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里的阿Q本能
文章来源: 笨狼2019-06-15 14:13:18
中国人自嘲,最损的莫过于阿Q了。其实有自嘲自损自解精神,比所谓“自省”“自胜”而至“自强”之类高了一级,不再给自己找借口,对于自大了几千年的人,是自我认识的跳跃。
 
不过如果说精神胜利法是中国人特色,是中国人人性卑鄙的一面,那就是真的把中国人当成人类最有特色的一族了,西方最有名的精神胜利法,叫做酸葡萄,幼儿园就知道。
 
酸葡萄不是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但也是自我安慰,自我陶醉,是给自己一个虚假的现实来满足自己无法实现的欲望,是人性本能的心理反应,也就是动物本能反应,叫“调整式偏爱”(adaptive preference)。想想百万年前,还是猿人的时候,如果你想吃一样东西,充满希望(心理反应),但最后吃不着,你是给自己一轮愤怒、悲哀(新的心理反应),让身体荷尔蒙乱串好呢(现在小年轻说不定轻生了),还是老老实实承认现实,心理有个踏实的现实感,没吃着,别失去希望,下此再努力好呢?自我安慰实在是一种让身体对冲击的反制,用以减低对身体的伤害。
 
 
换句话说,自我安慰是个理性的行为。
 
阿Q精神有个现代心理学的解释,来自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注1】,那是邪教教徒在教主语言破灭后如何能继续保持兴旺,后来哲学家Jon Elster把这个说法抽象成如下【1】:
We tend to downgrade the value of previously desired outcomes as their realization becomes less likely and upgrade the value of previously undesired outcomes as their realization becomes more likely
 
与酸葡萄对应的,是“甜柠檬”心态,就是自己的就是甜。我感觉哲学家Steve Fuller对此进一步的解释是,人类有把酸葡萄转换成甜柠檬的本事,大概是人类一种生存本能,就是明明是酸葡萄,只要自己和自己一起的所有人异口同声把酸葡萄对面的物品说成是甜柠檬,那酸葡萄即使存在也无关紧要,因为现在整个事件成了甜柠檬,那才是它的真正的意义。
 
那群邪教徒看到什么甜柠檬呢?世界末日之所以没发生,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它一定发生,我们及时行善,从而感动了上帝,拯救了人类。
 
这么一来,全清楚了,人生也更充实了。
 
阿Q精神无时无地不在。
 
举例说“优越性”,美国说美国是绝对有“美国优越性”,中国现在也跟着说“中华民族优越性”,其实中国说自己的优越性已经几千年了,优越性这几个字只是跟上时代。可是你放眼看去,历史上那个国家民族不觉得自己优越,埃及,波斯,巴比伦,希腊罗马,后来的数不胜数的?你被打败了,难道就老老实实,“理性地”,不阿Q了吗?从来没这事。后来大家说是那些阿Q的活该,难道成者王就没阿Q过吗?只不过一些被消灭,一些成了王,写了一把历史。
 
阿Q而不认是阿Q,因为很简单,你要是认自己是阿Q了,整个团体就一下子失去凝聚力,你的目标(理想)忽然成了幻觉妄想,整个团体生存都成了问题,别说兴旺起来了。
 
不是邪教,在大家认可的正经八百的宗教上,此类历史也不胜数,我在基督教最重要的人物提到犹太人历史数次几乎被灭族,和基督教开端,当基督被罗马钉上十字架时大家的迷失,迷惘,绝望,如果不是阿Q一把,世上就没那支歌了。这种把酸葡萄想象成甜柠檬的“思维跳跃”,跟我们吹嘘的“宗教超越、升华”有什么区别?
 
人的这一心态并不是启蒙了,理性了就会被“科学”方法改良、淘汰,美国内战后,南方农奴主的心态一开始跟被灭族的犹太人一模一样,“只能说我们得罪了主,这是惩罚”,然而仅仅两代,这这种心态就阿Q一把成了“白人被黑人悲剧了一把,是人类历史最大的冤假错案”,这一观念到20世纪初就完全征服的美国,最后,没有人记得黑人是奴隶,记得的,是白人庄园主的慈祥,和黑人猩猩般野蛮。
 
中国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清朝灭亡的最后几十年,每次改革都无法击败现有势力,结果一年比一年阿Q,最后不是意识到自己阿Q,而是被淘汰。
 
阿Q本能不仅是人性的本能,也是团体、民族的本能,作为这种本能的基础的信念(creed)的道德没有必然的优越性,没有必然的好与坏,历史也绝对不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单一进程。人类社会一旦组织起来,温情小家庭的浪漫就被集体利益取代,大家衡量的,不是“善”“和”,而是“好日子”,而是“我们必须保证有饭有肉”(而不是我们和其他人都得有饭有肉),理性,成了如何给一身动物本能如何编造一个完美的童话【注2】。
 
 
【资料】
【1】(哲学家Steve Fuller)Adaptive Preference
 
【注】
【1】未必是唯一的解释。
【2】刘鹤的“尊严”有多少阿Q,谁说得清?到底是谁的尊严,还是某人某集团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