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和辛夷花
文章来源: 雨女2023-03-27 20:37:22

阳春三月,终于又到了看展的季节。前年的莫奈和塞尚,去年的Turner。今年要去看Katsushika Hokusai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是日本的浮世绘画家。1760年生于日本江户城也就是现在的东京。

1760年是中国的清朝乾隆二十四年。日本浮世绘画家中最有名的三位喜多川歌磨(1753),歌川广重(1797)和葛饰北斋都是日本江户时代的画家。说明江户时代是浮世绘的鼎盛时期。同一时期的中国,皇帝乾隆对艺术也是极度的热爱,几乎超过了他当皇帝。那时候的法国和英国在搞工业革命。还有文艺复兴。美国在干吗呢?

江户时代的美国在搞独立革命。在我们的波士顿发生了倾茶事件。然后有了《独立宣言》。再然后美国就独立了。世界上多了一个民主科学的国家。好像那一段时间很热闹嘛。整个世界都在折腾。

别说世界史,就是中国史我也知之甚少。但是,自从我踏上美国土地的第一天开始,就被欧美人认为我是亚洲的代表。他们认为与亚洲有关的,我应该什么都知道。常有同学问我有关中日韩的事情。曾经有一对白人夫妇在韩国领养了他们的女儿。第一次见到我就很热情地和我谈有关他们的女儿。似乎通过他们的女儿我们的关系很自然地亲近了。是啊,至少都长着一张亚洲人的脸。就在刚过去的这个新年期间,有个美国女孩跟我说她的嫂子生了女儿。给我看那小女孩的照片。然后跟告诉我她嫂子是越南裔。我这回连越南裔都代表了。

关于日本的问题就更多了。那时候似乎美国人对日本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我以前会告诉他们日本和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讲不同的语言。但是有些人还是会潜意识里认为我们是有共通的。我有个同学的妻子是新加坡华裔。他每次见到我都会主动聊他的妻子和孩子。特别是丈母娘。其实他妻子和丈母娘讲的中文我一句也听不懂。而他这些年很执着地在学习中文。某一天很兴奋地告诉我他开始学习“ken Ji" 。我费了很大劲才搞清楚他是开始学习汉字。但那不是中文汉字。“Ken Ji" 是日文汉字。其实在西方人眼里,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 你们就是同宗的。至少是近亲。长相上是。文化上也是。

难道不是吗?

这次北斋的展品中有一幅《文鸟与辛夷花》。

第一次听说“辛夷花”这个词。看英文解释是“Magnolia "。这我太知道了。玉兰花呀。每年五月份,波士顿大街小巷都是满开的玉兰花。尤其是Commonwealth 大街两侧。将近两个麦。那是波士顿春天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线。但是,好像辛夷花和玉兰花并不是完全相同。

上面那只鸟就是文鸟了。

最让我花时间的是右上角题的那首诗。里面有好几个字不认识。但认识作者的名字。陈淳。是宋朝理学家。还叫北溪先生。注有《北溪全集》。“东风日夜发,桃李不禁吹。检点浓华事,辛夷落较迟。” 北斋是日本画家。画作上用的却是中国宋朝理学家的诗句。所以西方人说我们是一回事。也没错吧。

中国明朝也有个叫陈淳的书画家。比北斋早两三百年。也喜欢在画作上题诗。也喜欢用“东风”二字开头。比如那句著名的“东风飘飘不绝吹。。。。”还挺长的。好像文人墨客特别喜欢这俩字。

其实,北斋最著名的画作是他的《富岳三十六景》。其中的《神奈川冲浪里》举世闻名。也是这次特展的poster。

观者熙熙攘攘。在无人的一秒钟内拍到下面这张。

为什么没站在中间位置拍?是啊。镜头外的左手是一群人。后面是一堵墙。站在中间就拍不到整个画面了。所以,只能斜着或者说侧着拍过去。按下第二张的一瞬间,就有一位风度翩翩的人闯进了镜头。

下面被镶嵌在画框里的是原作。

我发现和油画不同的是这些浮世绘的画框,非常的普通。没有任何雕饰。这也更突出了画作本身。同时显示出日本文化里的某种特征。自然和朴实。日本那些那些大大小小的寺庙,除了京都的金阁寺和银阁寺以外,很多都使用木头的原色。也是一种自然和朴实的呈现。

此次特展还展出了一些北斋学生的作品。其中包括他女儿的作品。观者不少。总觉得没有慢慢欣赏到的感觉。意犹未尽,准备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