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桑树背后的真相(之 二 附多图)
文章来源: 宁要中文2015-12-24 10:56:43

三.

儿时跟蚕宝宝打交道,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季,但因此带给我的“爱恨情仇” (借用小说里的词),却是其他任何儿时兴趣所远远不及的。几十年来,每每看到它们的画面,听到它们的故事,就自然会想到它们那风度翩翩的爬行,义无反顾的吃相,和捧在手里那凉凉肉肉的感觉;会想起曾长时间欣赏它们而不知疲倦;还有为了它们那口绿叶而不顾一切。

当有机会有条件选择属于自己的树时,桑树自然成了首选。一个没有桑树的“蚕主”所经历的痛苦,大概只有失去土地的农民才能体会。试想,和平时期天真的孩子们,为了仰天待“晡”的蚕宝宝,可以去“打秋风”,甚至“砸明火”。动乱时期的农民们,为了嗷嗷待“晡”的家人,为了土地,当然会去闹革命了。请原谅,比喻有点过了。说到底,我就是想圆一回儿时的梦:拥有一棵长桑叶的树。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棵桑树的来由及真相。

树有了,叶有了,那去找蚕呢?上网,网上能找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search, compare, order, pay,… 几天后,收到一小盒子装了一百条,二,三龄大小的蚕。盒子有通气口,外面印有“生物,小心运送”的字样。里面铺着黑色,菜泥般的桑叶替代品。价钱合理,连运费,也就稍贵于我跟妻子两人外边一顿饭的花销。

人们说,小时候学会的东西,如游泳,骑自行车,一辈子也忘不了。这里当然包括养蚕。事不迟疑,赶紧扯几片嫩叶,让长途旅行的宝宝们开开斋吧。一转眼,宝宝们全骑上了叶子。谁都不傻,冰冻食品,哪有“小炒”香啊!跟妻子要了一块旧床单毯子之类往台球桌上一铺,放上几个干净的纸盒子,就差立块牌子“养蚕重地,欢迎参观”了。什么台球爱好,先放一放罢。

小时候物资紧缺,桑叶当然也来之不易。记得总是盯着那几片又瘦又小的桑叶,直到被宝宝们啃得只剩下叶脉,像极一副副鱼骨头了,才放新的。可现在,虽不敢说“不差钱”,但不差“叶”却是真的。一百条宝宝开始吃得较慢,早晚各放几片,宝宝们自会喜新厌旧的。 渐渐地光靠早晚就不行了。叶子的消耗近乎以几何级数增长着,两个纸盒换成了四个。

每早上班前,我会把所有盒子铺满,妻子下午回来,已经看到一堆“鱼骨头”了,赶紧加叶子。晚饭后,睡觉前还要再铺满。搞到后来,我尽量晚睡早起,妻子也是下班马上回家,绝不耽误家里那一百张小嘴。有一回,本人因为什么事居然忘了加“夜草”就去洗澡睡觉了。躺在床上,迷迷糊糊总觉得忘了什么事。忽然想起来,赶紧下楼。抄起手电筒,拎着桑叶筐,冲进后院,直奔桑树。结果忽略了“防鸟网”,一头扎了进去,睡衣扣子挂住网眼,进退不得。挣扎了好久,终于脱身。叶子虽然采够了,但桑叶的白汁搞了一手一身,扣子也掉了。这动静整得有点大,时辰又晚,怪不得邻居家尽责的阿黄,料定这边有贼人活动,狂吠不已。咱也真顾不了那么多了,那一百张小嘴在等啊。喂完“夜草”,重新冲澡换衣,略显狼狈。妻子没有埋怨,只是温柔地补了一刀,说“自作自受”。我倒甘之如饴,心想“贴切,咱自作得十分受用啊。”那晚好像也睡得特别香,特别踏实。

宝宝吃桑叶,总是从叶子的边,角开始啃。按部就班,很有条理。几乎没有上来就啃中间的。我要是学软件的,肯定建个数学模型,上电脑“跑”(run)一下,以验证如此吃法的效率最优化。看到这儿,下围棋的一定会笑了。围棋最讲究的“子的力量,效率”,虽不敢讲是从“蚕吃桑叶”那儿偷的师学的艺,但下围棋无论是“超一流”还是刚入门的,起手几步,哪个不是从棋盘的边,角开始?第一手就拍在“天元”(棋盘的中心点),大概只有去电影里找了。这儿需要郑重声明,本人并不是小时候“关公战秦琼”的相声听伤了,以致于无聊到一定要在同是“国宝”的围棋文化和桑蚕文化间分出个高低。本人只是试图从此类“天马行空”的比较中,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世间万物宇宙规律间的和谐互动,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罢了。

为了让宝宝们吃饱吃好,吃得更有效率,我们就预先在桑叶中间撕些裂口,人为制造些“边角”,以利宝宝们下嘴。同时,又用细竹枝(幸亏家里还种了几盆竹子)编成格子状,把桑叶铺在上面。这样,桑叶与纸盒底部就有了空间,宝宝们在叶子上下两面都能爬行自如,进食休息两不误了。

宝宝们吃几天就要歇一歇。会爬到安静的盒子角落,一动不动,打坐入定。大有:

任凭众将吃喝忙,

独坐老夫入梦乡。

暗自修得丝禅道,

醒来换掉旧衣裳。

 

的意境。歇够了,就会蜕去一层极薄的“皮”。宝宝们一生如此这般蜕去几次“皮”,小号衣裳换大号,胃口必然大增,带来身长体壮。逐渐身体由白中透绿,到通体透明,就是要吐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