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最近一次选举说开去(图)
文章来源: 文革传人2014-12-22 00:23:02

台湾2014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过去快一个月了。此次选举有不少话题,从结果看,最有新闻效果的是国民党的大规模溃败,包括一向是稳固“蓝营地盘”的台北市、桃园市、新竹市都输给了民进党。

选举,都会有胜负。国民党的溃败与后面的因素是有趣的题目但不是老汉这里要说的。

选举结果出来,从差最多的高雄(民进党陈菊赢国民党杨秋兴54万票),到差最少的新竹市(民进党的林智坚只赢国民党的许明财1千零14票),赢的愉快当选,输的接受结果,选举顺利结束。没有一个主要选举的候选人对选举结果提出异议。

选举由谁负责?台湾的“中央选举委员会”,简称“中选会”。

在“蓝绿”如此对立的台湾,出人意料的选举结果,居然没人提出异议,这“中选会”是联合国办的吗?不是,台湾自己人组织、执行、监督选举的机构。

如此有权威而无争议的机构,上帝给台湾捏出来的吗?当然不是。

台湾的“地方选举”始于老蒋时代。因为是“地方”的选举,都由“地方”机构“搞定”,没有“中央”机构。党国体制之下,没有制衡的独裁系统,那些地方机构会没有猫腻吗?问这种问题太“图样图森破”了。猫腻当然大大地。

老汉在“同胞足迹咱穿越”系列里介绍过,1975年,党外的郭雨新先生在宜兰选立委,因党国涉嫌做票落选,结果宜兰县郭雨新的支持者约两万人上街示威,险酿“群体事件”。两年后,1977年,桃园县县长选举过程中,在桃园县的中坜市,发生无党籍候选人许信良支持者与疑似舞弊的“监选”党国员工冲突的重大事件,见下图:


从图上看,说是现代版的“岳飞枪挑小梁王”事件不算太大的忽悠吧?

不被社会信任的选举执行机构,伴随着同胞们跌跌撞撞的来到了1979年的“美丽岛”事件。小蒋(经国)倒是有些幽默感,在1980418日把“美丽岛”的8名“主犯”在军事法庭有罪宣判之后,于1980年的7月成立了这个全权运行选举的“中央选举委员会”。

虽然有了统一的“中央”之名,还是党国的人在管,“中选会”的公信力,没比原先的地方机构好到哪里去。直到……

在小蒋1987年开放了“党禁报禁”之后,1992年度立法委员选举,民进党的大佬黄信介在花莲参选,结果是差63票落选。当时同胞那儿还没有差距在多少百分数之内自动验票的条例。黄不服,要求验票。花莲检察官启动验票,结果发现票务人员大规模作弊,一些投票所开出来的票比该所的总投票数要多,而多出来的多数票是黄信介对手国民党候选人的票。

修正之后,中选会宣布黄信介成为花莲县有效当选的立法委员。

中选会开始有公信力了。

这之后经历了2004年的“连宋”、“陈吕”总统大选洗礼,中选会成为同胞那儿一个被社会接受的可靠公器。所以一个月前当新竹市民进党的林智坚以7657875564 战胜国民党的许明财时,无争议。

中选会,同胞那儿民主“制度自信”的一个组分,重要的组分。

咱那儿?

咱那儿有“三个自信”但是不需要“中选会”,*_*

咱那儿哪个社会“公器”的公信力达到了同胞那儿“中选会”的水平?“中宣部”?“国家统计局”?“中央气象台”?“证监会”?

非要找的话,老汉发现了一个“正能量”。记得这个吗?


习大人吃完之后:

据悉,猪肉大葱馅包子和炒肝日销量增长了四倍,全市庆丰包子铺的销售额增加了五成,超过八成顾客点了“主席套餐”。与此同时,企业总部电话被打爆,每天大约会接到三四百份加盟咨询和申请,加盟店的开张费高达120万,相当于5 .7万份“主席套餐”。

台湾今年选举的的问题就先讨论到这儿。

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