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主持和耳语者们
文章来源: 人到中年的摩羯2015-04-08 19:02:55

         
                                                                   

  最近的热点词是毕福剑, 他在某次私人聚会中有点放轻松,唱了几句,戏虐了几句,被同桌的人录了视频,放到网上,引起不小波动。如果这几句词出于普通人的口,相信不会怎样,比这粗鲁的偏激的言论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可是既然吃公众人物这碗饭,就得对得起公众人物,承受得起随时被围观、被八卦、被扒光了评头论足。可怜毕主持,忘了央视人身份,以为下了班有私生活,没有随时随地保持“政治正确”,就像明星永远要光鲜亮丽,不能被拍到卸妆的时候。他当然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同时,这件事的教训是,明星要防的是狗仔,主持人要防的是朋友。

 1948年,有个英国人,叫George Orwell,写了本政治幻想小说,《1984》,讲的是人们在极权社会里的生存状态。

1984》里有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柏森斯,算是男N号吧,他头脑简单,办事热心。 为党服务,竭尽所能。 更可贵的是,他有一双年幼的非常令他自豪的儿女,“……顽皮是顽皮极了,但是一谈到对党的热忱,那是另外一回事。他们一天念念不忘的,就是探子团的活动和斗争。”“……那宝贝女儿集体郊游时。 “找到了两个女团员跟她一起溜队, 跟踪一个陌生人两小时。……把他交给了巡逻警察。”

有一天,这位对老大哥怀有无限崇敬和热爱的大老粗竟然因为犯了思想罪被抓进了监狱,检举他的,就是他自己的女儿:“她通过钥匙孔听到了我说梦话,第二天就向巡逻警察告发。才七岁的小鬼,挺伶俐的,对不对?我对她不但不怨恨,反而以她为荣,这证明我给她的教育完全正确。”

 2007年,又有一个英国人,Orlando Figes,以几百人的私人档案为基础,写了部口述史,记录了斯大林时代普通苏联家庭的生活。The Whisperers: Private Life in Stalin's Russia,中文翻译成《耳语者:斯大林时代的私人生活》。"耳语“在俄文里有两层意思,一种是窃窃私语,另一种是告密者。

 《耳语者》里提到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帕夫利克。他大义灭亲,向当局告发亲生父亲。他父亲在村里学校受审判的时候,冲着儿子大喊,我是你父亲啊! 帕夫利克对主审员说,是的,他曾经是我的父亲,但我现在已不把他看作我的父亲。我现在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一名少先队员。后来,全国的青少年便在课堂上学习帕夫利克的英雄壮举他的故事成为各种读物、歌曲、戏剧、传记等题材。高尔基甚至曾经呼吁为其建造纪念碑。不少人以他为榜样,也告发家人,不放过任何一个阶级敌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

 希望毕主持要像柏森斯在监狱里那样深刻反省,要及早铲除心中的魔鬼。“思想罪可怕,防不胜防”,“我真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及时救了我。”

 毕主持童年时一定曾经戴过红领巾, 那就应该知道,"与亲人之爱及其他个人关系相比,对国家的忠诚则是更为高尚的美德。举报朋友和亲戚不是可耻的,反而是爱国热忱的表现",就像帕夫利克一样

 希望毕主持不要纠结于告密者是谁,他的目的是什么。沉默的毕竟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