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工程 - 考题26:中国哪儿出产的海鲜最安全?
文章来源: 我爱丁二酸钠2016-11-05 05:16:48

我故乡离最近的海边才不到19公里,可是我上大学之前吃过的海鲜是:
1)虾皮中的偶尔见之的大虾,拉伸直了测量从头到尾的长度不超过2.0cm(≤20毫米);
2)面条鱼,新鲜的,长度一般为3~6cm;
3)咸鱼干,长度一般为8~12cm;
4)唯一的一次,一个在北京当干部亲戚回老家,可能自己想吃吧,买了鲅鱼(我老家叫燕鱼),有半尺多长,家常熬的。我小学放学回家,中午居然吃上了真真正正的海鱼,那是1973年的事儿。为了纪念第一次吃到的海鱼,现在我们全家每年至少吃一次马鲛(一种大型鲅鱼),好在老婆孩子还算爱吃。
5)皮皮虾,小时候吃过2~3只,应该有吧。
6)螃蟹,应该吃过1~2次,与妹弟共享的。

听老人讲,过去吃海鲜,黄花鱼和对虾,都是一盆盆的买。我认为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好在,小时候有最便宜的海鲜吃,有充足的蛋白质、磷脂、钙、碘的供应,我们那里的人倒是不傻不呆,一直是文化大县。河北省出生院士里面,我们县的占20%左右,而我们县总人口49万占全省7200万的0.7%,相差30倍;也是长寿之县,百岁以上老人比例在全省最大。

第二次吃海鲜,是大一时的国庆节。1981年10月1日中午,去天津市里的一个亲戚家,有黄花鱼吃,那是第二次吃真正的海鱼,估计也是最后一次吃野生黄花鱼。老爷子1942年十几岁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干部,现在身体仍然好好的。我每次探望老人家时,都带些海鲜过去,也为了纪念我唯一吃的那顿野黄花鱼吧。

改革开放了,生活好了,啥都有了,但更吃不起了。1981~1990,在天津市呆了近十年,见过大学食堂里卖过两三次海螃蟹,一个一两左右的吧,4角钱一只(那时候最贵的炒菜是3毛钱)。记得那时候市场上已经有水里打着氧气的活螃蟹。
80年代后期,琼瑶小说风行,一看到讲女主角要男主角去请吃海鲜,好羡慕!

以后四海为家,再到现在,螃蟹就吃的多去了。按顺序:家乡的河沟里自己捉的小河蟹、渤海梭子蟹、鬼脸蟹、大西洋石蟹、大西洋沿岸一种无名小螃蟹、非洲西海岸长腿蟹、加拿大雪蟹、温哥华大蟹、马里兰蓝蟹、阿拉斯加帝王蟹、日本蜘蛛蟹、铁夹子(海红)蟹、浙江(温州)福建的膏蟹,海南岛花蟹,汉沽紫蟹。我吃这些螃蟹,不是在豪华酒席宴上,都是在当地(出产地)吃,说实话并不贵,比中国豪华酒店的便宜3-20倍吧。

当然了,最好吃的是家乡的梭子蟹。

言归正传,以下地方都以海鲜著名,请问在不发生事故的前提下,那些地方的海鲜最干净、安全、而且鲜肥?

1) 大连沿岸;
2)营口;
3)锦州;
4)秦皇岛到曹妃甸一带沿海;
5)天津渤海湾;
6)河北黄骅一带;
7)山东莱州湾;
8)山东烟台威海一带;
9)青岛胶州湾;
10)青岛外海;
11)连云港一带;
12)舟山群岛一带。

13)温州

14)厦门

15)深圳

16)湛江


请从化学、流体力学的角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