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问鼎艾美奖的《普通人》:爱是相互治愈
文章来源: 星如雨862020-05-28 20:06:23

黄暴与文艺完美兼容,尺度与深度并驾齐驱,既美好又写实。

豆瓣评分8.9,烂番茄新鲜度96%。

众多外媒预测其有望问鼎艾美奖。

这部备受好评的青春剧,爱情从第一集就已经完成,而后来的11集全部在重复着男主女主离开回归,离开再回归的循环,他们不断地在分离后重新判断彼此在自己内心中的位置和深度,慢慢打开自我的疆界,相互治愈。

《普通人》讲述的正是那种含混不清幽明难辨的,需要反复体会和反复确认才能判定的灵魂之爱。但编剧绝不否定肉体的吸引,这部青春剧看下来,男女主养眼,灵魂默契肉体和谐,风格写实,画面唯美,给观众以细腻文艺的愉悦感受。

故事开篇富家女玛丽安孤僻高傲,被同学和老师排斥,但是她却喜欢上了同学康奈尔。康奈尔的母亲是玛丽安家的钟点工,也正因为如此康奈尔对玛丽安的爱意心情很复杂:既有荷尔蒙的吸引,也有对于阶层不同的自卑,还有的是惧怕同学发现后的不安。

康奈尔和玛丽安的感情火速升级,很快有了肌肤之亲。但是在毕业舞会上,康奈尔为了不让同学朋友笑话,不顾玛丽安的感受,而是邀请学校最热门的女生瑞秋做了舞会女伴。玛丽安非常伤心,不接康奈尔电话,不回复康奈尔的留言,玛丽安没有再回去高中的学校。

 

他们在大学里重逢。

此刻的玛丽安脱胎换骨,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也有了男朋友,日子过得很滋润,她也成为了康奈尔仰视的对象。玛丽安和康奈尔重逢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依旧爱着康奈尔,没过多久两人破镜重圆,甜蜜蜜地厮守在玛丽安父母的豪宅里。

但康奈尔和玛丽安依旧对他们的关系非常保密,康奈尔内心中无法坦然。他担心自己太穷困,就打了好几份工,他和玛丽安的朋友没什么共同点,也不合群,此外他对大学的生活也多有不适。当康奈尔失去了夏天的打工机会,面临着没钱交房租的困窘,因为自尊心,他离开了玛丽安。这是他们第二次的分手,疲惫而伤心。

 

不久,两人都有了新的恋人,都MOVE ON 了。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依旧彼此牵挂着,他们偶尔见面,常常通信,甚至因为对对方的过度在乎而屡次引起自己恋人的不快。

他们的生活并不顺利,各自经历着抑郁症,自我放逐和感情崩溃,却一路遥遥陪伴着。

两个人性格中的缺陷与原生家庭中的种种问题也渐渐地浮出水面:康奈尔的母亲是个单亲妈妈,康奈尔自尊心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玛丽安家虽然富有,但是关系淡漠,还受到过父亲和哥哥的家暴,玛丽安鄙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甚至有自虐的倾向。

他们的爱情好像两条山泉,时而交汇时而分离,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奔涌欢畅,无论他们是否在一起,也都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留给了对方。

终于,他们开始学习放下内心的戒备,慢慢地他们学会了说出内心的疑惑和不安,慢慢地他们学会了表达爱意和期望,慢慢地他们也学会了懂得如何倾听,如何去安抚不必要的误解。

最后一次,当玛丽安哭着从康奈尔身边跑开。一向情感内敛的康奈尔不再沉默躲闪而是尝试挽留,玛丽安回家后被哥哥打了,这一次,玛丽安没有独自默默饮泣,而是将事情告诉了康奈尔,康奈尔勇敢地开车赶来,他直面玛丽安的哥哥,并且承偌从此不会再让玛丽安受到任何的伤害。

故事的结尾康奈尔被纽约一所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录取,康奈尔不想离开玛丽安打算放弃前往,但玛丽安知道那是康奈尔发展的机会,在玛丽安的鼓励下,他们共同做出了决定:康奈尔去纽约读硕士,而玛丽安仍留在爱尔兰。

“我离开。”康奈尔说。

“而我,留下。”玛丽安回答。

即便是最相爱的两个人也依旧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尊重对方的选择,也愿意将对方的需要放在自己需要之前。

但这一次他们不是带着泪水分别,而是微笑着依偎在一起,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鼓励。

也许好的爱情就是这样的让人安心,不需要彼此占有,不需要捆绑,而是彼此背靠着背共同面对变化和接受挑战。

看完《普通人》,被剧中那些好听的音乐深深打动,没有什么比经历一段深刻的爱,更让人成长的,是爱让我们走出了自身的狭隘和局限。

我们都是普通人,有着与生俱来的软弱和恐惧。但世界上也许会有那么一个人无条件的接受你爱护你陪伴着你,让你不必害怕,不用紧张,这样的爱何其珍贵。

当我们走出旧我,走出了童年的伤害,一切的创伤都被认真包扎后轻轻收起。

当我们遇到了爱情,希望这爱是相互的治愈,让我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