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规范官礼

3.1“明明王轨,制为九秩。君执常道,臣有定职。各有攸司,非用不慝。”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注重“明贵贱,辨等列”,为此不但君臣之间各有定礼,用鼎、列爵各有不同;任官、上任各有礼仪,甚至官员之间见面也各遵不同的礼仪。在此略作概述。

历代统治者在官礼方面最重视的莫过于君臣之礼。贾谊明确地说,君臣上下等级的形成,“非天之所为”,“乃是人之所设也”,以此而“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为臣者要有人臣之礼。这些礼仪在《礼记·曲礼》与武则天撰写的《臣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为人臣者如奉君命出使,要急君之事,立即上路,不得在家留宿。国君派人来向人臣宣命,人臣要出门迎拜,表示屈辱君命,诚惶诚恐之意。使者返回时,又必拜送至门外。如果要派人到国君那里去,必须穿戴朝服,表示恭敬严肃;使者返回时,要走下堂来听取君命。后来这些礼仪就演化成了一套跪拜接旨的程序。

其次,《礼记·曲礼》还称:“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也就是说做人臣的不能明言其君恶而有损国君的形象。谏分五种:讽谏、顺谏、直谏、争谏、赣谏,以讽谏为上,赣谏为下。也就是说,人臣对国君尽量要和风细雨好言相劝,避免争执和哭谏,特别要避免用那种生以身谏,死以尸谏的极端方法,因此如三谏不从,就应离去。离去时,在越过国境后,要设坛位,面朝故国而哭。因为臣之无君,好比人无天,背离父母之邦,桑梓之地,要向国而哭,以丧礼自处,冠带衣裳要纯素,撤去彩色的锦缎做的边缘。讲话不能说自己无罪,以避免张扬君主邪恶的嫌疑。三个月之内不得接近妇人。不得携带祭器越出国境,因为祭器是用君禄所造,而且无德而出,再滥用其器,有辱尊亲;同时,留下祭器也表示希望能够回来,将来再用。离开国家的大夫还要等待君命三年。三年内,如国君给他送去一个玉环,他就能回国;如给他送去玦,即有一个缺口的环,就得离境远去。

再次,为臣之礼,还有如“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等规定,不是三世行医,是不能请来给君主看病的。君主的饮食,臣也要先尝,以防有毒。除了这些细枝末节外,《孝经》所说的“事君则忠”的“忠”,是人臣之礼的基本内容。这就要“善则称君,过则称己”。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礼记》的基础上,采择汉代刘向“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的学说,将为人臣子的人划分为六类正臣,六类邪臣,体现了一个封建君主对臣下的期望。现将所谓六正臣、六邪臣的行为归纳如下:

首先,所谓的六正臣是:

第一,当事变还处在萌芽状态,酝酿之中时,就能独具慧眼,看出存亡得失的要害,采取措施将事变平息在未然之前,使君主能超然立于不败之地,社稷绵延久长,天下人都称赞人主之孝。这样第一等的正臣,是“圣臣”。

第二,能胸怀一片忠纯之心,进善言,讲道理,劝勉君主行礼仪,为君主策划长治久安之策,促成美政,匡救错误,有了政绩,归功于君主,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劳。这样的正臣是“大臣”。

第三,不论职务地位高低,都要早起晚睡,兢兢业业,进举贤良,不懈不怠。并能用尧舜禹汤等明君的事迹,激励君主,使国家安定,人民受益。这样第三等的正臣,是“忠臣”。

第四,看出事情成败的端倪,尽早设法预防和补救,挽狂澜于既倒。堵塞离间挑拨,杜绝为患根源,转祸为福,使君主终能高枕无忧。这样第四等的正臣,是“智臣”。

第五,昏君乱国之时,绝不谄谀屈从,要敢冒犯龙颜,面陈君主过失,纵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辞。能够以一己之身换来国家的安定,九死不回。这样第五等的正臣,是“直臣”。

第六,奉公守法,忠于职守。不争官禄,谦让赏赐,馈赠赂遗的礼物,一概拒受。衣服整齐,饮食节俭。这样第六等的正臣,是“贞臣”。

其次,所谓的六“邪臣”是:

第一,尸位素餐,贪图爵禄,蝇营狗苟,心于家私,不办公事。虽有智能,不愿出力,君主苦于没有善论良策,也不肯尽己所能提出建议。而只醉心于饱食终日,随波逐流,左右观望,希旨取容。这第一类的邪臣,是徒有其名备员而已的“具臣”。

第二,只知随声附和君主的言行,私下投其所好,想方设法使君主耳目欢娱,并同君主一起寻欢作乐,不顾后患。这第二类的邪臣,是奉迎拍马阿谀奉承的“谀臣”。

第三,为人心术不正却外貌恭谨,巧言令色又嫉贤害能。对自己想荐用的人,就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对自己想黜退的人,就只说缺点不说优点,结果使君主用人不当,赏罚不明,号令不行。这第三类的邪臣,是内慢外恭居心叵测的“奸臣”。

第四,善于文过饰非,诡辞强辩,既离间了骨肉亲情,又扰乱了朝纲。这第四类邪臣,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谗臣”。

第五,擅权专政,把持国事。结党营私,聚敛财富,矫挟主命,作威作福。这第五类邪臣,是窃国的“贼臣”。

第六,引诱君主干邪僻之事,使君主陷于不义。勾结朋党,包围君主,使之浑浑噩噩,迷惘昏聩。自己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助纣为虐,终使君主恶名远扬。这第六类邪臣,是“亡国之臣”。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武则天之所以要把大臣划分为六邪六正,是想说明,君臣之间能否以礼相待,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和君臣自身的荣辱祸福,所以要严格礼仪规范,尽力协调君臣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巩固皇家的统治。

3.2 为了使作为皇帝统治工具的官吏们对皇帝感恩戴德,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还制定了一套任官仪式。如《周礼》记载,先秦时用九命之法任用官吏,西汉时天子通过“赞礼授印”的仪式任命官吏。《汉旧仪》:“(天子)拜御史大夫为丞相,左右前后将军赞,五官中郎将授印绶;拜左右前后将军为御史大夫,中二千石赞,左右中郎将授印绶;拜中二千石,中郎将赞,御史中丞授印绶。”东汉的拜官仪式,大致与西汉相同,《后汉书·礼仪志》:“拜诸侯王、公之仪,百官会位定,谒者引光禄勋前,谒者引当拜者前,当坐伏殿下,光禄勋前一拜,举手曰:‘制诏其以某为某。’读策书毕,谒者称臣某再拜。尚书郎以玺印绶付侍御史。侍御史前,东面立,授玺印绶。王公再拜顿首三。赞谒者曰:‘某王臣某新封,某公某初除,谢。’中谒者报谨谢。赞者立曰:‘皇帝为公兴。’重坐,受策者拜谢,起就位。供赐礼毕,罢。”拜是天子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凡是皇帝首次任命某人为某官,或某人被免官后再任命为某官都叫做拜。从上述记载可知,西汉皇帝任命御史大夫为丞相时,要让前后左右将军担任赞礼人,负责主持仪式,五官中郎将要代表皇帝把象征着权力与威仪的丞相印和绶授给被任命人;皇帝任命原来担任左右或前后将军的人做御史大夫时,中二千石的官员担任赞礼人,负责主持仪式,左中郎将或右中郎将代表皇帝把御史大夫的官印和绶带授给被任命人;如皇帝任命某人为中二千石的某官职,由中郎将担任赞礼人,主持仪式,御史中丞代表皇帝把中郎将的官印和绶带授给被任命人。东汉皇帝任命官吏的礼仪与西汉大致相同,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是任命王、公的礼仪。按《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皇帝任命诸侯王与公时,百官届时都要参加典礼,待参加典礼的官员各就各位后,负责导引的谒者要把负责代皇帝宣读任命诏书的光禄勋和被任命者分别引导到各自的位置,被任命者要在殿下指定的位置俯身坐下。待一切参与典礼的职事人员都准备停当,皇帝也升坐御座后,光禄勋要向前走一步向皇帝行一拜礼,然后举起一只手,宣读诏书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下诏书任命某人为某官。皇帝说,我奉天承运,沿袭过去明君的成法,任命你做某官,辅佐我治理天下。希望你能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帮助我宣明教化,协调好各种关系,处理好各种政务,成为国家的栋梁,切不可玩忽职守,逆天行事……待光禄勋宣读完诏书后,谒者高喊臣某行两拜礼,被任命者行两拜礼,谢主隆恩。然后由尚书郎把象征权力和威仪的大印、绶带授给侍御史,侍御史上前走到被任命者面前,面向东站立,把印绶授给被任命人。被任命的王公行拜礼、顿首礼谢恩。负责主持仪式的谒者高喊:某王臣某新被封王,某公某人新被封公,谢恩。被任命者谢主隆恩后,中谒者传报说被封者谢主隆恩。负责主持仪式的谒者站着高喊:皇帝起立对谢恩者还礼。皇帝站起来表示对王公的谢恩承情,然后再坐下。皇帝坐下后,受任命者再次向皇帝行拜礼,感谢皇帝对自己的礼遇,然后站起来,回到为他准备好的座位上。然后供奉皇帝赐封给的礼物,礼仪结束,参加典礼者各按次序退出。此后历代虽各有沿革增损,但主要内容并无太大的变化。

3.3 与此相对应,历代还形成了一套官员上任礼仪。尽管各代不尽相同,但主要内容也不外乎以下四项。

第一,谢恩。三、四品以上的高级官员多数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因此他们上任前要向皇帝谢恩。以此来向皇帝表示感谢、忠孝之情,并听取有关指示。同时还要向推荐、保举自己的官员直接或间接的表示谢意。明清时,为了使官员只孝忠、感恩于皇上,朝廷对荐举人一般都要保密,因此这一礼仪就逐渐减省、消亡了。与此相对应,一些中下级官员在赴任前也要到任命自己的官衙感谢皇恩浩荡,并听取有关指示。

第二,接受同僚庆贺。升官、发财一直是中国人生命历程中的两大喜事,而官场中的关系网又是升官、发财的基础与阶梯,因此无论高中低官员升迁,按惯例同僚都要为他饯行以示庆贺,以便将来互相提携。

第三,赴任机构迎接,属员。中国传统礼仪,凡新官上任,所属机构都要举行盛大的迎接仪式,为新官“接风洗尘”,而属员都要参见新官,以示服从、合作。如宋代宰相上任,出文德殿便门至西廊,堂后官、两省杂事就要立即迎接并参见,到中书省便门时,两省官员就要按班站立迎接。待宰相升都堂后,官员们就要与送宰相上任的官员行对揖礼,而宰相也要走下都堂的台阶与送行官员对拜行礼,然后分东西入座,坐定后才开始办公。清代的都督、巡抚等封疆大吏上任,地方属官都要在官衙所在地的城郊迎接,然后护送,簇拥新官上任,举行欢迎、庆贺仪式。入署后,各位官员都要轮流参见,听取新任长官的指示。

第四,增加特权与荣耀。凡由皇帝亲自任命的高级官员成为大臣,一旦要到新机构上任,就会享受到与其政治地位相适应的各种特权,如增加俸禄、荫子孙、朝廷赏赐各种礼品等等;与此同时,各种能使其身份、门第得到荣耀的礼仪也不断举行,如给其祖宗、妻子封赏,皇帝赐字赐匾,扩建宗庙祠堂等。与此相适应,中低级官员上任也要受到一些特殊的恩赏。因此,传统的中国人都认为做官可以光宗耀祖,光崇门楣。

3.4 与此同时,为了使官员之间的礼仪关系规范化,历代都对不同类别的官员在不同地方的见面仪式有所规定。一般来说,越往古代,礼仪越是简单,等到明清时,礼仪已经较为烦琐,这同时也表明,明清时已经把历代礼仪的基本内容概括无余,因此在此以明清为例,对中国古代官员的见面礼分类作一概述。

第一,文职属官见长官礼。历代级别不同的属官见长官虽各有各具特色的礼仪,但其内容是大致相同的,这些内容主要有:

(1)如属官初次参见长官,应事先递呈文件,注明姓名、官衔、履历,请求接见。待约好时间后,在规定的时间要穿戴公服,在官府大门外下轿,等候长官召见。

(2)参见者如果是司道、知府等中高级官员,长官在其行揖礼后,一般要请他坐下。通常是长官正坐,属官面向西坐,并接受送来的茶。知府以下官员参见长官,长官多数情况下不迎送,参见者作揖行礼,长官也不答揖。至于佐杂官进见,还要向长官行一跪三叩礼,不揖坐。

(3)如果是知府、直隶州知州参见司道一类长官,长官应迎送于屏门外,会见时,属官面向西坐,长官面向东北坐。州县佐辅官员参见司道长官,长官不迎送。佐杂官吏参见州、县长,应行一跪三叩礼。总之,属官与长官官品悬殊越大,他所行的礼就越恭谨。如果参见者与接见者官品接近,长官回敬的礼也就比较周全。

第二,王公途中相遇礼。历代规定虽有一定出入,但一般来说,凡是亲王出行,郡王要让道,并请仪仗、卫队引退、回避,让出正道,自己在道旁行走,而镇国公以下的高级王公应勒马鞠躬,站立在道旁,等候亲王通过。自额附、一品以下的官员都要下马,等候亲王通过。郡王出行,下级王公、官员相遇也应如此。清政府还规定:凡贝勒出行,贝子、镇国公、固伦额附、和硕公主额附让道旁行,辅国公、镇国将军、公侯、伯、内大臣、都统、尚书勒马站立在道旁等候通过,佐领以下的官吏都下马。以此类推,镇国公、辅国公等王公出行,有关礼仪也依次降格。

第三,京官相见礼,即在京官员见面时行的礼仪。一般而言,同级官员在路途中相遇,行问安礼就可以了,如果遇到尊长,则需按“文职属官见长官礼”,“王公途中相遇礼”而动。在京同级官员互相拜访时,宾客来到大门前,主人应在大门内迎接,行视揖礼,让宾客进入大门。庭内如有台阶,让客人先登,并按宾西主东循序而上。到大厅时,让客人先进大门,面向北行拜礼。然后,主人请来宾面向西坐到正位上,宾客应谦让推辞,主人反复恳请,宾客才入座。主人面向东侧身而坐。待宾客入座后,上茶,来宾行揖礼,主人答揖,双方饮茶。告辞时,相互行揖礼。宾客走下台阶,主人送至大门,再次行揖礼。宾客请主人回房,主人坚决推辞,等来宾上轿或上马后,主人才回房。如果来客官品、辈分较主人低,则所行礼仪要依次递减。

第四,地方文武官员相见礼。地方官员在行走途中相遇,如官爵相当,行普通礼,如官爵不同,地位较低者应让道旁行,或下马行礼。同级官员互相拜访,宾客到达官署,应派员吏通报,从中门进入,到外堂房檐下下轿、下马,主人在房檐前迎接,行揖礼,请客人进房。进入厅堂后,主客双方要行互拜礼。然后像京官相见时一样正坐、就位、进茶、告辞。地方下级文官见长官,按文职属官见长官礼仪行礼。地方武职官员见长官,视具体情况互有差异。清代规定,提督见总督,入中门,到仪门前下马,登上大堂行三揖礼。总督正坐,提督侧坐,迎送不出堂檐。如提督享有世袭职务,进入厅堂后,总督面向西坐,提督面向东坐,告辞时,总督要送到堂檐下,并等提督上马后才能回到大堂。总兵见总督,要在仪门外下马,坐则侍坐,总督迎送都到台阶为止。其他各级武官相见时的礼仪,按品位高低依次递减。满汉军官相见,将军、副都统与总督、巡抚按平级行礼,司道以下见将军如见总督一样行礼,见副都统如同见总兵一样行礼。

3.5 此外大臣拜见皇帝时要举行一定的礼仪,皇帝下诏书时臣下也要举行一定的礼仪。因朝见礼仪在朝仪中已详述,在此就略而不述。而只对拜诏,拜折的礼仪作一概述。

“诏”,指皇帝下达的命令与法令。《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皇帝发布命令时,不但要在朝堂举行颁布诏书的颁诏仪式,而且各地官员在诏书到达时都要举行一定的拜诏仪式。一般来说历代的拜诏仪式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还是一致的。这些仪式大致是:

凡是皇帝的诏书到达的这一天,各地方长官都要早早起床,命令差役们洒扫门庭,准备旗帜、音乐、彩车(或轿)、香案等。然后率领幕僚、属官、从吏等人员到数里以外去迎接下诏书的使者。当使者到达时,接诏官员都要跪拜行礼。如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就规定:诏书到来时,各官府要准备好龙亭、旗帜、仪仗到郊外接诏。届时,朝廷的使者下马,把诏书放置到龙亭内。然后使者面向南,地方官面向北行礼。此后以鼓乐开道,朝廷使者在前骑马而行,地方长官及其属下随行。到达公署后,所有的官员按等级排队站立,把放有诏书的龙亭抬到庭院中,朝廷使者面向东站立,地方长官面向北站立对龙亭行礼。行完礼后,使者取出诏书交给展读官。所有的官吏都在各自的位置上跪下,听展读官宣读诏书。展读官大声宣读完诏书后,把诏书送还给使者。使者把诏书重新放在龙亭内,接着所有的官员都跪着对诏书行叩头礼。然后地方长官命令书吏把诏书的内容抄写到黄纸上,颁发给下属的各府、州、县、卫官府。诏书所经过的地方,凡是五里以内的府、州、县、卫的官吏,都要出城门迎接、送走诏书。

3.6 除此之外,在一些朝代,有些不在京师的高级军政官员,还可以通过特使直接向皇帝上奏折。奏折经皇帝亲自批复后,一般还要直接发还或由皇帝下诏给上奏折者。这些人因本人不能亲自上殿向皇帝上奏折,但他们的奏折又是直接给皇帝的,所以对奏折十分看重,因此对发给皇帝的奏折,或经皇帝批复过发还的奏折都向对待诏书一样,要行拜奏折礼仪。如清朝从康熙皇帝时开始,就给总督、巡抚等高级地方官僚发有专门的折匣,凡遇有重要情况,就可由官僚本人书写奏折,装入折匣中,派专人快马送往京师,直达皇宫,由皇帝亲自开匣,阅看奏折,批答指示,然后将奏折、谕旨放入匣中,封缄严密,发还督抚。地方官在发送奏折前,一定要先拜折,也就是对着折匣行礼,以示敬重。届时,官衙或帅府内要敲三梆,写折官员走出大堂,属官、属吏站班,步兵排队,辕门外鸣放礼炮三声,鼓楼上奏乐,大堂各处焚香,把折匣供奉在几案之上,地方官向折匣行三跪九叩大礼。行完礼后,把折匣捧下,放入密折。密封好后交给专使,专使把折匣高举在头顶上,快步跑出大堂,辕门外鸣炮相送。皇帝批复后的奏折或谕旨,由专使带回时,上奏官员像拜诏书一样,要行同样的礼仪迎拜。

由上述记载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君”是最“尊贵”的。他不但可以随意任命、处罚、赏赐各级官员,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等级规范使官员们高低尊卑贵贱各有等差,使他们像进入大殿的台阶一样,一层层、一阶阶地忠实而严密地拱卫着自己的“至尊”地位。为了维护这种“至尊”地位,历朝历代的人君们不但设立了严密的君臣礼仪规范,使“尊君”、“隆主”成为治国的头等大事,而且还对官员之间的交际往来设立了一定的礼仪规范,使尊尊、卑卑各有等差,不得逾越。这样一来,就使得官员们在住宅、服饰、车马、仪仗甚至应对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所循。官员们要想获得尊崇荣华,就需要竭尽才智,极力巴结上官,就必须要对皇帝尽忠尽孝。因此官员们不但在觐见皇帝时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而且在皇帝的“诏书”到达时也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以示对皇帝的命令不折不扣地忠实执行。这样一来,又使历代的皇帝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礼”对维护自己的统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隆礼尊君”视为治国平天下的头等大事来看待,因而使中国传统社会的礼仪层层相因,代代相传,统治者常常以中华礼仪大邦之君而自居,以此号令天下,夸耀于世界。直到一八四〇年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中国的国门时,中国的统治者们还茫然不知,如此“天朝上国”为何竟然受辱于区区“蛮夷小邦”。直到割地赔款之时,还打肿脸充胖子地说是什么“赏赐”给“蛮夷小邦”礼物,以此来从礼仪上维护其“至尊无上”的天之骄子的地位。礼仪对于中国社会,对于中国的政治秩序与人伦关系的维系与桎梏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何在当代将礼仪文化与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其化腐朽为神奇,也值得我们不断探讨,不断努力深化。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