戽虾------汲干水渠捉虾
文章来源: 我冇醉2012-08-10 12:19:54

    珠江三角洲水网纵横,水产丰富,前面已讲过钓虾的乐趣,现在就讲另一种捉虾的方法------戽(粤语念呼,水斗)虾,也就是汲干水渠或小河捉虾。

乡下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很小就要为家庭分担家务,挑水,打柴,煮饭,放鹅,采猪菜,看弟妹,下田做农活等等,许多时候还会为餐桌上的餸菜操心。大哥当然最能干,很早就会织兜网,编鱼篓,做鼠笼,做虾杆,做板仔鱼钓等,钓虾,戽虾,捉田鼠,放板仔钓,捉白夾鱼样样能手。我读初中时,夏天有空也拿大哥的水斗和兜网,约个伙伴去戽虾。

戽虾一般在夏秋之间水不太冷的时候,那是个力气活,一定要找个帮手,两人最好,人多了就分薄了收获。我一般不是找阿迎,阿超,就是阿展。拿了水斗,兜网和鱼篓就向围头出发。广东多以种水稻为主,水稻离不开灌溉,一个围就会被纵横的水渠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田,这些水渠是河虾滋长的好地方。一般的主干水渠是有人投了标的,不能戽甚至不能钓虾,也不是两三个小孩的能力范围。最好的地方还是在自家自留地旁的水渠(人民公社的特色,每家都分一片自留地来种家庭食用的蔬菜)。

这些水渠不太深,水位最高时,也不过大腿。开始先在水渠的两头用泥筑条高于水面的埂,把这一段的水渠和主干分开,再在埂内一米左右的地方筑一条低埂,中间留了个决口,在决口上安上兜网,等水干的时候,鱼和虾不会从决口逃掉。现在就开始向埂外戽水,两人轮着干,不戽水的就留意另一条埂,不要让它崩了。水干了差不多的时候,你就会看见小鱼向戽水那方向游去,虾身子若隐若现,最振奋人心的是水面上交织的虾须,那是付出后收获的兴奋感觉,单从虾须的密度,就知会有多少收获。等水干了,两人就忙着捡,连一条小鱼也不会放过,好运时,还会捉到生鱼和鳅鱼(乡下最值钱的鱼)。捉完后就将两条埂挖掉,过了两三个月又可以再来戽。一般一条水渠会化上一两个小时,能捉半篓鱼虾。

戽虾不是每一次都有好收获,有时戽到一半碰上崩埂,那就差不多一无所获,草草用兜网兜一兜,能捉多少就多少。有时水干了才崩埂,那就由一人用身子护埂,让另一人快捉。崩埂的原因一是潮涨,二是排灌,三是埂做得不牢。有时收获不好,是因为有人刚戽了不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另找地方再戽,总之要拿点东西上餐桌。

跟着是分享成果,虾有大小,鱼有贵贱,那时乡下的孩子没什么心机,几人将收获分成认为合理的等份,就捉筹,拿着最长的筹的先拣。如果捉到大的鳅鱼或生鱼,就拿到市场买掉,那两种鱼是好家伙,很快就会卖掉,然后将钱分了。

收获拿回家,虾清蒸,小鱼就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