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电影
文章来源: 我爱丁二酸钠2023-11-08 20:10:07

我算那种记事早记性好的人,这一点上颇以为自豪,经常在自己的学生们和员工们面前显摆。这一点他们也承认也佩服。不过上个月去澳洲看我妹妹一家,我发现她把小时候(七岁以前)的事情几乎都给忘记了,我特别为她遗憾!

刚才在论坛里面见有文章评论电影,不由得让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哪一个?

答案马上就出来了。

1967年春天,我还不到三岁,我奶奶抱着我去邻村看的露天电影。

我爷爷的姑姑和婶娘,都是属猪的,都是出生在1899年,都是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都是大脚。而我爷爷的配偶即我的奶奶,也是属猪的,只不过是出生在1911年,比她俩小一轮,却是小脚,用裹脚布裹出来的。谁让出生在天津长大在北京的我爷爷他越混越惨,只能回到老家娶了个地主家的五小姐?

话说那个晚上天早早的就黑了,也不知道是何种缘故我奶奶就一个人抱着我走七八百米去看电影。那条路很窄、而且经过一个大水坑的边沿,要上上下下的。我奶奶就用她那双小脚深一脚浅一脚摸着黑走着。

家里没有其他大人带我去?应该是我妈妈、三姑、二叔、三叔都已经去看了,而我爷爷不感兴趣吧!而我奶奶是最后忍不住才去看的。至于带着我,或许是我也吵着要去,而奶奶也要靠我壮胆儿走夜路吧。

出了我们村不久,就可以听到放演电影的喧闹声,虽然听不太清楚。

越走越近,声音越来越响。

等绕过村民们墙挨墙的宅院来到放映电影的邻村大队部广场一看,那真的是人山人海!银幕的正面挤满了人,前面和中间的村民们是坐在自带的小板凳小马扎上的,至于边上的后面的就只能是站着了。

我和奶奶无法从正面看电影,只能是去站在银幕的反面。长大以后也曾经看过很多次银幕反面的电影,看的人应该是镜像,字也是。

银幕上在放映着什么呢?只见挤挤插插的那么一大堆人,扯着嗓子喊着毛主席毛主席,而不是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有时候是远镜头,看起来画面里有好几万人,有时候是特写就几个人十几个人在高喊着毛主席毛主席。

那时候的电影,在城里电影院放的可能是彩色的,但是农村的露天电影放的基本上都是黑白的。现在网上看到的电影《五朵金花》和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是彩色的,但是当时我看的都是黑白的,只有样板戏才是彩色的,我们叫带色(shai)的。

哪怕是在银幕背面,站着看电影的人也是很多。银幕里的红卫兵相互挤着,银幕外的村民也是相互挤着,可怜我奶奶的一双小脚了,抱着我艰难地站着。好在在银幕里的人在疯狂的喊叫着的时候,银幕外的观众没有喊叫,只是默默地注视着银幕。现在我想,银幕里被接见的红卫兵肯定的是大部分热泪盈眶,但不知道看电影的村民有几个是热泪盈眶的。肯定有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脑袋里不知多少次出现过这次从银幕反面看的电影里的画面,一群红卫兵声嘶力竭地高喊着毛主席毛主席。更多的,我实在是没有印象了。很可能是我看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在奶奶怀里,奶奶就趁着电影还没有散场就抱我回家了。

我还记得,奶奶第二天和一群小脚老太太们聊天时说,“啥也没看到,就光听着喊毛主席毛主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让我的感觉是这第一次看电影就看了几分钟,印象深刻的几分钟!就是一群人挤挤插插地,高喊着毛主席毛主席。而且,感觉银幕上的人是晃动的,现在想起来要么是有风让银幕晃动、要么是摄影技术不高、要么是被接见的红卫兵激动的身形自然带动作。

或许兼而有之。

我看的第二部电影应该是《奇袭》,是在后面那村看的,也是去晚了,是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去的;第三部电影还应该是《奇袭》,是几天后在我们村演的。第一次看《奇袭》时就记住追赶志愿军中吉普的韩伪军摩托车前面的一辆被志愿军打翻,后面的一辆撞到上面,哪都接近尾声了。第二次看《奇袭》时,记住了一班长表演抓舌头时的音乐非常有趣,还有就是扮演朝鲜阿妈妮的电影演员厚厚的嘴唇,韩伪军小头目骂她是刁老婆子。

第四部电影看的应该是《打击侵略者》,记住了白虎团团长白昌璞的光头,……。

当然,看的都是黑白的。

说起来,过去二十多年,就去电影院看过两部电影,《山楂树之恋》和Ev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