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枫糖去吧!
文章来源: DUMARTINI2008-04-07 09:27:57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是初春的一天早上,当静寂的原野还在残雪覆盖下慵懒,
两位老人已乘兴驾车上山,来到加拿大魁省东部著名的枫糖屋“树林下的枫园”。
 



“树林下的枫园”全年开放,
但每年三四月最热闹,来晚了停车位都难求
所以要赶早。。。




先介绍一下枫糖( Maple Syrup) :
是用枫树的原汁
熬煮过以后蒸发凝炼而成的一种浓稠糖浆,
颜色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琥珀色,同蜂蜜相似。
现在市场出售的优等枫糖不含任何人工色素或添加物,
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上山尝枫糖,这是每年三四月间蒙城人倾巢出游的方向。




难道忘了漫长的冬季和纷飞的雪,牛羊悠闲地四处逛?
其实残雪尚余,黄土地还没返青。。。
只好用PS后期处理了一下
给眼前的景物平添一种春绿
(原来如此)





蓝天中是白云飘飘吗?
仔细瞧瞧:
不对,原来是南归的鸟!
如此壮观地飞回自己家乡,
就象去佛罗里达过冬的加拿大老人们。。。




炼糖的林子和枫糖小屋我们来了。。。
看袅袅升起的白色烟雾,让我们品尝淡淡糖香!

根据资料,加拿大的十几个枫叶树种几乎都产糖浆,
其中又以糖枫和黑枫产量最高,其实枫树糖浆十分珍贵
一颗枫树平均每年只能生产1公升的纯枫树糖浆。
枫树浆(Sap)是从树龄40年以上的枫树中采集的液汁,
平均40公升的枫树浆才能提炼出1公升的枫树糖浆,
因此,纯正枫树糖浆产量十分有限。
大概这儿糖枫树比较多吧,才能盛产世界独特质优味美的枫糖
魁北克的产品占全加拿大枫糖产量的百分之九十!



早在 300 多年前,英法移民踏上加拿大土地时候,
发现印第安人、因纽特土著人就能以原始的手段采集枫汁,
他们用烧烫的石块蒸发水份,提炼出称之为“ Sinzibukwud ”的枫糖。
早期的制作工艺落后,只能靠支几口大锅在柴火上熬制。



采集枫汁: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树上用刀砍切一斜口,
让流出的树汁顺着木插片滴到桦树皮制成的容器里。
后来发展到在树干上钉进一个金属汁嘴,
使流出的鲜汁滴进挂扣其上的铁皮桶。
主人穿行枫林定时到每棵树收集起来,
再人担马拉地运回作坊。




枫汁不是无节制采集的,既要保证产量又不能影响枫树本身的生长,
只有离地 1.3 米处树径达到 25 厘米的健康成树才可取汁。
每棵树依其树龄和直径只钻 1 到 4 个孔取汁,
一棵 40-200 龄的枫树平均每年可采 10 加仑汁。



随着科技进步,今天的枫林丛中已组成一个庞大的采集网。
成千上万株树体中滴流出来的枫汁可以通过网络汇流到粗大的总管,
由真空泵吸入到加工中心的总储汁罐,
再将其直接连接到用木柴、油或天然气作燃料的不锈钢电子温控浓缩蒸发槽。
优化了工作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去的这家枫糖屋,每次可以接待750名顾客,
早已不再是当年设备简陋的炼糖小屋了,
算不算乡野环境里的超级娱乐场所?




餐厅里人头济济,自助餐极为丰盛,
光甜食就有十四道。。。(可惜片子没拍好)
吃过枫糖餐,还能坐马车遛个弯。





想不到这一门古老的枫糖制作业,
已经演化成一种文化和一种传统的代表。




就连驾车老汉介绍起八岁大的两匹高头黑马,
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哪。。。。






坐马车的孩子们,幸福地享受初春的阳光。。。
枫糖屋是学校和父母安排孩子学习历史,
了解文化及增长知识的好去处。




谢谢妈妈的精心呵护!
小女孩是第一次来枫糖屋吧,
她羞怯和依档难凵袢萌硕嗝锤卸?!!?br />

---------------------------------------------




回家路上这老人在想什么---



看看!冰球迷并不只是我一个!
停车场里到处可见飘扬的CANADIEN队旗
呵呵

红枫-白雪-冰球队
只需用一个镜头来勾画
这就是我们生活了十多年的第二故乡
朴实平和的加拿大,留给我们
一对中国老人的美好印象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