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的“告密”
文章来源: 土豆-禾苗2023-07-13 09:17:43

米兰·昆德拉的“告密”

闻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于是又打开维基网站看了一些有关他以及那个时代的词条。对这类话题,我喜欢看日英中三个版本,因为不同语种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的叙述差异非常有意思。

下面的几段文字大半是从日语版那里节选过来,当然,我做了一些修改补充,(中文维基中没有),如有错误请指出:

昆德拉被公认为是一位反共反独裁的作家。

然而,2008 年 10 月,一条关于昆德拉的档案记录被公开出来:二战后,一位捷克飞行员流亡至西德,并于1950 年作为情报人员潜入(回到)捷克。昆德拉从一位熟人那里得知了他的去向并向警方举报(告密/揭发?),飞行员被捕。

冷战后,捷克政府成立了一个“捷克极权制度研究所”,专门搜集管理那个时代的各种官方资料,其中包括那期间秘密警察的档案资料。捷克《尊重》周刊就是在那里发现了有关昆德拉告密的资料,然后报道了出来,也附上了文件副本。 那位被捕的飞行员,资料显示其被判处22年监禁、罚款1万克朗、没收财产、剥夺公民身份,其中14年为强迫劳动,在铀矿等地工作。

昆德拉断然否认这些记录,指责这些为捏造材料。确实,这份秘密警察的记录中,虽然有昆德拉的名字,但没有他的签字或具体身份证信息;再加上秘密警察也确实经常伪造甚至捏造文件,所以这份2008年被发现的记录,其事情真假很难断定。

然而,有意思的是,除了我们熟悉的《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昆德拉的很多作品中有关于“背叛”的故事情节,尤其是《笑话》这部1967年出版的小说,描绘的就是共产党体制下的封闭生活,主人公因朋友的背叛而被大学开除,并被送往矿山服劳役。《笑话》中的这些故事情节,由于其和2008年被发现的记录有太多的“一致”性,有人猜测昆德拉的这些作品就是基于他的真实经历而写。

(相关内容英语维基中写的更加详细:Miroslav Dvo?á?ek controversy

这几天,对“冷战后昆德拉不回捷克”这个老话题又出了很多分析文章,都蛮有意思的,文人的发挥。昆德拉为什么不回捷克,或者说为什么冷处理和捷克新政府的关系?我不知道,反正把他同那位《我的祖国》中的库贝利克(Rafael Jeronym Kubelik)做对比,蛮有意思的。我对所有的人物都会用一句:蛮有意思的。

告密,举报,揭发……在一些特殊社会环境中,这些单词即便具有明确的定义界限,但在我看来都是一回事儿,都是领导领袖们安排给大家的“工作”,是不同身份的你们必须要做的工作!

“忠诚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忠诚”。极权环境中,有些人无需自我麻痹更无需命令就能充当打手干出恶事狠事,有些人则得先玩一通文字游戏自我麻痹一下才能干得出。想起那部2006年的电影《窃听风暴 Das Leben der Anderen》(虚构的好事儿),还有更早的《雷恩的女儿 Ryan's Daughter》。

 

告密,举报,揭发……不必试图区分这些单词的定义,更不必用那些定义来决定/解释自己的行为,行为之前请尽量自问自责自己的心,因为你知道你所处环境的性质!

道德,良心与怜悯,打这些字太容易,但究竟能在多少人内心中起作用?我知道,以我的性格,如果我继续呆在那种环境中,我身上所有的恶都会释放出来,即便我也背得出“枪口抬高1厘米”“鸡蛋高墙,我要做鸡蛋”等这类金句……但这些理论就是那么地苍白无力,根本竞争不过实际利益,特别是当你的“生存权”也被作为交易筹码。

除了“怂”,我们还能做什么?

红字均可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