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爱在博客里家长里短
文章来源: 荔枝1002017-01-23 06:51:42

和家人闲聊,他们问我:你最喜欢写什么内容的博客?我说,最喜欢写人 -- 写别人、写自己;写大名人、写小人物;写好事,写坏事。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不同的心灵、性格、生活和命运,有关人的话题层出不穷,永远写不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对别人的生存状态有兴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爱读小说、传记和回忆录、看电影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家长里短地去议论别人,因为我们都有好奇心,想“窥探”他人的生活,而窥探的用心,不过是和自己的生活加以比较,或间接感受,或得到启迪。

例如,对娱乐名星、富豪的吃穿起居特别有兴趣的人,可能是在无意识地向往他们的生活方式,一种换位想象。喜欢看欧洲电影的人(例如我),是特别想了解美国以外的人和事物,我羡慕那些生活在古老艺术文化氛围中的人。

但我对明星八卦实在提不起兴趣。八卦不仅太雷同,而且都在说“什么”和“谁”,而从来不追究“为什么”。

如果单从新闻媒体去了解别人,会得出肤浅而片面的印象。新闻都是“报忧不报喜”,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没什么好看的,人们更关注那些突发的恶性事件,所以新闻中呈现的大都是人的负面。而且新闻报道往往没有深度,很少会去探究事件的根源,一个事件很快就被接踵而来的新事件埋没。

博客和新闻正好相反,是“报喜不报忧”。谁会把家里发生的坏事、丑事、不愉快的事详细报告给成千上万个陌生人听?当然得尽量挑些正面的、愉快的、至少是中性的事情写,这很正常。所以,博客绝大多数都是阳光普照。

就群体来说,一个群体只有一个集体面孔,但如果你认识并了解某个群体中的个人,你就会看到,在他们的共同特征的背后,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个性、生活和命运。

一个多元文化的复杂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人的灵感和资源。多年来,我在生活、工作和社交场合和不少人打过交道,不同种族、文化、宗教、职业和社会层次的人。有的成为深交的好朋友,有的只一面之识,但他们都是人类这道斑斓彩带中的一种颜色,我很喜欢去了解他们,观察他们,分析他们,写他们。

以前写过我认识的一个同性恋者,之后在文城也读到了另一位网友写的同志。那两个同志的言行和生活方式可谓天差地别,这样看来,世界上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同性恋者,不能一概而论。

我还写过贫穷白人。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就是因为他们有趣、有争议、和我们华人的典型活法不一样,是我们华人日常视野之外的人物。虽然不可能去认识他们每个人,但还是可以去多读、多听他们的个人故事,开放自己的视野。

如果我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不光有媒体上的光怪陆离,而且还有多彩多姿的真实生活。如果看得深一些、仔细一些,在这些个人化的特性背后,又能找到很多共同点,比如我们都会有相似的遭遇、悲哀、无奈和欢乐,经历同样的情感,面临同样的人生挑战。我们对别人抱有的固定成见,有时就会产生动摇。

有句话说“见怪不怪”,见得多,也就怪得少;探究得多,就会多一份理解。融入社会、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往往就是从理解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