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随笔】从亚裔大妈和美国富豪政客看做人底线(上)
文章来源: 白水之鱼2016-10-01 04:12:11

公司附近有一家健身房,各种器械应有尽有。每天午餐前去活动一下,已经成了习惯,主要图个方便,生命在于运动嘛。

最近在健身房注意到一个新人,是一位大妈. 一星期能碰上几次。大妈看上去六十来岁,总是一个人,很少讲话,估计语言上有碍。老人看着很简朴,的短发靠近头皮的地方露出一寸多的白发,估计很久没有染头发了,她好像对此也不介意。她经常喜欢盯着一个人,但如果你跟她有目光接触,或想跟她打个招呼,她会立刻把头转向一边。肩上,背上贴了好些类似“风湿止痛膏”的东西,味道很大,只要一推开更衣室的门,你就能判断她人在不在里面。

大妈好像并不喜爱运动,很少见她在健身房里活动,她对桑拿和蒸汽浴却独有情衷。经常烤烤,蒸蒸,图个舒服吧。

大妈有一个爱好,就是每次都顺手洗一些小内衣,袜子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在桑拿室里晾干。她人有时在桑拿室里,有时在隔壁洗蒸汽浴。每次时间差不多了,这些洗过的东西基本也干了,叠一叠,走人回家。

大妈的举动,让我想起小时候的邻居阿姨。那是七八十年代,大多数人家里没有洗澡间,都去公共澡堂洗澡。邻居阿姨周五不上班,每当星期五放学后,她都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去澡堂洗澡。跟上面提到的大妈一样,洗澡时,阿姨把家里人的内衣内裤都洗好,晾在暖气片上。等我们洗完后,她一边拾掇晾干的衣服,一边对我们唠叨:这样多好,省得在家洗了。估计她们的心态差不多吧。

健身房位于一个高科技工业园区内,人来人往绝大多数锻炼的人,都是附近公司的上班族,各异以白人。看得出来,有些人不喜欢她在这里晾衣服,但从来没有人当面说什么,至少我没听见。过了一些日子,见桑拿门上贴了一张英文告示: “Please Do Not Dry Your Clothes Here”

也许大妈不识英文,她依然照旧,坦然地洗衣服,晾衣服。有趣的是,仍然没人当面告诫或制止这位大妈,这是为什么呢?

几天前在电视机前看希拉里和川普首次辩论,今天不谁输谁赢,只想告诉你,我好像找到了上面困惑不解的答案。

去健身房和洗桑拿的人们对大妈的行为,没有公开表示不,也没有当面大妈在桑拿室晾内衣的举动,那是因这些人有“empathy,我觉得这是他们的做人底线。

英文中有两个发音和意思相近的两个词,一个是“sympathy”, 另一个是“empathy”,中文都可以翻译成“同情”。前者表示一般意义的同情,有可怜,怜悯的意思。而后者则强调设身处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

川普从参选开始,一直我行我素,口无遮拦,没人能说服他。第一次电视直播,机会两人交锋果,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他一反常态,几乎没有主动攻击希拉里,总是处于被动,一个半小时下来,他的对手似乎占了上风。在后来的记者会上,川普解释,他其实搜集了一大堆东西准备用来对付希拉里,但时做了调整。原因是希拉里的女儿Chelsea在场。川普说,Chelsea是一个好女孩,如果用克林顿的丑闻或者电邮门事件来质问或攻击她的母,可能会伤害Chelsea的感情,这对她不公平。

大家知道,川普是一个富豪,非常傲慢。他从不轻易放过他的对手,包括他自己的党内同僚。他经常攻击那些指责自己的人,包括女人。有人他是自恋,有人说他有厌女症。不他曾重用的一个女主管讲,在川普眼里,职场里的男人一般来比女人强,但一个好女人比好男人十倍。川普认为,在一个男人掌控的世界里,女人更聪明,更愿意努力和提高自身。也Chelsea魅力让他心生恻隐之心,或许在他心中Chelsea属于那种比男人强十倍的女人不忍心当着她的面攻击她的父母,让她没面子。无论什么原因,我认为,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做人底线”- empathy。川普是政客,也是一个商人,虽刻薄,但还empathy,至少在chelsea身上如此。有人认为,川普讲这番话是秀,但他的这种表达,让人赞叹不知希拉里意识到没有Chelsea有可能是她重新打开白钥匙。

总统竞选在任何民主国家都可能是惊心动魄的。例如台湾大选,有人说比看惊险电影还刺激。在那里,候选人怎么可能会因为对手的女儿在场,考虑她的面子而放弃绝好的抹黑机会。

一个人在一个社会里生活久了,无论走到哪,都带着那个社会的影子,就像柏先生曾经的,“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环境里,就好象水泥搅拌器里的石子一样,转起来之后,身不由己”,最终石子的模样全无,成了灰土土的水泥。那位大妈,估计是个懂得节检,过日子,能省就省的人。大妈肯定也有她的“做人底线”,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不,不,不犯法,或不伤天害理”应该是普世的“做人底线”。也许在大妈眼里,桑拿室出入的人很少,洗洗晾晾,也就是顺手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

健身房里的人,虽然不喜大妈的行为,但多数人会保持沉默, 因为他们明白,如果当面指出来会让大妈尴尬,这是他们做人的基本底线。 即便实在看不下去了,也只会向管理人员“告状”,告示也许就是告状的结果。

在一个不“违法乱纪”做人底线的社会,只要不触及法律,就可以为所欲为。一个人如果缺少同情心,怎么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对于这些人而言,夜里不睡觉打麻将,大声喧哗算什么,你要嫌吵可以搬家嘛;退休了闲着没事,不分黑白地跳广场舞,哪管你上班族的休息; 天气热,没问题,去超市,那里有空调,都是公共场所,谁敢阻止?

坦率的讲,一些基本的文明规则,如节约公共资源,顾及他人感受之类的文明意识还没有完全进入国人的精神世界。海外的一些对这种也只是初级阶段。 甚至连“谢谢”,“对不起”这些简单的文明用语,也不习惯使用。如果你把“体会他人感受”做为底线,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那你的人际关系肯定不错,家庭一定和睦。当你谢谢“她” - 下班回家后一桌热热饭等着,没准她会流下泪来,回报你更多。当你谢谢“他 ”- 忙碌了一天还帮你洗碗,他一定满心欢喜,越干越起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里的文明决定着社会的文明。家长的行为,言语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你如何接人待物,你的孩子通常也会如何接人代物。你的做人底线也可能变成你孩子的做人底线。

最新丽人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