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优雅》是最巴黎的小说吗?
文章来源: 超然看众家2019-06-09 17:43:54

 

五月在港忙外孙的日子里,抽空读了一本据说是2008年法国畅销的,后来也改变成电影的法国小说《刺猬的优雅》。

????
书中第一女主人公是一位孀居多年的寡妇荷妮。她没有受过完备教育,职业是巴黎的一栋高尚住宅的门房。但她读书看电影听音乐,对荷兰画派意大利画派有着深刻见解,对现象学和语法纯正都有着自我的看法。她所掌握的知识,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越她服务的那些公寓里的社会精英。只因为她认为作为门房,在精英们的脑中应该是庸俗和浅薄,微不足道。外表也应该是不讲究,无品味。所以虽然她内心里瞧不起她服务的富有的邻居们,但在他们面前,她就实行着这些看法的生活,把自己像刺猬一样隐藏起来。这就是让我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作者会让她有这种门房形象的看法呢?是法国社会具有的真实现象?还是作者为了写作的目的,硬要这样安排呢?从我接触过的美国,日本和香港公寓,门房形象根本就不是作者认为的那样。如果背景是19世纪,可能还有可能?
 
女二号是一个超聪明的12岁女孩笆洛玛,出生在富贵人家,但思想反叛。在她眼里,当大官的父亲和生活中常引用名著中语句和人物的母亲,还有读大学的姐姐以及周围的人都是可笑可厌的,是虚伪做作的。她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人的一生就像鱼缸里的金鱼一样。所以她决定在13岁生日时自杀。
 
书中为这二位女士设计的出路是一名谦和有礼的日本男人,他通过在日法之间买卖高级Hi-fi 发了财,住进了这个高级公寓。他的出现,借清茶,寿司,日式的拉门,高级抽水马桶的音乐,日本小津的电影等等,带来了(作者认为的)法国的文明里不存在的审美情趣的方式,体现了简单质朴的禅意般境界。这些不仅撞击到二位女主人公的心房,也让所有邻居为之倾倒。
 

最后女门房荷妮因为被这个日本人欣赏和关爱而内心焕然一新,刚开始准备过优雅的生活,作者就安排她在救他人的过程中满意的死去,她的死讓小女孩芭洛瑪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帶來的悲傷,也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自殺计划是愚蠢的: 原來死亡並不只是平常的事。

作者做为一位女性哲学教授,用日记体的方式,借由书中两位不一般的女主人公对周围的精英人士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而轮流写出她们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想,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因为是哲学教授,书中这些所思所感,有些很深刻,有些很高雅,有些很有新意,有些很难理解。阅读中,会有共鸣,也会有所思索。个人觉得是值得阅读的。

这本书作为小说,情节很简单。而且为了给二个女主人公找出出路,通过一个新搬进来的日本富人,把日本文化和禅意做为她们的救续和希望,也很有些勉强。我去过几次日本旅游,女儿也在东京住过6年。我倒觉得在讲究优雅精致方面,日本是向法国学的多。有书评说,这是一本最巴黎的小说,我不确定,因为没有读过较多的现代法国小说。

最近又到潮州一游,顺便上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