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儿子
文章来源: 牛城地主2014-01-27 14:21:41
96年刚来美,LP就怀孕了,第二年五月就生下了大儿子,Allen。打生下来,就长得特别招人喜爱,推出去Shopping时,常引起一些人的驻足和夸奖。

刚为父母,玩心未泯,常和一家朋友打牌(最Popular又没啥技术含量的那种,两副牌的升级)。他不睡也没法玩儿呀,于是把他放在小车里拼命地来回摇,希望他能早点睡着,我们好能大战一场,这招时灵时不灵的。有几次干脆把他放在 Car Seat上,开车出去兜风好让他睡觉,效果似乎更好些。

那时我体重超过了180磅,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是得赶快吃些东西,要不然饿得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于是开始锻炼身体,回家后,把儿子放在小推车里,推着他在小区里跑步。他坐在里面,拿着奶瓶(里面装的Juice, 从小不爱喝奶),倒也安静,我每天推着他跑1英里左右。只可惜跑了一夏天,一磅都没减下来。

他小名叫蛋蛋,不会说话时,嘴里经常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且长篇大论,似无重复,绝非一般意义的胡言乱语。基于这点,我真的是相信小孩子有慧眼,能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东西,或前世投胎一类,这世上的事情有好些还真说不清楚。可惜他说的谁都听不懂,无奈之下,就称其为蛋蛋语。虽然能说蛋蛋语,但正常说话是到了十八个月左右的时候了。

逐渐大了之后,特别有磨人的本事。一到商店,看见了他喜欢的东西(多半是玩具小汽车),就没完没了地跟你说,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大多数情况下,还真搞不过他,也就从了。

转眼上了小学,身上坏毛病极多,平常早上不起床,一到周末,起的比谁都早(起来玩)。放学回家后,东西乱扔,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学了一些东北脏话,虽然他并不知道那是不好的词语。这些毛病可谓是屡教不改,虽然LP比较严厉,但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

我小时候,父亲极严厉,且脾气不好,使我深受其苦。当了人父后,不想让童年的悲剧重演,所以从来没有呵斥过他们,也很少说教。但管的也很少,只是小时候陪他们玩玩游戏,打打球一类,生活上的事情都是LP操持的。

后来发现Allen对钱有特殊的喜爱,逢年过节时给他的压岁钱舍不得花,都攒着,还说要存多少钱等等。这一下我可找着治他的办法了。大概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我跟他坐下来,说跟他玩一个挣钱的游戏,问他愿不愿意玩,一听挣钱,他自然是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我给他规定了大概二十条每天要做到的事情,从行为到语言都涉及到了。每天晚上对照,做到一条就奖励一个quarter,看看能做到多少,并画了张大表,挂在墙上。

这样,每晚上床前,他都主动来找我,看能挣多少。刚开始时,只能得一、两个,因为是当场兑现,所以很有积极性,乐颠颠地拿着奖励走了。我也帮他分析,看还能多做到哪些。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一个多月居然做到了一半以上。

看来很有效果,就跟他说规则得改了,做对了一条,两个Quarter, 做不到就扣两个。加码是为了游戏的公平,要还停留在一个Quarter的水平,有些欺负人,且他也失去了继续改进的动力。这样又持续了一个月,基本上做到了所有的要求,且似乎已养成了习惯,这个游戏也就结束了。

这时他的钱包里有了几百块钱,就跟他说,得学着管理,为此还给他开了个银行帐户。既然有钱了,想买自己玩的东西,像游戏卡一类,就自己掏钱吧,若是逢年过节我会Match一半。他表示同意,从此后再也不缠着我们买这买那了,有时问他要不要跟我们去Shopping, 基本上是摇头。

人都说男孩子要穷养,要让他们认识到挣钱的艰难,不管有多少钱,也不能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他现在似乎很明白大人挣钱的不容易,比如前段时间,他妈带他去买裤子,他说,不用买贵的,能穿就行,LP感动得几乎当场泪奔。

又大了一些,帮我干一些活时,基本按市场价(但还是略低)付给他钱。有一次他跟我说,不愿意干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光挣自己家的钱没意思,得去挣别人家的。我很惊讶于他的想法,表扬了一番后,解释说,要是你不干,我就得找别人干,钱还是一定得付出去的。

他小时候打了4年棒球,后来改学游泳,一直到现在,明年有望成为校游泳队的队长了,现在膀大腰圆,身高 过了一米八,看着还真养眼。满十四岁后,可以在校内打工了,就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教小孩子游泳,有了第一笔收入,只是苦了他妈,得接送,好在离家不远,几分钟车程吧。

原以为他以后会选择与Business有关的专业,但他现在对脑神经极感兴趣,想当个科学家,经常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理想,一套一套的,听得有点晕。嘿,又回到了他爸儿时的理想(我小时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当然,谁知道以后他会不会改变主意,就由他去吧,有理想总比浑浑噩噩的好。                                                                                        关于老二的一些故事,可看 “年终随笔(3)儿子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五年前的儿子们, 老大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