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印度】(4)佛的踪迹
文章来源: 三步两桥2015-05-25 16:35:10

本来打算先写一下印度交通的,一想到自从在释迦摩尼得道的菩提树下捡到菩提树叶后,我的这次印度之行似乎得到了佛主的格外关照,在印度的交通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通畅了,所以还是先写佛的故事吧,关于印度的交通留待下文再议。

读书的时候,隔壁住了一位印度女同学,见她每天都一定会祷告,遇到不同的事,还会向不同的神灵祈祷,于是便知道了印度有众多的神,印度几乎人人有心中都有神。后来又知道,印度是个多教派的国家。虽然现在80%以上的印度人都奉信印度教,佛教徒不到人口的0.3%,然而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却起源于印度。佛教徒供奉的佛主释迦摩尼就是印度人。佛教曾是印度的国教,但因某些教义上的缺陷,在经过数次佛教与印度教的大辩论后,大批的信众转投印度教派,佛教在印度一蹶不振。

再后来随着伊斯兰教的入侵,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使得佛教在印度近乎消亡。直到上世纪中叶,佛教在印度开始恢复,但普遍来说信教人群的层次较低,据说大多数是首陀罗和贱民阶层,这使得佛教的地位在印度始终无法提升。佛教教义中的普度众生似乎也符合这一现象,因为首陀罗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是没有参与宗教活动的权利的,信佛便是唯一的选择。

踏进新德里机场大厅后,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一幕,便是悬挂在墙上的一排巨大的莲花手。原来绝大多数印度人虽然已经不再奉信佛教,但都为向世界输出了佛教而深感自豪。这一排巨大的具有佛教表征的莲花手正是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出这种自豪感吧。


 

的确,印度这个古老神奇的国度,其悠久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巨大。在中国,《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师徒四人的目的地 -- 西方佛国天竺就是今天的印度。

我们的这次印度行程中,有一条谓之“佛教之旅”,即菩提迦耶至瓦拉纳西,到访了佛教四大圣地中的两大圣地:佛主得道之地菩提迦耶和第一次传道之地鹿野苑,以及这条线路上与佛教有关的重要景点那烂陀寺等等。

佛教中的另外两大圣地便是佛主圆寂之地拘尸那迦和佛主诞生之地尼泊尔的蓝毗尼园。前几天正在尼泊尔报道地震灾情的邓同学发来令人欣慰的消息:蓝毗尼园强震中无恙!

我们经历了辗转曲折的交通(这段经历留在下篇中交代),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菩提迦耶。赶在天黑前,我们先到访了那烂陀寺遗址。

那烂陀寺也就是《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西天大雷音寺,是中国大唐盛世的玄娤大学,即《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受命皇上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他在那里学习佛教经典,并经其带回大唐。按今天的说法,是公派留学,后学成海归,估计也中华海归第一人了。(游记发出后有同学读后指出,法显海归在先。经上网查询后发现,法显的确海归在先,但没有查到公派留学的证据。也许可以认为法显是自费留学海归第一人,而玄奘则是公派留学海归第一人。另外,法显以60多岁高龄自费留学海外13年学成海归,实在令人敬佩!)


 

眼前的那烂陀寺虽然已是被战火毁灭经年历久遗留下的一片废墟,我们仍不难看出其昔日的辉煌。玄奘《大唐西域记》、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那烂陀寺都作过说明,而义净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建筑样式,寺院制度和寺僧生活习惯,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根据义净在七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八世纪时,那烂陀寺成为金刚乘的学术中心,也是重要道场,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学、数学、医药等。

十三世纪时,伊斯兰教徒焚烧了那烂陀寺,这片辉煌的建筑成为废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片佛教遗址,经与《大唐西域记》比对,证明这里就是当年的那烂陀寺。从那时起,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

2006年,印度政府宣布准备重建那烂陀大学。

我们眼前看到的挖掘出来的还只是原面积的十分之一,还有大量的宝藏埋藏在地下。所以,现在见到的一砖一石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墙上这个洞台应该是放置油灯的地方。



不难想象玄奘当年在此挑灯夜战,悬梁刺股,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以中国人的刻苦求学精神,攻克学习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包括外语梵文,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并留校成为那烂陀大学的客座讲师,后又荣升为副教授。在饱读经书,功成名就后,他携带着大批真经海归大唐。从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个唐僧,也多了一大批佛教典籍。

更为重要的是,玄娤将他的西天取经经历写成的《大唐西域记》,竟在数百年之后,成为考古学家寻找那烂陀遗址的重要参考文献。



印度的这条”佛教之旅”在当下的印度已属式微,我们看到印度人很少前往,倒是那些佛教盛行国家的游客对此趋之若鹜,希望在佛主得道之地去得到佛主的教诲。



2010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时宣布,向那烂陀大学重建项目捐资100万美元。

2014年9月1日,那烂陀大学在时隔800年后复课,首批15名学生进入这所古老学府深造。数年后,如有机会再游此地,也许将是另一派校园气象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到访了菩提迦耶。菩提迦耶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处,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当年释迦摩尼来到此地,在附近的树林里苦修六年但不得其道,反而弄得形容枯槁,身心疲惫,连他的五个随从都离他而去。无奈,他想到放弃,便到尼连禅河中沐浴,差点饿昏在河边。幸遇牧羊女用乳糜施救。体力恢复后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树下,冥想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悟道,修得正果。因而菩提迦耶成了佛教圣地,那棵著名的菩提树便成了圣树,而那棵树下的方寸之地也就成了最神圣的金刚座。

菩提迦耶这个如此著名的景点,竟然不收门票。只是带相机进去需要交些钱。



进了大门便得脱鞋,印度的寺庙几乎都是这样。不过不用担心,被无数人脚底打磨过的地面光滑洁净,赤脚行走绝对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菩提迦耶主要遗迹包括摩诃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又译为大菩提寺或大觉寺)、菩提树、金刚座等,是1861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挖掘出来,于1870年修复。走进摩诃菩提寺,正面入口是一排台阶和长长的参道,参道旁林立着各式各样的佛塔,上都雕刻有精致的小佛和图案。摩诃菩提寺主体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质地为硬质砂岩,塔高50米。底层是边长15米的方形,从中部开始,层层上缩,顶部为圆柱状,上立一铜制螺旋圆顶。塔身第一层四角有四个小塔,形似主塔,呼应而立。塔上供有形态各异的佛像。



气势宏伟的摩诃菩提寺主塔。




主塔内供有释迦牟尼金身佛像一座,法相庄严,光彩照人。大殿内不给照相,我只能用长焦镜头站在门外远远地拍一张。



今天的摩诃菩提寺终日香火不断,来此朝拜和观光的人很多,其中不少是来自中国西藏的僧侣,他们身着暗红色袈裟,一看就明白是来于何方。寺周围还有许多黑色小塔,在小塔群中,不少佛教徒或是打坐沉思,或是五体投地行着大礼。四方参道上,经常也可见各国佛教徒在此膜拜、禅思或聆听法师讲述佛法。



寺背后便是那棵著名的菩提树,枝繁叶茂,根盘交错,绿荫密布,形成了巨大的伞盖,几乎能遮住摩诃菩提寺后半部。树下就是有名的“金刚座”,由4根柱子搭成的布幔覆盖,篷内堆满了信徒的鲜花供品。据说现在看到的菩提树,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原生的,原生的菩提树已在那场异教徒的灭佛运动中被毁,这棵树是当年为传佛法,分枝于狮子国今日的斯里兰卡,在原树被毁后又从那里移植过来的。




我不是去拜佛的,既然来到这棵大名鼎鼎的树下,总要留下点什么纪念吧。一直想着要捡几片菩提树叶,但到那一看,别说菩提叶,地面都被无数信众和游客磨得洁净溜光,还铺着红地毯,不知有多少人有我这个想法吧。更何况还有几个小僧侣就在树下转悠,一见有树叶飘下,立马捡拾,然后以此向游客化缘。



不死心,临走前我又回到树下,这时人已少了许多,一只鸟儿擦树飞掠而过,数片菩提叶竟然飘飘然落在面前。啊哈,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佛祖在开化我呢?阿弥陀佛。



佛教典故中,还有一条关于蛇的故事。信佛的都知道这个故事,不信的听了只会一嗤而过,所以我就不赘述了。



在瓦拉纳西时,我们除了游览了恒河,还到访了鹿野苑。鹿野苑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迦耶得道成佛后,来到鹿野苑,寻找到当时被他父亲派来照顾他的五个随从。这五个人是因为不理解释迦摩尼的修行,更是受不了跟随主人修行悟道之苦,从菩提迦耶离开的。

释迦摩尼在这里给他们讲解佛法,向他们阐述人生轮回,修行超脱之道。最终为他们洗脑成功,使得五个随从脑洞大开,顿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遂披上袈裟,成为佛主亲手发展的第一批僧侣。至此,佛教具备了佛、法、僧三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鹿野苑的主殿,当年是一座高塔。



13世纪后期,鹿野苑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筑等被严重破坏。加之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鹿野苑终至湮没沉埋。后来还是英国的考古学家,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找到了遗址,并进行了多次发掘,才让这个湮没数百年的佛教古迹重见天日。



当年的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人破坏殆尽,但只有答枚克佛塔在废墟中保存下来。佛塔高39米,直径28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




鹿野苑里的鹿苑,释迦摩尼就是在这里给五为弟子讲解佛法的。



相比那烂陀,鹿野苑更像一个公园,里面有不少印度游人。印度的景点对本国人几乎是免费或只是象征性的收取10印度卢布(1美元大约相当于60印度卢布)。虽然印度在许多方面还远比不上中国,但就景点的次序,管理,运营要比中国好很好,对此,我不得不说:sham on you,Chinese。




点击下列联接,阅读更多游记

【匪夷所思的印度】(1)印度归来
【匪夷所思的印度】(2)恒河夜祭
【匪夷所思的印度】(3)恒河晨浴
【匪夷所思的印度】(4)佛的踪迹
【匪夷所思的印度】(5)众神狂欢
【匪夷所思的印度】(6)凄美泪珠  
【匪夷所思的印度】(7)白色之城--乌代普尔