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故事 – 暴力爸爸和暴力儿子
文章来源: 羽衣飞飞2016-06-06 11:12:04

椅子上放了好多个餐巾纸盒。

分明是准备大家要齐齐痛哭擦眼泪用的。一般遇到此种情形,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不哭,打死我也不哭,不要想赚我的眼泪!

这是亲密之旅分享课堂,放录像。放录像哎,又不是真人在现场,谁哭谁小狗。

出来分享的是一对夫妻,专门从内蒙古坐火车到西安去上亲密之旅的,男的高瘦英俊,女的矮胖一些。

他讲他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好,常常吵架,从来不带他出去玩,他爸爸打人尤其厉害,他总是挨打。

有一次,他父母带他去看电影,他左手拉着妈妈,右手拉着爸爸,特别特别高兴,看完电影回家晚了还要写作业,他边写作业边瞌睡,他爸爸陪着他,一看到这个,拿起一把梳子对着他的头劈头盖脸就是一下子,梳子的齿刺破头多处,当时血就从他头上流了下来遮住眼睛。

接着他的话让我瞬间崩溃。

他说:“如果可以让我爸爸妈妈天天这么陪着我,带我看电影,我每天挨打,流血也愿意。”

这个孩子,在父母关系不好的冷暴力下成长,混合着父亲对他的暴力,长大之后学会的是: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他跟男性的接触方式就是出手打架。

其他各种问题我没记住细节,我只记得他说,后来他不能上班,整个人崩溃在家,没有办法跟外界接触。

接着他拉过他的太太,说他太太在他最黑暗的时候一直陪着他。

不少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矫情!挨打怎么了,那年头谁不挨打,哪个家庭夫妻关系有多恩爱,大家不都过来了吗?就他还出现啥子问题,连见人都不能了,存粹是瞎胡说。

这样的评论我看着一点也不新鲜。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既然所有事情都简单得跟1+1=2的,为什么婚姻问题这么多?为什么很多家庭暴力解决不了?为什么吵架贴永远都是热点?为什么手指头指上去了说别人这里那里差劲了,那个差劲的人不肯低头说“我错了,你骂的好,你骂的对,我就是差劲,我坚决改正”?

问题其实根本不简单,我们本来想解决问题,却发现批评指责只会制造更多问题。

那么心理学专家怎么面对这个男人?

后来黄博士讲完原生家庭的题目,散场之后他等机会,上去就给黄博士一个大拥抱,久久不肯松开。他说,那是他成人以后第一次与同性有身体接触,是拥抱而不是拳头。

黄博士后来也跟大家分享,说他被拥抱很久之后,觉得该差不多了,可是那个男人还在哭,他知道,如果他推开那个个案,他就失去了医治他的机会,所以他让他抱,直到对方松开。

那时候,在他怀里哭着的,不是一个成年男人,而是一个从未走出童年阴影的孩子。

小狗我,这时候已经哭湿了好几张纸巾。

我带过亲密之旅小组,带组过程里最难的事有三件。一:请男士参加,一般我邀请,大家客气几句都会表示可以去一去,但不少一听到太太要去,直接就跑了。二:好不容易请男士来了,不愿意分享,直到听完黄博士的课,有想分享心里话的,有时男士说了,课堂结束后还被女士接着批评。三:不管男男女女,都表示自己很难改变自己,即使是基督徒,说会听上帝的话,但黄博士不是上帝,他说的话为什么要听。

即使黄博士的理论符合《圣经》准则,但改变一旦涉及到具体的地方,就变得很困难很痛苦了。

如今四年过去,我回头看看那段经历,不得不感慨其实男人也很苦。

男人自我保护性特别强,自己的事不愿意跟人说,自己的童年经历更不愿意跟人讲,有伤害也装作没有,童年的阴影就算在,也是笑嘻嘻地说不妨事,不妨事,你看我还不是好好的吗。

什么时候男人才敢敞开心胸说自己的事?

比如分享的那个男人。他自己垮掉了,无助了,找不到出路了,忽然看到一个医生,可以医治自己,所以他去求助,求助之后,他敢站在众人面前敞开自己,因为他已经站起来了,不怕失去什么面子。跟他差不多走到绝路的里子比,面子没那么重要。当人知道自己路走到尽头知道去求助,不仅聪明,而且勇敢。

另外什么情况可以让一个男人敞开心胸?安全的环境,安全的人。不被秋后算账,不被现场发飙,不被指头戳,让男人可以放开自己做自己,那时候,他才会开始跟别人真正亲。

是不是真实的自己非得高大上?

当然不是,拿放大镜一看,谁都问题多多。我们看别人,从来都是明察秋毫,很容易就说:“你就是这样的,你就是有那么差劲,你不好!”有人往往觉得自己全身是嘴也说不清,越说错越多,索性不如不说,不说至少只有沉默罪,说多了,就有反革命罪,自私罪,自大罪,懦弱罪,无能罪。

另外一个婚姻咨询师前段日子也分享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太太去看医生,说她先生离家出走几天,住在酒店里不肯回家。这时候听众肯定会做各种猜测:有外遇,不负责,不沟通,等等。还好,这位先生陪着太太也去看医生了。本来大家气氛还算友好,谈着谈着不知道哪一句出了问题,太太开始情绪激动,指责老公说自己嫁了他有多倒霉,老公这里那里多不好,声音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亢奋,咨询师多次试图挽回局面都没有办法阻止她说话,最后只好强行制止说,我咨询时间已到,抱歉我得看下一个个案。最后这位咨询师以男人的身份说了一句话:是我,我也逃。

我不是要指责这位太太,我相信她的童年一定有很多痛苦的遭遇,这些遭遇其实原本跟她先生毫无瓜葛,但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背景进入婚姻的,如果不好好医治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原来家庭里的问题就会延伸到现在的家庭里,纠结在一起,没有办法理顺哪里是现在,哪里是过去。

所以黄博士才说,让每个人都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基本概念,让每个人都能能够觉醒,给自己的心灵世界点一盏灯,灯亮了,自己看清结症在哪里,自己愿意成长,愿意改变,婚姻才会改变。

好的婚姻是两个人的乘法,如果两个都8分,乘在一起是64分;如果一个9分,另一个只有5分,乘在一起也不过只有45分。问题是,我们往往都觉得自己是做了9分的那个,对方才是5分。

分数问题且放下不管,我这里有一个自己的观察:

什么人最难面对?

控制不住情绪,情绪来了收不住自己的人。

怎么才能疏导自己的情绪?

走回原生家庭,理顺童年的关系。把那些内在化了的(潜意识)透过情绪分析找出来,达到意识认知领域,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一味责怪说我的痛苦就是我爸妈造成的,我无法改变我爸妈给我的基因和环境;或者说我的痛苦是配偶造成的,配偶是万恶之首。

配偶也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呢,一代怪罪一代何时了?

比较切实可行的角度是:我改变不了爸爸妈妈给我的过去,但我今天可以重新学习,面对过去不是被动地react,一味自哀自怜,希望爸爸妈妈把爱还给我,而是主动去respond,去学习,去做旧有原生家庭模式的切割者。

这位分享的男士就是这样。他在父母亲关系不和谐的冷战暴力下长大,又在父亲的暴力下长大,他可以一辈子滚在泥里,一辈子说我的一生是爸妈毁了。但是,因为他旁边有人陪他,他可以找到专业的帮助,一点点切断原生家庭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学习重新给后代缔造新的原生家庭,不再让他的孩子受苦。

能够找到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才能最后解决痛苦,一味的指责,只是翻过去的垃圾只会让人陷入更多的自怜自哀的无助情绪里去。

为什么很多婚姻问题多多?

伸着指头指责是很大的原因之一。随时批评指责会无形之中让别人把心缩到壳子里去,不暴露就安全,之后的问题就是婚姻里面的寂寞,两个孤岛,每个人心里都渴望亲密,却又亲密不了。

想要亲密,首先就得做一个安全的人,而不是一个文革老太或者文革老爷。

这个学习其实很漫长,不是简单一篇文章就可以的。

改变,从了解开始。

为了表示公平,原生家庭故事我接着会从女人的角度写写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欢乐颂》里面就有一个很好的原型可以做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