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包子,饺子,和馒头
文章来源: 新林院2024-03-29 14:31:44

中国的包子和饺子就不用说了。过去最普遍的馅是猪肉白菜加葱姜。小时候,我家还做过素菜饺子,用炒好的鸡蛋和木耳当馅。只偶尔吃过几次,但印象很深。现代汉语里,馒头没有馅。

饺子从中国东渡到日本,仍然叫饺子(gyōza)。不过现在它会出现在日本餐馆的菜单上,成为一道日本菜。见下图。

包子往北,传到蒙古,还叫包子(Buuz)。见下图。

看来日本多水,更青睐饺子。而蒙古干旱,找水煮饺子可能不太方便,蒸包子更适宜。

 

其实在中国古代汉语,包子被称为“馒头”。看《水浒传》里孙二娘介绍她的人肉包子店:

“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人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注意:是包馒头,而不是包包子。《水浒传》写的虽然是宋朝的故事,但写于700年前的明朝,所以,可以推测,直到明朝,“馒头”是有馅的,相当于现代的包子。从明朝到现代,汉语又进化,馒头变成了没馅的面食。

元朝时代的蒙古军队把有馅的“馒头”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现在朝鲜语还把这种有馅的面食叫“馒头”(Mandu)。大概后来现代汉语又渗入朝鲜半岛,朝鲜“馒头”下面又分为两类:饺子(gyoja) 和包子(poja)。看这张图的发音,应该是“蒸馒头”(Jjin-mandu)吧?要是放在中国,应该是蒸馄饨。你要是在 Costco 看见韩国进口的 Mandu,得仔细看看里面,多半不是馒头,而是包子或饺子。见下图。


 

同一时代的蒙古军队还西征到欧洲,同时把有馅的“馒头”沿路传给了中亚讲突厥语国家的当地人,从乌兹别克一直到土耳其,以致当地人都管它叫馒头。甚至更西,一直到高加索山区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下面是乌兹别克的 Manti。

下面是格鲁吉亚的 Khinkali。虽然世界各国的格鲁吉亚餐馆都把它当作一道格鲁吉亚传统菜,可是它在我尝过的包子类里不算太好吃的。首先,个子太大,皮也厚。顶上有一个大大的面疙瘩。当地人的吃法是:用手拿住顶上那个面疙瘩,把包子倒过来,第一口咬开底部的皮,先喝里面的汁,再吃包子。据说顶上那个面疙瘩就不吃了。有点浪费。

再往北,就成了俄罗斯的 Pelmeni。要蘸酸奶油。见下图。

再往西,就成了波兰的Pierogi。它的馅经常是土豆泥加奶制品,不太适合我的口味。见下图。

再往南,就是意大利的 Ravioli。蒙古军队从没打到过意大利,所以它们肯定不是蒙古军队带去的。但是,会不会是马可 波罗带去的呢?马可●波罗是威尼斯商人,死于公元 1324 年。Ravioli 在意大利最早于公元 1350 年左右出现在威尼斯。从时间顺序来看,马可●波罗把中国的饺子传到意大利成为 Ravioli 这个解释似乎很可能成立。再从地域的角度看,这种类似饺子的食物只出现在意大利,像一座“飞来峰”,而没有出现在邻近的法国,瑞士,奥地利,使这个解释的可能性更大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