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婆媳
文章来源: 溪边愚人2016-01-17 15:52:26

在网上读到一文说一位老母控诉儿媳在美十年都是用剩饭剩菜给儿子准备第二天的便当,心疼至失声痛哭。我想起我亲历的另一位婆婆的控诉。

那是近20年前我们还住曼哈顿时,我父母不知怎么结识了一对夫妇,也是大陆留学生的父母。那天是一个什么爬梯,我陪父母一起去,见到了耳闻已久的王奶奶。

第一次和王奶奶聊天,聊了儿子的留学状况,聊了王奶奶带孙子的苦苦甜甜,然后就听见王奶奶说想不通媳妇怎么对孙子心就那么狠。我估计是两辈人教育观念不同,顺口问怎么心狠了?王奶奶几乎就声泪俱下了,老人的孙子在附近的小学就读,每天早上去学校不是媳妇送就是婆婆送,说的是媳妇早上送孩子去学校,孩子连棉毛裤都不穿,就让孩子大冬天穿单裤走好几分钟的路。最后她说,你见过当妈的心这么狠的吗!

我听了这番控诉,心里直替媳妇喊冤。做件好事,帮着调解调解吧。我说,学校里面很热,孩子穿不住棉毛裤的,只能穿单裤。王奶奶才不理那个茬呢,她说凡是她送,都是穿着棉毛裤,到了学校再去厕所脱下来。然后说,你看这媳妇怎么就这么懒呢!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那孙子肯让奶奶这样折腾还真少见!我问王奶奶,孩子倒不嫌麻烦?她说,嫌麻烦也必须这样做。我长吸一口气,以尽可能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在美国,大家都是这样的,没有人会为了几分钟的路特意穿那么多,而且孩子和年轻人并不那么怕冷,几分钟的功夫,还没感觉冷就过去了。她听得将信将疑。最后我告诉她,我每天也是这样出门的,我要走的路可比这个远。王奶奶直直的看着我,再没出声。

 

 

我不敢说王奶奶被我说服了。不过我已经觉得这不重要了。如果这么简单的事情会误会到这等程度,那么说通了这件事,还会有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误解。这里王奶奶有对行情的不了解,但会走到这一步,不是媳妇无意交流就是交流了但流不通,所以根子不在这一个误会,而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会。

这两件事,小辈是当笑话看待的,但老人却真的是痛彻心肺。生活中这样的悲剧不少,婆媳间尤其多。我的体会,问题如此严重的,最关键的是彼此缺乏信任。任何人际间关系都是这样,相互间有信任,很难有产生误会的机会,稍有观念或信息上的问题也很快能沟通;没有信任,误会的机会太多太多,而且不是彼此不沟通就是沟通的渠道堵塞严重,当然这堵塞主要指思想上的接受与否。

婆媳是因了别人的婚姻硬被凑到一起的,很有无可奈何的味道。有融洽的婆媳关系,那是对婚姻锦上添花。但有的婆媳之间无论多么努力就是达不到理想状态。世界上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如人意的,这时候也许彼此放弃反倒能“和睦相处”。

 

更多博文

70年代青海小萝卜头在上海
可怜的孩子们!
如果当初嫁给他?
排队洗澡的故事
做不坏的蘑菇炖
从一个侧面谈女子无才便是德 -- 也许是这么个道理?
上海70年代的”外宾接待“
好醋介绍
懒人版美味烧卖
饺子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