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之死轻于女人一声嗲
文章来源: 阎立华2017-07-15 16:54:35

美国东部时间周五晚11点,刘晓波离开我们37小时余,城头飘过悼念的博文约30篇,平均点击不足3千,总关注率9万上下。

 

同一个时刻,“周热点”精选的14篇文章中,无一与晓波相关,倒是上海地铁里无名美女无声的一笑,让整个城头倾倒,有4篇嗲文高挂,每篇阅读数都在3万+,加起来12万余。上海女人的跟风文章远不止4篇。但,这点零头,已经重过晓波之死。

 

于是,我愤慨了。古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今对:华男无视故国愁,跨洋还忆沪上嗲。 

 

愤慨之后,我又冷静了。或许,晓波就是轻,远没有女人重?

 

晓波是一瓣微火。那次事件是很多人青春期的燃烧,如同美加的老式暖气炉,熊熊之后嘎然而停,只剩小火在昏暗的地下室默默地烧,罩在铁箱里。如今,这束火也灭了,暖气炉报废。

 

女人是电炉子。每天烧饭都要用,一拧就有。有她才有饭吃,才有觉睡。当然要小心,不在安全操作时,会烫着手。可即使烫,也要用。

 

那看不见的微火,能比得过这炉子吗!

 

这还是在言论自由的海外。而国内,晓波都搅不起一丝风。年轻者不知他为何人,年长者更看重自己儿孙的平安,不轻不长者不关注不评论,要让他们开口,谈谈钱,说说吃,再让校花露露脸。

 

28年过去了,晓波成了一件古董,不合时宜,不招人待见。他所崇尚的自由,是古典追求,现代人太聪明,不在虚的名词上着力。而他所践行的殉道,是悲剧演绎,而这个时代不再崇拜英雄。

 

也许,晓波没找对调子。人是情境动物,需要社会化生存,可大社会大国家正从内在本质上解体,美国有种族撕裂,中国有阶层划分。他为大中国找方子,病人却如一个大花瓶摔裂了,靠着粘合剂勉强支撑,以前的药方治不了这病。

 

从大社会里退出,我们都活在小圈子里。城里的悼念文,留言的是同一批人,不管哪个角度的回忆文。这些人里面北京女人不少。(坊间有说:谈政治要找北京女人,搞生活要从上海女人。)晓波是TA们的知音,TA们的英雄,但只在这个小圈子里。

 

那可不可以去大圈子扬名呢?有,先把自己无脑化。从李宇春到小鲜肉,都是小时代的小嫩豆,但就是有各种花草缠绕。真要有一点不一样的人生,去找自己的小圈子吧。

 

不要责怪商女。她在求生存,做自己的专业,为亡国负责的该是那些被她的歌声抚慰过的看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商女,好在无亡国之忧。想唱就唱吧,爱钱爱女人,都可以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