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记忆—不算肮脏的交易
文章来源: 欧莱德曼0012017-11-09 18:17:26


中关村记忆—不算肮脏的交易
 
    要是以为M他爹的书籍躲过了那一劫,就算完事大吉,可就未免太天真了。可是,后来M他爹的损失,确实与M本人的所作所为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我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么多年了,时常反省,不知当初的做法是对是错……
   人就是这样,从小房子搬进大房子,欢天喜地;反之,会很郁闷。M全家当时就是处于大郁闷之中。虽然书籍基本保住了,但书籍占据的空间压得全人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M和他爹以及全家人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1书多了没用。很多书,长年累月是不看的,有的书籍从来就没看过,今后这辈子也不打算看了;
    2有的书非但没用,甚至有害!比如:“禁书”之类;
    3今后,自己的下场还是未知数,这些书籍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4至少,这些书现在与人争占有限的空间;
    ……
    M在他家里人的默许,也许还有参与下,开始处理书籍。
    一些有价值的古籍善本,卖到了琉璃厂,还有东安市场里面的中国书店收购部。当时这些书店和部门还在,只不过收书的量很小,价格压得极低。我和M骑着自行车去过几次,每次后座架上驮着满满当当的书,还捂得严严实实,从中关村骑进城来。费了半天口舌,卖不出一半儿书,拿不到几个钱,还得悻悻然骑回海淀。一路上情绪低落,心里堵得很。回去以后,见到他家的老爷子,阴沉着脸,咕嘟咕嘟的猛吸烟斗,更不好受。仿佛是我们做错了什么事儿似的。想一想,也是,这可是当年他这位平遥老西儿花了大价钱,费了大劲,真金白银买进来的呀!
    还有一些道林纸的外文书,进口书籍,直接拉到废品收购站,论斤称。因为重,压秤,还能多卖几个钱。卖的次数多了,人也会麻痹,偶尔,M脸上居然还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来……唉!那年头,人都邪了!
    同校同年级另一个班有个同学J,是我初中的同窗,与M也认识,但不熟悉。得知我们在大肆处理M他爹的书,特意来找我,想要挑一些,买。我想,反正M要卖,J要买,两厢情愿,何乐而不为?在我的居间介绍下,两人一拍即合。我带J到了M家,J挑了不少书。然后,俩高中生,还是同学,开始互相讨价还价,看着两位同学之间做起了生意,一买一卖,襃褒贬贬,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是嘻嘻哈哈,那种感觉至今还是觉得很别扭!双方都在讲自己不划算,又都急于成交,书生,同学之间原先那种坦诚,无猜,已经烟消云散……两人最终以书价的3折,个别的书以半价成交。
    后来,J又去了几次M家,我不再去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不想再看见他们在交易时的那个表情了!
    更受不了的是,J声称看在M是我同班同学的份上,不好意思再杀价;M说,我的初中老同学够黑够狠,以至于他无法向他老爹交待……
    TMD,这算什么事儿呀!这是我此生办过的最别扭的事儿!
    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当J又一次在我面前叨唠的时候,我把他拉着一起找到了M,当着这两个家伙的面,我是开了杀戒,一通臭骂!骂的是什么,别说今天,第二天就记不起来了。但他们满脸惊讶,紧张,惭愧,尴尬的样子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多年之后,见到J,这厮说起此事,仍然心有余悸,说我当时的五官都错了位,好像要动手打人。随后,J又表示后悔有一些书籍还是失之交臂,当初没有那么多钱买下来……M呢,也不咋样,M他爹落实政策后,又搬进了大院子,大房间,看着空落落的书房,M他爹感慨当年悔不该急忙处理了大批的书,特别是还有M所谓的同学“趁人之危,巧取豪夺”……
    靠!中国的知识分子呀!咋整呀!
    J和M现在都是海外知识华人了。是否精英,不得而知!当初大家年少不更事,如今老夫也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转眼大家也都年届花甲,没那么大脾气了!
    若有机会,喝茶,忆旧,再互相贬损一通,想必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