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最缺什么
文章来源: 羽衣飞飞2014-08-13 08:24:32
本来一直以为是钱,后来发现不是。再缺钱,也吃过油条,油炸糕,各式烙饼,饺子。好像也没怎么穿带补丁的衣服。每年冬天,老妈都会给买一双皮鞋,她手笨,不会做鞋,所以我总羡慕别人孩子脚上的暖棉鞋,纳很厚底儿的那种。
后来以为是缺爱。爸妈从不说爱你,长大一点就再也不抱你,还打过你,骂过你,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可是,心里明白,他们爱自己,爸爸讲过的呼延庆上坟,妈妈讲过的黑白石头打架,高兴的时间还是很多的。越大越发现,其实他们很爱自己,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
再后来以为是缺少沟通,其实最主要的是自己作为孩子跟父母的沟通。老爸一直愿意跟我聊天,所以我跟爸爸关系特别亲,老妈情感相对比较粗线条,很多年母女关系都不甚亲密,直到我20岁母亲跟我说很多她的心里话。
错过了太多跟父母分享我的世界的机会,从小就没有,到大以后更没有,直到他们去世。
多年前认识的一个朋友43岁就生癌去世了。我给她写追悼词,因为了解不多,只好跟她先生和她父母询问。她先生说的很浅,几句话就说完了。她父母则不同,给我讲了各种关于她的故事,我边听边做速记。一个人开笔写的时候,忍不住痛哭失声。她跟我那么象,本来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可是种种原因居然错过了。
最主要的,她父母对她的详细了解,到了高中嘎然而至。比如他们说她高中逃课,为什么逃课?他们不知道。在此之后,基本就断了线索。
我已经永远失去了跟父母分享我世界的机会。剩下的,就是尽量延长跟孩子分享生活的时间了,我希望可以尽量陪他多走一些,他未必知道他很需要我,但我知道,我很需要他,不管是聊学习,还是送他各种活动,都是高质量的相处时间。
有朋友诉苦说,高中生实在太恐怖了,赶紧送去上大学吧。我可以理解他们的痛苦,但更愿意多学习怎么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世界。脸书也上,微博也织,与时俱进可以看到很多新事物,跟孩子说话尽量能找到话题。比如上周末他不甚喜欢的blue devil的乐队在DCI比赛中获得99.65的高分,创DCI历史纪录。这个很不容易,我对外界事物真正感兴趣的时段是15到30岁之间,听音乐,看电影,读小说。到了后来,愈发懒惰,恨不得只顾吃喝二字,其他的全抛脑后了。
但是,怎么能满足于过猪一样的生活呢?虽然很幸福,很知足,也总要有点突破吧。
所以,把缺的遗憾给补回来,让快乐尽量延长。孩子说离家就离家了,得在他们走之前把日子都织好,少吵架,多高兴,少顶牛,多赞美,嗯,想想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