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院仍然不能吸引最聪明的学生
文章来源: 雅美之途2020-10-28 12:59:47

根据最近的《华尔街日报》报道,负责美国医学院招生的AAMC公布:截止8月底,今年申请美国医学院人数的增幅创了纪录,比去年增加了17%。

美国医学院从入学的MCAT考试, 医学院申请和随后的住院医Resident的Match,都是通过非赢利的专业机构AAMC管理的。AAMC的全称是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位于华盛顿DC, 已经拥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医学院的申请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通过AAMC经营的网站AMCAS进行的, 有点像大学的普通申请表,然后才是特定学校的申请。

导致今年医学院申请的巨幅增加的原因可能有这些:首先年轻人看见新冠肆虐世界而人类抗疫的手段有限,他们有投身到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的冲动。其次是大量失业潮,大家想找个避风港,这时候学校往往是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与此同时,现在大学本科以网课为主,又不能外出社交,有些已经完成医预课程的学生,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填表或写文书申请医学院。与疫情相关的就是有些医学院取消了对MCAT成绩的要求,斯坦福今年取消MCAT可能导致他们的申请人数增加了50%。最后可能就是钱的原因,例如NYU在2018年宣布医学院免费后,申请人数从6000升到8000。已经有包括圣路易斯华大医学院在内的学校跟进NYU, 做出部分或全部免医学院学费的承诺。

申请人数的增加自然会降低录取率,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那也不见得,或许会出现令招生官看花眼的时候,但是优秀的学生总是只有那么多。人为降低的录取率并不能改变真正合格的学生每年变化不大的事实,这个道理与大学申请是一样的。 我在帮助几位学生进入BA/MD的本科与MD连读的计划后,现在也涉及辅导美国医学院申请了。美国三大著名医预科大学(Wustl, Duke和Hopkins)的学生中已经有跟我准备和申请美国医学院的,所以我也要关注医学院的申请。我在美国超一流医学院工作了几十年,应该也知道不少,以前圣路易斯华大的出版物发表过优秀医学生的文书。

BA/MD的连读有从Brown的八年到我们UMKC 的六年不等,六年制可以辛苦到每年只在圣诞节期间有点假,其余全部时间都在学习。今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UMKC的六年制连读必须提供ACT成绩,仅有SAT不行。这些申请的学生需要很早就做出对医学感兴趣的行动,跟随医生上临床然后拥有他们的推荐信,不然就应该从大学医预科开始准备。美国大量的印度裔读BA/MD, 他们从事医学行业的兴趣比我们华裔浓。学医或做IT, 印度人非常务实。他们将这些通道都打通了,精明得很,华裔第二代最聪明的并沒有学医,这到是比较像美国大众。 应该是针对我文中的这句话:“学医或做IT,印度人非常务实。他们将这些通道都打通了,精明得很,华裔第二代最聪明的并沒有学医,这到是比较像美国大众”。

我的朋友杜克本科华大MD和斯坦福老爸这样留言:“吴教授:我们家最勤奋最聪明的就不学医,他学哲学,BA。前天刚刚拿到Google的job offer。他如果自己无法养活自己,明年六月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Google的格子里走他老爹的路,开始当工程师了。这个儿子从小不安份,又上了一个学风不好的学校。当年择校时与老爹达成的“毕业后去HBS混两年”的口头约定,他早就毁约了, 说他不记得有此一约(大国风范吧?)。记得他刚上初中时候的职业志向是anaesthetist。上了大学后专业也一直定不下来,Econ, Math, CS, 到最后定在了哲学。那天还气我说,你愿意与我谈马克思哲学吗?你知道,我们这帮老头子们的马克思哲学都是“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谈?怎样辩?[偷笑]。”

我的回答:“别忘了为我们华大的那位MD自豪啰,对斯坦福用太多“最”字不好,留点给杜克本科和华大MD的哥哥。他把家风带好了,才有这位斯坦福弟弟和未来的耶鲁妹妹。在斯坦福能以哲学为主修应该是相当优秀,我发现能在美国名牌大学主修人文和艺术的都十分聪明,他们如果不行真沒有饭吃。我们女儿的室友在华大主修艺术史,正在申请名牌大学的艺术史博士。见过这么多绝顶聪明的孩子不学医,当我看见一位同济出来的美国医生自鸣得意称美国最聪明的学生学医后,我实在忍不住专门写了一篇题为《美国最聪明的学生喜欢去读医学院吗? 》的文章反驳。你家小子在斯坦福学的是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不是斗争哲学的马克思。其实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还是有市场的,他们的社会民主党就是去掉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而取的他的经济理论。在马克思晚年,特别是恩格思,已经意思到要通过加入欧洲的议会选举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因为学生都喜欢自己的本科大学,他家老大从杜克入读我们华大医学院,现在己经完成所有医学训练,开始挣医生的“real money”。我想当然地问过他:“老大可能更喜欢杜克吧?”,没有想到他说他儿子更喜欢华大,以后碰见在华大医学院做副院长的邻居,一定要提及此事。

这医学职业道路的“real money”的性价比越来越低,一个专科医生需要经历4+4+3+3=14年的从大学本科开始的训练,而只读了4年本科的高科技毛小子们的工资与他们接近,你们说这让医生情何以堪?所以在医学院面试时,面试官识别你是否有诚心学医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是我,首先会拒绝想去斯坦福、CMU 或UIUC读计算机的男孩。当然非手术科室的医生越老越值钱,美国公司随时都面临公司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