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有出息好还是不好?
文章来源: 步可妮2018-08-08 07:02:49

看着女儿的车开走了,我和她爸都没说话。已经记不清这是第n次送女儿走了。一向话少的她爸先自言自语了:“也不知道这孩子是有出息好还是没出息好?!”

自从孩子上大学、读医学院到做住院医,我们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属于我们俩了。其实这也正常。她爸也早就表态:未来不要寄希望于孩子。意即我们老了靠咱们自己。我觉得这种想法好,至少不至于到时候万一失望。因此,一直以来,我俩都心态平静地过着。很奇怪,今天是怎么了,突然发起了感叹?

是女儿已另有所属的trigger?还是女儿太自立而我们显得可有可无的失落感?一种难以表达的好像即将被判刑遭“遗弃”的感觉。这种感觉好简单又好复杂,好开心又好苦涩。也可能上了年纪,人就变得过于敏感?公平地说,女儿读的二十多年书,基本是靠她自己。她单纯、聪明、用功、有主见。用朋友们常用的形容词叫“非常优秀”。眼看着她一路优秀下来,就象大鹏展开了双翅,越飞越远。

想想我自己,女儿就象我的翻版已经初现端倪。当初我就是我父母眼里出息的孩子。从家乡到外地上大学,再到更远的城市上班,最后又飞到了远隔大洋的国外,一步一步地和父母拉开了距离,过着和国内父母“黑白颠倒”的日子。这些年父母进入了“老”和“病”阶段,我开始每年往国内飞,带着焦虑、歉疚和不安,试图尽可能地尽点孝。

国内有亲戚就笑说:“最能干的跑的最远!”我内心有点五味杂陈地抵触这话。首先担心它“离间”我和我姐姐们的感情。其次,言外之意似乎我未尽到孝。可事实又是,这话一针见血。姐姐们常年侍候病中的老父母,比请的保姆还辛苦。我心怀愧疚,一年飞回去一次。我离那么远,把老父母就丢给了姐姐们,真觉得亏欠家人!所以,现在每次回国,我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家里忙父母,或者跑医院送饭送尿布和医生沟通,能替换一下姐姐们休息是我的一大愿望。

妈妈曾经对我说过不止一次:"回来工作吧!"。可是我已然身不由己了啊。如今妈妈已经不再说回来工作的话了。看着满头白发、颤颤巍巍、行动无助的老妈妈,完全没有了当年那个曾经用她的羽翼替我们三姐妹遮风挡雨、那个意气风发奔忙于工作和家务、那个自信果敢能干年轻美丽妈妈的影子,我忍不住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近两年,我常常刚返回加拿大,妈妈就在电话的那头问:“什么时候再回来呀?”。姐姐宽慰我说“不用听妈妈的,她就想一天到晚地有家里人在她面前。你好好在那边工作,放心吧”。但是我猜啊,大概是人愈老,愈想亲人们都在身边吧。我现在改一年回国两次。看一次少一次啊!

我的姐姐们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她们都已退休,有了第三代,也要帮助子女照顾第三代,是真正的“扶老携幼”退而不能休的一代人。我这个令父母骄傲自豪的“出息”女儿,则象一个远方的客人最多只能是打打电话寄点钱表表心意而已。我的女儿和她的外公外婆之间的关系那就更是客人的客人了!

有时候想,什么叫幸福?孩子出息了我们就幸福了吗?站在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年纪会有不同答案。就我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可能会选择只要有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一家人住在一个城市端一碗汤不会凉的距离,享受被家人需要和需要家人就是幸福。出息不出息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诚然,客观地想,应该是顺其自然就好。就像我的老外同学曾经针对我焦虑自己的英语面试时开导我说的两个字:being yourself。让孩子做她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