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爸講那过去的事
文章来源: 翩翩叶子2020-04-17 08:15:39

前年回去,看中老爸的一塊手表,我婉轉地表達了我喜歡的意思,爸爸揣著明白裝糊塗,沒有表示。真是鐵公雞,一毛不拔。但因為是自己的親爸,爸爸需要有人陪他聊天,陪他聊,我哥我妹都各顧各去上班搶銀子,我度假省親只得乖乖坐著陪他聊。

 

 

老爸家老家还有一幢老房子,当时让佣人看管著,沒想到一管就管到現在。每次老爸回乡,他们的后代聽聞風聲总是大门紧闭,全家倾巢外出,其实他们完全想多了。老爸才不是胡漢山。以前還沒去逝的三伯伯希望他的弟弟,我的爸爸牽頭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老爸腦子一算,這又不是上海房產,就算現在拿得回來,我爺爺家加上小爺爺家几十口人分到手真是濕濕手一眼眼,誘惑不大。其實真正有遺憾的是帶爺爺及小爺爺一家到上海的他們的堂哥,我們稱大爺爺。

 

在爷爷奶奶墓地的不远处有一个孤坟,那里埋葬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她是爷爷最大堂哥大阿爷的二房太太(不知为啥,我们后辈也叫她大阿娘),大房解放前就去逝,葬礼時,海上闻人W也派人吊唁。(我听了,眼珠也要掉下来,是书上说的那个人物,)每年清明,她的墳前总是那麼落寂,除了我們家每次去不忘添些新土。

 

大房的儿子们解放前夕去了香港。香港前段時間游行示威,我有時想他們的兒子孙子

是否也參與其中。當然,就算他們在我面前,我也不認得他們。既使我們還有一點點血缘關係。小時候,看到過一張照片,一家4口打扮得很既養眼好看。的味道。那倆個大人,男的著西裝,女的卷發無袖旗袍。那二個小人,小姑娘穿著好看的連衫裙,男小囡則著著西裝背帶短褲,看看爸爸的一本正經,呆板的中山裝,媽媽晃蕩晃蕩不收腰的二用衫,反正看上去比我們時髦多了。

 

 

爸爸说过一件趣事,解放前,大阿爷在上海白道黑道混得风生水起,交通运输生意兴隆。他在CY路上还开了一家相當于自家的廚房并不是靠它为生的饭店。那個飯店,后來被沒收變為囯營了,我剛上班時,它還在,現在早已灰飛煙滅。真後悔沒有實地看一下。

 

一天,国民党沿着外滩,计划从黄埔到虹口,杨浦一路捕捉共产党人,他们来到饭店准备捕抓他的二个伙计。正巧碰到大阿爷回来吃中饭,下面的故事就像电影里出演的一样,老爸说得津津有味。

 

大阿爷也是上海滩市面上混的人,路道也是很粗的。他几句话就把他们打发走了,他说:你们搞错了,他们是我看着从小长大的,怎么可能是共产党,有什么事,我担保。后来,伙计们还真沒被带走,其中一个伙计直接在YF 手下工作,而且这个饭店还真是共产党的一个秘密联络聚点。大阿爷自己饭店的好几个伙计居然都是共产党方面的人,他居然被蒙在鼓里,电影也沒有编得这么大胆,当然这是上海解放以后才揭晓的,其中的一个伙计,上海一解放他就当上了某区公安局的付局长,大阿爷无意中间接地保护了共产党员,有功于他们。歪打正着,解放时与三反五反保住了性命,他的一同做事的几????人就没那么好运。60年代疾风骤雨前夕他因病去逝。但若活到文革,估计也是逃了和尚,逃不了庙,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被大爷爷带入上海的爷爷中年时就染了一场大病,身体不太好病病殃殃。从爸爸的嘴里

 

爷爷的亲弟弟小阿爷原来是大阿爷公司的帐房先生,据爸爸说,年轻时高高大大,衣冠楚楚。但小时候,每到过年,我很怕到他家,他与爷爷身材脸孔长得很像,但我总觉得他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很孤傲,他从来不笑,除了打招呼,不和我们小孩子多说一句话,每年去小阿爷家拜年,是件很不乐意的事,今年,才从妈妈的嘴里知道,小阿爷在文革时,本来要他去农场改造,他因妻子身体不好,几个孩子又小死活不去,他幸运地被留在上海,但为了生活被迫干着收"泔脚"的事情,你能想像,每天大街上干着这个又粗,又累,又脏的活的苟且之人,曾是那高高在上,拨打算盘珠子的帐房先生。活着,只要活着。

 

等我刻经过某某坊,妈妈总对我说,几号,几号,几号这以前都是大阿爷的房子,你大阿娘很喜欢你爸爸,你爸爸小时候又聪明又调皮。我家的一????漂亮的红木带镜五斗橱就是以前大阿爷送给我爸的。

 

大阿娘孤苦伶仃一個人住在XX坊以前多幢屬于大爷爺房產的其中一樓,印像中,她每月一次會來看我家老太太。七,八十年代,她的穿著打扮也很特別,像是老古董,上身料子都是锻子的,好像大多是深寶藍色,發著光,頭發鳥亮后面挽了個結,長得矮矮小,眼睛大大的,不好看,總覺得她像廣東人,但她卻操著濃厚的寧波口音。我以前總想大爺爺這麼有錢,二房太太不應該更漂亮嗎?她們倆人大多是她在說,我家老太太在聽。一個是能說會道,善于交際,一個是沉默寡言,但心如明鏡。她好像不上班,與她分开住的一個女兒也很少與她走動,她女兒的一個儿子倒一直有事無事往我家里跑,特別是在想找工作或換工作時,嘴巴特別甜,左一????小娘舅,右一個小娘舅,比嫡親外娚都叫得親。現在,很多年都不上門了。不知道他現在混得怎樣。

 

爸爸与三伯伯每月固定补贴大阿娘生活费很多年直到她去逝。我的心思細膩的三伯伯後来按排我家堂姐,就是我在我寫我哥那篇文里提到的媽媽早逝,爸爸進監牢的那個可怜女孩與大阿娘一起居往,但一個生活方式老派的從舊社會過來的人怎能與一????因身份特殊,很難嚴加管教的不是紅小乒紅衛乒但言行舉止也差不多的小姑娘生活在一起,三伯伯非常失望,最后又恢復自住的大阿娘病逝以后,按照事先政府规定就被国家强制收去,9O年代改革开放,大房儿子们自1949年第一次自香港回来要求落实政策,收回房产,政府一句话,官僚资本家,财产一律充公不得返回。

 

現在那些房子早已煙飛云滅,在這塊土地上矗立起一幢幢高樓大廈,又有誰感興趣几十年前這里住著誰,又發生過什麼故事呢?

 

 

聽爸爸講過去的故事,這頓飯不知不覺將近用了一個小時,看爸爸還意猶未盡呢。說實話,以前年紀輕我是沒心思沒心情沒時間陪爸媽坐著闲聊這么久,但現在,爸媽說什麼,我就老實地坐著聽什麼。他們要回憶過去的時光,那正好既聯絡感情又能給我寫博客增加點素材,一舉兩得挺好的。

 

想不到還有意外呢。飯畢,我在廚房間刷碗,媽媽笑咪咪地招手叫我進他們的房間說,爸爸有東西給我。爸爸鐵公雞,小氣。反正我對他高标准期望高高。爸爸拿出二塊手表,奥米伽,一快新的,一塊老的,"你選一塊吧"。老爸向我推銷手表了,我當然選了老的,但是18K金的,新的,我自己要買也買得到。受文學城有些博主的影響,我也開始喜歡老的東西。

 

媽媽說,你爸爸今天真開心,你陪他聊天。我心里暗想,我更開心,我可以不動腦子不用編就很洋洋灑灑寫成一篇大作,去文學城賺點擊率,而且我還得到了一只金表呢,前年問老爸,老爸還不舍得給我呢。win win 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