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清华园
文章来源: 民.工2024-01-02 06:06:10

今夕清华园  

此图片摘自网络,感谢!

两年前妈说,在北航西门外新建了个小公园,叫“铁路博物馆”。

这次回家时,便常和妈一起去这个小公园走走。这个“博物馆”,其实就是西门外的铁路清华园站。

在昌平工作的时候,我是常常乘火车的。那时从家出门,走上不到五分钟就是清华园站,坐上绿皮火车,哐当哐当一小时多一点就能到昌平北站。出站再走上十分钟,就是医院了。只是8点上班,而列车到达昌平北站的时间在早晨8:26左右,我是无法像铁路职工那样通勤的。

上图摘自网络,感谢!

曾经的候车室极其简朴。灰蒙蒙的墙上只有几张火车时刻表,标示着去往八达岭、张家口,以及开往赤峰和通辽的火车车次。

售票窗口是极小的那种,也只有在列车到站前一刻钟左右才打开。那时买票乘车的人寥寥无几,卖票的也是有一搭无一搭,甚至在桌上边卖票边吃早饭。

公园以清华园站为中心,向南北延伸。我一直感到,既然叫“博物馆”,便应该最大限度保留车站和铁路的原始状态。但这个露天“博物馆”所展示的,多半是用铁轨制作的铁路装饰,上停几节老机车车头或车厢。原始的铁路仅仅保留了一小段。站台也被彻底改造,已经看不出从前的模样了。

早年的候车室和附属建筑都很破败,被围栏遮掩。从围栏外只能看到这些残破的青砖房屋。

老建筑上“清華園站”是繁体字,标志着建筑的历史。我不知这些建筑能否保留下来。站台是新建的。其上的白色建筑是后建的候车室。建成时我已出国,不曾进去过。

蓝天之下,我站在站台,看着围栏里的老候车室,心是沉的。这个小小的车站,留下太多的记忆。那时的我青春遣倦,无知悲喜,从未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

原清华园站与此广安门站相似。图片选自网络,感谢。

清华园老站的今日。图片选自网络,感谢!

清华园车站曾有拆迁的历史。京张铁路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最早的清华园站建于现清华大学的南门外。现北京公交331路汽车站,仍有清华园的站名。

1958年清华大学东扩,便将经校园东侧的铁路改道。原清华园站废除,新站改建在铁路改道的起始处,即新建的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西门外。改道的铁路经五道口后缓向西北,在跨越清河的铁路桥附近,再与原铁路衔接并轨。

铁路改道后,原清华园站成为了货运铁路的装卸场。货场的出入口,便在如今北航西北角,北四环与轻轨铁路的交汇处。

随着轻轨、地铁和高铁的修建,清华园站终被废弃了。2016年10月31日,清华园站正式撤销,终结服务。

图片选自网络,感谢!

明媚的阳光下,我和妈走在这个公园,看着那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遗迹”,有些心痛。与京城无数历史建筑一样,这个曾留下我无数记忆的车站消亡了。

我不知道若干年之后,这里还会有多少往日的痕迹;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再去追溯历史。我一直认为,保留并合理利用这些有历史意义的交通设施,不仅不会影响现代运输,更会与现代交通互补。这些保留下来的,能被人们真实触摸的历史建筑,更是最佳的普教实物,会潜移默化培养公众的价值观和保护意识。伦敦维多利亚时代时代的铁路和车站一直使用至今。没有这些古老的车站和建筑,人们很难想象英伦的魅力。

面对眼前的这一切,我只能叹息了。当年的梁思成面对即将消失的一切,所能做的挽留,也仅仅是用手中的尺子和笔尽可能记录下来。

公园里的人不多。我给妈照相时,看到身边有个小团队在用摄像机拍摄,似乎制作什么节目。

我在旁边看了看,便知道这是在做盛世宣传的电视节目。随意与他们聊了几句,告诉这些人原来的车站和铁路并非如此,眼前的铁路基本都是新建的装饰性铁道,没有历史背景。

我建议他们最好能去把那些老站房记录一下。如果这些建筑再被拆掉,清华园的历史就基本终结了。

我说着这里的过去,这班人也饶有兴致地听着。不知不觉间,在我身边围了很多人,聚精会神地听着我讲解着这里的历史。

我最后是以“反动言论”结束的:这里虽称“博物馆”,但大部分铁路设施都是不曾存在的“造假”,即便那些保留下来的铁路和附属设施,也失去了原有的模样。清华园站的历史,已经被“美丽”地破坏了。

老铁道上的机车和附属设备

妈在一边听着,感觉纳闷儿,不知道我怎么知道这么多清华园的历史。我其实并没有做过啥研究,只是自己在北航听着火车长大,后来又从清华园坐过无数次火车,加上以前在什么地方曾读过一些片段,最后把这些内容结合在了一起而已。

妈1958年从山东老家来京,那时的车站正面临拆迁。当时妈还是个20岁出头,从没出过远门的乡土丫头。她没坐过当时的京张线火车,只依稀记得清华大学前的老车站。一个初到京城,两眼一抹黑的土丫头,是无法懂得当年这些规划的。

民工老妈

我和妈继续在这个公园走着,看着这里蜿蜒交错,修得十分平整的路,看着这里植下的无数树木和花草。

一些新种下的银杏树枯死了。我为之可惜。我在想,建造这个公园,且不说用掉的建材价值多少,仅仅购置这些树木花草,想必便是天文数字了。

我不由想起跟我一起受穷的鸽溪,只能叹息。

妈还是一如以往,说着过去的事。我不愿让妈回忆文革时的痛苦,便不时把话题引到别处和公园的前身。

公园的北端,曾经是一片大棚集市。集市以农产品为主,很方便北航的职工和住户。以前每次回国,我都是和妈一起在此买菜的。

不知所云的公园装饰

风云延展,岁月延续,人间的世界永远在变化着。在姥姥的面前,朝代在更替。在妈的眼中,是社会的动荡和对人性的残虐。在我的眼前,这片生养我的土地,依旧只能延续母亲的目光,在七彩的纷乱中,无声沉抑。

我想起十二年前去世的父亲。很多次,我和父亲都是从这个车站坐上火车,去京北的山里打猎。父亲喜欢自然,只是没有像我这样闯荡得野。在清华园火车的汽笛声中,他受尽了文革的摧残,却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奉献了北航,最后,在我的眼前,带走了他聪颖的天赋,带走了他灵巧的双手,也带走了他不老的童心。

在我的眼前,清华园的故事终结了,不再汽笛长鸣。这条中国第一铁路的起始段被清除了,不再拥有自己的旅途。尽管把清华园命名为铁路博物馆有些强差人意,但或多或少,人们用刻在钢铁上的文字,记录了华夏第一铁路的历史。

詹天佑用钢铁的道路,把“邪恶”的境外科技势力化作了民族的动力,也把自己化作了永生的雕像。

从京张铁路开始,一条条铁路不断延伸着,在中国这片广博的土地上渐渐结成了网。一节节的绿皮车厢,把无数人的梦想与家乡连接着,带着喜悦,带着茫然,带着痛苦,带着泪水。

清华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车站。我也像这些人一样,曾坐上这里的绿皮火车,去京北的昌平工作,去编织着自己的梦想。我也曾背着沉重的野营包,从这里登上火车,走去北方的大山,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山岭。那里没有《远山的呼唤》的浪漫,但那是有梦的地方,尽管充满无数艰险。

此时,我在很远的地方,在冬夜的台灯下,想着那个远方的小小车站。

那里的灯光熄灭了。

但我登上了进站的火车,在车厢靠窗的长椅坐下,看着窗外不断向后移去的风景。

我的旅行,继续着。。。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