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淀
文章来源: 帕格尼尼2019-02-18 12:38:47

小时候很少进城,家里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都在海淀解决。走路去的时候就从北大南校门前过,到了海淀百货商店,前门进后门出就是老虎洞。老虎洞是海淀镇的一条主要街道,很窄,称为胡同更合适,但街面上有几家重要的店铺。除了海淀百货商店,还有广茂茶庄,记得常到那儿买茶。不知为什么那个时候买茶要用工业券,有人说是因为国家印的票券已经太多了,不能再印茶票了。印的工业券太多,没东西可买,就用来买茶叶了。老虎洞还有一家澡堂,门脸还挺气派,还要上几步高台阶,冬天不能在家里洗澡的时候就到那儿洗澡,有淋浴,也有盆塘,方圆多少里独此一家。

老虎洞东头叫军机处,骑车去海淀多半从军机处胡同拐进去。老虎洞的西头就是海淀镇的中心西大街,和老虎洞交接处有一家菜市场,每逢过年过节,就在这儿排队买鱼肉花生什么。菜市场的对面有一家副食店,记得三年困难刚结束,我还上初中,看到那家副食店卖苹果。据说苏联的债已经还完了,多余物资拿出来内销,苹果箱子上还印着“CCCP”的字样。排了半个小时队,花了两毛钱买了一个苹果。三年没吃苹果了,一口咬下去,舌头上的味蕾好像触电一般,满嘴口水顺着嘴边流到苹果上。

每次去海淀必定要到新华书店去。当年北京最有名的新华书店是王府井新华书店,其次就是海淀、五道口、西四、西单新华书店。海淀新华书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北大旁边,一到周末书店里会聚集一帮大学生和教授学者,学术气氛很浓。五道口书店更是如此,邻近清华和八大学院,还有一家内部外文书店。我在海淀新华书店买了不少儿童读物,记得买的最厚的一本书叫《平克顿历险记》。一到过年书店四周墙上挂满年画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走过来,走过去,看个够。

新华书店旁边是一家无线电修理铺。有一次家里的收音机坏了,父亲带着我到修理铺,修收音机的师傅看了看,说有一根线脱落了,焊一下就好了。只用了几分钟就修好了,修理费一块钱。当时一块钱对我来说是一大笔钱,从修理铺出来后我问父亲怎么那么贵。父亲说,别看好像那么容易,要学会这门手艺,师傅不知花了多少时间。 父亲的训导至今还在耳边回响。

因为喜欢做矿石收音机和半导体,就特别喜欢逛五金店,买矿石、二极管、三极管什么的。买三极管也不用电表测量,往一个半导体模型上一个一个插,哪个声音大就买哪个。各种接线,五颜六色,有单股的,有多股的,到了困难时期好像也没缺过货。做胶水用的香蕉水也在五金店买,回家后把打坏了的乒乓球泡在香蕉水里,就成了胶水。电池除了一号、二号和五号以外,还有三号和四号。困难时期要用旧电池换才能买。

新华书店对面是委托商行,70年代末,大学刚毕业,上班工作还没有自行车,就在委托商行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线闸永久26。没骑几天发现飞轮常常脱扣,骑着骑着就会突然踩空。委托商行右边把角处是一家钟表修理店,墙上挂着不少带钟摆的挂钟。委托商行左边很早以前还有个小人书摊,两分钱租一本,总是有一帮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看小人书。我很少在这儿看小人书,因为我有另外一个地方,小人书比这儿多,是另外一个故事。

再往南就是海淀体育文化用品商店,原名是捷生,66年改成向阳。每年开学前就到这儿买铅笔、笔记本和包书皮用的牛皮纸。小学的时候喜欢吹口琴,买了个“国光”牌口琴,好像三块两毛钱,还买相纸印出来的巴掌大的歌谱。后来拉提琴,五线谱也都是在这儿买。体育文化用品商店对面是海淀药店,中西药都卖。困难时期母亲发现药店卖驴皮阿胶、蟾油等,买回来当营养补品给我们吃。后来秘密传开了,驴皮阿胶和蟾油没有了,就剩桂皮之类了。药店旁边有个乐器修理铺,在那儿买过琴弦,换过弓毛。

西大街上还有一家诊所,只记得牙科在二楼,在那儿看过一次牙。到了西大街的南头,继续往南便是苏州街。苏州街上唯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八一”学校,一到周末车水马龙,高干的汽车都来接孩子回家。从西大街往东,就是南大街,路口是海淀照相馆。那个时候南大街上除了一家菜市场以外不记得有什么别的商店了。不过离南大街不远的驴市口到是我常去的地方,一是因为困难时期有个“内部商店”,供应一些市面上买不到的商品,跟着父亲来买香烟、猪蹄、香油、黄豆、红糖什么的;二是因为驴市口有个废品回收站,出售些 “稀罕”物品,像旧收音机上拆下来的电阻、电容、电子管。我自己做的万用电表的表头就是在这儿买的。

海淀工人俱乐部虽说不在海淀镇内,也就是走几步路的事,当年看电影无非是三个地方:海淀工人俱乐部、五道口工人俱乐部和中关村大操场。郭云鹏老先生画的这张海淀工人俱乐部,栩栩如生。

那时海淀算是很繁华热闹,可是记忆中饭馆不多,只模模糊糊记得西大街好像有一家卖早餐的铺子,南大街有个饭馆叫什么“居”-那时侯还太小,没有下馆子的意识,毕竟也不是海淀镇上的居民。不过长征食堂是当时人人皆知的饭馆,物美价廉,也不在海淀镇内,出了海淀百货商店北门走几步就到了,正对北大小南门。去插队以前跟一个同学在长征食堂告别,后来听说他回老家,游泳淹死了。

现在的海淀面目全非,每次回去总是想找到一些能勾引起回忆的蛛丝马迹。搜遍网络,也没找到六七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海淀老照片。老海淀只在记忆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