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们”亲美”的源头(一)
文章来源: 亦舫2018-08-23 09:16:58
中国的精英们很多都是"亲美, 这也许已是大家公认的不争事实。虽然主流媒体压抑着人们亲美的表述,但私下里,这些精英们都会流露出亲美的倾向,无怪乎有那么多人尽管表面上从不说美国好,但还是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子女送来美国。这是何故呢?对这个问题,也许需从亲美暗流的源头说起了。
晚清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迫打开,洋玩艺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的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们都大开了眼界,就是躲在幕后的老佛爷也对洋玩艺爱不释手。当时在朝廷里就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代表的洋务派们开始谏言要购买洋枪洋炮,建立洋人般的制造业,以求强国强军。同时,他们也提出要派遣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去洋人那儿学习,以求真正掌握洋人的技术,为我所用。在派往何国时,朝廷就有了激烈的争辩。当时大英帝国还是全球霸权,但美国已在科学技术上俏然赶上,蒸汽轮船,汽车,火车, 机器制造, 电报和其他电器物件都在美国应运而生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再着,美国是对晚清政府最为友好的邦国,他们伸出友谊之手,愿意接纳来自大洋彼岸的青年才俊。在这些方面,没有其他国家比美国更为合适。所以,在一八七一年,同治皇帝下旨,派遣中国留学生赴美国留学。共一百二十人,学期为十五年,主要学习数学,天文,地理,制造,陆军,海军等西学知识。此举被称为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
这百十名首批留学生来到美国后,亲眼目睹了美国大都市的繁荣景象,街道上车水马龙,两边矗立着高楼,他们住的旅馆有电梯,自来水,煤气.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当他们坐上刚建好的横跨美国东西的火车时,看到那呼啸地飞跑的巨龙,把两边的山山水水远抛在后,他们折服了.同时,美国社会也给了这些中国来的留学生们热忱的拥抱,他们被安排在当地美国人的家中,同美国孩儿们一起同吃同住,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学校,接受了美国最先进的教育。在他们年少的记忆里,美国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那是一个科技先进,慷慨热忱,开放自由的全新世界。
这些留学生们回国后,虽经历了一段黯淡的岁月,但后来大多都成了中国社会的精英,纷纷成为政府重臣和新兴工业的先驱,活跃在洋务和铁路、电报、矿冶等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和以后的初期民国政府,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他们中间,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中华民國第一任國务总理唐绍仪,驻美公使梁诚, 驻英公使刘玉麟,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 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大清的外务大臣梁敦彦, 铁路总办梁如浩,中国电政总局局长周万鹏,上海电报局局长朱宝奎,汉口电报局局长方伯梁,开平煤矿总工程师吴仰真,等等.还有不少当年的留美学子后来成为中国海军的栋梁之材.毫无疑问,他们的”亲美“倾向就不言而喻了,而这批留美学子对当时中国其他社会精英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以后的岁月里,中美的交往就日益增多。一批有见识的美国人认识到,应该在中国普及现代知识和新式教育,推动中国向现代化发展和进步。而在中国方面,精英们和普通国人也开始更热情地欢迎美国人的到来。因此,进入20世纪以后,在美国人中兴起了一股到中国兴办教育和医疗机构的热潮。这其中就包括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915年,在经过三次对中国的实地考察后,创办了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协和医学院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当时发源于欧洲、完善于北美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医学院教育、管理体系,反映了当时美国医学教育成功改革的结果。再加上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雄厚财力,协和的金字招牌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协和实际上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教育体系进入了中国协和医院作为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学院也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医院。

在这股来中国兴办大学和医院的热潮中,由美国教会和基金会在华建立的大学有北京的燕京大学,山东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浙江的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上海沪江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长沙雅礼大学、湖北文华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美国人在中国内地也创建了不少著名的医院,其中有:广州博济医院,江苏仁慈医院湘雅医学院苏州广济医院,上海同仁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上海广仁医院上海胸科医院上海伯特利医院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广州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这些友好慈善的举动,在最关乎民生的节点上帮助了当时的中国人,促使中国的教育和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怎么不使有良知的精英和国人们不记在心中呢?
可见
,在中国近代的变革和进步过程中,美国人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那些美国人在华创建的大学和医院就是最好的佐证.想一想,有多少中国学子从这些大学毕业出来,为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又有多少中国病人在这些医院里得到救助,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