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大学放榜看申请
文章来源: 导航仪2017-03-29 12:05:53

美国大学录取陆续发布了。几家欢喜几家愁。我们团队今年录取结果基本在意料之中。还是那句老话,有备者胜。

  名校情结不只是中国人的专利,许多外国人对名校也是情有独钟。因此名校申请的竞争一直很激烈。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们帮助过高中生进入普林斯顿,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康奈尓以及其他著名的美国院校。最近,我们又收到很多提问,美国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孩子要申请名校,应该做些什么?

  这篇短文,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简单的回答。大家首先必须知道的是,申请美国名校的准备是一个过程,就像你想让孩子参加跳水比赛,孩子必须先接受跳水训练。跳水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孩子为了跳水,必须学习游泳。最后跳水能否获奖,取决于孩子的训练和素质,还取决于比赛的发挥和对手。虽然申请名校的过程并不像传说的那么复杂,但是你必须知道一些事实。

 

1. 名校要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很多美国名校的录取,没有明文的标准。所以有人说,名校的录取是一个说不清的过程。我觉得名校的录取虽然没有明文,还是有一定的标准。名校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才能,有抱负,有理想的学生。让我们看看麻省理工学院(MIT)给申请者的寄语:当我们要招收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像我们要组一个1000人的登山队,一起去攀登一座有趣又险峻的高山。我们显然需要队员有相当的登山训练,耐力和激情。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给这支队伍,带来一些有趣和有用的东西,可以是良好的性情,幽默感,或者丰富的个人经历,以及各种各样的个人天赋,才能,兴趣和成就。我们强调的,不是一群一模一样的完美的登山者。我们要的是一群各不相同的能人,在一起能够互相支持,惊喜和鼓舞。

  从这段话,你可以明白,说白了,就是你要告诉人家你有什么,而不是去问人家需要什么。

 

2. 父母能够做什么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支持永远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特别是孩子出生到小学阶段。俗话说,3岁定终身。孩子出生后的培养,家庭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心,上进心,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独特才能,抱负,理想等等,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而且都是在上中学之前就慢慢形成了。孩子上了中学,父母要引导和支持孩子继续发展各种兴趣与才能。到了高中,孩子申请学校,遗憾的是,多数父母可能只是配角。上高中的孩子,多数都有自己的主见。父母最好是给孩子建议和支持,不要干扰和干泄。

至于如何培养孩子,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如何培养孩子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目前流行的说法是,有的孩子是适合“散养”,给予较高的自由度;有的适合“圈养”,给予较多的指导。我很同意。家庭教育应是“随性即行”。“散养”和“圈养”不是绝对的,两者可以有机结合。我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爱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自主性和主动学习能力,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功”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3. 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是申请名校的主角。学生要让招生官知道,你久经训练,有耐力,有激情,还有个人特色——这是最重要的。你能够支持,惊喜和鼓舞别人。具体就是下面几个重要的方面。

  1. 学习:十年寒窗,你坚持不懈。你的努力和能力体现在高GPA,学习对你最具挑战性的课程,好的标准化考试(SAT,ACT,AP 等)成绩和英语(托福或者雅思)成绩。
  2. 激情:你有激情探索使你产生兴趣的事情,参加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你从这些活动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快乐。有可能你还能通过组织和参加校内和校外活动展现你的领导能力
  3. 个人特色:音乐,体育,艺术等是最常见的,在校级、地方级、州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各类竞赛中展现。
  4. 爱心:在日常生活和社区服务中体现对他人的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不要以为只有参加养老院医院的活动,才算有爱心;关心家庭成员也是爱心表现。
  5. 其它:从科研实习中获得研究经验,在一份工作中学会与人交往,责任心等。

  最后,就是要通过文书反映你的成长经历,个性,兴趣,上进心,抱负,理想等,反映你能够如何支持,帮助和鼓舞别人。通过文书告诉招生官,你能为学校带来什么,学校又能如何成就你的理想抱负。

  其实很多名校申请者,缺的不是上面的硬件,而是缺乏经验,战略和技巧去反映个人的才华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