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发的歧见
文章来源: 加成2016-10-24 18:46:59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奖。1949年至今,中国大陆重要的原始创新主要有三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与青蒿素。屠呦呦实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零的突破,可喜可贺。

诺奖评选委员会指出,疟疾是最危害人类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疟疾,100多万人死亡。对付疟疾的最有力药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金鸡纳树皮上提取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19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使疟疾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极大地改善了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

屠呦呦1930年生于宁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的名字与青蒿素的“蒿”相关,出自《诗经 小雅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巧合还是天意?说来难以置信,青蒿素的问世竟与战争有关。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交战双方的美军与越军皆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研制抗疟特效药,但筛选了20多万种化合物,也没有找到理想药物。

越南则求助于中国。1967年被称为“五二三项目”的紧急援外军事项目启动,集中了全国科技力量研发抗疟新药,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取得满意结果。1969年,职称仅为研究实习员(相当于助教)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五二三项目”。屠呦呦受古代文献启发,想到青蒿有效成分的萃取,可能与常用的水煎熬法不同,于是她改用乙醚在摄氏60度萃取青蒿。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近100%。1972年屠呦呦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得到临床证实。“五二三项目”于是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研发。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实现了中国大陆零的突破,媒体及互联网赞扬声一片。单是科学网,不到24小时就发表近30篇博文,跟帖数千。然而在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也夹杂了若干对立观点掀起的轩然大波,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对许多事物的深刻歧见。

歧见之一:屠呦呦是一位无博士学位、无留学背景、无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许多网友质疑,她没能获得国内大奖,没当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墙内开花墙外香,获得了世界级的诺贝尔奖,岂非咄咄怪事?许多学者认为,屠呦呦获奖是对院士遴选制度的巨大反讽。现行的中国院士体制不是国际上通行的荣誉制度,而是连带着种种特权与巨大的经济利益。于是有人靠腐败手段,不择手段地变成院士。这就造成了奇怪的现状:有些学者明明够格却选不上,有些人明明不够格却选上了。屠呦呦以85岁高龄获得诺奖,她还有机会获得国内最高科技奖项吗?还能当上院士吗?Yes或No,有关当局皆有为难之处。

歧见之二:屠呦呦的获奖是否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医药的认可?许多人认为,“屠呦呦的获奖是中医药里程碑式的胜利。中医药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这下终于熬出头了!”就连李克强总理在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贺信中也说:屠呦呦获奖“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

然而许多学者不同意此说,他们认为青蒿素是现代科学送给人类的礼物。诺奖委员会给屠呦呦颁获奖,是表彰她在中药的启发下,把中药有效成分分离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纯化学药物。这并不意味着,基于解剖学与生理学的现代医学,认可与接受基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中医。中药是一个宝库,但前提是要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才能使中药变宝。在得奖名单宣布会上,有记者问这是不是第一次给中药颁奖,诺贝尔委员会予以明确否认:“这不是对传统中医药的颁奖,我们颁奖是给从中医药获得启发、作出贡献的个人,她从中做出新药,让我们在全世界销售。

歧见之三:屠呦呦的研究是在文革期间初步完成的,其第一篇论文里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字眼。被称为“毛粉”的学者由此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青蒿素,都是毛泽东时代的顶尖研究成果。毛时代只有二十多年,相比之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有什么顶尖研究成果?”更有“毛粉”说:“屠呦呦获奖的启示是,只有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中国才有希望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持相反观点的网民则反唇相讥:“别搞笑了好不好?毛时代许多教授与科学家被关牛棚、扫厕所,屠呦呦是漏网之鱼,算她万幸。要不是一次次运动侮辱打压知识分子,何来知识断层?在毛时代,很多中国科学家背着臭老九、右派、甚至反革命的罪名搞研究,付出了沉重代价,所以我们应该向屠呦呦致以最高的敬礼。”

屠呦呦的获奖,也激发了国人的过度乐观情绪,认为诺奖从此将年年花落中国。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其一,中国社会严重的功利化导致科研功利化。评价科学家的水平,只看论文篇数和影响因子,不看是否攻克了重要的科学难题。许多科学家趋于浮躁,无心做周期较长的研究,而是为多发论文作“短平快”式研究。屠呦呦潜心研究青蒿素45年,50岁才当硕导,70岁才当博导;而现在的年轻学者追名逐利,攀比谁更早当上教授、博导、院士,哪有潜心研究的耐心?其二,中国科学院代表着中国科学的最高水平,现有726位院士,其整体水平离诺贝尔科学奖的门槛尚远。由此看来,中国已有实力在某些学科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但要在近期实现常态化的年年获奖,则不容乐观。中国要赶上日本(获奖19次)、法国(34次)、德国(70次)和英国(78次)已属不易,要达到美国(254次)的水平,更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