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46年前的结婚照
文章来源: 加成2017-02-27 20:37:29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富二代的豪华派场自不必谈,就是平民家子弟结婚,也少不了穿婚纱、戴婚戒、办婚宴。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些都被当成旧风俗旧习惯破掉,取而代之为所谓的“革命化”结婚。

我与妻子在1971年结婚,正赶上文革高潮。当时我们从学校毕业不久,在一个穷地方接受“再教育”。两人分别从所在单位开介绍信,到人民公社登记结婚。回来后给同事们分发糖果,每人四粒,就算昭告大家“我们结婚了”。婚戒无处可买,自然是免谈。只有一张结婚照,留到现在得以存念。

在这张结婚照中,妻子没有穿婚纱。当时根本就没有婚纱卖,即使家里有长辈留下的婚纱也不敢穿,除非是吃了豹子胆不怕被批斗。妻子穿的是平时衣服,连件新衣服都没做。我穿的衣服更加“革命化”,是一件粗布工作服。在文革期间谁敢穿西装系领带,也要冒被批斗的风险。那年头最时髦的衣服是军装,许多人明明与军队无关,也要混件军装穿穿。比军装稍逊一筹的是工作服,就是工人干活时穿的防护服。那年头工人阶级是伟大领袖钦定的“领导阶级”,因此工作服俨然成了革命身份的象征。我那时刚进工厂接受工人“再教育”,厂里发了件半新不旧的工作服。我如获至宝,不仅上班穿,下班后也穿,就连拍结婚照也穿,仿佛穿了工作服就成了工人阶级似的。

这就是我们在46年前无婚纱、无婚戒、无婚宴的“三无”式结婚,现在想来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