管乐合奏曲,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