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为何在教育创新力比拼中惨败于中国?
文章来源: 捉刀162016-06-26 04:34:08

 

PISA是世界最权威的教育评比体制。奉行“先进教育体制”的丹麦在PISA评比中惨败中国后,非常不服气,说中国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而他们奉行的“探索式”和“启发式”教育,其特点重在创新力与团队合作。因而PISA测试,完全没有测出他们的优势。
他们要求同中国学生进行公开公正的教育比赛。于是由丹麦广播电视台牵头,选取了丹麦城市奥胡斯九年级一个班级和中国哈尔滨市69联中初三一个班级。这两所学校都是当地最好的公立学校之一,档次学历相当。
丹麦人要求把他们的优势“团队合作”和“创新力”作为单独测试,纳入比赛中。比赛有五方面:阅读,数学,团队合作,创新力,和英语。结果是四比一,中国班除英语外,全胜丹麦班。也就是说,在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方面,中国完爆丹麦。
为什么奉行许多中国人倍加推崇的“先进教育体制”的丹麦会在丹麦的教育优势中惨败中国呢?
丹麦教师工会主席ALLAN最后作了总结:过去很多辩论中,有些人认为书本知识顶个球,创新能力大过天。创新能力是要以知识为前提的,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有一种趋势,人们把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书本知识切割开来。这个是极其危险的。
丹麦的失败,主要是他们高估了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这也是批评中国教育体制的学者们的通病。
首先,创新力是一种能力,并不仅仅取决于学校教育,局限于教室。更取决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学生们在校外玩游戏、同小伙伴们玩耍、在网络上互动等,对创新能力的启发往往胜过学校教育。那种认为在中国填鸭式教育下,学生缺少创新力是一种偏见和成见。
其次,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知识上的,有了足够的知识,才能融溶贯通,触类旁通,创新才能呼之即出,不翼而飞。而在丹麦,常识课总被打断,比如野营、合影、足球联赛。上课时经常有一大半的学生不在。
常识课老师inge meldgaard说:凡是我上课,经常受到这些活动影响。我上的课包括历史、社会科学、地理、生物。教学大纲的内容很多,但我们的上课时间很少。最后学生学到的很少。  
下面是丹麦中国学生创新力和团队比赛的概况。
一. 创新能力比拼:完成一幅未完成的图画
具体考核方法是:学生们每个人得到一张纸,上面画着两个弯弯,他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幅画完成,最后给画取个名字。
然后由两个丹麦专家、两个中国专家一起进行评价哪些画画更有创意,根据原创性、灵活性、思维开阔性与创意拓展性等四个标准打分。结果中国班被选出的创意作品有多张,丹麦队被选出的仅一张。中国班大胜。
二. 团队合作能力比拼:搭纸房子
中国丹麦各出两组选手,每组4个学生。评委给每个小组50张白纸和4卷强力透明胶。任务是建立一个能独立支撑的,4个成员都能进去的建筑物。评价好坏不是谁的房子漂亮谁就赢了,而是看他们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如何合作的。比赛限时30分钟。结果中国班完胜。
丹麦师范大学教授Niels Egelund一段话很值得深思:丹麦学校长期有一种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感到快乐,所以我们爱学习”,我问他们你们能不能换一下顺序,“在这里,我们学到了知识,所以我们感到快乐。”
最后分两方面来谈谈中国人的创新力。
一. 诺贝尔奖能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力的标杆?
很久以来,诺贝尔这种世界顶尖的奖项,都是团队通力合作的结果,研究团队后面,还有更多的团队直接和间接的支持。诺贝尔奖的比拼,不仅仅是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新力比拼,主要是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比拼。
一个即使创新力爆表的人,站在地上也是够不到天花板的。要碰天花板,一定要踩上椅子和桌子。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基础很差,这几年改善了不少,但还有很大的差距。等到中国补好了课,同西方发达国家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再来谈诺贝尔奖也不晚。
二. 中国人真的缺乏创新力吗?
这里应该谈的是整体国民的创新力。创新的动力是需求。如果一个国家的基础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甚至连手机都不会制造时,这个国家的人们创新的动力一定是制造出一个相仿的手机,而不是去制造出更新型的手机。
因为手机已经存在了,制造过程注定是一个模仿或山寨的过程。而山寨过程注定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别人是不会给你现成的图纸、工艺、和材料的。如果是从空白起步,其过程中的创新可能更多。
经过十年文革的中国,当时简直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中国这些年都在拼命补课,赤脚追赶,追赶的过程一定是山寨的过程。山寨多了,山寨过程中的创新累积多了,量变到质变,就会有一个飞跃。一些高精尖产品,中国先是山寨,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第一,就是这个道理。中国独立自主的超级计算机就是一个例子。
这几十年来,中国同美国的差距迅速缩小,说明了中国人整体的创新能力不仅不输于美国,按年平均算,还超越美国。
中国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仍然留下了足够的人才支撑整个国家的进步。中国人的创新力不容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