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文章来源: zqy682011-12-16 19:02:46


成人之间的误会是司空见惯的,成人对小孩子的误会其实更多,只是小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大人们自己也意识不到。

我自己童年时有两件小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外婆在世的时候,总说我是个容易照看的孩子。给我一个烤红薯,我可以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吃上半天。从长辈的谈话里,可以看出小时候的我是个牙虽不好(老是看牙医),但胃口特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孩子。照现在的说法,我那时其实算是一个easy  baby,   但却被大人们扣上了“好吃”和“馋嘴”的小帽子,一个小姑娘的自尊心多多少少受了点小伤害。

(我女儿小时候,吃饭不好,让我伤透脑筋,变着花样给她吃,她也吃不了几口,真希望她有个好胃口,象当年的我一样。孩子胃口好,这是让妈妈们求之不得的孩子的优点,怎么能叫“馋嘴”呢?)

大概是我四岁的时候(因为记忆里那时弟弟还在吃奶,由此得出我的年龄),妈妈的几个朋友来看她。我看外婆在厨房里做荷包蛋,眼看两个小小的鸡蛋到了开水锅里一下变大了,这简直就是我眼里的魔术和奇迹。外婆说是给妈妈吃的,我很兴奋地跑到妈妈的房间报告,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妈妈吃的鸡蛋有这么大!”我很奇怪的是,房间里的人全都笑了起来,我不明白她们笑什么,就又强调比划了一遍。她们笑得更厉害了:妈妈吃的鸡蛋大,是不是要给你吃一点啊?

这些阿姨们说我是想吃妈妈的鸡蛋了,这个馋嘴的小丫头真有趣!后来哥哥也常拿这件事当个笑话逗我,其实我那时根本没想到吃的问题,而且我也不喜欢吃鸡蛋。我不记得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总之不是个愉快的记忆。

另一件事是刚上小学的 时候。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到家,看到一个大男孩在我父母的房间翻 五斗橱的抽屉,我认识那个男孩,他也住在我们这条街上。当时家里没有其他人(那时奶奶也住在我家,不知道那会儿奶奶去哪了),他看到我,要我不要告诉别人,然后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我才想到了“小偷”这个词。 

等爸妈回来后,我跟他们说我看到的事,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奶奶更是觉得我在编故事。他们问我:“你看到他拿我们家的东西了吗?”我老实说,没有看到。他们又问我
: “你觉得他会来偷我们家什么东西呢?”那时父母会把一些托同事买的上海的糖果糕点和本地买的零食之类放在他们房间的抽屉里,我想到我所看到的,就说:“他可能想偷那些好吃的吧。”我记得我说完这话,得到的是大人的不屑一顾:一定是你想吃那些好吃的了,你吃了就吃了,干吗说是有小偷到咱家呢?

那时小小的我,真的无力为自己分辨,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几年后,那个男孩因为参与盗窃团伙被判了劳教。他们家的情况挺特别的,父亲是当地公安局的一个干部,母亲早亡,当时邻居们很震惊,都为他叹气摇头,好像只有我一点不觉得奇怪。我记得当时跟爸妈重提了当年我看到的事和他们当时对我所说之事的不以为然,他们全无印象:有这事吗?

那时候看过不少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我记得有一个日本鬼子用糖果哄骗小孩说出八路军下落的情节。那个鬼子跟他的上司说:儿语吐真言。想到我的话不被父母相信,真觉得父母还没有电影上的日本鬼子明白呢,鬼子都相信小孩说的是实话,怎么自己的爸妈反而不信呢?

不过要说明的是,电影中的小英雄是在战火里成长的,小小年纪却是机智勇敢,把鬼子骗得团团转,并且为八路军打败鬼子立下战功。莫非我的父母看到这样的片子也受到教育,觉得小孩子不可轻信?

现在想起这些儿时经历的事,觉得挺有意思的,同时也深深感觉到小孩子的头脑里有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大人们无法了解的。所以真的不能用大人们的 “小人心” 来揣度这些未成年的“君子”之腹,因为你真的不知道这些小肚肚里藏的是怎样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