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扶桑和芙蓉
文章来源: 我的庭院2021-07-15 19:13:53
木槿属(Hibiscus)是锦葵目锦葵科下的一个属,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我们常常听到木槿、扶桑、木芙蓉、玫瑰茄等多种名称,其实它们都是木槿属下的不同物种。你分得清它们间的区别吗?
 
《植物学杂志》(The Botanical Magazine) 1790发表有关木槿植物的描述性文章。
 
木槿(学名:Hibiscus syriacus),原产于中国中南、东南地区,后引至亚洲,中东和欧洲地区。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命名时,由于标本来自叙利亚花园,故命名为H. syriacus。木槿花在朝鲜/韩国被称无穷花。
 
木槿是耐寒落叶灌木。叶缘光滑,多为三裂。花呈喇叭形状,雄蕊呈白色配黄色尖端突起。花色通常呈粉色,也可呈近乎紫色的深粉、浅粉、白色。单朵花寿命短,仅开一天,但灌木能新生长出许多芽,从而在漫长的夏季花期内大量开花。
 
芙蓉(学名:H. mutabilis),通常被称作木芙蓉,以区别于水芙蓉(荷花)。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枝条较密并生有星状毛。叶为互生,呈阔卵圆形或圆卵形,掌状3~5浅裂,先端尖或渐尖,两面有星状绒毛。木芙蓉花朵较大,单生于枝端叶腋,有红、粉红、白等色,花为重瓣,秋天开花(8~10月)。蒴果扁球形、10~11月成熟。芙蓉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尤以蜀地为盛。五代时期,蜀国君命人在成都遍植芙蓉,盛花时节,灿若云锦,成都遂有"芙蓉诚","蓉城"之说。
 
木芙蓉花
 
注意芙蓉花和芙蓉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芙蓉树(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是豆科,合欢属的落叶乔木。跟芙蓉花风马牛不相及。
 
芙蓉树
 
扶桑,原指中国神话中的灵地-扶桑国。传说扶桑国位于极东的大海上,该国有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太阳女神羲和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从此处驾车升起。另据中国史书《梁书》传载:“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后代学者考证,扶桑国,现今墨西哥是也。扶桑国人,玛雅人也。中国古代向来将扶桑国和倭国(今日本)区而分之。到了唐宋以后,才混淆之,故今人也常常视日本为扶桑国。
 
中国人将一种开红色花朵的朱槿,叫为扶桑。
 
朱槿(学名:H. rosa-sinensis)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缘锯齿状,类似桑树叶。又称赤槿、日及、佛桑、福桑,扶桑、红扶桑、红木槿、桑槿、火红花、照殿红、宋槿、二红花、花上花、土红花、假牡丹、灯篮仔花,因原产于中国南部,欧洲各语系依循其拉丁学名皆称朱槿为中国玫瑰(英文:Rose of China、China rose)。由于早期花色大多为红色,中国岭南一带将之称为大红花。其实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植物,西晋时期编写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有关于朱槿的记载。
朱槿植株可为篱,叶可食,纤维可结绳。根,茎,叶均可入药。
 
朱槿
 
玫瑰茄(H. sabdariffa),又称洛神花、洛神葵、洛神果、洛济葵、红桃K。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高可有2-2.5米高,茎皮红紫色;单叶,互生,成长后掌状3-5裂,长8-15厘米长;单生花,淡黄色,花萼杯形五裂,授粉结果后变肉质称作果萼,可制洛神茶、蜜饯、果酱,其外侧另有副萼多枚;蒴果内分5室,共含种子约30粒。
 
玫瑰茄
 
十七世纪航海探险时代,欧洲的博物学家从全球各地采集奇花异草引种回欧。彼时苏伊士运河尚未辟建开通,所有帆船需绕道非洲好望角。位于南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是当时运输的中继站。1820年,在英属毛里求斯殖民地工作的查理斯·戴怀尔博士(Charles Telfair, 1778–1833),首度尝试将当地原生的百合朱槿(H. liliiflorus)与从中国传入的中国朱槿(H. rosa-sinensis)进行杂交(就是将雄蕊的花药涂在另一品种雌蕊的花柱上),成功地培育出新品种,开启了现代观赏朱槿杂交育种的先河。通过人工杂交培育的新品种,花色五颜六色,有红、粉红、褐紫红(Maroon)、紫、淡紫(Lavender-Violet-Mauve)、蓝、绿、金黄(Yellow-Gold)、橙桃(Orange-Peach)、棕褐(Brown-Tan-Taupe)、银灰(Silver-Gray)及白等12种颜色。除以上分类繁多的花色,单朵的花色又再有单色、双色及一花多色等品种。
 
澳大利亚本土木槿
大洋洲的澳洲是一块非常古老的大陆,动植物种类与其它大陆差别很大。她也有自己独特的木槿种类,如H. splend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