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蒙娜丽莎
文章来源: Luumia2019-03-25 10:51:19

小蒙娜丽莎


在马德里看画,20世纪前的在Prado国家博物馆;20世纪以来的重要流派在Reina Sofia。

Prado馆藏1万余件,10分之一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修缮期间开展作品800余件。镇馆之宝当数Vélasquez 。早期的Vélasquez 继承了欧洲大陆画派,天赋虽高,作品却并无新意。后来他去到当时经济最发达也是艺术最蓬勃的威尼斯取经,师从“威尼斯三杰”之Véronèse,于是有了“Le Forger Vulcain”(铁匠Vulcain)风格之系列作品。Vulcain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与赫拉的儿子,最丑的一个儿子,还瘸着一条腿,管理人世间铁匠事宜。出于嫉妒维纳斯(Venus )的美貌,赫拉将她配给了自己的丑儿子。Vélasquez 这幅铁匠就是这么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图景,将文艺复兴中的神话题材着着实实地拉到了地上。我称它为“神话写实主义”。

 

Vélasquez 事业如日中天,被国王相中,成了宫廷御用画师。画了一大堆的王公贵族。Prado Vélasquez 宫廷画展厅里四壁都是巨幅的王室成员天神般气度的肖像画。我在心里揣度:如果不是为了名与利,画出这些千篇一律的肖像画,画家一定非常郁闷甚至羞耻吧?但是Les Menimes(宫娥)出现了。有了“宫娥”中的构图巧思,画里画外画家作为被观者与观者视角思绪的变换,镜像的运用,让这幅画充满了mythes与enigma,于是也成就了Vélasquez 的不朽。

 

Prado馆藏绝大多数是西班牙本土的画作,西班牙绘画史因此一览无余。当然,也有不少欧洲其它国画家各个时期的画作。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我看到了这样一幅“蒙娜丽莎”。

画中女子更年轻,画面色彩亮丽。看着太新了。我下意识地认为“赝品也放国家博物馆了?”

其实不然。这是幅与达芬奇“蒙娜丽莎”同时期的作品,史学家分析是达芬奇的学生所为,也不排除达芬奇自己亲自操刀。但画面明亮女人艳丽,画面于我少了幽暗与迷思,也少了魅力。


另一镇馆之宝就是Goya了(戈亚)。早期的Goya:

 


进入19世纪后的Goya:

 

 

他的绘画似乎就在世纪转折的地方一分为二,之前是Goya,之后也是Goya。但却是全然不同的Goya。西班牙社会的动荡让浪漫主义的Goya成为了浪漫现实主义的Goya。

 

而在“谋杀与死亡”展厅这幅巨型油画将19世纪西班牙的政治生态清晰无言地固定在画布之上。


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班牙进入了争取自由民主的制宪运动。运动领导人某律师(名字我没有记住,也没有查wiki )与他的同仁从海外流亡回来,准备投入热火朝天的制宪运动,但就在登陆的那一刻,宪兵们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们。“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豪迈坦荡,让人对这样的死亡充满敬意。而这幅画中,死亡即在眼前。人们沉默镇静,画面宁静得连还为出枪膛的子弹声都听得见。这样的画面死亡以恐怖的面目出现。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知道谁杀了他们。而如今,虚拟网络的比特杀,却是悄无声息,那些被枪杀的存在(文字与自由之言论)连行刑者是谁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