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乡愁是一盘春晚录像带
文章来源: 洪岩2015-02-19 12:59:44
除夕夜那天和国内朋友相互拜年时,他问了句:“今晚你看春晚吗?”我只好支吾了句:“以后再看”。是的,现在很少看春晚了,即使看也只是上网挑几个小品看看。

但二十年前当我刚到美国时,春晚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台文艺晚会。借用余光中的那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那个时候对我来讲,乡愁就是一盘春晚录像带。

刚到美国时,人生地不熟,学习压力大,困难可想而知。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情况都差不多,大多数家属还没签出来。男光棍们怕过春节,也盼过春节。一盘春节联欢晚会录像带,会争相传看,津津乐道。我曾经约了几个朋友,到社会学系办公室偷偷地看春晚录像,那时的穷学生哪有电视、录像机?尴尬的是,系秘书那天晚上到办公室来了,她推门进来瞄了眼我们正在看的录像,没多说什么。我当时非常不好意思,借用系里的公共资源,又没事先打招呼,确实有点不妥。

但想家、想亲人是任何困难都不可阻挡的!当倪萍说出那句“亲爱的海外侨胞海外留学生们...”时,我差点热泪盈眶!倪萍太煽情,也会煽情,她不知道我们这些留学生情感上有软肋,思乡特别浓,泪点特别低么?

后来认识了一位中文呱呱叫的美国同学,中文名叫何平山,去台湾传过教,会用中文繁体字跟台湾教友写信,比加拿大的大山还牛逼。他对中国大陆也很感兴趣,我们来来往往就成了朋友。我向他强烈推荐春晚录像带,过几天我去取带时问他,春晚好看吗?他只是礼貌性地说好好好。事后我想何平山其实没看懂我们的春晚,我也太过于热爱春晚了。中国的春晚承载的意义太多太多,对海外留学生来讲,它更是思乡的情感爆发引线。外人怎能看得懂?

后来在美国呆的时间长了,跟春晚也渐行渐远。但我怀念那时候的春晚,也怀念那时候的乡愁。偶尔咂咂乡愁的苦滋味,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