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反”的故事
文章来源: 快乐的傻瓜2013-10-10 13:06:57

       
      我在文革时期“光荣”地成为一名工人。那时候,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我住的大院里,有工程师、专家、教授,有小干部、大干部、领导干部,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公务员,或说官员,就是没有工人。      
     我成了最早的工人,每天上班下班,见人打招呼,人家都说:“工人阶级下班了?”“领导阶级上班去?”…….他们对我是调侃、打趣,其实也是对当时的口号“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嘲弄和不屑。
 
那时小工人也很左,说什么“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这天我这块砖被派到拆房队去了。       
       从各车间抽调出来的十几名工人和几个“反革命”、“劳改犯”组成拆房队,工作是拆掉现有的库房,盖一个更大的库房。         
      我们用最粗号的大绳子套在墙的两肩,人们分成两队,像拔河一样,拉着绳子,唱着号子,使出吃奶的劲儿,但墙就是岿然不动。当然,肯定不是豆腐渣工程。 
       这时,厂里的第1号反革命分子,姓荣,他站出来说:“大家先歇会儿,我来弄。”
        
       因为他是“反革命”,我从来没跟他说过话,他也是凡人不理,独往独来,清高孤傲,孤芳自赏。       
       他是知识分子,技术干部,爱画画,尤其爱画侍女,而他本人就像昆曲里的小生,长得俊俏、风流、小白脸。     
       他还擅长写诗。我记得很清楚,他的反革命言论之一是:“如果鲁迅晚生三二十年,恐也不敢有动地哀的歌吟了。”
       
     不能称他为“荣工”,只能称为“荣反”。
     
     只见“荣反”去工具库借了一个千斤顶,找了两块铁板。他先用钢钎把墙捅了一个洞,把千斤顶放进去,上下都用铁板固定,就开始压液压棍,一会儿,墙出现裂缝,慢慢地,墙缝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墙面有些酥了的感觉,他让大家都远远避开,他把千斤顶撤出来,一推墙,墙在原地坍塌下来,并不像原来设想的,用绳子拉倒一面墙,整面墙90度倒塌。
      
     “荣反”用千斤顶这件小事,我印象极其深刻,他让我见识了知识就是力量。
        
     几个月过后的夏天。北京七八月是雨季,总是下暴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暴雨刚过,郊区农民的掏粪马车就来了。马路被雨水渗透,表面看不出来,马车一过,被陷在坑里,老农急的满脸大汗,用板子垫路,还是不行,马不配合他,大粪车不能倾斜,粪不能撒在大街上,有一些人在路边帮他,这个说这样,那个说那样。我想起“荣反”那招,就走过去说:“用千斤顶!”但是老农没有哇。我告诉他,办公楼前面有汽车库,上那里借一个。
        
      很快,老农借来千斤顶,路人七手八脚全来帮助,很快把车顶出来,有惊无险,平安无事。    
       
      大小官员们对我刮目相看,“工人阶级真有两下子啊!”
        
      时光飞逝,我从小工人成长为外贸经理。我向世界上汽车最多的国家美国出口千斤顶、支架、甚至发展到起落架、升降梯等等,和这液压千斤顶似乎有着不解之缘。
      
     再后来,我有了自己的车,千斤顶是汽车的影子,时刻追随着汽车,也追随着我……

     这就是本人亲身经历的千斤顶故事一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