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不是上海的母亲河?
文章来源: 荔枝1002016-06-13 07:33:28

从小到大的印象里,人们一直把黄浦江称作“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是她的支流。前几天偶然读到一篇文章(读史老张),说恰恰相反,苏州河(吴淞江)才是上海的母亲河。

关于黄浦江到底算不算母亲河,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决断(个人觉得这是个牵强附会的纠结),而我对文章里描述的这两条河的历史沿革很有兴趣,也是我以前没听说过的。

现代黄浦江和苏州河

上海沿革

一般我们认为,与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相关的河流,才是该地的母亲河,一如中华民族的黄河和长江。

上海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三国东吴期间,吴淞江上游已出现寺庙。唐代,在今青浦东北出现了青龙镇,是内河和海洋的枢纽,到宋代已经很发达。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富裕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县城即后来的老城厢(南市),于明嘉靖年间造起城墙。

因此“上海200年前是个小渔村” 的讲法,是不准确的。

上海的明代古城墙: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8575/201602/616984.html

吴淞江/苏州河

至于吴淞江,明朝前它是江苏东南部流经上海地区的最大河流。外国人19世纪中叶在上海开埠后,因为溯江而上可达苏州,所以把它的东段称为“苏州河”。

明代之前,吴淞江下游从北新泾开始流向东北,至虬江码头,再沿今黄浦江北段汇入长江。

元明期间,吴淞江水势渐为黄浦所夺,经济文化重心也由位于河中游的青龙镇转向下游。晚清到上世纪30年代,苏州河一直是上海通往临近城乡的主航道。上海近代最早工业,如修造船、面粉、棉纺织、丝织、化工、冶金机械等,都陆续出现在苏州河两岸。由此可见,苏州河岸展开的经济活动经久不衰,而且愈益发达。

下面这张地图表明了隋代上海地理位置和范围(黄色部分是隋代,透明部分是现今)。可以看出,从太湖吴江流出来的吴淞江(三条蓝色的中间那条),是当时最大的河流,基本上是直朝东去流向长江。黄浦江连影子都没有呢!

黄浦江

以前不叫“江”,而是“黄浦”。“浦”比“江”小。明朝前是吴淞江的支流,交汇处在今虹口港/嘉兴路那里,称为“浦口”。南宋期间曾开凿过黄浦。

明代初期,吴淞江淤浅很严重,浦口堵塞不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开凿疏浚了外白渡桥至复兴岛的那段黄浦,并使黄浦朝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而苏州河/吴淞江反而变成了支流。

黄浦江就这样反客为主,超过了吴淞江/苏州河,后者逐渐处于次要地位,这就是上海历史上著名的“黄浦夺淞”。

下面这张图是明万历年代的地理状况,开凿疏浚后,黄浦江已经代替吴淞江/苏州河成为流经上海的最大河流,并且拐向西北方向,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近代开埠,黄浦江西岸成为商业中心,外国军舰、商船游戈于黄浦江上,黄浦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大大提高。解放后,媒体又常把黄浦江称作“浦江”。它的地位远远超过了苏州河/吴淞江。

三十年代黄浦江:

三十年代苏州河:

根据文章作者的意思:今天,黄浦江的名声早已超越了吴淞江,成为上海的代名词。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称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无论是从历史文明的积淀还是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吴淞江/苏州河才称得上是上海真正的“母亲河”。

苏州河四川路桥东望: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