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叫我如何再爱你
文章来源: 人到中年的摩羯2022-11-10 11:47:42

  周末,全家一起去了附近新开的火锅店,为此还推掉了同一天的徒步活动。

  其实,现在中餐馆的东西不仅越来越难吃,味道越来越重,而且还越贵越离谱。这次有点不一样,朋友推荐港式花胶鸡火锅,一听就很高级。另一个朋友说她有次晚餐时间去的,预计等候时间是两小时,只能抱憾离去。华人圈里能火爆成这样的餐厅也算罕见了。

  午餐时间,我们一去就有座位。服务生很勤快,等我们点好单,就过来把切成小块的鸡放进锅里,接着倒汤,汤色金黄,看上去鲜浓醇美。最后放几条泡好的花胶(鱼肚),等十分钟就开锅。据说汤底颜色来自南瓜和胡萝卜,店里墙上贴着装饰宣传画,“熬足十小时”。当时我心里满怀期待,怎么能意料到事情坏就坏在这锅汤上了。

  时间一到,服务生过来帮忙撇掉浮沫,然后给每人盛了一碗,介绍说,地道港式吃法要先喝汤再涮菜。我倒真是没有见过在火锅店一上来就先喝汤底的。一人一轮喝完,汤剩半锅,请服务员加汤,准备涮菜。小哥过来撇一眼,真诚地再次教导我们,“汤要喝完。鸡肉也要吃掉。再加的是猪骨汤,变成常规火锅,可惜了。”时代发展太快,连火锅的吃法都跟不上了。

 人家都这么说了,我们不能不识好歹,只能再来一轮汤。不喜欢喝汤的孩子就一直喝冰水。本来想去火锅店当两个小时上帝,哪知上帝连自己的汤锅都不能做主。

那天下午,当我回到家,头昏脑胀的时候,想起来这个细节,后悔当时没有坚持做上帝。 

 据说正宗的花胶鸡是鸡肉嫩滑,汤汁浓稠,好吃到说不出话,因为嘴被粘住了。我们吃到的鸡倒还滑;嘴粘不住不能怪人家,因为有点忙。一来要辨别那一块块小小的胶质物到底是花胶还是鸡皮。不同阶级属性的两个东西,有缘煮在一口锅里,不仅外观像,口感也像。有人说,都到一口锅里了,没必要分那么清。那不行,鸡皮实现了阶级跃层,也不问问人家花胶干嘛,可不能因为自身的见识和疏忽,降低了汤锅的档次。二来要一口热汤一口凉水就着喝,太咸。  

  我身为正宗来自北方的摩羯,具有高度责任感,更何况好东西确实不能浪费。为了让锅尽快符合加汤要求,为了让大家尽早回到北方火锅的传统,我身体力行,猛喝若干碗的鱼肚、走地鸡和南瓜熬就的火锅汤底,终于把鸡汤锅喝成了干锅鸡。

   吃完从店里出来,头晕晕乎乎的,也许是被账单打了一闷棍。等到了家,愈发严重,那种钝钝的头疼,好像总藏在眼睛后面。更遭的是,精神还颓废了,四肢无力,眼神涣散,喝了菊花茶排毒也不管用,只想躺着。怪不得美人儿经常慵懒,都是“满满胶原蛋白,美容养颜”早就的。

  熬到晚上,终于心安理得上床睡觉,半夜里口干舌燥,数次起来喝水。早晨起来,感觉大病初愈;等到下午,才完全好了。

  那一天就干了一件事,——去趟饭店。不过做不成上帝,起码是客人吧,怎么感觉像受害人呢。

  隔天,我去请教一位老饕朋友,看看我是不是对什么过敏。她对我的无知倒大惊小怪起来,“哎呦喂,喝多了味精汤吧?”那人家不是介绍得挺好嘛。“你是不是《舌尖》看多了?以为中餐馆是艺术馆,文火慢煮吊高汤?你自拍美颜开大了,以为自己落雁沉鱼万人迷?”

  她边打开网购页面,边教育我,“给您扫扫盲啊。知不知道什么是料理包?”然后翻到调味料,指给我一看,好家伙,这不就是那家火锅店菜单嘛,店里有的锅底选择,这里全有!味精算什么呀,那些字都认不全的化学成分才骇人呢。                                

 

  怎么说呢,我倒也不是神经脆弱到接受不了料理包,就是觉得感情受到了欺骗,毕竟这店不是快餐或外卖。“人家把调料包广告词贴墙上您就全信,不仅接受暗示,还自行脑补。”朋友继续呲哒我,“您赶明儿去后厨免费帮人吭哧吭哧蒸南瓜打南瓜泥吧。那还得看人家是不是嫌您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