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溪山庄—170—水仙花的十年
文章来源: 民.工2022-03-26 17:43:57

水仙花的十年  

每年的此时,英国便仿佛成了水仙的花园。房前屋后,公园街边,到处都有水仙生长。

生长的北方的人,对水仙的认识,往往只是冬季室内水养的水仙。据说手艺高超的人,可以把水仙头修成一定形状,这样养出的水仙,配上考究的水仙盆,会很有艺术感。

我粗人一个,却也在国内曾养过几次水仙。对于我,养水仙的艺术,其实跟泡蒜头得蒜苗差不多。

买来几个连在一起的水仙头,找个平时不用的碗,放在下有暖气的窗台,再找些石子,把水仙头用石子稳定在碗里,倒进些水,然后就等着“蒜头”长叶开花了。

那时爸妈住在一层,前方有高楼,冬天的阳光根本照不进来。这水仙遇水而生,倒是真有些“仙气儿”。细窄细窄的叶片,瘦高瘦高的花苔,上面再挂几个可怜的傻花。不过这花,倒是有些香气的。

当我第一次看到英国室外自由生长的水仙,真是有些惊奇了。那时我在想,这水仙到处野生,等以后自己如果也能有个小院种花,就到野外挖点去。

那时刚出国不久,习惯了土地公有制的我还没有私家领地的概念,以为这野外的一切,都是可随意采挖的。

不曾想,在多年之后,在水仙时节的2012年3月21日,我坐在了房地产拍卖行,打算实现有花园的梦想。

我至今记得那个时刻。我呷着啤酒,随拍卖员快速唱出的竞价,微微动一下手中卷成纸筒的拍卖材料。

在拍卖员的锤声中,我知道,我成了那所旧房屋的主人。

“鸽溪山庄”,在回程的路上,我为这所旧屋起了名字。

山水氤氲,世间云烟。对于我,心中的生活尽管朦胧,却总是有风景的。只是这风景不会自己向我走来。

用双手和建材,我修好了房屋。用泥土和岩石,我建出了花园。我于是知道,无论世界怎样多彩,每个人的风景,其实都是自己建的。

鸽河的河水蜿蜒东去,河谷的风景依旧安详。冬去春来,每年的三月,鸽溪的水仙一直就这样开着。如今这水仙花,已在眼前开落了十年。

三月,天明显长了。

无数的鸟儿在鸣叫,水塘里的鱼儿重又活跃起来。每逢气温升高,鱼儿便浮到水面去感受温暖。

与水仙一起,院落的很多花在开放。水金盏的花朵,再次把池塘点染。

我买来一些高山花卉,种在了岩石花坛。希望未来有更多色彩。

我一直在想,为了能有更多的春色,我或许该在树下的草坪,种下成片的番红花。

无论怎样,花园的色彩总是一份诱惑。这份诱惑,也让我一直感到,在世界的角落,似乎总有一个看不见的自己在望着我。

那个无影的自己无处不在,摆脱是不可能的。我能做的,也仅仅是用一些事去让自己心安。只是所有的花事,都与泥土和岩石有关,也都是沉重的。

我无法说出别人的感受,自己面对这些沉重,心情却是轻的。

我不知搬运了多少石块,运送了多少泥土。当这些土石融进花园,便仿佛消失在自然。

其实,无论人们怎样修整,花园的世界是终属于自然的。人之所愿,也仅仅是在属于自己的方寸,用亲近让心安然。

庭院信步,春色无涯。世间或许充满禅意。但当花朵成为时节的使者,走在花间的人,是无法感叹一花一世界的。

为了春光之艳,我种下了这些水仙。但此时,面对满目缤纷,种花人又能怎样疏导自己的心愿?

要知道,在寻不到花仙子的地方,是也望不到菩提的。

(以下图片均为刚买下鸽溪时的照片)

我在花园走着,缓缓走回了十年。

从拍卖行回来后一周,我再次来到这个理论上已经属于我的旧宅院。

此时,满院的水仙更加鲜艳。

我走在院落,也在花间走着。我看着河谷的风景,也看着自己未来所拥有的世界。我在想,如果人生有一份机遇,此时的我,该是幸运的。

感谢!

音乐: A Quiet Morning Lake, Tim Ja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