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读过的心理学及其他方面的书
文章来源: 羽衣飞飞2014-04-02 08:34:52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特高兴,发誓再也不学什么硕士博士学位了,我要开始享受大好人生了。
然后不小心出了国,迫不得已拿了一个硕士学位。那会儿如果谁让我学博士我会跟谁吵,大好时光拿来念书简直是非人道行为。
在当时的我的眼中,能读的书只有一种:小说。
我在接近三十高龄的时候,把席绢的,琼瑶等等一系列的言情小说看了个遍,几百本是不成问题的。除了看小说,上完班每天追一集连续剧就能让我满足得直哼哼。
如果不是经历人生的超低谷,恐怕我会一直这么小说连续剧下去。
可是,人生它不是小说。

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非常现实地横在面前。
我曾经多么鄙视拿一本书,照着书本养孩子的行为啊,可是孩子他真的很不好养啊。我也鄙视拿一本书学习夫妻关系的行为,可是婚姻和爱情怎么这么地让人痛苦啊。
在痛苦中,在发现自己所有的方法都不可行之后,我才开始真正认真地看书了。
这是我人生转折的开始。
先列一下书单:
Scott Peck: 《Road Less Traveled》

John Gottman: 《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And how you can make yours last》

Gary Chapman:《The 5 Love Languages》

Emerson Eggerichs: 《Love & Respect》

John Gottman: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Siblings Without Rivalry》

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How To Talk So Kids Can Learn》

Deborah Stipek & Kathy Seal:《Motivated Minds》
黄维仁:亲密之旅培训 (最为系统的课程)
下面我再介绍一点作者。
最开始接近的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是Scott Peck的《少有人走的路》(Road Less Traveled),这本书刚刚开始出版时无人问津,N 年之后才开始被发现,成了畅销书。作者Scott是名心理医生,他是个思想非常深刻的人,很有自己独特思考的角度,他对于爱的分析,到目前为止是我看到的最深刻最好的分析。那些“离开了他我不能活”伟大的爱在他的分析之下一点点暴露本真,真是让人豁然开朗。这本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我都读过,我们家领导也认真读过,还特别仔细地做了很多笔记。
John Gottman是心理学界的大牛,他的marriage clinic非常有名,测试几年之内是否离婚的准确率为92%。至于具体方式,我就不啰嗦了,感兴趣的朋友自己网上搜一搜。其中的两本书我倾力推荐《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和《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And how you can make yours last》,他在书里面对情绪的重视程度超过我们常人的想象。他主要靠临床实证,与佛洛依德式的心理分析不一样,但又从侧面证实了很多佛洛依德的理论。
还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The 5 Love Languages》,作者Gary Chapman.他有专门的网站,可以去那里看看具体的信息。另外还有一本《Love & Respect》作者:Emerson Eggerichs,这本书跟基督教信仰关系很密切,对男人的第一需要和女人的第一需要以及如何满足对方的第一需要方面有非常深入的探索。
关于育儿方面,有三本书也很好,《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Siblings Without Rivalry》and 《How To Talk So Kids Can Learn》。作者: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他们是Dr. Haim Ginott 的学生,Dr. Ginott 也是John Gottman非常推崇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在《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一书里非常骄傲地宣布他用临床方式证实了Dr.Ginott的理论。
同时,我这些年的学习跟我的信仰是根本没有办法分家的。我1997年受洗,当时别人一说我就信了,非常盲目,比较无知无畏。之后很多年,我都没在基督教信仰方面有任何的长进。
直到婚姻触礁前后,我才开始到教会,对信仰开始认真。不认真还没问题,这一认真问题就大大地出来了。我是个很喜欢自己琢磨很爱思考的人,读《圣经》的时候基本每句话都看不进去,问题问的那叫一个多,很多人没法回答我的问题。但我知道,自己的旧的思想体系不推翻,没法建立新的体系。
信仰在我看来是精神支柱,不是单纯地相信那么简单(Believe in 和Entrust是两回事),必须去信任。如果要信任,就得有了解,盲信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
于是我从考古考据方面,思想哲学方面,以及具体生活方面各个角度找了书来学,因着上帝的恩典,他借着这些书打开了我的眼睛,使得我非常笃定地相信上帝一直都在我的生命里,从没离开过。我想,如果没有上帝的帮助,今天的我不可能拥有如此的平安喜乐和幸福。所以,我必须得把这些书也列出来,因为这是我所有学习的根基。
在这些书读完之后,在我终于在上帝面前跪下之后,《圣经》在我的眼里,成了天下最美的一本书。
Josh McDowell《铁证待判》《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
Josh McDowell《千载悬疑》《More Than a Carpenter》
C.S.Lewis《返璞归真》《Mere Christianity》他也是《Chronicles of Narnia》的作者,牛津剑桥两所学校教授。
C.S Lewis《卿卿如唔》《A Grief Observed》
远志明《老子与圣经》
Philip Yance《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书是好朋友,我会一直读下去,一直学习下去,因着书,生命更加丰盛,我也更加感恩。

PS: 忘记了一本很重要的书《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以及用7个习惯写的关于孩子,青少年和家庭方面的,超棒的系列,虽然没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讨论,但不少规律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